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DE-SAT系统通信信道研究

2022-09-09王剑钱玉璧孙彦龙司晓龙李俊成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年13期
关键词:物理层仰角频段

王剑 钱玉璧 孙彦龙 司晓龙 李俊成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上海市 201109)

目前,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自动识别系统)通信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海洋船舶交通安全、跟踪和管理,但随着船舶规模不断的扩增,AIS 系统的负载数量增多,导致AIS 系统的消息碰撞越来越严重。2013年以来,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航道标志协议和国际电信联盟的联合号召下,推动VDES(VHF Data Exchange System,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交通部规划三个阶段完成VDES 通信系统的部署和使用,第一阶段从2021年~2023年,开展VDES 岸基示范工程建设,暂作为AIS 网络的备用网络;第二阶段从2023年~2024年,增加VDES 基站数量,实现VDES 跨站数据交互,提高系统容量,增强系统服务;第三阶段2025年及以后,拓展VDES 应用服务,拓展4G、卫星链路等备用链路,改进系统网络架构,提高系统服务。

VDES 技术标准在IALA G1139有详细的定义和说明,作为ITU-R M.2092-0的唯一输入文稿,技术标准文件对ASM、VDE-TER 和VDE-SAT 通信系统的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进行的定义,其中最核心的是物理层和链路层标准协议,目前VDE-SAT 技术标准还在修订和完善中。VDES 系统包括了AIS、LAIS(Long AIS,远距离AIS)、ASM(Application Specific Message,特殊报文信息)和VDE 系统,VDE 系统又包括基于地面岸基基站的VDETER 系统和基于卫星的VDE-SAT 系统。VDE-SAT 卫星时运行在低轨轨道,其覆盖范围广、部署成本低,低轨卫星星座的建设可实现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的通信,作为地面VDE-TER 系统的补充,在远海等特殊地区通信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VDE-SAT 系统支持双工通信,采用Turbo 码技术,可以实现更低的接收灵敏度,增强系统的接收能力。VDE-SAT通信系统上下行链路都使用了多种速率,在VDES 技术标准中定义为Link ID(不同的LinkID 物理层参数设置不一样,包括调制方式、编码率、扩频方式等),链路层根据信道质量动态使用不同的Link ID,从而达到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提高信道容量。

为了分析VDE-SAT 系统的覆盖性能,本文从信道模型、链路分析、通信覆盖三个方面介绍了VDE-SAT 系统通信信道,该方法作为分析VDE-SAT 系统通信信道的普适方法,对VDE-SAT 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信道模型

1.1 覆盖模型

通信信道在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研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低轨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信道有着巨大的差异,低轨卫星运动速度和视线距离变化快,覆盖时间有限,不仅影响物理层帧及保护时隙的设计,还影响协议层通信链路的建立、信道资源分配等。

图 1 为卫星覆盖示意图,假设卫星飞行的轨道面为圆形,其中卫星的天线为八木天线,在VDES 技术标准中,天线采用斜装的安装方式,即天线法线与地球表面相切,覆盖如图 1 左侧卫星1 所示,图 1 右侧卫星2 为天线正装覆盖图。

图1 :VDE-SAT 系统通信覆盖模型

图1 中α 表示终端的通信仰角(即水平线与终端-卫星连线),β 表示终端-卫星连线与卫星-地心连线的夹角(通信时的天线张角,单位°),β为天线有效张角,θ 为终端-地心连线与卫星-地心连线的夹角(即地心角,单位°),r为地球半径(一般为6371km),h 为轨道高度(VDES 技术标准中推荐轨道高度为600km),v 为卫星运动速度(单位km/s)。

表1:VDE-SAT 通信频段

表2:逻辑信道与物理信道映射关系

表3:PFD 与通信仰角的对应关系

根据圆形轨道卫星速度、角速度ω(单位rad/s)与高度之间的关系见公式(1):

这里μ=3.986005×10m/s,为地球引力常数。特别地,当r=600km,v=7.37km/s,卫星覆盖轨迹速度v=6.77km/s。由此可见,低轨卫星覆盖范围变化巨快,可建立的通信时间有限。

根据正弦定理可推导出视线距离(D,单位km)、与通信仰角之间的关系见公式(2):

由通信距离可推算出自由空间损耗FSL 见公式(3):

其中,D 单位km,F 为通信频率,单位GHz,[·]=10×1g(·)。

覆盖时间是指根据卫星在地面上的覆盖轨迹经过船载终端的时间,覆盖轨迹运行的角速度ω与卫星飞行的角速度相等,因此覆盖时间可根据地心角的差值Δθ 与覆盖轨迹角速度来计算,计算公式见公式(4):

与地面通信系统相比,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存在较大的多普勒频偏f和传输时延T,基于VDE-SAT 系统通信覆盖模型,多普勒频偏和传输时延计算见公式(5):

其中,f为载波频率(单位Hz),光速c=3×10km/s。

1.2 信道映射

VDE-SAT 通信系统使用的通信频段是集中在157~162MHz,分为两个频段,分别为低频段和高频段,各150kHz,共300kHz,如表1 所示。其中上下行链路都分成6 个物理层通信频段,由A~E 进行标记。所有上行链路使用的物理信道都为50kHz,下行物理层信道有三类,50kHz(A和B)、100kHz(C 和D)和150kHz(E 和F)。

在VDE-SAT 通信频段中,上、下行物理层频段A 和B为卫星专用频段,其它频段为共享频段,但共享频段使用时,VDE-SAT 下行链路需要降低对地面VDE-TER 系统的干扰,即VDE-SAT 系统下行链路的使用需要优先保证VDE-TER系统不被干扰。

在下行链路中,发送信令数据(包括广播、资源分配、应答帧等)需要在A 和B 频段,业务数据可以在任一个频段发送;对于上行链路,A~E 所有的频段都可以发送信令和业务数据。具体使用哪些频段,受星上VDE-SAT 系统广播信息进行逻辑信道分配,物理层信道与逻辑信道如表2 所示。

表4:天线正装和斜装EIRP 与PFD 之间关系

表2 中上、下行链路共有6 种逻辑信道(不包括保护时隙信道,Guard Slot),分别为广播信道(BBSC,Bulletin Board Signalling Channel)、公告信道(ASC,Announcement Signalling Channel)、数据信道(DC,Data Channel)、数据信令信道(DSCH,Data Signalling Channel)和随机接入信道(RAC,Random Access Channel)。BBSC 包含卫星广播帧1~6(Satellite Bulletin Board)和多媒体接入控制帧(Media Access Control,MAC);ASC 信道包含MAC 帧、资源分配帧(RA,Resource Allocation)、上行应答帧(ULACK,UpLink ACKnowledgement)、寻呼帧(Paging)、下行EDN(DL-EDN,DownLink End Delivery Notification)和 下 行 短 消 息(DL-SM,DownLink Short Message);DC 信道包含起始、连续分块和结束分块帧(SF/CF/EF,Start/Continuation/End Fragment);DSCH 信 道 只 传 输 下行寻址消息应答帧(DL-AM-ACK,DownLink Addressed Message ACK);RAC 信道传输资源请求(RR,Resource Request)、寻呼响应(PR,Paging Response)、下行短消息应答(DL-SM-ACK,DownLink Short Message ACK)、上行EDN(UL-EDN,UpLink End Delivery Notification)和上行短消息(UL-SM,UpLink Short Message)。在这些数据帧中,消息数据包括上、下行寻址消息(由SF、CF 和EF 组成)和短消息,其它数据帧都为信令数据。

从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看出VDESAT 系统是一种半双工系统,支持同频段时分双工,也可支持不同频段的频分双工。时间、频率资源以及逻辑信道的映射受星上统一调度和分配。其中,上行寻址消息是需要在RAC 信道进行资源请求预约接入,上行短消息则是随机接入。

1.3 频偏和时延

由于低轨卫星飞行速度快,信号传输距离远,根据公式(5)可计算出在不同通信仰角下多普勒频偏和时延的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f=160MHz,h=600km),随着通信仰角的增大,多普勒频偏和传输时延呈递减的趋势。当α=0°,取得最大多普勒频偏为3.6kHz,最大传输时延9.68ms,当α=90°,最小多普勒频偏为0kHz,最小传输时延2ms。最大最小时延差近似为8ms,这与VDE-SAT 通信系统物理层帧格式中保护时隙8ms 相对应。换言之,虽然VDES 技术标准中推荐的卫星轨道为600km,但若最大最小时延差在8ms 之内,链路分析满足通信要求,其它高度的轨道也可部署VDE-SAT 通信卫星。

图2 :多普勒频偏和时延

2 链路分析

2.1 PFD约束

为了保证VDE-SAT 系统和VDE-TER 系统的相互兼容,VDE-SAT 系统的发射EIRP 在不同的通信仰角α 需要满足PFD-mask(Power Flux Density,功率通量密度),说明见公式(6)。

根据公式(6)和通信仰角对应的距离关系,计算出星上在不同通信仰角下最大的EIRP(单位dBm/50kHz)。如表3 所示。

2.2 EIRP分析

实际船载终端复用现有AIS 通信系统,其发射功率分为A 类终端12.5W 和B 类终端6W,上行链路分析采用B类终端进行分析。船载终端使用的天线为3dBi 的全向天线,采用对天的安装方向,该安装方向的初衷是与岸基基站天线辐射方向一致,与卫星通信最直接的影响是在星下点时,在所有的接收弧段中,不管是星上还是地面接收功率都为最小。对于下行链路,星上采用圆极化八木天线,中心最大增益为8dBi。星上发射的EIRP(Equivalent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需要考虑对地面的干扰,在不同的通信仰角需要满足PFD-mask 的要求,即EIRP(α)≤PFD(α)。如表4 所示给出了天线正装和斜装的EIRP 和PFD 之间关系,表中A为天线增益(单位dBi),EIRP 等于发射功率与天线增益之和(单位dBm)。其中,EIRP表示斜装发射EIRP,EIRP表示正装发射EIRP,天线正装和斜装最大发射功率和PFD 余量(=PFD-EIRP,单位dBm)描述如下:

(1)当天线斜装时,星上发射功率为P=20.6dBm(≈114.8mW),在通信仰角α=30°时,刚好达到了PFD 边界值,在α=90°,达到最大PFD 余量为21.4dB;

(2)当天线正装时,星上发射功率为P=25.9dBm(≈389.0mW),在通信仰角α=50°时,刚好达到PFD 边界值,在α=0°,达到最大PFD 余量为11.6dB;

2.3 链路预算

结合信道模型章节中的公式和VDES 技术标准内容,表5 和表6 分别分析了天线斜装和天线正装通信信仰角与接收功率、C/N和覆盖时间的关系,其中A为船载终端天线增益(单位dBi), 和 分别为星上和船载终端接收功率(单位dBm,星上天线计划方式为圆极化,船载终端天线极化方式为线极化,计算接收功率时需要考虑极化损耗3dBi),(C/N)和(C/N)分别为上行和下行载噪比(单位dBHz),T为从通信仰角0°到α 的累计覆盖时间(单位s)。

表5:天线斜装时通信仰角α 接收功率Pr、C/N0 及覆盖时间TC 的关系

表6:天线正装时通信仰角α 接收功率Pr、C/N0 及覆盖时间TC 的关系

当天线斜装时,天线在空中的波束张角有一般是对着外太空,造成通信覆盖范围减小,覆盖时由低-高仰角的变化过程。因此,在相同的可通信仰角范围内,天线正装比天线斜装拥有2 倍的覆盖时间。当天线斜装时,在通信仰角为30°时,上行链路星上理论上获得最大的接收功率-94.7dBm,下行链路船载终端理论上获得最大的接收功率-111.6dBm。

从覆盖时间来看,通信仰角从0°到30°时,占整个覆盖时间的69%,通信仰角从0°到60°时,占整个覆盖时间的89%。因此,覆盖低仰角通信弧段可以获得更好的覆盖性能。

当天线斜装时,在通信仰角为70°时,上行链路星上理论上获得最大的接收功率-95.6dBm,下行链路船载终端理论上获得最大的接收功率-107.2dBm。天线正装时,覆盖范围有低-高-低仰角的变化过程,因此覆盖时间是根据2 倍的单边覆盖时间获得。

3 通信覆盖

3.1 覆盖统计

在实际低轨卫星覆盖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船载终端是刚好过星下点,即最大通信仰角α=90°。为了说明通信覆盖,使用STK(Satellite Tool Kit,卫星工具箱)工具仿真轨道高度为600km,轨道倾角为90°的极轨(极轨单星即能实现全球覆盖),船载终端部署在东海,统计了2021年6月~12月最高通信仰角分布,其中最高通信仰角0°~10°区间只统计了5°~10°区间,如图 3 所示。从统计结果来看,最高通信仰角在0°~30°占比61%,0°~40°占比71%,0°~50°占比79%,由此可见,对于飞行极轨轨道的卫星,其船载终端被单颗星覆盖最高通信仰角集中分布在50°以下。因此,VDE-SAT 系统如果部署在极轨,链路预算尽量满足更低的通信仰角,这样系统的通信容量和服务时间能够极大的提升。

图3 :2021年06 ~12月最高仰角分布

3.2 Link ID

表7:与链路层相关的Link ID 参数

表8:下行链路不同Link ID 覆盖情况

在VDES 技术标准中,VDE-SAT 通信系统物理层使用了多种物理层参数(物理层参数被称为Link ID)来传输数据,链路层根据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来动态调整使用Link ID,实现自适应编码调制,提高功率和时隙的有效利用率,增强系统的吞吐量,CQI 和C/(N+I)(载波功率与噪声和干扰谱密度之比)和符号速率R之间的关系见公式(7):

表7 列举了链路层相关的Link ID 参数(带宽为50kHz,仅有下行Link ID28 为100kHz、Link ID29 为150kHz,本文分析暂不考虑),表中R(单位kb/s)为信息速率或者bit 速率,表示链路层信息传输速率,R(单位ks/s)表示调制后的符号速率,S(单位slot)为突发时隙大小,表示一个物理帧占用的时隙长度。VDES 技术标准中,严格限制了VDE-SAT 通信系统信令数据使用的Link ID,上行链路发送信令仅使用Link ID20,下行链路发送信令仅使用Link ID32,对于消息数据没有严格限制。不同Link ID 由于采用不同调制方式、编码率和扩频方式,最终导致信号解调的C/N阈值存在差异,定性地能得到信息速率越低,C/N阈值越小,因此在链路层资源分配时,根据物理层传递的CQI 值,来动态选择最优的Link ID。

3.3 链路覆盖

在VDES 技术标准中,下行船载终端接收信号的C/(N+I)比C/N要低7.3dBHz,导致船载终端接收功率阈值提升7.3dBHz,但上行星上接收信号的C/(N+I)与C/N之间的关系在VDES 技术标准中没有直接说明,主要是由于技术标准还在完善中,目前还没有充分的测试数据说明星上在该频段的干扰情况,这也是后续VDE-SAT 通信系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即通过采集全球海域的信道数据,分析全球海域的干扰情况。

3.3.1 下行链路

结合表5 和表7,表8 给出了不同Link ID 下行链路覆盖情况,以最低通信仰角(α)、最高通信仰角(α)和覆盖效率η(η和η表示斜装和正装覆盖效率,表示有效覆盖时间与全弧段覆盖时间比值)来表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天线斜装时,Link ID27 全弧段无法建立通信,VDES 技术标准应该需要考虑删除或重新设计Link ID27。当天线正装时,只有Link ID25 和32 在通信仰角低于20°以下即可建立通信。当最高通信仰角足够大时,天线正装具有更多的覆盖时间。

图4 给出了天线正装和斜装的下行通信覆盖时间对比图,从表中可以看出,针对下行链路,天线斜装具有更好的覆盖性能,但除了Link ID25 和Link ID32,其它Link ID 在低仰角时都无法保持稳定可靠的通信。

图4 :天线正装和斜装下行通信覆盖时间

3.3.2 上行链路

现阶段没有相关资料指示星上VDE-SAT 通信信道的干扰情况,结合地面下行链路C/(I+N)的干扰情况,考虑两种情况来分析上行链路的覆盖情况。结合表5 和表7,表9和表10 分别给出了载噪比差值ΔTh(=C/N-C/(I+N))为6dBHz 和10dBHz 的覆盖情况。

当ΔTh=6dBHz 时,天线斜装对应的所有的Link ID 均能实现通信仰角α=0 通信,天线正装则只有Link ID20~22能够实现低仰角通信。当最高通信仰角足够大时,天线正装具有更多的覆盖时间。

当ΔTh=10dBHz 时,天线斜装对应的所有的Link ID仍能实现通信仰角α=0 通信,天线正装则只有Link ID20能够实现α=0 低仰角通信。

图 5 给出了ΔTh=6 和8 天线正装和斜装上行通信覆盖时间,天线斜装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且能保证在低仰角时,建立稳定的通信。当最高通信仰角足够大时,天线正装具有更多的覆盖时间。

图5 :天线正装和斜装上行通信覆盖时间

表9:ΔThCN=6dBHz 上行链路不同Link ID 覆盖情况

表10:ΔThCN=10dBHz 上行链路不同Link ID 覆盖情况

3.4 分析结果

从极轨的覆盖统计结果来看,对于固定位置、小范围移动或移动速度较慢的船载终端,最高通信仰角分布在0°~50°占比近80%,八木天线斜装满足更低仰角通信,更有效率地提高系统的覆盖时间以及系统通信容量。对于下行链路,八木天线斜装所有下行Link ID 最低通信仰角为0°,但天线正装却只有Link ID25 和32 能够满足,其它Link ID 最大最低通信仰角要到40°,导致最低通信仰角越大使用频次降低。对于上行链路,虽然计算了不同链路余量下天线正装和斜装的可通信的最低、最高通信仰角,但天线斜装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天线正装受干扰影响较大,且最低通信仰角最大值有30°。因此,八木天线的斜装的VDE-SAT 系统具有更低的通信仰角和更强的鲁棒特性。

4 结束语

本文首先给出了一般分析卫星信道模型,介绍了VDESAT 系统各个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分析了VDE-SAT 系统链路,结合八木天线斜装和正装对比分析了VDE-SAT 系统通信覆盖,该方法可作为分析VDE-SAT系统通信信道通用方法。从上下行链路覆盖来看,天线斜装更能满足在低通信仰角的通信需求,且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猜你喜欢

物理层仰角频段
基于K-ML-MPWFRFT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仰角、俯角问题
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物理层自动测试软件研发
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计算GNSS系统卫星仰角
多天线物理层安全传输系统性能分析
1Gbps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算法设计
北斗B2频段和GPS L5频段频率兼容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