APP下载

业财融合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09-14

经济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业财决策高质量

●王 瑞

一、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论述,也表明了“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在“十四五”甚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主题。“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总要求”,社会宏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微观层面上各个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高质量的经营决策、优质的风险防控手段和精细的运营管理等多方面手段共同合力。

立足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站在财务角度来讲,就是要求为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的财务信息更加高效,为生产和业务开展提供的财务数据更加便捷,为风险防控和企业发展提供的财务资料更加精确。传统会计核算的事后核算、业财分离、结果导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实施业财融合,将会计核算贯穿到整个生产运营阶段,实时把脉企业经营决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最终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业财融合的概念主张

关于业财融合的概念,汤谷良和夏怡斐(2018)归纳了财会界学者对业财融合的主流认知主张,主要包括合作关系主张、合作与制衡关系主张、融合价值链主张和信息系统一体化主张四种概念主张。本文笔者倾向于业务与财务的双向融合,即合作关系主张。本文所提及的“财”主要指的是广义的财务、会计类相关决策信息及其信息系统,而非狭义的“财务会计”或“财务管理”。

三、业务需求与财务信息的矛盾点分析

业务和财务本是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业务经营和高质量的财务决策。在原始的个体经营方式中,业务与财务能够天然地融合,即负责生产经营的人同时能够控制销售过程和收入,个体经营者能够自然地判断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伴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现代企业出现,经营规模和经营收入都逐渐扩大,业财分离随之产生,生产经营活动信息和业务流程所带来的成本、价值信息相应分离。

业财分离是经济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即“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业务部门专供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部门通过会计核算和数据分析披露经营成果。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会计处理流程决定了业务需求与财务信息存在以下几点矛盾冲突。

一是财务信息反映事后信息,而业务活动需要实时信息。传统的财务信息反映已经发生的业务情况,例如月末汇总结算当期已经发生的生产成本、广告费用、人力成本等,出具财务报表后提供给经营决策者。而从业务需求出发,只有实时动态监控业务活动中的相关成本、费用信息,例如实时掌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财务信息,才能及时发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准确剖析潜在风险点和相关信息的形成原因,并根据实时信息随机应变,提出最适宜的解决对策,从而避免风险的最终产生。对管理者而言,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如果财务只提供历史数据,财务信息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会造成决策信息严重滞后,削弱财务信息对业务的指导作用。相反,通过业财融合,财务人员及时了解企业产供销的业务情况,财务信息在业务过程中被实时披露和动态接收,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信息口径统一、数据共享及时,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财务与业务部门良性互动融合,就能合力提高经营决策质量,确保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财务信息披露数字信息,而业务活动需要质量信息。就财务报表的现实意义来讲,资产负债表只是客观呈现了企业在某一时间节点时的资产、负债情况,无法直观反映资产的变现能力、负债的偿还能力等经营质量信息,而要确定报表上资产的变现能力、负债的偿还能力,必然需要相关的业务信息才能分析出资产是否能够变现,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以偿还债务,从而为避免风险的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利润表披露了某一时间节点的企业利润,而业务活动往往更关注某项业务的获利能力和利润的质量,不同企业相同的账面利润所反映的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可能完全不同。所以说,相较于直观呈现的数字信息,这些财务报表背后的经营质量信息是管理者和经营者更加关注的信息,甚至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和决策方向。总的来说,财务信息披露的是“硬指标”,而业务活动希望发掘的是指标“背后的力量”,财务信息和业务活动只有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业务财务双引擎决策支撑的新格局,才能确保经营决策的良好效果。

三是财务信息只披露表内信息,而业务活动还需要表外信息的支撑。受托责任观驱动下的会计目标决定了财务信息的可计量性,即财务信息仅仅是将表内数据进行披露,只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无法计量和量化的表外信息不作披露。但事实上,表内信息要想变成高效可利用的经营决策信息,还需要考虑相当数量的表外信息。当经营决策无法获取与业务活动相关的表外资产负债、市场情况、客户需求、潜在风险机遇等表外信息,企业经营决策的可靠性就无法保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资本”绝不仅局限于表内信息,在财务信息披露的有形资产基础上,还应关注在财务报告中未列示的人力资本、品牌效应、公司科研成果、行业影响力等“软实力”,通过业财融合,深度整合表内信息和表外信息,主动去适应新的商业环境变化,才能架构适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公司决策体系。

四、业财融合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浅析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助推会计工作运用新技术、融入新时代、实现新突破,通过推动会计职能的对内和对外拓展,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数据共享能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撑。2020年9月举行的中国会计学会第十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上,专家学者也围绕“智能财务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结合“十四五”纲要和学术年会观点,笔者认为,在当今数字化经济时代,应以新技术应用为引擎,通过集成化信息平台搭建,以管理体系重构、企业文化匹配两个变革方向为保障,四位一体共同驱动企业内部业财有效融合,从而真正做到业财融合赋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技术引擎:业财融合本质是企业的一项后台管理业务,它的目的是为企业内部各方面和各环节的管理者与员工提供据用以做出决策的信息。这个信息系统应该服务于创造价值、主导战略、控制风险、管理供应链、绩效管理、成本管控等企业运行的全域模块。在现阶段的技术背景下,区块链、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数据挖掘等新技术不断创新并应用于财务领域中,能够助力形成大数据融合的智能财务分析与决策模型,从而为比较彻底地实现业财融合创造条件。也就是说,以新技术为引擎支撑的智能财务系统能够发挥引擎作用,催生真正的业财融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集成化信息平台搭建:加强业财融合信息化平台建设,是信息化时代企业大力推进业财融合的突破口。当前企业围绕企业财务环境数据、产品经营数据、设备要素数据、技术过程数据、用户与员工数据等生产经营的各个控制单元,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比如财务系统、ERP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经营分析系统、HR系统等。集成化信息系统的搭建整合并统一了全供应链进行数据,使数据的采集、存储、集成、共享与分析等各环节都实现了极高的内部透明度和实时性,从而将“各自为政”的低密度的数据整合为高价值的信息资产,为业财融合的高效实施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高效赋能企业供应链与生产链的各个环节。

公司管理体系重构:业财融合不仅是一项信息化建设,更是一种管理行动,它需要从组织架构设计、制度规范等公司层面的管理活动来为两者融合提供基础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每项变革的有效落地都需要支部约束,业财融合的有效实施也同样需要公司管理体系和制度的保障。现存企业内部的扁平化和直线式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完全各自为政、互不干预,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业财的有效融合带来阻碍。在业财融合的导向下,企业的每个业务单元在综合企业内外因素之后,必须权变地选择企业的管控模式,构建企业内部跨专业条线的运行机制,为企业资源配置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由此可见,要实现业财有效融合,在信息化平台有效建设的同时,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都需要改造甚至推翻重建,从而使跨部门、跨专业、跨领域的交叉融合成为现实,也就是实现真正一体化、相互促进、共同决策。

企业文化匹配:当下业财融合的内涵强调业务融入财务、财务融入业务的双向融合过程,而非传统意义的财务指导业务,财务监督业务。这就要求从企业文化和传统认知方面进行变革和改进。从企业文化顶层设计来看,CEO需与CFO共同渗透、共同商定公司战略愿景和分配财务资源,彻底消除战略层面与实施层面的“两张皮”现象,从而为企业所有业务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全流程财务管理服务。尤其是在集成化信息平台中,要逐渐形成各业务单元管理者协同工作,财务主动嵌入并服务于业务部门的融合模式和企业文化。各智能模块协同工作,既强调财务对业务发展的决策支持、资源保障、风险把控,又强调业务嵌入财务,开展面向业务决策、运营分析的财务分析等。既谋求企业经营效率改进、效益提升的成果,也力求达成行动学习、信任尊重、跨部门合作的企业文化。

五、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社会宏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微观层面上各个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管理的高质量发展,高效的业财融合站在管理层面,以新技术应用为引擎,通过集成化信息平台搭建,以管理体系重构、企业文化匹配两个变革方向为保障,四位一体共同驱动企业内部业财有效融合,切实解决了业财分离的矛盾,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业财决策高质量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