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线机手“吐槽”
2022-09-13胡伟
□ 胡伟
听机手“吐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却是真实的事。
先从一篇“官宣”说起。“截至6月25日,小麦大面积机收作业结束,全市178万亩小麦基本收获完毕,小麦机收率近100%,小麦机收会战圆满收官,打赢了今年粮食安全第一仗。‘ 三夏’期间,全市累计投入5800余台联合收割机、8800余台播种机、100余台打捆机及大量的拖拉机等农机具,农业机械化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小麦机收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可达到100%。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呈现了‘ 抢、减、绿、安、新’的五个特点”。
“官宣”很风光。风光的背后是机手一块地一块地割出来的,个中酸甜苦辣又有多少人知晓呢。
“三夏”期间,笔者下地了解情况,机手们大都不愿意停机听领导讲话。当然,在等待运粮车来了卸粮的时候,跟他们聊一聊还是可以的,然而这时候多是吐槽,有些事是真吐槽,有些却是假吐槽。不过也好,能知道更多真实情况,从中体察机手的不易。
关于发动机拓号。蓟州一家农机合作社机手反映,一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发动机号和机架号很难拓印,一是打印位置藏在隐蔽处,找到了往往因位置不当难以拓印打印;二是文字信息打印很浅,也不清晰,非常不好拓印下来。笔者后又特意调查了几家合作社,也都有同样意见。拓号很简单,但却变成一件麻烦事,是不是应以标准形式进行规范?
关于机收效率。在走访的多处,都发现运粮车到位不及时,收割机停车等候卸粮的现象,这个叫做辅助时间。如果能够做好有效衔接工作,处理好上下环节之间的协调,就可以大大压缩辅助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中国农大吴才聪团队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大规模麦收期间,各类联合收割机日作业面积40亩/台以上,每天净收获作业时间超过4个小时。实际上,有92.54%的收割机作业效率超过6亩/小时。笔者以为,通过大数据协调,再压一压辅助时间还是有空间的,这样全国每年机收大会战也许用不了50万台收割机,有30万台就足够了。
关于油价。今年“三夏”期间,“两桶油”给天津机手加油优惠3%。但是,在东丽麦收现场有外地机手反映,外地加油卡不能在天津享受加油优惠,需要重新办卡,不方便。笔者建议,“三夏”期间全国统一政策,中石油、中石化出台政策全国步调一致。另外,今年天津机收价格40—50元/亩,与去年持平,种植大户价格甚至是30元/亩。油价同比大幅上涨,机收费用却没有变化,据测算作业油费成本大约20元/亩,机手收益其实同比是下降的。
胡伟:天津农机人士,从事农机化管理与研究,工作之中喜舞文弄墨,对许多农机化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在各类媒体上发表大量文字,亦是多家农机行业媒体专栏作者。
关于新技术应用。保护性耕作推广多年了,大部分地区在小麦收割后,在麦茬地直接免耕播种玉米。但也有例外,北辰区依然有农户坚守传统模式,先灭茬,后旋耕,再播种。笔者不了解,机手也不理解。这件事说明,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依然任重道远。
还有一些吐槽也非常现实。比如,如果天气预报说两天后要下雨,机手、农户都很着急,粮商就会坐地降价,因为知道农户没有烘干设施,不急收不行,不急卖也不行,这个拿捏真很难受。好容易赶上一个好价格年份,硬生生让粮商抢了。对此,好几家合作社都表示要建烘干设施,但又遇到建设用地难的问题,殊不知这个问题更难解决!
吐槽,一般带有调侃意味,然而,多听一线机手“吐槽”确实有益。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