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五泄 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2022-09-13撰文摄影徐艳文
诸暨五泄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北部,距离市区约23公里。这里有碧绿的湖水、巍峨的群山、奇特的瀑布、幽深的峡谷、繁茂的植被、古老的禅寺,仿佛是一处人间仙境。
盛夏时节,我乘大巴车来到诸暨五泄风景区,从紫藤长廊拾阶登上坝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湖静水。水面上,游船激起的层层涟漪,把两岸的元宝峰、鹫鹰峰、仙桃峰、杜鹃峰、老僧峰等倒影一点点冲破。岸边群山叠翠,万木峥嵘,美不胜收。
清末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先进人文社会理念的侵入,致使中国传统封建治理模式渐次分崩离析;现代法律制度的诞生亦借此契机艰难萌芽。在这漫漫长途发端之际,法律翻译开启民智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特别是西方法律术语的传译导引外来文化刺激,推动了近代中国法律新词发展成能指和所指相对固定的规范型符号系统,法学家们将之视为法学移植的研究视角(俞江2008:23)。
五级瀑布。乘景区班船到达对岸,沿小径步行,穿幽深峡谷、繁茂树林,越唐代修建的五泄禅寺,过东湫阁竹亭,拾级而上,便可听到瀑布的声响。这声音虽然不是震耳欲聋,却也气势非凡。顺着声音走去,眼前便出现一道瀑布,从十几米高的山崖上冲泄而下,似白练倒悬,入水处白沫飞溅,如雪似乳,一潭清水荡漾在岩壁下。
低碳营销模式的真正动力还是源于消费者,任何营销活动都要有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低碳营销更是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实际上,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不困难,例如:购物的时候自己携带塑料袋、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把家里的灯泡换成节能灯泡、不购买过度包装的礼盒等商品、随手关灯等等行为,不但可以奠定低碳生活的基础,还可以从生活观念和意识方面为低碳生活的良好发展提供方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低碳经济下的消费模式会渐渐走入日常生活,并逐渐代替原有的消费模式和习惯。
自19世纪90年代以后,谢洛夫已不再局限于表现本人的“目之所见”,而是在调动“光与色”“形与质”“动与静”等各种辩证元素的基础上,逐渐强调对现实人物个性神态、职业气质和精神面貌等内在实质的“写神”。他摒弃模特身上的偶然因素,将追求内在精神的酷似置于外在形象的逼真之上。这段时期,谢洛夫的肖像作品色彩趋于单一,以灰色调为主,印象派的特点逐渐弱化。其刻画的对象以演员、作家、歌唱家和艺术家为主。虽然这些模特来自不同的阶层,拥有不同的职业,但谢洛夫笔下的人物却都具备某种“创新个性”与“艺术气质”。在他看来,这种个性与气质背后的内心自由才是真正的“人性之美”。
当地人称瀑布为“泄”。五泄一水五折,折折成瀑,各有千秋。如此变幻莫测的瀑布首尾相接,夺人魂魄。这五级瀑布由高到低,先缓后急,若断又续,若隐又现,或以婉转曲折之形,或以奔放豪迈之势,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
第三泄。脚踏一方方石块,跨过奔腾的溪流,继续逆流前行。登临崖顶看见一座小亭,亭侧便是第三泄了。第三泄是五泄中气势最壮观、最动人的瀑布。只见平缓的水流由窄变宽,浩浩荡荡,在跌宕陡峭的石面上奔腾,且以变幻的姿态呈现在面前。细观左侧的水流欢呼跳跃,蜿蜒飞泻;右侧的水流分分合合,时聚时散,潇洒飘逸。最后水流聚拢到一起,跌入狭窄的岩沟中。古人形容第三泄“倾者、滚者、跌者、冲者、突者、圈者,无奇不有”。此时若坐在亭中赏景,顿觉天高地广、心旷神怡。
第四泄。顶着湿漉漉的水气,沿着石阶向上攀登,再走一段石子路,便来到第四泄前。只见一注激流从十几米高的陡崖上劈空而下,那水仿佛从岩石缝中挤出,在狭窄的山沟中急剧旋转,飞滚翻腾,声震天地,最后奔泻跌宕。四泄上下尽是悬崖,崖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的墨迹:“破壁而去。”这道瀑布由于水道狭窄,水流显得湍急,飞溅起的水花犹如烈马抖动的鬃毛,被人称为烈马奔腾。明代文学家王思任形容其“声怒、势怒、色怒”,此处的观瀑亭因此称“三怒亭”。
此处又称“东龙湫”,三面悬崖峭壁,高耸入云的涵湫峰和碧玉峰矗立两旁,给第五泄平添许多气势。东龙潭前面的溪流中有一块巨石,古时常有仙鹤驻脚观瀑,称“栖鹤石”。两侧的石壁上有许多名人题刻,如明代钱德洪的“五泄悬倾百尺流,半空雷动玉龙浮,来人莫惜跻攀力,不到源头不是游”,清代刘墉的“俯瞰龙湫”等。
在煤质较硬时,块煤(包括精煤中的块煤)系统的漏斗、溜槽应加衬板。溜槽斜段倾角小于或等于60°的底、侧板铺设衬板,侧衬板高度约为侧板高度的2/3,倾角大于60°或垂直段顶、侧、底板都应铺设衬板;由于矸石硬度大,在矸石系统中的漏斗、溜槽都应加衬板。
第五泄。来到陡峭的山岩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五泄,瀑布高度不算太高,但非常有气势,如蛟龙出海。这道瀑布的水流从30余米的峡谷高处飞泻而下,形如匹练,溅起无数水花,周边形成一片水雾。这一幕让人想起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的五泄,“水势高急,声震山外,望若云垂”。
第二泄。顺小路向西转去,溪水边有一亭,亭侧的崖石似乎又打了一折,形成第二泄。这道瀑布落差不大,只有7.1米,但瀑布下落时,被一块大石头分隔,形成两股。水流如珠帘飘动,又似双龙。古人有诗赞曰:“两龙争壑不知应,一石横空不渡人。”这道瀑布的下方形成一潭。明代文学家宁濂在《五泄山水志》中写道:“以线缒之,下不见底,其形方狭而长,天向阴,常有云气从中起,疑有蛟龙潜其下。”
第一泄。沿小径向上攀登,见溪水越过一道石崖,流畅奇巧,构成第一泄。与其他几泄的形态、气势不同,这道瀑布给人以温文尔雅的感觉。仔细观察,这一泄小巧柔美,隽永奇秀。水流缓缓而来,经一个缓坡倾泻而下。瀑布中间有一个鹅蛋状水潭,口微向内,四壁光滑,恰似仙女洗澡用的浴盆,人称“小龙井”。古人赞其曰:“龙井凿石滩,园匀如截竹;登波落纤埃,照见须眉绿。”瀑布下也有一深潭。从一泄处上行,即至刘龙坪,这里林木葱郁,环境幽雅,宛如世外桃源。
据专家考证,在地壳剧烈变动时期,五泄的涵湫峰与碧云峰之间撕裂了一道口子。岩底逐段下沉,最后形成长330多米、落差80余米、宽窄不一的峡谷。泉水从1000多米的山岗上流下,将涓涓细流汇聚成溪流,穿岩跌谷,形成如今的五级瀑布。由于地势不同,落差大的瀑布从高处狂泄而下,如万马奔腾;跌在峭壁上,似银蛇狂舞。落差小的瀑布随岩面阶梯降下,水流缓慢。五泄的水,潇潇洒洒,坦坦荡荡,遇到山石或调皮地跳跃,或灵活地闪躲,时分时合。这舒缓的节奏、柔美的身姿,令人叹为观止。
站在五泄旁,仰望峻峭的山峰,那倾泻而下的溪流,在山体的阴阳变幻间显露一种阳刚之美。此时,随风飘来的水雾缭绕开来,人浸润在洁净的大自然中,清爽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