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观察*
2022-09-13林赟廖琼李娇
林赟 廖琼 李娇
失眠主要为人们在睡眠开始或过程中所出现的障碍性问题,无法达到正常的睡眠时长或睡眠质量[1]。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提高,生活节奏逐渐增快,促使失眠发病率日益攀升[2-3],虽然失眠状态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影响,但受到一系列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影响[4],致使其生存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5]。以往临床对失眠患者主要采用镇静、催眠类药物,虽能取得良好的早期疗效,但长时间用药易形成耐药性,且药物毒副作用较大[6-7]。目前,中医药在失眠的治疗中不断取得新进展[8],特别是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可靠,由于操作便捷且患者接受程度较高,进而不断受到临床认可,但在长时间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失眠中仍缺乏显著效果。本研究在常规的毫针针刺上加上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失眠症,通过联合开展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促使患者的睡眠状况得以改善,为顽固性失眠患者又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1 年12 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0 例顽固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诊断标准》中的西医诊断标准,即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及入睡后多梦等症状,每周发生3 次以上的失眠,其症状持续时间>6 个月,或反复发作持续时间>12 个月,无其他生理性病变所致的继发性失眠;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中医诊断标准,即入寐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寐或彻夜难眠,伴随头痛、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相关病症反复发作;③年龄18~60 岁;④病程≥12 个月;⑤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 分。(2)排除标准:①因接受手术或伴疼痛、发热症状等病理性原因所造成的失眠;②由于外界环境影响而引发的失眠;③具有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史;④合并皮肤病、血液系统疾病、器官功能衰竭或精神系统疾病;⑤畏针、晕针;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 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针刺治疗。选取主穴包括神门、百会、安眠、内关,根据患者病症表现随症配穴,肝郁气滞者加风池、太冲、行间,心胆气虚者加丘墟、胆俞、心俞,心肾不交者加涌泉、太冲、太溪,心脾两虚者加三阴交、脾俞、心俞。操作时使用华佗牌一次性毫针0.3 mm×(25~40)mm,局部消毒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30 min。每周5 次,连续治疗4 周。治疗组患者给予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其针刺方法同对照组。在患者两侧的五脏俞加膈俞位置进行消毒,使用采血针在局部快速刺入,深度约为1 cm,连续刺7、8 次,再应用2 号罐行拔罐放血,拔罐时留罐5~7 min 后取罐,再对局部区域消毒。每周1 次,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1)PSQI 评分。治疗前后,使用PSQI 量表判定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其量表内容包含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7 个维度,总分为21 分,分数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佳。(2)失眠症相关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评价失眠症的常见症状标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症状积分,具体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做梦情况、醒后状态、睡眠评价6 个方面,均采取4 级评分法,其中,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由轻至重计0、2、4、6 分,做梦情况、醒后状态、睡眠评价由轻至重计0、1、2、3 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9]。(3)疗效标准。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症状积分评估,计算其积分改善率。治愈:经治疗失眠症状全部消失,症状积分改善率>95%;显效:经治疗失眠症状显著缓解,症状积分改善率为70%~95%;有效:经治疗失眠症状有所缓解,症状积分改善率为30%~69%;无效:治疗后未能缓解失眠症状,症状积分改善率<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安全性。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安全事件,观察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处理措施及转归情况,根据以上记录进行安全性评价。1 级:安全,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 级:比较安全,发生不良反应,但未经处理自行消失;3 级:有安全问题,出现影响生活的不良反应,在接受处理措施后消失;4 级:由于较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而终止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取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应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1~60 岁,平均(38.42±5.54)岁;病程12~93 个月,平均(41.59±12.37)个月。治疗组患者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20~60 岁,平均(38.61±5.49)岁;病程14~96 个月,平均(41.72±12.25)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 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表1(续)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续)
2.4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5 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比较 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5,P=0.700),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比较[例(%)]
3 讨论
传统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10],多属阴盛阳衰,阴阳失交[11],人体中脑神主睡眠活动[12],并且心神、脏腑功能均对睡眠活动产生影响[13]。顽固性失眠患者病程往往较长,受血瘀阻滞心脑因素影响,脏腑脉络会受到阻碍[14],阴阳失调,卫气失常[15],进而发生反复不愈的睡眠障碍问题。叶天士指出“脉络主血”,王清任云“夜睡梦多是瘀血”。从而可见血瘀不仅为失眠反复不愈的主要原因,也是长期睡眠障碍的结果[16],在治疗顽固性失眠时需主张清除瘀血、平衡阴阳、调节气血,以促使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均有效恢复[17]。近年来,针刺由于操作简单且疗效可靠,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广泛认可,但在顽固性失眠的治疗中仍稍显不足[18]。
本院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联合采取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的治疗方法,通过刺络放血迅速消除瘀血,保障气血恢复畅通,达到瘀去新生的效果,有效恢复脏腑功能,联合开展针刺还能发挥养心神、调阴阳等作用,进而积极促进顽固不愈的失眠痊愈[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患者在治疗后PSQI 量表中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单纯针刺治疗患者,提示该种治疗方案更有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五脏俞由膀胱经5 个经穴组成,膈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在以上穴位刺络放血可形成调节阴阳、滋养心神的作用,对人体状态产生有效改善,并放松其心理状态,促使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同时,行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后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评价症状等积分均低于常规针刺治疗患者,体现此治疗方案可保障患者各项症状的减轻。顽固性失眠患者相关睡眠障碍症状与其身心状态有紧密关联,通过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可对其生理和心理状态均有改善作用,联合针刺实施可更为迅速地缓解相关症状。另外,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方法还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联合开展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患者症状、睡眠质量等方面获得全面改善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可靠提升,而该种治疗操作安全、简单,能到达预期效果,可为临床中顽固性失眠患者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能更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五脏俞加膈俞刺络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促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提高,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