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畲族织绣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设计

2022-09-08刘平平余美莲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畲族印花纹样

刘平平,余美莲

(嘉兴学院 设计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畲族织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畲族人民创造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了解畲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特质的重要载体,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以及丰富文化内涵。这些历史悠久、工艺精美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应当引起人们的探讨和思考。当前,国内部分学者对于畲族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发展已经展开了研究,但对将畲族织绣纹样这一类的非物质文化与现代产品间相结合的研究和尝试仍然较少。

基于现代产品对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选取畲族织绣纹样这一传统手工艺为研究对象,从畲族织绣纹样的文化特征、审美分析、应用实践等方面,探索畲族织绣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设计表达。

1 畲族织绣纹样的文化特征

畲族是位于我国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自称作“山哈”,“山哈”意为山里的人或是在山里的客人。畲族织绣纹样的题材大多来源于大自然和畲族人民的生活,早在《后汉书·南蛮传》有记载,古代畲族人民“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色衣服”。畲族织绣纹样的设计所蕴含的意义,记录着其民族历史发展,展现出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其织绣纹样伴随着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展望,由开始单一的色调,后形成丰富的色彩,表现出其民族特有的个性。

1.1 工艺美学

编织从构图上来看大致分为单独纹样以及带状纹样。以一个独立“单位纹”构成的纹样常被称为单独纹样,单独纹样主题突出,简洁明了,有较好的形式美。主要由单位纹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的被称为带状纹样,在浙江西南山区的畲族传统带状纹主要是在骨线上以45°的倾斜角排列单位纹,相同的单位纹排列是构成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单位纹间连续排列有无接缝,从而可以形成带状纹样的差异。

刺绣从题材上大致分为植物装饰纹样和动物装饰纹样两大类。畲族服饰在古代就有卉服之称,畲族植物纹饰多以写实为主,并经过概括、夸张、突出,与自然原型相比已有所不同。

1.2 人文价值

畲族先民们始终保持着民族服饰特色,维护着服饰文化精神。畲族服装的纹样设计、颜色组合、造型寓意等,均记录着其民族特定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状况[1]。图腾崇拜是畲族人民的历史决定的,龙犬勇士的传说在畲族中被广泛流传,他被畲族人民视为始祖,视为神圣的民族信仰。此外畲族人凤鸟传说,对凤鸟类有着美好的向往,凤鸟崇拜在他们的纹样中被充分地体现出来。盘瓠神话和凤鸟传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畲族人,畲族的服饰文化中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在织绣纹样中,注重人本与艺术符号达成精神上的和谐统一,畲族的纹样不仅仅代表着本民族的风格和审美,也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重要体现。

2 织绣纹样造型审美分析

2.1 形态之美

编织几何形纹饰主要有云纹、万字纹、水纹、犬牙纹、蜈蚣脚纹等吉祥寓意的纹样。大多采用以单位纹组成二方连续的构成,有时也作为单独的纹样进行使用。畲族中也有不代表任何含义,主要为单纯的装饰类的纹饰,如大多的线性纹饰。线性纹样以曲线、折线、波浪线、旋涡线等图案呈现。字符纹是根据甲骨文、汉字笔画以及抽象的图形演变而成的类似字符的纹样[2]。

主要纹饰有石莲花纹、卷草纹、忍冬草纹、石榴纹、牡丹纹等。长期以来畲族过着游耕生活,使得狩猎成为了古畲民的重要生产活动,因此动物纹饰在畲族纹样中也有较大占比,动物纹饰主要有“凤鸟纹”“凤尾纹”“蝶纹”“虎纹”等。在纹样结构上,有单独纹样、连续纹样和角隅纹样等。

2.2 色彩之美

畲族的彩带,两边不织花纹,线以红、绿、黄、紫等色线与白线相间,浙江西南山区的畲族传统编织纹饰在色彩上大多采用对比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色彩运用仍较单一化。畲族刺绣同样也非常强调颜色的对比,用色多为原色类和第二次色类,灰调子用得很少,绣品显得鲜艳明快,反映了畲族人民独特的色彩审美情趣。

3 织绣纹样在现代文创产品中的创新与实践

3.1 图案设计和工艺手法的创新

3.1.1 图案设计与创新

3.1.1.1 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指在文创设计的过程中将畲族织绣纹样直接与产品进行结合,或经过简单设计后直接应用于产品上。对于畲族织绣纹样中经典的图案可以直接将其嫁接在方巾、地毯等文创产品中。如图1 所示,利用畲族织绣纹样中经典的元素,直接提取其原始造型和色彩,绘制出数字图形,制成方巾,巧妙地将传统图案移植到现代生活用品之中。

图1 畲族传统花卉图案的提炼

3.1.1.2 化繁为简

如今简约的设计手法深受人们的欢迎,在现代人生活中的许多产品都有着简约的设计理念,简约不意味着简单,简约是用最少的设计元素却能够达到最大的传达效果,在设计的同时保障其该有的功能性。比如简体字的演变就是化繁为简的例子。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将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图案加以简化提炼从而运用到产品中,可以创造出既简约又不失文化内涵的产品。如图2 所示,提炼出畲族织绣纹样中经典植物题材元素的局部造型,将写实的形态简化,进行扁平化处理,用色彩将其概括。在保留畲族织绣纹样艺术性的同时,也不失文创产品的现代性,既实用又美观。

图2 畲族传统花卉图案化繁为简

3.1.1.3 多元素组合混搭

多种元素的组合与混搭,主要是体现在同一主题下的图案的形态设计以及色彩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图案通过再设计和组合混搭的手段可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新意图案。如图3 所示,将多种造型优美的花卉纹样结合,纹样整体装饰强,设计的包具整体采用明度撞色的色彩搭配方法,具有自然、优雅的美感。

图3 多元素组合混搭包具

3.1.2 工艺手法的创新

3.1.2.1 绣绘结合

绣绘结合是表现纹样平面效果和立体效果结合的重要工艺手法,将纹样中部分的元素通过绘画印刷等形式表现出来,再根据一定的规律对部分元素采用刺绣等技艺,使其呈现一定的立体感,表现平面与立体相结合艺术效果。如图4 所示,将花卉图案运用在方巾中,花朵部分通过刺绣的工艺加工成单片花瓣,其余部分可采用绘画或印刷工艺,再结合整体图案将花瓣拼贴组合,实现平面与立体造型的巧妙结合,使之具有更强的装饰效果和视觉美感。绣绘结合的工艺手法可以运用在个性化的产品表达上。

图4 绣绘结合的方巾设计

3.1.2.2 烫压工艺

如图5 所示,烫压工艺需要利用图案制作专用的烫印铜模,包括位于上方的烫印版以及位于下方的底版,在烫印版上形成的多个独立的烫印部与压凸部,底版凸部与烫印版的凹进部分配合,烫印部的端面作为平面,相邻的烫印部形成凹凸直至烫压成型。图6 为经过烫压工艺制作的笔记本封面和书签,图案与产品巧妙的结合,在平面的基础上增加了立体感,使得产品更有质感。

图5 烫压工艺示意图

图6 烫压工艺运用于文具

3.1.2.3 印花工艺

印花工艺是指在纺织品上印上各种颜色的花纹图案,将设计好的图案进行版式制作,随后进行调制色浆、印制图案、蒸化和水洗等步骤。印花的工艺有直接印花和防染印花两类。直接印花:印花色浆直接印在浅色织物上,工序简单,适用染料和织物广。防染印花又可以分为防白印花和色防印花,防白印花色浆印花处不能够上色,呈白色花纹;印花色浆中加入不受防染剂影响的染料印彩色花纹,染料的品种多样。如图7 所示的印花鼠标垫,色彩丰富,图案细腻,产品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价值高。

图7 印花工艺运用于鼠标垫

3.2 织绣纹样在现代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实践

本文以女性服饰品发卡为例进行织绣纹样在现代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实践探讨。发卡作为装饰品,往往成为女性着装中的点睛之笔或是出彩的细节。随着流行趋势的不断变化,个性别致的时尚设计成为主流[3],现代文创产品的设计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于创作,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结合,使传统文化借助文创产品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4]。

3.2.1 图案设计

通过选择性观察,从畲族织绣纹样中提取花卉元素作为设计元素,提取其局部,简化造型,形成一个独立的图案;通过扁平化的设计手法,得到抽象感的花卉造型和图案。

3.2.2 工艺手法

将平面的图案转化为文创产品,使图案立体地呈现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冶炼金属和珐琅彩上色是实现平面图案具有立体感的方法之一,设计其金属模具制作立体造型,使平面图案转化为立体的产品造型,再对其进行珐琅彩上色,形成色彩艳丽、造型生动的立体花卉呈现在文创产品中。

3.2.3 结合发卡款式结构巧妙应用

如图8 所示,将花卉图案作为元素巧妙地运用在女性服饰品上,其作为服饰品的主要装饰元素具有立体花卉绽放的独特视觉感受。对传统织绣纹样进行提炼和再设计,使其实现服饰品个性化以及时尚化的转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从而实现对于畲族织绣纹样发扬传承的创新运用。也正是这种具有地域特征的设计产品才能更好地传递出质朴的人文乡土气息,唤起人们最本质、最原始的文化记忆和乡土文化认同感[5]。

图8 结合畲族传统花卉图案设计的发卡

4 结语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关键在于将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以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为前提,关注产品的时尚性和实用性。基于畲族织绣纹样设计的文创产品应该从生理以及心理上解决购买者的需求,发挥出自身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畲族织绣。

猜你喜欢

畲族印花纹样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印花派对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欢愉印花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永安“三月三”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印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