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批补加NH4HCO3对化学吸收-微藻转化耦合系统的影响

2022-09-13李鹏程李美狄尹庆蓉毛炜炜宋春风

洁净煤技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补料螺旋藻微藻

李鹏程,李美狄,尹庆蓉,毛炜炜,宋春风

(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0 引 言

据统计,我国每年排放到大气中CO2约33.4亿t,其中40%的CO2由燃煤电厂产生[1-2]。工业CO2排放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3-4]。如何高效进行CO2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关注重点。

对燃煤电厂烟气中CO2捕集与封存能大幅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CO2[5]。与燃烧前捕集相比,燃烧后捕集技术更加成熟,包括化学吸收、物理吸附、膜分离和微藻生物固碳等技术[6-8]。化学吸收法具有吸收速率快、效率高等优点,但CO2解吸过程存在高能耗问题[9]。近年来,微藻生物固碳由于其绿色、经济,无二次污染备受关注。微藻经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化学能,生成色素、食品和油脂等高价值产品。每产生1 t生物质干重消耗CO21.83 t[10]。微藻固碳技术得到广泛研究,WANG等[11]研究表明通过微藻驯化,可提高微藻对高浓度CO2毒性的耐受程度。张响东[12]利用亚精胺增强了小球藻对燃煤电厂烟气中体积分数15%的CO2和高光强(30 000 LX)的抗逆性,显著提高了固碳效率。微藻固碳大规模应用前仍有问题需要解决,如CO2在基质中的传质效率低,存在CO2逃逸问题,导致微藻固碳率较低。

1 试 验

1.1 藻种和材料

图1 化学吸收耦合微藻固碳的BECCS系统Fig.1 Chemical absorption-microalgae hybrid BECCS system

对照组的总氮量为Zarrouk培养基中的总氮量,参照LI等[20]研究结果,NH4HCO3和NaNO3质量浓度比设置为1∶4。对照组不涉及任何补料,所有试验组初始接种量OD560(波长560 nm下的紫外分光光度值)=0.2。试验周期为15 d,每3 d取样测定OD560、总氮、氨氮、无机碳等指标,试验结束后测定产物中油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含量。批次试验设计方法见表1。

表1 批次试验氮源添加量Table 1 Amount of nitrogen source added in batch experiment

1.2 培养条件

首先用Zarrouk培养基对诱变螺旋藻进行预培养,并以0.1 cm3/min流速通入5%的CO2(5% CO2+95% N2),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诱变钝顶螺旋藻作为接种藻株。试验过程中,在250 mL锥形瓶中装入200 mL上述不同NH4HCO3与NaNO3比例的培养液,初始接种OD560为0.2,培养温度为(30±1)℃,全天光照,光照强度4 000 LX,每组3个平行试验,每天固定时间摇瓶震荡。

1.3 分析方法

1.3.1 螺旋藻生物量的测定

螺旋藻生物量与OD560存在一定线性关系,可将藻液OD560转化成生物质干重。标准曲线表示为

X=0.404OD560-0.001 6,R2=0.998,

(1)

式中,X为生物质干重质量浓度,g/L。

每3 d取样一次,测定OD560,计算生物质干重。生物质生产率计算公式为

P=ΔX/Δt,

(2)

式中,P为生物质产率,mg/(L·d);ΔX为Δt时间内的生物质质量浓度变化量,g/L;Δt为培养周期,d。

1.3.2 溶液中氮含量及固氮率

NF=XN/TN,

(3)

式中,NF为固碳率,%;TN为系统中添加的氨态氮和硝态氮总和,mg/L;N为通过元素分析仪测定的生物质中氮元素含量,%。

1.3.3 固碳能力

参考SONG等[22]研究方法计算固碳量A,具体表示方式为

A=44PC/12,

(4)

式中,C为螺旋藻碳元素含量,%。

1.3.4 油脂、多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油脂含量采用尼罗红染色法测定[23],多糖和碳水化合物采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24]。根据氮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关系乘以系数6.25,计算蛋白质质量浓度[25]。

D=6.25XN,

(5)

式中,D为蛋白质质量浓度,mg/L。

1.3.5 数据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以均数±标准误差表示。平均值基于平行试验得到,且在95%置信区间。所有试验组设置3个平行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分批补料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图2 不同分批补料模式下微藻生物质干重变化Fig.2 Dry weight variation of microalgae biomass under different feding-batch modes

2.2 耦合系统中的氮分布

分批补料模式下氮的去向有3种:被螺旋藻吸收利用、由于氨的挥发损失、残留在培养基中。不同组别下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第1~4组培养期间的总氮量分别为540、440、470和526 mg/L,表明分批补料可以降低培养过程中总氮量,且第2组分批补料模式下所需总氮量最少,但生物质干重却与对照组相近(图2)。第2组螺旋藻的固氮率为32.33%,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1.00%。这与SONG等[23]研究结果一致,即分批补料可提高微藻的固氮效率。

2.3 分批补料对微藻固碳能力的影响

图4 不同分批补料模式下的固碳量Fig.4 Carbon sequestration under different feding-batch modes

2.4 分批补料对螺旋藻后期产物的影响

2.4.1 油脂和蛋白质质量浓度变化

图5 不同分批补料模式下油脂和蛋白质含量Fig.5 Lipid and protein yield under different feding-batch cultivation modes

2.4.2 多糖和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变化

分批补料对螺旋藻多糖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多糖质量浓度为112.30 g/L,第1~4组中多糖质量浓度分别为22.93、33.49、157.02和27.15 mg/L。与蛋白质不同,多糖质量浓度最高的为第3组。碳水化合物是碳分子大骨架,对照组的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为1 298.73 mg/L,第3组获得最大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为1 632.86 mg/L。综上可知,补料方式影响油脂、蛋白质、多糖和碳水化合物等后期产物的合成,可根据实际目标产物选择理想的分批补料形式。

图6 不同分批补料模式下多糖和碳水化合物含量Fig.6 Carbohydrate and polysaccharide yield under different feding-batch cultivation modes

3 结 论

2)批次补料条件下,第2组获得了最高的蛋白质质量浓度及固碳量,分别为889.17 mg/L和149.24 mg/(L·d);第3组获得了最高的油脂和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分别为169.32和1 632.86 mg/L。因此,可根据目标产物来选择理想的分批补料模式。

3)批次补料形式下的化学吸收-微藻转化耦合体系具有替代传统单一化学吸收或微藻固碳技术的潜力及应用前景,在减排CO2的同时产生经济价值,为碳中和国家战略提供可持续的技术选择。

猜你喜欢

补料螺旋藻微藻
碳酸酐酶胞外酶影响下的岩溶湖泊微藻碳汇研究
树脂型沥青冷补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湿热地区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料性能测试与分析
代食品运动中微藻的科研与生产
反应型冷补料与溶剂型冷补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微藻,跨界小能手
基于不同酸碱值与培养养分差异的螺旋藻扩殖生产优化研究
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材料的评价与应用
重金属对程海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会发光的螺旋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