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2-09-14李培雪

经济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李培雪

一、引言

对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而言,财务管理非常重要。学校相关领导人员应该准确把握当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全面推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基于当前社会发展和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全面推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

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化机制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高校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工作内容繁琐且责任重大的系统性工作,除了要对学校的发展预算收入和成本费用进行研究之外,还要记录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支出。由于学校的发展需要,所以记录的数据和信息数量庞大。如果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数据和信息记录的话,会导致出现信息遗漏的情况。推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对财务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可以将繁琐机械性的工作转换成高效的信息化操作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对相关的财务信息进行严格的分析。

(二)凸显财务工作服务性

高校在开展财务工作时,主要面对全体师生以及相关的单位进行建设和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全面提高工作水平。根据当前的实际需求凸显高校财政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全面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对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而言,高校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实现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会给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例如,学生缴纳学费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学费的缴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电费和网费以及校园一卡通的费用充值都可以依托信息技术,不断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在线办理这些业务。所以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相关教师和学生完成校园内部身份认证之后,可以在线上办理学校内的诸多事物,能够有效减少中间的环节和时间。对于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以数据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全面推进财务信息公开力度,为大众监督带来一定的机会。

三、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力较差

虽然当前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仔细观察当前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校内控能力依旧有所欠缺,会出现系列的财务风险问题。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而言,预算管理是整体工作的重心和难点,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管理体系的建设,准确地把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但实际中,有些高校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和内容,导致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高校管理者在实际进行高校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高校与其他社会单位之间的区别,高校不同于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更多的是以营利为目的,而高校是基础公益类的社会服务机构。高校在进行办学和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的相关领导人员要重视自身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培养。要加强办学体制改革力度,全面提高运营效果。目前部分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没有及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高校进行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忽视财务发展,导致出现财务风险问题影响高校的稳定运行。

(二)数据集成较差

相对于其他的事业单位而言,高校在实际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具有显明的广泛性。高校在进行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高校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工作内容,数量较多,所以整体的建设工作存在着较大的挑战。相关财务部门应该加大职工的绩效考核力度。例如,对职工的工资进行发放的时候,各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联系,加大部门之间的对接。要将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通过部门之间的对接,切实落实相关的工作。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要对不同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要求各部门做好系统的工作,准确地把握各种的数据和信息,保证财务数据信息能够直接导入到相关的系统和平台中。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先进信息化技术的作用,相关人员只能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汇总和整理。各部门之间也无法及时进行沟通和联系,严重影响了整体的工作运行效率和工作运行质量。

由于不同部门的具体业务范围和职能权限不同,所以在具体依托信息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整体的运行结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给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例如高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对特定的财务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在财务软件系统中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中,整体的内容形式与实际要填报的相关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相关人员就需要通过手工的方式,重新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录入。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软件与支付系统在衔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失效的情况,也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相关管理人员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要转换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带来更加高效且便捷的工作效果。

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看的优化分析

(一)优化预算管理

高校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想达到更优的信息化建设效果,首先要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处理,需要从根本上提高财务内控水平和内控质量。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必须针对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进行合理地规划与设计,要准确地把握财务风险,全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还要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真正实现精细化的发展模式,全面提高高校财政工作的内控水平和管理效果。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力度,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制作发展方案。

各部门在进行方案制作的时候,要根据大数据记录的相关内容和相关的结果,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社会的实际的财务需求。将本校的建设发展情况和科研情况直接纳入到预算管理工作方案中,并且统一上传到相关的会计平台中,用于后续的预算和审核工作。另外在实际进行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外部监督力度,迎合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环境的作用,实现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的同步进行。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各个数据端口连接之外,还要加大计算机的储存力,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计算力,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二)统一数据标准

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完成信息的沟通和交流。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数据建设的统一性,从最初的环节开始,采用标准化的原则和内容格式进行数据的录入,标准化地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能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另外,还能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记录和备份,避免后续出现重复录入的情况,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的审核效率。例如,与高校的差旅报销费用而言,在进行差旅报销费时,首先应该经过审报人部门领导的确认,再经过财务审核,最后进行申报通过。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操作要求都是按照上一环节的具体内容作为参考,所以必须保证流程顺序的正确性,还要保证内容的缜密性。要采用电子审批的模式,减少审批的中间环节和具体的等待时间要全面提高整体的审批速度,降低这一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另外,高校也要加大内部财务信息管控力度,将内部的财务信息与外部的管理系统形成对接,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整体的时间。

(三)加强人才培养

高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完善人才能力结构和能力体系,相关财务人员要避免高度重复的机械工作,要从高度重复的机械工作中真正解放出来,仔细分析信息化时代的任务和挑战,要根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具体的发展内容进行调整。高校在实际进行人才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看重人才的学历,要真正看重人才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真正实现综合性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培养相关人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术之外,还要加大相关人才的思想培养。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思想意识和职业素养,能够更好地开展后续的财务管理工作。仔细研究当前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人员培训工作,不断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另外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培养效果,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内部的培养体系,利用专业化的培养体系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要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高校要正确认识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高校的发展情况,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切实解决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财务管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