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2022-09-09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周小童陈淑贤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在逐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重要载体则显得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创新性植入创意产品中去,能体现出文化创意产品独特的民族气质。
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概述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国家,历经前文明时期的猿人时代到禹传子,家天下;雏形时期的夏商、周朝和春秋战国;定型时期的秦汉;文化融合期的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定型期的唐中叶至明中叶;乃至转型期的明末于今,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熏陶下,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符号,如最具代表的:汉字、书法、孔子、中医、故宫、长城、兵马俑等;又比如中国古典音乐,随着乐器流淌而出的一瞬间,高山流水、丝竹禅韵、生命永恒流动在空气中;还有中国传统的风俗文化:舞狮、舞龙、帖春联、猜灯谜、踩高跷等,在这些符号里,不仅蕴含着古老的历史文明,同时也揭示了文化与人类、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是我国的瑰宝,我国提出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创意政策”,希望传统文化符号元素能够得到保护和利用,并造就一批忠于传统文化、致力于传承文化的工匠能人
。在工匠精神的号召下,各个领域都在积极与传统文化相交融,传统文化符号再一次登上新舞台,再一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2 文化创意产品现状
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多元化的文化特质,是依靠创意人的审美、智慧、技能和天赋,利用生活中的文化元素、符号语言、人文精神,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原始艺术作品以创新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的载体。
高校独立学院,是由国家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举办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已发展成为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从2016年开始全国逐步推行新高考政策的改革,独立学院目前都面临着如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型升级问题。高素质的教师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核心能力,也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瓶颈。如何提高师资管理水平,吸引、留住并有效激励教师员工,已成为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软实力”,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成为了各个地区发展的核心优势。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备受人们的关注,但随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文化内涵、缺乏设计创新、品质参差不齐,难以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也违背了市场经济中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导致低水平价格竞争加剧
。当代艺术和设计领域已经进入到了设计者应将各自国家和各自民族本土的元素通过现代设计手法体现出来,百家争鸣的时代
。因此,需要设计师不断学习,深入探索,融多元文化,发挥创造力地研发出符合当代生活形态且具有高附加值的艺术产品。
古龙:当别人说了一些使你受到极大伤害的话时,正是你最能够进步和成长的时刻,因为别人的话很可能刺中了你一向不敢面对的盲点。
3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3.1 实用功能原则
我国的水墨艺术极具传统特色,通过笔尖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地在宣纸上完成墨色的渲染,画面中的“虚实”结合传达着丰富的信息,表现出缥缈、朦胧、淡泊、空灵的意境是许多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依托水墨艺术浓墨重彩、缥缈空灵的韵味来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作为色彩表现,使笔之墨、纸之白、水之柔与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在一起,不仅别有一番“墨韵”,还能激发消费者的民族情结,产生文化认同感。如图5,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店里的“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卷—便携装饰画”,等比例地缩小原作尺寸,依照原作画稿的质地,采用“米家山水”的典型水墨画法,淡墨渲染,体现了不拘一格的人文精神。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注重情感化。“当人们购买产品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寻找产品中的感觉、身份、故事,而他们实际上是购买情感与价值认同”
。当代社会,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不仅要满足使用者的基本物质需求、功能需求,还应注重文化与情感的双重体验,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能够“突出产品特色,展现产品魅力”,文化创意产品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让消费者更加关注,从而唤起人们的积极情绪,激发联想,产生共鸣。如图3,由苏州博物馆研制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以镇馆之宝“秘色莲花瓷碗”为原型,以点、线、面的形式将其进行几何抽象化,设计出抹茶色曲奇饼干。清新的颜色营造了视觉上的通感、香甜的味道唤醒了感情上的记忆,酥软的触感立刻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
3.2 审美情趣原则
母亲当然不肯饶恕全娃。她让茂友叔赔我们家一块地的葱,要不,就到生产队去请远坤队长评理。茂友叔吓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祈求母亲宽恕,说他和全娃已经吃了几天麦麸了,一口油水都没沾。母亲就骂他,骂他好吃懒做,骂着骂着自己也抹起了眼泪,说什么油水不油水的,我们一大家子都拿南瓜叶子擦锅呢。茂友叔答应母亲,等全娃回来全凭她发落。可是,那天,全娃没有回来,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吉祥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将吉祥理念的内涵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能丰富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手法和文化内涵,使文化创意产品更赋民俗、吉祥与审美寓意,进而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如图4,洛可可公司所设计的牙签盒造型上取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天坛祈福殿的屋顶轮廓,打开盒子,内屉中根根牙签便具有了内部承重立柱的象征,颜色上选用了中国祈福文化的“中国红”,使消费者感受到“事必吉祥”的美好祝福。
3.3 文化传承原则
创意要源于文化,形于产品,用于生活才是好创意。不同于其它产品,文化创意产品须承载一定的文化元素和内在文化,倘若一件产品没有依托文化那么它就称不上是文化创意产品。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如何摆脱时代和地域的束缚,使传统文化跟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从而不被人们遗忘,这将是新一代设计师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思古幽情、再现风华”,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入手,巧用隐喻、象征等艺术手法传递寓意,善用科技手段展现代风华,才能设计出能唤起记忆的文化创意产品。
3.4 产生共鸣原则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建议是: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于二年级孩子的写话训练,很多老师将精力放在看图写话的练写上。诚然,这样的练写和指导必不可少。其实,苏教版教材中不乏优质的、可供孩子借鉴练笔的文本,不妨让孩子们仿照着文本去找找习作的感觉。
4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思路
4.1 吉祥观的融合
云南泡核桃壳提取物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研究……………………………………李春艳,陈进汝,董寿堂,刘 熙,郝芳芳,李冬梅,李丹丹(5)
4.2 水墨的渲染
韩非子语:“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即便是宝玉酒器,如果漏水,不能盛酒,就会失去基本功能,没有了使用价值
。文化创意产品亦是如此,一件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应该具有功能性、实用性、宜人性、方便性等,多方面满足消费者的物质或精神上的需求。如图1,苏州博物馆的“旗韵江南臻享咖啡”,这是一款与众不同的咖啡礼盒文化创意产品,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苏作衣柜”“苏作旗袍”为创意,一件件纹样精致的“旗袍”置于“衣柜”当中,将馆藏画作重新描绘,呈现出苏作家具的俊秀和雅致;提取馆藏元素旗袍纹样,呈现出旗袍的精致及优雅;贴心的分装设计,白砂糖与咖啡分装,糖量随心控制,满足不同需求。
4.3 节日氛围的营造
中国传统色彩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对古老文化的沉淀,从黄帝时期对单色的崇拜,到丹砂和石绿的使用,再到虞舜时期的五色体系,在这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人们对色彩的审美也在不断嬗变。设计师们可以对中国传统色彩美学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地挖掘,将传统色彩中的美好寓意寄托于文化创意产品,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旗舰店里,有一款名叫有凤来仪的软胶餐垫(如图 7)。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点翠凤凰纹头花,造型上是一对回首的凤凰,色彩上提取了中国传统色彩,即象征吉祥、喜庆、火热、幸福的红色;象征富贵、温暖、丰收、希望的黄色;象征宽容、纯洁、神秘、智慧的蓝色,并加以金线沟边,线条流畅、色彩华丽,使得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的文物不仅仅只停留在展览的橱窗里,而是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把东方文化进行转换并传播出去。
“文化”是一种社会形态,“创意”是经由感动的一种认同,“设计”是一种生活品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审美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产品设计既要满足实用功能的需求,又要注重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贝尔曾在《艺术》一书中提到:“艺术的本性质是有意味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就是一种有“意味”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丰富产品的种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还可以增加产品本身的趣味性,体验审美所带来的愉悦感,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如图2,中国国家博物馆旗舰店推出的“溪雨书本小夜灯”,造型酷炫,玩性十足,合上是小小的一个八边形本子,拉开灯的封面则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溪山雨意图》画卷,在产生美的同时让历史文物也不再有距离感。
4.4 色彩元素的搭配
传统节日是人们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清明节,也有些节日源于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纪念,如端午节、国庆节、青年节。节日氛围也是形式多样,如民俗大节之首的“春节”,人们放烟花、贴对联、剪窗花;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人们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赏花灯、舞狮子;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象征团圆的“中秋节”,人们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这些传统节日蕴含着“崇尚团圆”“注重血缘”“以和为贵”“礼尚往来”等特质,流传至今,经久不息。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时就可以依据这些节日的特色,将传统节日氛围融入产品设计当中。如图6,酥多多旗舰店里的“东方神龙端午节礼品”,选取端午祥瑞“龙”图腾,融入“龙”勤劳、勇敢、奋进、不屈的精神,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4.5 吉祥物的象征
传统吉祥物指的是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的珍品、动物、吉祥图案的总称。许许多多传统吉祥物起源于民间的习俗、故事、传统节日等,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象征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对生命的热忱与尊重,带有祈求平安喜乐,健康顺遂的吉祥寓意。中国传统吉祥物作为传统吉祥文化的载体,如今正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渐渐地渗透至各个领域。如图8,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冰”象征冬奥会纯洁、坚强的理念,“墩墩”喻意温柔敦厚、敦实可爱,切合中国国宝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镶嵌体现科技感的冰晶外壳,象征着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们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头部外壳设计选取冰雪运动员的头盔造型,饰以彩色发光的冰丝带,象征着5G 高科技术和冰雪运动的赛道,寓意现代科学技术和冰雪体育运动的完美结合。
5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历史文化衍生的重要产物,是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当中,使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好地体现在产品设计中,让文化创意产品会“说话”,以一种现代化的艺术语言来诉说传统文化符号的美好寓意,从而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现如今市面上不乏出现了一些文化创意产品对传统文化符号肤浅套用、复制粘贴的现象,笔者认为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符号,取其所长,去其所短,取其可行之处运用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当中,才是学习传统,尊重传统,传承传统。因此,设计师们要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寻求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形式上的完美融合。
[1]赵晨曦.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实践探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05):47-48.
[2]李常乐.地域性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分析与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2):65-67.
[3]田中一光 .设计的觉醒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林荣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从感性科技,人性设计与文化创意谈起[J].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009(12):32-43.
[5]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6]李永铨,张帝庄.消费森林·品牌再生[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
[7]徐燕.传统吉祥观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06):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