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2-09-13熊芬袁红连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男童神经细胞体温

熊芬 袁红连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发生率约占小儿惊厥发生率的30%,是因体温迅速升高造成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诱发的发作性抽搐,临床表现为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口唇发绀、四肢抽搐等,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双眼上翻、呕吐白沫[1-2]。一般小儿FC 预后较好,但其不会用语言表达,病情发生无法预料,若未及时予以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时可遗留程度不一的后遗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3-4]。因此,早期识别小儿FC 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预防FC 发生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分析就诊于南昌市第一医院的80 例小儿FC 患者和未发生惊厥的80 例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儿FC 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后期护理措施制订提供参考,以期预防FC 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2 月-2021 年6 月就诊于本院的80 例小儿FC 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就诊于本院未发生惊厥的80 例发热患儿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研究组符合文献[5]《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 实用版)》中FC相关诊断标准;(2)研究组首次发生高热后惊厥;(3)体温>37 ℃。排除标准:(1)合并颅内占位、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颅内病变;(2)合并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神经皮肤综合征;(3)有出生缺陷;(4)遗传性疾病;(5)对照组既往无惊厥史、意识清楚。研究组,年龄3 个月~6 岁,平均(2.45±0.64)岁。对照组,年龄3 个月~8 岁,平均(3.52±0.67)岁。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经医院病历系统收集、整理入组患儿年龄、性别、体温、发病季节、FC 家族史、原发性感染性疾病、癫痫家族史、实验室指标[血钙、血糖、血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等资料。

1.3 观察指标 分析小儿FC 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使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儿FC 发病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性别、体温、发病季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C 家族史、原发性感染性疾病、癫痫家族史、血钙、血糖、血钠、MCH、MCV、Hb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小儿FC发病单因素分析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2.2 小儿FC 发病的多因素分析 应变量赋值:发生FC,否=0,是=1。自变量赋值:年龄,≥3岁=0,<3 岁=1;性别,女=0,男=1;体温,<39 ℃=0,≥39 ℃=1;发病季节,1~3 月=0,4~6月=1,7~9 月=2,10~12 月=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 岁、男童、体温≥39 ℃、7~9 月发病是小儿FC 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2。

表2 小儿FC发病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机体产热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后部,机体散热的中枢位于其前部,故下丘脑在前后部共同作用下可调节机体体温,保持恒定的温度[6-7]。因小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成熟,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情况,加上相应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未形成良好的神经髓鞘,受到较小刺激时,大脑兴奋性便可提高,致使神经细胞放电异常,易产生惊厥[8-10]。当小儿机体温度升高时,可引起抽搐,若不及时控制可能会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智力低下、癫痫等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正常生活[11-12]。

分析、掌握小儿FC 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尽早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预防FC 发生,提升患儿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3 岁、男童、体温≥39℃、7~9 月发病是小儿FC 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分析原因在于:(1)年龄<3 岁。年龄越小的小儿脑神经正处于快速发育期,尤其是大脑神经元尚未发育成熟,树突发育完善度欠佳,神经细胞结构简单,兴奋性较高,加上神经髓鞘形成不完整,神经传递介质的不平衡性,对皮层的抑制作用较弱,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绝缘功能,当机体发生高热时,会促使神经兴奋性提高,并易泛化至整个大脑,增加FC 发病风险[13-15]。(2)男童。与女童相比,男童发育成熟度相对缓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FC 患病率可能会更高[16]。(3)体温≥39 ℃。体温越高则大脑对氧的需求会相应增加,脑神经元的兴奋阈值会发生改变,且会引起血管扩张、心跳加速,神经细胞代谢旺盛,还能经外界环境刺激大脑内相对敏感的神经元,特别是刺激丘脑,促使神经细胞异常放电,经神经元传导导致患者出现全身肌肉或局部肌肉痉挛,而导致患儿出现FC[17-18]。(4)7~9 月发病。7~9 月天气炎热,气温高,患儿发热后不易散热,致使机体长期处于高热状态,促使神经细胞的氧耗量、代谢、血流量、大脑对氧需求量相应增加,脑的氧化作用机制进一步加重,降低大脑神经元兴奋阈值,使其处于低度兴奋状态,增强脑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FC 发生风险更高[19-21]。

鉴于小儿FC 发病的高危因素及其危害性,临床可实施以下几点措施干预:(1)叮嘱患儿及其家属注意休息,确保病区整洁、干净,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流通,尽量保持病区内休息时间安静。(2)对患儿用温水擦浴,扩张全身皮肤毛细血管,加速降温,或在腋窝、颈部、额头等位置放置冰袋实施物理降温,防止高温损害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若上述操作效果不理想,可给予冬眠合剂。每隔4 h 测量1 次体温,并及时将出汗浸湿的衣服更换,鼓励患儿多饮水,以每小时喝温水200 mL 为宜,以促进排汗、散热、排尿,促使有毒代谢产物排出体外。(3)将患儿衣扣、衣领松开,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理口中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并用压舌板防止患儿咬伤舌头。(4)告知患儿家长高热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建议在家中常备退热药、体温计、乙醇、棉签和压舌板等物品,指导家长正确降温等处理方式。

综上所述,年龄<3 岁、男童、体温≥39 ℃、7~9 月发病是小儿FC 发病的高危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助于预防FC发病。

猜你喜欢

男童神经细胞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沉默RND3表达对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为什么大脑能记住事情?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沙苑子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