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点击

2022-09-08

科学24小时 2022年9期
关键词:类动物小行星天体

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任务公布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包括主带小行星、近地小行星、行星的特洛伊小天体、一部分海王星外天体以及一部分半人马小行星。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在月球上是否存在水、火星是否适合人类生存等前沿问题时,小行星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继“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完成后,我国的行星探测工程下一步即将开始小行星的探测,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将走得更远。我国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小行星探测任务的实施,准备在2025 年前后实施近地小行星2016HO3 取样返回和小行星带中的主带彗星311P 环绕探测项目,实现近地小行星的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希望通过一次发射探测两类目标,实现三种探测模式。

8000万年前的菊石面世

一项新研究显示,大约8000 万年前,存在与人类大小相似的海洋生物,它们拥有较长的触臂,螺旋外壳直径达到1.8 米。这些生物是世界上最大的菊石,一群带壳的头足类动物,大约在6600 万年前灭绝。

菊石生存于中奥陶纪至晚白垩纪,因其表面具有类似菊花线纹而得名,是已灭绝的海生无脊椎生物。研究人员研究了154 个菊石化石,从而填补了这种远古巨型头足类动物的进化史。尽管这项新研究填补了巨型头足类动物过去的一些空白,但仍有许多谜团尚未解开。

发现人脑为何最聪明的关键线索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认知领域是无与伦比的。超强的认知能力让人类脱离了动物的范畴,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人类才能屹立于食物链的顶端,建立起伟大的文明。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存储、提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然而,对于人脑是如何加工处理信息而认知事物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日前,英国的研究人员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提供了全新的观点。

该研究使用了来自不同物种和多个神经科学学科的证据,表明人类的大脑中不只有一种信息处理类型,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同。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人类的认知能力如此卓越。

可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的“智能服装”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柔性可穿戴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即“智能服装”,可实现对身体震颤、脉搏、呼吸、手势及6 种人体运动姿态的实时监测。

作为高度交叉融合的颠覆性科技形式,柔性电子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技术之一。柔性可穿戴电子系统作为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人机交互、状态监测、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天文学家捕捉到遥远星系的“心跳”

日前,天文学家发现了来自遥远星系的奇特且持久的无线电信号。这一发现可能帮助天文学家最终确定快速射电暴(FRB)的起源。

FRB 是来自数十亿光年外星系的强烈无线电波爆发现象,大多数FRB 的持续时间仅为几毫秒,且为一次性事件。上述新信号——FRB 20191221A 的持续时间长达3 秒,是FRB 平均持续时间的1000 倍,且具有迄今发现的最明确的重复模式。

未来,研究人员将尝试捕捉来自同一来源的进一步爆发现象,这可能有助于更明确地揭示引发这些FRB的因素。此外,因为FRB 20191221A 具有高度可靠的周期性,研究人员希望将其用作一种“天体物理时钟”。由于该FRB的频率会随着其来源远离地球而发生变化,可以利用这些变化来测量宇宙的膨胀速度。

长时间看电视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经常喜欢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可要注意了,英国剑桥大学与香港大学的一项合作研究发现,长时间看电视可能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提升与遗传因素无关。导致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就是久坐,过往的研究就发现长时间坐着、不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要更高。

目前,就这项研究分析来看,无论基因评分如何,一天坐着看电视时间超过4 小时的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是最大的。而与这些人相比,每天看2~3 个小时电视的人风险要降低6%,而看电视时间少于1 小时的风险则要低16%。并且,无论参与者处于哪个年龄段,每天观看电视时间小于1 小时的人风险始终是最低的。

猜你喜欢

类动物小行星天体
首个基因修饰有袋类动物培育成功
勘测小行星
为何有袋类动物多出现在澳洲
测量遥远天体的秘籍
太阳系边缘悬浮着神秘天体
小行星撞击指南
幽灵般的新生物
鸟蛋与爬行动物的蛋有何不同?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测试题
去小行星M902旅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