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A/KT浸种对新植蔗产量、根系发育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2022-09-13董学瑞房孟颖李毅杰王维赞董志强
闫 鹏 董学瑞 卢 霖 房孟颖 李毅杰 王维赞 董志强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100081,北京;2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530007,广西南宁)
甘蔗是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之一,我国甘蔗年种植面积约160万hm2,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是我国最主要的甘蔗种植区[1]。目前,在主要甘蔗种植区域台风和季风频发,造成蔗田出现大面积倒伏。甘蔗倒伏会导致减产和含糖量下降,最终导致机械收获损失大和收获质量下降。甘蔗的倒伏问题严重制约了机械化收获和提质增效,已经成为甘蔗栽培的“瓶颈”问题。
甘蔗根茎发育不协调是造成倒伏的重要因素。从根系发育的角度,根系浅和根群不发达导致甘蔗抓地力差,无法有效支撑地上部,在风灾发生时容易倒伏;从茎秆发育的角度,茎秆节间长、茎秆表皮纤维含量低、茎秆脆弱和不易脱叶等均会引起抗倒伏能力较差,易发生倒伏。通过选育抗倒伏甘蔗品种、增加或降低种植密度、在甘蔗生育期内剥蔗叶以及培土等农艺措施[2-6],有效降低了田间甘蔗倒伏发生率,但限于产地的生产条件,推广应用难度较大。
甘蔗化学调控是通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控其生长发育,具有用量少、见效快和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是近年来甘蔗生产的主导技术之一[7]。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蔗进行浸种处理,通过调控根茎发育,如促进根系生长、缩短增粗茎秆节间和提高茎秆韧性等,可有效降低甘蔗田间倒伏发生率。研究[8]发现,乙烯利浸种能显著促进甘蔗分蘖发生,提高甘蔗出苗速率、分蘖率以及抗旱能力,三唑类物质可通过抑制赤霉素(GA)生物合成,实现植株矮化、分枝、分蘖和根系数增加,并增强作物抗逆性。在甘蔗无性繁殖过程中,在低盐量培养基中加入0.2mg/L α-萘乙酸(NAA)能够高效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并改善幼苗生长状况[9]。在大田作物上,刘洋[10]发现,烯效唑和激动素(KT)浸种增加了绿豆根干重、侧根数、根系长度和根表面积。NAA和KT对作物根茎发育的调控具有协同效应,通过组织培养试验[11]发现,在水稻分化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配比的NAA和KT,对诱导水稻器官分化存在明显差别,其中NAA/KT为5时有利于水稻根和芽生长的同步性。通过甘蔗茎尖分生组织诱导试验[9]发现,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KT最佳组合浓度为6-BA 1.50mg/L和KT 0.50mg/L,在这个组合下茎尖分生组织诱导丛芽成苗率最高。NAA和KT能够高效调控作物根茎发育,但调控效果在作物及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目前,针对不同浓度NAA和KT配比浸种对甘蔗根茎发育的影响尚未明确。
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NAA/KT浸种对新植蔗产量、根系发育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首先通过盆栽试验明确适宜甘蔗浸种的NAA/KT配比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不同NAA/KT对产量、根系发育及抗倒伏能力的调控效用,为建立甘蔗适宜机收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盆栽试验以甘蔗品种桂糖29(GT29)和桂糖42(GT42)为材料;田间试验2019年以GT42和桂糖49(GT49)为材料,2020年以GT49和桂糖55(GT55)为材料。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盆栽试验用于前期筛选NAA和KT在甘蔗上的适用配比,田间试验用于进一步分析验证不同NAA/KT浓度浸种对甘蔗根系、茎秆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1.2.1 盆栽试验 试验于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日光温室内进行,采用水培和土培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水培试验采用20cm×25cm塑料盆,盆口下方约5cm处安装带孔塑料托盘,参考文献[12]的方法进行通气。在甘蔗幼苗移栽前1d每盆灌装清水约6L,以水面没过种蔗横切面1/3处为宜。土培试验采用20cm×25cm塑料盆,按照沙土:草炭=3:1(体积比)配制盆栽基质,用生石灰调节盆栽基质pH约7.5,用小型搅拌器均匀混合后装盆,每盆装土4kg。取成熟的种蔗去除老的叶鞘,摊开放置在阴凉处晾干,从种蔗上部约1/2处进行砍种,每段保留1~2个芽,将每段种芽依次编号,保证种蔗不同部位茎芽均匀分布在不同盆栽处理中,用2%的石灰水浸种茎芽12h后晾干备用。
水培和土培试验均设置清水对照(CK1)和5种NAA/KT配比梯度进行浸种处理(表1),将种蔗放入编号1~6的桶中在室内浸种24h,种蔗浸种后室内晾干播种。水培试验每盆播种6段种蔗,1周后留长势相对一致的种蔗3段,每个处理保留3盆作为重复,共计18盆,在日光温室中并排摆放,每排6盆,共计3排;土培试验每盆播种4段种蔗,2周后留长势相对一致的种蔗2段,每个处理保留3盆作为重复,盆栽摆放方式同水培试验。
表1 甘蔗温室不同比例NAA/KT浸种试验设计Table 1 Greenhouse pot experiment design of different NAA/KT presoaking sugarcane
1.2.2 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于2019和202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乡试验基地开展,在盆栽试验基础上,设置清水对照(CK2)和4个NAA/KT处理(表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每个品种播种4行,行长8m,播种密度设定为16芽/m2。种蔗处理同盆栽试验,2019年6月12日播种,11月9日收获,2020年4月28日播种,11月18日收获。
表2 NAA/KT浸种甘蔗田间试验设计Table 2 Field experiment design of NAA/KT presoaking sugarcane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盆栽试验 土培4周左右,取2个甘蔗品种各9株,用清水冲洗后对幼苗形态进行观察,并对根系进行拍照。采用EPSON V850 Pro扫描仪扫描根系,并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水培4周后,取根系样品,参考文献[13]的TTC法测定根系活性。
1.3.2 田间试验 甘蔗出苗后,在每个处理小区标记长势相对均匀的植株10株用于后期取样,在收获前从标记的植株中选取4株长势均匀、有效茎数一致的植株进行挖根取样。在田间每个植株周围4个方向约30cm处垂直挖50cm左右,将植株带泥土取出带回实验室,用清水冲洗干净,将每株按有效茎分开并编号,其中茎长超过1m、株高超过1.3m、直径大于1.5cm的视为有效茎。室内考察植株和根系形态。
在收获前调查各小区有效茎数,并在每个小区的中间行连续砍取30条蔗茎,用卷尺(精确度0.1cm)测定株高,采用称重法称量单茎叶鲜重、单茎重并折算产量。
将冲洗干净的根系用剪刀整体取下装入自封袋,并放置在-20℃冰箱保存备用。在进行根系扫描前,将根系样本放在4℃环境解冻,用EPSON V850 Pro扫描仪扫描根系,并用WinRHIZO系统分析根系形态。将完成扫描的根系在8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用百分位天平称量根系干重。
每个处理选10株(茎)长势相对一致的茎秆,用YYD-I型植物茎秆强度测定仪测定茎秆抗折断力,在茎秆上距甘蔗根系70cm处(单茎秆)平推至茎折断,记录最大推力读数,并取平均值。
1.4 数据处理
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整理与作图,用SPSS 25.0进行方差分析,用LSD(P<0.05)方法检验处理间差异的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NAA/KT浸种对盆栽甘蔗幼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由图1可知,水培4周后,不同甘蔗品种根系活力表现出较大的差异,GT29根系活力明显高于GT42,前者根系活力平均为2.66mg/(g·h),而后者根系活力平均为1.15mg/(g·h)。甘蔗根系活力在处理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处理T3(NAA/KT=40)的2个品种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CK1处理,相比CK1处理分别增加了54.6%和69.3%。
图1 NAA/KT处理对甘蔗根系活力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NAA/KT presoaking on sugarcane root vigor
盆栽试验中,土培4周后,通过根系扫描测定了甘蔗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一级侧根的平均根直径(表3)。2个甘蔗品种间根系发育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比例NAA/KT浸种处理对甘蔗根系发育的影响随NAA/KT值的增加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效应,2个甘蔗品种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T3处理(NAA/KT=40)对2个甘蔗品种根系发育的促进效果最优,相比CK1处理,T3处理浸种后GT29根长和根体积平均分别增加653.2%和509.2%;GT42根长和根体积平均分别增加142.2%和132.0%。浸种处理后一级侧根平均直径低于CK处理,其中T3处理浸种后GT29一级侧根平均直径相比CK1下降17.0%,GT42一级侧根平均直径相比CK1增加3.2%。
表3 NAA/KT处理对甘蔗根系发育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NAA/KT presoaking on sugarcane root development
2.2 NAA/KT浸种对大田甘蔗株高、叶片鲜重和蔗茎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2019年NAA/KT浸种处理下GT42的平均株高、叶片鲜重和蔗茎产量分别为273.3cm,229.9g/株和40 395.6kg/hm2;NAA/KT 处理对GT42株高和叶片鲜重无显著影响,相比CK2处理显著提高了蔗茎产量,其中TR2处理增幅最大,相比CK2蔗茎产量增加了41.8%。NAA/KT浸种处理GT49株高、叶片鲜重和蔗茎产量分别为249.5cm,230.0g/株和27 104.2kg/hm2。NAA/KT 浸种处理对GT49株高和叶片鲜重大多为无显著影响,相比CK2显著提高了蔗茎产量,其中TR1处理增幅最大,GT49在TR1处理下蔗茎产量增幅最大,达到52.4%。
表4 2019年NAA/KT处理对甘蔗株高、叶片鲜重和产量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NAA/KT presoaking on sugarcane plant height,leaf and stem fresh weight in 2019
由表5可知,2020年NAA/KT处理GT49收获时平均株高、叶片鲜重和蔗茎产量分别为344.7cm、455.5g/株和 71 238.7kg/hm2,NAA/KT处理对GT49株高无显著影响,相比CK2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叶片鲜重和蔗茎产量,其中TR2处理蔗茎产量增幅最大,相比CK2处理增加了49.5%。NAA/KT处理GT55收获时株高、叶片鲜重和蔗茎产量平均分别为394.1cm、445.9g/株和79 402.9kg/hm2,NAA/KT处理对GT55株高和叶片鲜重无显著影响,相比CK2处理提高了甘蔗产量,其中TR2处理增幅最大,相比CK2处理产量平均增加了10.9%。
表5 2020年NAA/KT处理对甘蔗株高、叶片鲜重和产量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NAA/KT presoaking on sugarcane plant height,leaf and stem fresh weight in 2020
2.3 NAA/KT浸种对大田甘蔗根系结构的影响
如表6所示,2019年不同NAA/KT比例浸种处理相比CK处理显著促进了2个甘蔗品种根系生长,随着NAA/KT处理浓度的增加,对根系发育的促进效应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整体上看,TR2处理对2个甘蔗品种根系发育的促进效果最优。对于GT42,TR2处理的甘蔗收获期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相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95.0%、85.1%、74.9%和132.4%,而根直径相比CK处理下降了12.5%。对于GT49,TR2处理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相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72.5%、57.1%、41.7%和67.5%,根直径相比CK处理无明显变化。
由表6可知,2020年不同比例NAA/KT浸种处理促进了甘蔗根系生长发育,并且随着NAA/KT比例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个甘蔗品种GT49和GT55均在TR2处理下效果最优。TR2处理下,GT49在收获前平均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相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28.4%、34.5%、39.6%和30.3%;GT55在收获前根长、根表面积、跟体积和根尖数相比CK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40.6%、64.1%、96.6%和21.5%。
表6 2019和2020年NAA/KT处理对甘蔗根系发育的影响Table 6 Effects of NAA/KT presoaking on sugarcane root development traits in 2019 and 2020
2.4 NAA/KT浸种对大田甘蔗根系干重的影响
如图2所示,大部分NAA/KT浸种处理显著增加了甘蔗根系干重。2019年,NAA/KT处理相比CK处理,GT42和GT49根系干重平均分别增加了57.9%和4.9%,2个甘蔗品种GT49和GT55均在TR2处理下根系干重增幅最大,分别达到了77.2%和29.0%。2020年,NAA/KT处理GT49和GT55根系干重相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56.9%和59.0%,其中GT49品种TR1处理根系干重增幅最大,达到70.9%,GT55品种TR2处理的效果最优,相比CK处理根系干重增加101.9%。
图2 2019和2020年NAA/KT处理对甘蔗根系干重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NAA/KT presoaking on sugarcane root dry weight in 2019 and 2020
2.5 NAA/KT浸种对大田甘蔗茎秆抗折断力的影响
如图3所示,大部分NAA/KT处理相比CK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甘蔗品种收获期茎秆抗折断力。2019年,对于GT42,TR1~TR4处理茎秆抗折断力相比CK处理分别提高了22.0%、27.6%、25.9%和18.7%;对于GT49,TR1~TR3处理茎秆抗折断力相比CK处理分别提高了18.9%、13.4%和12.1%,TR4处理相比CK处理茎秆抗折断力下降了9.9%。
图3 2019和2020年NAA/KT处理对甘蔗茎秆抗折断力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NAA/KT presoaking on sugarcane stalk lodging resistance in 2019 and 2020
2020年对于GT49,TR2~TR4处理茎秆抗折断力相比CK处理平均分别提高了31.6%、46.4%和38.2%;对于GT55品种,TR1~TR4处理茎秆抗折断力相比CK处理平均分别提高了48.0%、36.5%、49.1%和24.1%。
3 讨论
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在调控作物根系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AA通过促进细胞分化维持根系分生组织活性,而CTK通过抑制生长素信号传导与运输促进细胞分化,二者的协调影响根系分生区大小和根系生长。在组织培养体系中加入NAA能够刺激根系的形成与发育,而KT则抑制这一过程但促进茎的分化[14]。在葡萄外植体培养体系中加入IBA 1.0mg/L配合KT 0.5mg/L对根系诱导的效果显著[15],而尹明华等[16]在膜荚黄芪带芽茎段组织培养中加入NAA 1.0mg/L+KT 2.0mg/L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效果最佳。在甘蔗组织培养中,以甘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加入NAA 1.5mg/L能够促进生根,而加入6-BA 2.0mg/L+KT 1.0mg/L则有利于增殖培养[9]。本研究发现,用NAA 20mg/L+KT 0.500mg/L溶液(NAA/KT=40)浸种后,与对照相比,水培试验结果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但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如GT29根系活力远高于GT42,并且GT29在NAA20mg/L+KT 0.125mg/L浸种处理后根系活性同样显著高于对照,这可能与品种对KT耐受性差异有关。盆栽土培试验证实了NAA 20mg/L+KT 0.500mg/L处理可显著增加甘蔗根长和根体积,但降低了一级侧根的平均根直径,但处理效果在品种间同样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结果同组织培养条件下NAA最佳剂量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跟二者培养环境之间的差异有关,水培和土培条件相比组织培养对生长调节剂具有一定的稀释效应。总体来看,NAA/KT浸种对促进甘蔗根系发育的最佳比例在40左右,其中KT的浓度应控制在1mg/L。
甘蔗的单产由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茎重构成,近年来控制有效茎数、提高单茎重成为甘蔗高产栽培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单茎重的提升增加了甘蔗倒伏风险,用GA、多效唑及抗倒酯等处理种蔗可有效缩短甘蔗节间长度、限制甘蔗垂直生长进而降低甘蔗倒伏风险[17-18]。范业赓等[8]发现,NAA浸种具有促进大田甘蔗分蘖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中不同浓度NAA/KT浸种对甘蔗株高无显著影响,显著增加了收获期甘蔗叶鲜重和蔗茎产量,并且甘蔗品种对NAA/KT浸种浓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这表明,NAA/KT浸种处理有利于甘蔗光合产物的积累,并提高甘蔗产量。
根层浅、根系不发达易造成甘蔗倒伏。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拌种和浸种等方式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抗倒伏能力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如大田作物玉米[19]、小麦[20]和水稻[21]等,但针对甘蔗浸种促进根系发育的研究资料较少。本试验结果表明,NAA/KT浸种处理能够显著调控甘蔗根系发育,其中NAA浸种浓度25~50mg/L配合KT 1mg/L时,显著促进了甘蔗根系生长,表现在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和根干重增加,但对根直径无显著影响,这表明NAA/KT浸种主要是通过促进甘蔗根系发生,增加根系数量实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干重的增加;而值得注意的是,NAA浸种浓度在100mg/L时对根系发育均具有抑制效应。这表明NAA/KT浸种可用于促进甘蔗生根,浸种浓度应控制在NAA 25~50mg/L和KT 1mg/L。
茎秆的抗折断力是检测茎秆抗倒伏能力的重要指标[22],本试验表明,NAA/KT浸种处理增加了收获前甘蔗茎秆抗折断力,并且随着NAA/KT浸种浓度的增加,甘蔗茎秆抗折断力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NAA/KT浸种促进了甘蔗茎秆生长,进而增加了甘蔗单茎鲜重,提高了茎秆的抗折断力;另一方面由于低浓度NAA/KT促进了甘蔗根系发生,提高了甘蔗茎秆抗折断力。总体来看,NAA/KT浸种提升了甘蔗茎秆质量,提高了茎秆抗折断力,进而增强了茎秆抗倒伏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甘蔗茎秆发育对NAA/KT浸种浓度的敏感性弱于根系发育且品种间存在差异,在选择浸种浓度时应重点考虑根系发育情况。此外,由于华北地区光热资源限制,在11月份霜降前(甘蔗收获期)蔗茎产量小于甘蔗实际成熟期产量,因此NAA/KT浸种浓度仍有必要在主产区进行进一步田间试验验证。
4 结论
NAA/KT浸种处理能够促进甘蔗光合产物积累,提高甘蔗叶片鲜重和蔗茎产量,有助于提高甘蔗单产。NAA/KT在20~40时浸种能够提高甘蔗根系活力,促进甘蔗根系发育,在甘蔗收获期,NAA 25~50mg/L配合KT 1mg/L浸种显著增加了甘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和根干重,并提高甘蔗茎秆抗折断力。因此,NAA/KT可用于新植蔗浸种促进甘蔗根茎发育,并提高甘蔗抗倒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