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2022-09-13吴红玲雷家骏瞿晓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1期
关键词:基地育人专业

吴红玲,雷家骏,瞿晓林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学院,湖南 株洲 412012)

引言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然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8年5月—6月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的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仅62%的高职生认为学生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等活动的机会多,认为课程教学中动手实践机会多的高职学生比例比2016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反映出实践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块短板。早在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指出,“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这些文件高度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强调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企业零距离接触,而假期社会实践恰恰是实现大学生与社会企业零距离接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假期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利用假期到社会相关机构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一种重要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广泛推行,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最终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观点,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赞同。然而,目前仍有部分高校教务系统人员对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将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只是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配菜”,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其操作性和实效性均有待提高。笔者从事中医学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三十余年,有感于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故将部分高职院校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分析如下,以期同道商榷。

一、存在问题

(一)学生参与面不广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都是由校团委来组织管理的,参加者几乎都是学生干部和少数优秀生,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加,从而造成了活动的精英化倾向。这样的活动只注重了“点”而忽视了“面”,只做了样板工程而未全面推广实施,只完成了任务而未获得理想成效,致使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缺乏健全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尽管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近30年的发展,活动形式变得灵活多样,也取得了较明显的育人效果。但是对活动效果的评价机制和对学生的考核机制尚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对活动过程和活动质量的要求不高;活动后的总结流于工作报告的撰写和完成任务;缺少对活动效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更没有学生的考核和引导措施;实践活动结束后也没有要求学生认真总结反思,致使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实践活动的目标仅局限于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并未完全实现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及实际生活中问题能力的目标,也无助于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培养。

(三)与专业能力培养紧密度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中医学类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以短期的“三下乡”活动或志愿者服务等社会认知类实践活动为主。首先,实践活动内容多以社会调研为主,实践活动的结果仅停留在让学生“感知”社会而不是“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仅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而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联性不强;其次,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多由学校共青团组织主持与管理,活动组织部门与教学部门联系不够,缺乏对活动内容的专业指导;再次,未将假期社会实践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融合,只是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配菜”,未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二、解决策略

(一)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原则

为确保高职院校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有关部门在策划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与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广泛参与原则。社会实践活动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策划设计活动内容与方案时,必须考虑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性,而不能把活动“精英化”,做成样板工程。必须是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去感知社会、融入社会,使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对接专业原则。结合专业特点来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为学生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逐渐认知和融入社会与行业,而且可帮助学生尽早熟悉临床工作环境和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建立正确的职业和岗位认知,从而为专业和职业的认同打下基础,进而有利于学生尽早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生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进一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且积累的临床知识又可为后期课程的学习打下认知基础,进而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就近就便原则。基于医卫行业职业高风险和现今医学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尤其是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资源非常有限,因此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很难集中组织进行,多采取学生个体返乡分散实践的方式。为了方便学生安全出行,在选择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时,应遵循就近就便的原则,选择离学生居住地较近的实践基地或机构完成,诸如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帮扶基地、法治教育基地、敬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馆等,以利于学生方便、经济、安全地完成实践活动任务。

4.循序渐进原则。由于医卫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在未取得执业资格前不能单独进行医疗活动和临床操作,因此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分类制定社会实践的内容与方案。一年级学生以红色教育基地与法治教育基地参观、乡村振兴帮扶基地调研、社区慢性病流行病学调研、基层医疗岗位认知调研、敬养老院和社会福利院的体检服务等活动为主。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感知社会和行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活动成果以调研报告为主,辅以活动记录表和心得。二年级学生可根据医疗机构的工作需要和安排,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门诊跟诊、病房跟班或公卫工作见习等。实践目的在于认知未来的职业和工作岗位,熟悉临床医疗环境,巩固临床医学知识,观摩医护临床操作方法,了解医护工作流程,练习病情资料记录方法,掌握医患沟通技巧等,从而为后期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5.安全原则。学生安全是高校工作稳定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日常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展开。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学生安全是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应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学生安全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切实做好安全预案,制定安全措施,进行专人专班管理。每次假期实践活动前,应组织学生召开安全教育工作大会,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医学生身份,严格遵守各项医疗安全制度,严格按照带教老师的要求进行医疗活动;同时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包括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水电安全、职业暴露风险等,要求学生时刻保持与家长、指导教师、班主任等人的沟通联系,以便能够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以确保假期实践活动的平安顺利。

(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

1.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学生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也是教学部门的事,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应由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共同组成。二是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内容涉及的范围为依据,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为目标,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操作性强,要求所有学生参加,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实践教学成绩的一部分。三是确定实践活动形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如社会调研、基地参观、临床实践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四是制定考核办法。学校应将假期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将其纳入专业实践考核范畴,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评分标准与表彰奖励措施。实践活动结束后,对优秀者进行表彰。

2.突出专业实践与专业能力培养。高职中医学类专业的学制只有三年,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教师教学难度大,且随着高校扩招和老百姓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学生的实训条件和教学资源都受到限制。尽管各种医学模型和虚拟仿真教学能解决部分实践教学的困境,但毕竟不是真实的工作场景,与在真实人体上操作仍有差距。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充分利用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平台,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同步实施,是解决医学人才培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需要的有效路径之一。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认知特点和中医学类的专业特点,研制科学合理的、具有专业特点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将课内教学外延至课外,让学生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早接触行业,多了解本行业生产实情,知晓未来工作岗位的标准和要求。如此既可促进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其医患沟通能力,又可促使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以提高就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

3.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高校教务部门必须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课程来开展,并赋予一定的学分。必须明确规定社会实践的时间、次数和成果,明确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和学分计算办法,严格考核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建立目标任务导向和结果考核机制,才能确保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而不是走过场。

4.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学校应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规范实践基地建设标准与要求,与实践基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协议。学校应本着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原则、校企共同发展原则、学生就近就便原则等,与实践基地建立起真正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以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稳定而持续的发展。学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教育资源服务于实践基地,如开展慢病普查、义务诊病、职工培训、员工继续教育等活动,让实践基地在合作中真正获益。只有建立起这样的校企合作关系,实践基地才能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结语

总之,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假期社会实践育人的功能,将课内教学延伸至课外,将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同步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同步实施,以充分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基地育人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我的基地我的连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