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数学》课程思政初探

2022-09-14陈单单彭湘凌张又才

经济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经济数学思政教材

●陈单单 彭湘凌 张又才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经济数学》是某高职院三年制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28课时2学分。主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即理解、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分析和处理经济数据,支撑专业后续课程,与后续课程一起肩负着“专业基本素质”中的“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

(二)课程发展历程

日期(年) 建设成果 2016 2017 开发校本特色教材《经济数学》 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9 2020 院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MOOC并智慧职教上线 《经济数学》教材评选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021 申报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总体设计

(一)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立足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高质量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紧密对接经管类专业需求,充分考虑经管类人才的学习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必需、够用”+“专业适用、突出应用”的理念,服务专业,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务人才,构建多维的、高阶的课程思政目标。

1.明理:明课程之理。数学明智,形成思维严谨、考虑问题细心、全面、逻辑性强、精益求精的数学基本素养。

2.增信:增职业之信。做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有梦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务人才。

3.崇德:崇社会之德。具有合作精神,爱岗敬业,为企(事)业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培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怕挫折、勇于进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4.力行:力人生之行。知行合一,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世济民,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

(二)学情分析

根据发放的3000余份面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第1题,你感觉学习经济数学有用吗?89.6%的学生认为学习经济数学很有用。第2题,你认为课程思政融入经济数学课程的必要性如何?92.3%的同学觉得很有必要。第3题,老师能否言传身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62.3%的同学认为非常符合。第4题,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知识,还注重教导怎么做人,68.5%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品德培养。

(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问题1: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度不高。

问题2:学生学而无信,学而无趣,学而无用。

问题3:交流不充分、实践性不强。

问题4:学习效果不易显现、评价单一。

1.课程内容重构——解决问题1。为了了解财务管理专业对数学的需求,我们以专业需求和职业素养为切入点,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表,对专业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和调研,重构教学内容,编写校本特色教材,团队开发的《经济数学》教材2020年11月评选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教学模式改革——解决问题2。根据学情分析,为了让学生想学、乐学、能学,学了有效、有用,采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运算过程、教学组织“四位一体”的新教学模式,实现人人喜欢学——教学内容问题化、个个学得会——运算过程工具化、处处有数学——教学目标技能化、时时有老师——教学组织信息化。灵活运用平板电脑、手机、教学一体机等教学设备,准确把握专业需要和学生兴趣点,运用微信分享、抖音集赞、课堂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变为积极“表现”的主动进取;利用智慧职教MOOC平台、云课堂等推送学生微课、思维导图、技能训练过关题目等教学资源,借助智慧职教MOOC平台、云课堂、问卷星等全过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数据,指导教师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数学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同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推送基础关题目,未过基础关的同学通过线上学习、小组帮扶、教师答疑多次闯关。

图1“四位一体”教学新模式

3.混合教学,翻转课堂——解决问题3。课前线上研究性学习;课堂精讲多练,答疑解惑,能力内化;课后强化知识拓展,线上分组交流共享,打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后一公里”。

4.混合评价——解决问题4。利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学理念前、后测,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通过线上学习表记录,分析学习过程,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线下面对面,知识、能力、情怀三维评价。通过线上教学观念问卷前测和后测,评价其潜能,促进专业发展。

(四)探索《经济数学》课程思政教学

图2《经济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思路流程图

(五)挖掘课程思政融入点

图3课程思政融合图

本课程以数学知识和文化为载体,围绕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润物细无声地展开课程思政。

三、教学实施

(一)课程资源

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参考陈笑缘、顾沛、沈婧芳等教授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

2.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出版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满足专业需求、融入数学文化的特色思政教材,实施项目教学。

课程内容含有丰富的科学精神、辩证思维小贴士、数学史话等数学文化知识,潜移默化铸造学生品质,团队主编特色《经济数学》教材2020年11月评选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省唯一)。

3.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团队主持开发《经济数学》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数字化资源,实施“线上+线下”“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教学互动广泛深入,教学气氛生动活泼。智慧职教《经济数学》MOOC、云课堂—第二课堂—数学思想与文化等网络信息化资源拓宽学习空间,融入思政的思维导图、微课等,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

(二)具体实施过程

1.寓道于教。极限的定义,思政切入点:庄子的截杖问题、我国的伟大数学家刘徽“割圆术”及挖掘定义、公式中的思政,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锲而不舍的辞海精神。

导数的定义。本质—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引入神舟十三发射过程中,需要突破第一宇宙速度,那我们如何精确地计算出火箭在什么时刻达到这个速度呢?高铁车厢的列车速度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2.寓德于教。定积分的定义,专业案例情景导入,引入“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数学思想,蕴含辩证思维,引用习近平主席名言: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

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极值、最值。通过分析、讨论股市K线图和疫情确诊病例图,给学生以强烈的印象,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加深对函数曲线性质知识的理解。

第二重要极限,复利计算导入,师生探讨“校园贷”案例,引导学生做一个“眼里有家国、脑中有知识、肩上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3.寓教于乐。无穷小量的意境美,引用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四、课程评价与成效

(一)多元化的课程评价

1.校内师生评价。(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育人成效显著。2019至2020年,学生听课率和互动率,分别由87.5%和87.2%,提高到了92.6%和93.8%。(2)学生参与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升。2019云课堂学生参与率和资源利用率分别达到了74.5%和79.2%,2020智慧职教MOOC学院平台两项指标分别达到了90.6%和92.5%,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参与度,学生面向职业岗位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提高。(3)课堂评价和考试合格率提升。学生的听课率达到了92.5%,互动率达到了91.8%,督导评A率达到了95%,学生评优率达到92%,考试合格率达到93%。

2.校外评价。《经济数学》MOOC目前已有6000余人参与网络课程学习,访问量达到170多万次。

200多所高职院校使用本课程并评价良好。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杨柳教授评价本课程“思政内容丰富,育人方法多样,师生互动充分,学生反映良好”。

(二)课程成效

近年来,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有突破,开展思政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成果丰硕。近年来获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级3项。协助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国赛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

五、特色创新

(一)项目教学,科学精神,辩证思维铸品质

团队开发的特色校本教材《经济数学》评选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二)智慧课堂,智慧教育,交互教学提兴趣

团队主持开发《经济数学》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数字化资源,实施“线上+线下”“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智慧职教MOOC学院第三次公开开课,累计选课6000余人,学员所属单位200多个,累计互动次数4万余次,点击量达170万余次,辐射31个省市。

(三)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素养提升挖潜能

开展思政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成果丰硕。近年来获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协助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国赛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

猜你喜欢

经济数学思政教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建设的探究
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