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优秀地方文化传承的“雷琼火山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探索

2022-09-09董小华冯宇红徐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火山校本传统

董小华,冯宇红,徐梅

(1.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湛江 524037;2.湛江市赤坎区教师发展中心,广东湛江 524034;3.湛江第一中学金沙湾学校,广东湛江 524043)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博大精深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地方传统文化课程“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从新时代的具体实际出发,深入探究其精神实质和精神内涵,谋求现代化的转换与发展。”[1]该文以“雷琼火山文化”校本综实课程为例,从课程创生实践角度,谈如何发挥师生在课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多个方面对课程加以优化,使课程从封闭的、静止的、单一的状态朝着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课程构建[2]。

1 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概述

2019年7月,在研的广东省哲社科规划项目“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文底蕴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组与湛江市湖光岩风景区管理局达成共识,合作成立了“雷琼火山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项目组。湛江市第一中学金沙湾学校作为项目实验学校,五年级成为课程的实验年级。

开发地方传统文化课程时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例如,不少教师知道学校地处的赤坎区有“广州湾古商埠文化”“南路红色革命文化”,却不清楚赤坎还处在“雷琼火山文化”区域内,对“雷琼火山文化”的概念含糊不清。因此,先要引领教师学习和认识这种文化的基本概念。

“雷琼地区”特指位于广东西部的雷州半岛和海南省的海南岛北部地区,总面积约17 500 平方公里。该地区是我国南部重要的第三纪至第四纪火山分布地区之一,其中火山活动规模在我国第四纪的九个火山区中居首位。特殊的地理特征,悠久的历史发展,形成了深厚丰富的火山文化。火山文化是指人类基于对火山资源的认识、利用和因火山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可分为火山物质文化和火山非物质文化。火山物质文化是指火山地区人们在认识和利用火山资源的过程中创造的与火山有关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各种实物,包括火山古遗址、火山建筑、火山石器物、火山工艺品、火山壁画、火山农产品等。火山非物质文化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火山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火山传说、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宗教信仰,以及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手工艺技能等,还有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3]。

远近闻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州石狗”,也属于火山文化。原因有三:一是,石狗的用材正是火山石玄武岩;二是,神奇的“九耳神狗”传说,与火山文化的雷神崇拜(雷祖陈文玉的诞降)有关;三是,承继汉越文化,历经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守护神崇拜、吉祥物崇拜和司仪崇拜发展过程的石狗形象体现了本地人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与信仰特征。

丰厚的火山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课程资源,全面发掘相关课程资源,是构建“雷琼火山文化”校本课程的第一步。

项目组邀请专家做了《神奇的“雷琼火山文化”》讲座,让师生了解“雷琼火山文化”的内涵与特色。教师们也梳理了“雷琼火山文化”包含的丰富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一是,物质文化课程资源,如火山地貌及自然环境、火山耕作文化(火山岩农具、火山农产品、火山农业景观)、火山饮食文化(火山食材、火山名菜与风味小吃)等;二是,非物质文化课程资源,如火山民俗、火山民间艺术、火山宗教文化等。

2 “雷琼火山文化”校本课程的目标与课程体系

过去地方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从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文化底蕴、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不够具体、科学和完整。因而,确定教学内容之前,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真正有的放矢。经过多次研讨,最终课程目标定为:基于火山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引导学生在深入体验、感受、探究火山文化过程中形成人文积淀,培养审美情趣、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明确了课程目标,也就决定了一个教学基本点:基于火山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两个教学重点:培养人文底蕴和科学探究精神;3 种主要学习方式:体验、感受、探究。并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资源,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以“探究火山遗迹,传承火山文化”为主题,开展了七大板块活动(见表1)。

表1 “雷琼火山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3 “雷琼火山文化”校本课程的实践特征与教学策略

3.1 以研学旅行为基础,突出多种活动方式整合

研学旅行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最直观观察、体验、感受本土文化的特点。研学重在“带着问题去旅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4]湖光岩作为湛江八景之首,学生并不陌生,但从探寻火山文化的角度走进湖光岩,却觉得非常新奇。湖光岩地质公园以玛珥火山地质地貌为主体,兼有海岸地貌、构造地质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是学生科学认识雷琼火山的最理想的实践基地。教师引领学生深度走进湖光岩,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实地考察火山地质地貌及植被特点。

3.2 以培养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为重点,突出跨学科学习

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从以往地方传统文化活动案例来看,教师往往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而容易忽略科学精神的培养。该课程力求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并驾齐驱,两翼齐飞。火山文化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元素。在课程内容上,既设置了文艺展演、文创设计,也设置了科学实验、考察探究。并整合教师的学科背景,通过主题活动,突出语、数、英、音、美及科学等跨学科学习,突破学科教学的边界,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看待火山文化,对其丰富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5]。

3.3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突出学生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信息化时代的信息技术不仅用于教师的教,更应用于学生的学。无论是搜集资料、还是形成学习成果,信息技术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学生的课程成果看,既有过程性成果,也有终结性成果。采用美篇、微视频、微课、电子画报等方式,突出学生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突显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

4 “雷琼火山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必须优化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档案袋为主要方式的过程性、多元性评价。校本课程更加关注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校本课程不是由教师编写、形成教材,然后再由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而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生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形态。”[6]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寻求更契合校本课程的情境性、动态性的方式。

“雷琼火山文化”校本课程以多元智能发展为理论依据,采用档案袋为主要评价方式,突出过程性、多元性评价。学生档案袋评价是指根据特定的校本课程目标,以学生档案袋中所收集的学生作品及相关资料为依据,对学生个体在该校本课程学习的努力与进步、优势与不足所进行的评价[7]。档案袋收集涵盖了活动准备、实施、总结交流各阶段的评价,收录了学生的选题表,活动方案,活动(研究)过程记录,研究成果报告,评价、反思及体会,教师各阶段评语、家长寄语等,突出学生学习的完整性、真实性,发现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的努力与进步、优势与不足,这样的课程创生为课程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研究素材。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8]。”地方传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校本课程开发不失为一种重要模式。实践证明了,“雷琼火山文化”校本课程依托地方丰富的课程资源,依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构建“探究火山遗迹,传承火山文化”课程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展开课程实施,以档案袋为主要方式展开过程性、多元性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实验班全体学生238 人问卷显示:在课程开展前,85%的学生不知道湛江处于雷琼火山地区,几乎不了解“雷琼火山文化”;课程开展后,90%的学生对“雷琼火山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对“你是否了解火山石头的历史? 你对湖光岩玛珥湖了解有多少? 哪些属于火山文化? ”等问题对答如流。尤其通过湖光岩研学活动,学生们感知了火山、玄武岩、熔岩流、热带植物等地理事物,学习了丰富的火山文化知识;初步学会了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火山文化概念。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树立了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实践体验与探索,对学生来说,“热爱家乡”不仅是一种真挚深厚的情感,更是一种敢于担当的行动。

5 结语

在“雷琼火山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欣慰地看到,从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出发,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建设和实施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并通过多方面的优化,实现课程创生,使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究本地的地理风貌、民俗风尚等,学习了解地方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成为优秀地方文化的践行者、传承者和创新者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猜你喜欢

火山校本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有趣的火山图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海底火山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