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庭康复训练应用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2-09-13张芳俞晔罗春香杨敏黄志英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0期
关键词:前庭头晕康复训练

张芳 俞晔 罗春香 杨敏 黄志英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属于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所致,大部分患者会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单独采用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近些年,有研究显示,采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方式,有利于促进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疾病相关指标得到改善[2]。基于上述因素,本研究对前庭康复训练应用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 年1-11 月收治的90 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纳入标准:符合2015 年WHO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患者连续3 个月以上出现持续性不稳感及非旋转性头晕。排除标准:有精神症状、明显的构音、认知障碍或失语影响交流的患者。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前庭组与普通组,各45 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普通组采用盐酸舍曲林(生产厂家: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141,规格:50 mg/片)治疗,第1~3 天患者服用25 mg/次,1 次/d,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在7 d内逐渐增加药物含量,药物含量不能超过100 mg/d,治疗时间为6 周。前庭组在普通组基础上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内容如下:(1)让患者保持卧位,患者眼球向上下运动,头部向右侧和左侧旋转,同时完成后仰和前驱运动;指导患者保持坐位,让患者耸肩、转肩、向前弯腰将物体拾起,睁开双眼和闭眼过程中,需要将其从坐位逐渐转变为站位;让患者维持站位,做投掷球动作。(2)前庭眼动系统训练,分离固视,静止视靶,将患者头部对准一侧视靶,头部不动,眼睛迅速转向一侧视靶,然后将头部转过来,重复上述动作。患者双手指交叉,将大拇指作为视靶,向垂直与水平方向移动视靶,患者头部需要跟踪视靶。(3)脊髓系统训练:患者双腿呈现半蹲状态,首先两手传球,右手高举头顶,再将球放置左手上,使用左手将球送至左小腿部位,完成传球动作,然后训练患者右手,与左手传球训练方式相同,最终结束。每日训练3 次,训练时间为20 min/次,训练时间为6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心理,包含20 个题目,50 分以下为正常,≥50 分为焦虑,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高;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心理,包含20 个题目,得到总分后乘1.25,最后得到分数为53 分以上为抑郁,分数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高。(2)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利用SF-36 生活评估量表评分,对患者生理职能、精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健康状态、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内容进行评价,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对比两组眩晕症状改善状况,包括眩晕次数与眩晕发作时间。(4)对比两组治疗满意度。根据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分数>85 分为非常满意,分数70~85 分为比较满意,分数低于7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6.0 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前庭组45 例,男25 例,女20 例;年龄54~82 岁,平均(66.40±5.45)岁;学历:本科及以上15 例,中专及以上、本科以下15 例,中专以下15 例;普通组45 例,男24 例,女21 例;年龄55~83 岁,平均(66.50±5.50)岁;学历:本科及以上14 例,中专及以上、本科以下15 例,中专以下16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庭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普通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庭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续)

2.4 两组眩晕症状改善状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头晕次数与头晕发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庭组头晕次数少于普通组,前庭组头晕发作时间短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眩晕症状改善状况比较()

表3 两组眩晕症状改善状况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前庭组满意度100%高于普通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9,P=0.01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会出现长期头晕状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因此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心理,此疾病主要由于精神性疾病与前庭功能障碍所导致[3-4]。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5-6]。药物治疗大多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舍曲林药物治疗,该药物能够调整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同时也能够调整前庭通路对运动刺激的反应,从而使患者躯体症状得到缓解,具有抑制患者不良情绪作用[7-8]。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治疗,主要作用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方面,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特点,通过反复长时间对患者眼部、头部以及颈部进行训练,能够补偿患者外周与中枢前庭缺失,同时患者前庭功能维持到平衡状态,患者头晕症状会得到缓解,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9-10]。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前庭组与普通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前庭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普通组(P<0.05)。由于患者头晕状况得到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得到解除,心理不良情绪会逐渐消散,因此本次研究中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得到改善。

由于患者出现眩晕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生活质量可以作为评价治疗效果重要指标之一[11-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前庭组生活质量均高于普通组(P<0.05)。

采用药物治疗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与眩晕发作时间,但是效果不明显,添加前庭康复训练,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疾病症状[13-15]。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前庭组与普通组头晕次数与头晕发作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前庭组头晕次数少于普通组,头晕发作时间短于普通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前庭康复训练效果良好,值得应用。由于经药物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后,效果明显,患者各项指标得到改善,因此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前庭组满意度高于普通组,差异显著(P<0.05)。部分学者认为,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模式,能够调节患者前庭通路对运动刺激的放映,起到抵抗焦虑抑郁的效果[16-18]。通过给予患者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因此患者对此种干预疗法更为满意,容易被患者接受[19-20]。

在本次研究中,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导致所选择病例较少,同时研究时间不长,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将会避免外在因素限制,延长研究时间,提升研究例数,证明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在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过程中,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法较为良好,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前庭头晕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被忽视的“前庭觉”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