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化『三优』措施 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发展

2022-09-13撰文夏天启供图开化县林业局

浙江林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开化县古树名古树

开化县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林业县,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均居全国前10位,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好山好水好地方孕育了虬枝百态、星罗棋布的古树名木。

根据最新普查结果,开化县现有古树名木7135株,古树群37个,其中一级古树312株、二级古树845株、三级古树5978株,分属39科74属108种,其中南朝苦槠,唐朝柏木,吴越古樟,宋朝罗汉松,元朝楠木、杉木、榧树,明朝银杏,清朝马尾松等各具蕴色,与开化县历史变迁息息相关。

近年来,开化县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发展工作,通过优机制、优保障、优发展,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古树名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机制优细化管护责任

开展调查建档,完善古树信息。完成全县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收集录入7135棵古树和37处古树群的位置、长势、年龄、生境等重要数据信息,建立全县古树名木电子档案,实现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数字化、智能化,为全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精细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还将古树名木的“身份牌”升级为二维码数据信息保护管理牌,管理牌上除学名、树龄、编号等关键信息,还印有专属二维码,林业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该古树名木的详细信息,这为日常管理和社会监督提供极大便利。

(7)碾压。面层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碾压1遍,碾压速度为1.5~2.0km/h;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速度为2.5~3.5km/h;终压采用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速度为2.5~3.5km/h。

推进保险覆盖,保障群众利益。在全省率先并已连续4年为古树名木投保公众责任险,范围覆盖村庄、道路、公园等人树交互密集区域的4700余株古树名木。在保险有效期内,因极端天气或意外事故导致投保的古树名木倒塌或树枝折断,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可得到相应保险赔偿,每次事故最高赔偿40万元,全年累计最高赔偿400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赔付5起,为群众有效挽回相应损失。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报道大气科学和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刊载反映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主要栏目: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气象部门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技术开发人员以及相关院校师生投稿和订阅。《气象科技》为大16开本双月刊,全年定价:120元,全年随时订阅。

组建专家团队,提供技术保障。成立包括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旅游等多方面技术骨干组成的古树名木保护发展专家小组,编制《古树名木养护100问》等简洁有效的说明性手册,帮助养护责任人、各级林长们快速掌握古树名木基础养护知识,并通过微信群交流、实地踏勘等方式及时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服务。2021年以来,专家小组已开展线上答疑300余次,线下指导120余次,共解决古树名木枯死枝丫清理、树体复壮、生境修复、旅游开发等各类技术难题100余次。

保障优推进科学养护

落实专项资金,强化政策支持。通过林长制县级部门协作制度,落实县财政局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发展县级所需经费的保障、监督使用和绩效评价工作职责,同时整合省级专项保护资金,构建以紧急救护、公众责任险投保和“一树一策”保护三大专项为主体的古树名木保护资金支撑体系,为全面提升保护水平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各级已累计投入1100余万元,年保护专项财政资金量达到200万元以上。

实施“一树一策”,科学保护修复。开化县根据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一树一策”保护修复方案设计,通过围栏保护、支撑拉索、修建树池、砌坎驳岸、拆除建筑、堵洞修复、病虫防治等保护措施,优化古树名木生长环境,促进其正常生长。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重点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643株,帮助诸多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焕发生机。比如当地村民反映芹源桂花王枝叶衰败、几乎不开花的问题后,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及时到现场查看,并对症出策,第二年满树尽飘桂花香,村民直赞妙手回春。

积极推广组织认养,形成社会合力。承办、举办浙江省古树名木认养活动启动仪式、5·5生态日暨万名志愿者认养古树名木活动仪式等大型古树名木认养活动,通过政府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渠道发布古树名木认养公告,提高社会对古树名木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的认知,引导各类社会资源有序有效地投入到古树名木保护和发展中。如开化县林场正高级工程师柴雄认养林山乡江家村枫香古树后,发挥自身技术特长,为认养古树量身制定保护方案,目前古树长势旺盛;嘉兴开化商会会长邹向东在认养芹阳办事处古樟树后,对外持续推介开化县乡村森林旅游。

蔡元培对但采尔赴北平的要求表示支持,2月9日致许寿裳的信中说:“但采尔夫妇既往北平,使我等减少责任,亦复甚好。”[11]14考虑到北平没有民族学组,蔡元培又要求许寿裳等把但采尔介绍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因为这个所的人类学“与民族学密接,且考古学与语言学,亦与民族学有关”[11]14。

发展优彰显社会效益

明确属地管理,落实林长责任。根据《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由古树名木属地管理单位或所有人为养护人,对古树名木日常养护负总责,牵头组织“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实施。同时压实县乡村三级林长的古树名木保护职责,统筹林业执法人员、乡镇林业干部、村干部、护林员队伍等力量,定期对责任区域古树生长状况进行巡护监测和异常情况上报,建立覆盖全县、责任明确、监管有力、责任到人的古树名木保护网格,有效解决全县古树名木分布散乱、日常管理监管难到位的问题。

打造古树公园,发挥游憩价值。优先支持古树名木公园化发展,在维护好原生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古树名木自身和立地条件,拓展建设自然教育、文化展示等配套设施,把古树公园打造成乡村森林旅游“金名片”。目前全县共建有古树名木公园23个,比如池淮镇潭头村古树公园设立齐全的游玩设施,有效增加当地乡村旅游的趣味性;华埠镇金星村古树公园与当地红色文化旅游互融互彰,擦亮了乡村旅游“古色”“红色”招牌。2021年该县乡村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达438万人次,产值6.51亿元。

展览位于图书馆5楼,目前已接待20余批校内外团体参观,参观者纷纷留言表示收获颇多:在艺术的氛围中了解了外科医学发展史,同时感受了医学和艺术的神秘与崇高,医者眼中的怜惜与思考等。

深挖古树历史,发挥文化价值。开化县民间素有栽培、封养“水口林”“护村林”的传统,现有古树名木是饱经历史沧桑幸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弘扬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自2018年以来,该县先后组织青山志愿者、林业8090宣讲队收集、整理、宣讲古树名木历史故事,在故事中传递开化人民历来的优秀风俗习惯,如通过讲述该县池淮镇大店和弯邱2个自然村以苦槠古树为界,减少土地纷争,永结和好的历史故事,对现在村级矛盾纠纷调解也有正面积极作用。

古树名木是林业资源的瑰宝,也是自然界和先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价值。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发展,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普及林业科学知识、增强社会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今后,开化县仍将一如既往用心呵护这些生长在浙西山水间的“古老精灵”,绘就人与古树名木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猜你喜欢

开化县古树名古树
“同题赛场”走进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古树》
宁海县完成2020年度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保护古树名木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
油画《马六甲古树》
开化县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村子的古树挖走了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局举办《作文新天地》“同题赛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