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标准研究

2022-09-08李宝成易真真赵春筝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绿化高速公路

李宝成,易真真,彭 晨,赵春筝

(郑州综合交通运输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1 引 言

交通运输行业是绿色发展的先行官,尤其是公路建设作为传统的高资源占用、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行业,是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突破点。以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公路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全生命周期、全过程贯彻生态环保理念,统筹各要素,进一步拓展升级,建设更节约、更低碳、更环保、更优质、更温馨的绿色生态文明路,有助于全面提升交通低碳环保水平,有利于更好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实现交通运输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好地服务交通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满足公众对美好出行新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并没有像中国一样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而是提出了“生态系统”等其他概念。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发布“国家风景道计划”以“风景、历史、娱乐、文化、考古和自然”六个价值标准来评判风景道体系。德国高速公路采用公路景观设计原则,对公路进行综合设计,使其达到舒畅程度;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针对路基、路面、桥梁、防护墙、排水设施、种植绿化等采取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对环境的有害影响。瑞典要求新建交通运输设施必须符合当地生态、文化与价值观。交通运输部2013年提出《绿色循环低碳公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由强度指标、体系性指标、保障性指标和特色指标四大类组成,共20个评分项和2~3个自定义项来考核评价公路建设阶段绿色低碳水平。

3 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路的内涵

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路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资源集约利用,全方位展现交通服务的基本功能,以不断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为核心,同时兼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减少破坏、节约资源。同时,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路建设要因地制宜,注重突出公路美,要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和路段特色,综合考虑沿线生态、文化、景观、旅游等元素,设计不同主题,推进融景入路,实现路随景出、景由路生、路景相依,重点打造景观廊道和生态景观公路,突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特色鲜明、色彩宜人”,实现“公路即彩带、旅途即旅游”。

4 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标准

4.1 选线与方案设计阶段要求

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路选线不仅要满足公路的工程技术标准,还要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1)环境敏感区选线。①路线布设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难以避让的,应确保避让核心区;②路线布设应尽可能避让古树名木,对难以避让的可采取移栽等措施;③全面深入调查路线穿越地区的珍稀动物种群分布,制定保护方案,尽量避免扰动其生长、迁徙等栖息环境。

(2)环保与景观设计。①路线布设必须避让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②选线应靠近既有交通走廊布设,减少大填大挖,争取保存现有的植被;③路线线性宜顺捷,应与地形、景观、环境等相协调。

4.2 项目施工阶段污染防治要求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阶段应按照“精准、精确、精细”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扬尘防治要求,确保施工区域扬尘不向外输出。

(1)相关方管理制度。①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配备负责扬尘防治管理人员,建立扬尘防治教育培训制度和扬尘防治管理台账,定期考核;②施工单位具体承担施工扬尘防治责任,编制扬尘防治专项方案。

(2)施工场地外围扬尘防治。①在扬尘防治区域主要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②施工场地在穿(跨)越国道、省道等交叉路口以及环境空气敏感点区段设置围挡,围挡立面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时清理。③裸露土地应采用密目网或遮阳网遮盖。④施工便道应硬化,洒水保持湿热、无明显浮尘。⑤散体材料应存放在库房或棚内;水泥、石灰等采用罐车散装运输,土方、砂石等运输应遮盖。⑥出施工区域车辆应冲洗,有专人负责,严禁车辆带泥上路。

(3)施工现场扬尘防治。①拌合站的配料机、上料仓、搅拌设备及输送设施等,应降尘防尘,砂石料应及时覆盖,场地应硬化、绿化。②清理场地的淤泥、土、垃圾等分类堆放,采用喷洒抑尘剂、覆盖防尘网、临时植草等措施;路基土石方开挖时应采取湿法作业;清扫路面下承层时,不得使用鼓风机吹扫。③桥涵工程施工时,基坑开挖宜及时支护、封闭。截桩和破碎等施工时,应洒水湿润。现场泥浆、土石清运采用密闭式运输。禁止露天拌制混凝土、砂浆,不得凌空抛掷、抛洒。④隧道工程洞口土石方开挖时,采取湿法作业,爆破后及时采取降尘措施。隧道内施工时,废渣、土等应及时清理,出渣前应淋水,污水不得直接排放。⑤拆除工程施工时,采取湿法作业,整理破碎构建、翻渣和清运拆除垃圾时,采取洒水或喷淋措施。

4.3 运营期路域环境治理

运营期高速公路应按照“全路无垃圾、车行无扬尘”工作原则,治理路域环境。

(1)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扬尘防治分段责任制,设置清扫保洁路段责任人公示牌,编制保洁方案和管理台账;路面保洁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

(2)日常清扫保洁。①主线路面设备和人员配置应满足绕城高速公路每30 km不少于1辆、其他高速公路路段每50 km不少于1辆;主线每50 km或每1个养护标段配置1个流动保洁作业小组。②每个收费站配备不低于2台雾炮或喷淋设备;每对服务区(停车区)不低于4台配备雾炮或喷淋设备和配备中小型清扫车或广场清扫车1辆;③高速公路主线应急车道和互通区匝道路面机械清扫作业不低于一天一次、冲洗作业不低于一月一次,波形护栏清洗不低于一月一次,服务区机械化清扫频次不低于一天两次,收费站广场清扫频次不低于一天两次。④人工保洁以捡拾、收集垃圾为主,每日两次,应规范着装、做好安全防护。⑤流动保洁作业每天上路作业,绕城高速公路每七天对中分带垃圾捡拾一遍,其他路段每月对中分带垃圾捡拾一遍。

(3)日常维修防尘。①养护工区地面硬化或绿化;物料存放宜采取仓库储料,装卸作业时,在落料、卸料处配备抑尘、喷淋等设施。②裸露地块采用防尘网覆盖,堆放物料时需铺垫木板篷布等,确保不污染路面;绿化修剪产生的枝叶、杂草等及时装车外运。

(4)养护工程防尘。①编制预防性养护规划报告,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推广应用环保新技术、新工艺。②物料密闭运输,装卸时采取喷淋、遮挡等防尘措施。③路面铣刨、混凝土破除、取芯、开挖、拆除、风钻阶段采取湿法作业。

4.4 生态环境保护

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路要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1)生态保护。①多种植易生长、抗逆性强的本地优势物种;设置符合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通道和标志。②制定生态环境影响区域生态修复方案;挡墙、护坡、边坡等防护工程下部栽植植物或在顶部栽植垂枝藤本植物。

(2)资源节约。①公路清洗作业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②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

4.5 安全智慧

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路要注重智慧交通与绿色交通的深度融合。

(1)智能交通系统。①建立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包括路面、桥梁和隧道等。②采用信息监控公告系统,提供实时动态交通信息。③制定专门的系统维护方案。

(2)安全设施布设与维护。公路护栏、防眩设施及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配备完善,制定有安全设施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技术检测,及时更换,保证清洁完整、功能正常。

4.6 公路服务提升

高速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路要将生态保护与路域景观纳入高速公路服务指标体系中,以补短板、优结构、提品质为重点,加大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

(1)交通组织。①制定日常交通组织方案,实时采集发布路段交通运行情况;实施危险品运输管控。②建立交通事故、特殊天气(雨、雾、冰雪等)处理及应急措施预案。

(2)人性化服务。①设置公路沿线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旅游景点等信息指引牌及交通动态公告牌等;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个性化定制的旅客出行信息服务系统。②在自然风景优美路段,因地制宜设置观景平台及停车区,并设置汽车露营地、旅游服务站等。③推广ETC在停车、加油或检测等环节的应用。

(3)景观优化。①公路线性设计与自然环境协调,要求线条流畅、视线诱导自然、外观美学修饰良好;公路构造物与沿线建筑风格、风土人情保持协调一致,尽量无突兀感和分离感。②将当地的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融入公路设计主题;整体景观融入自然,绿化树种配置合理、色彩丰富。③公路路面整洁美观,沿线绿化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无绿化缺株区域。

(4)绿色服务区和收费站。①服务区采用屋顶绿化或者垂直绿化形式,场地选用乡土植物绿化,服务区利用连廊、庭院、绿化、水景、小品等元素提升景观品质。②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渗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雨、污水处理回用。③实行垃圾有效分类收集和处理;④服务区制定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绿化的操作规程,配备环保专职人员,开展环境监察,定时记录或报送环境监测数据。

5 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成效评估方法

统筹考虑高速公路在全寿命周期中达到各类不同的绿色生态特点,统筹人、路、车、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利用专家咨询及相关可参考的国家标准来确定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路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见表1所示。

表1 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一级指标权重

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示范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细分多级指标,对项目建设目标进一步细化实施,实现绿色生态文明路总目标。通过对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路进行打分,考核等级根据得分确定四个等级。

考核满分为100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以上90分以下为良好,60分以上75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以郑州至西峡高速公路尧山至栾川段为例,项目路线全长78.83 km,桥隧比高达52%,全线都在崇山峻岭中,最高海拔在900 m以上,又被称为“云中高速”。项目沿线隧道开挖将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及粉尘;同时还有大量的高边坡及挖方路堑,建设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土石方。项目综合采用地质选线、地形选线、环保选线、绕避基本农田等方式采取生态选线,节约占地262 200 m。

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使用BIM新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LED节能灯具、隧道反光光环、隧道节能通风设备和变频系统等,注重与沿线大佛、尧山、木札岭、白云山、养子沟、老君山、通天峡等景区融合联动,建造生态型声屏障、绿色生态边坡等,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的绿色服务区,沿线宣传地方特产。经过综合评价,该段高速公路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评分为93分,考核为优秀,被誉为“最美高速”。

6 结 语

本文通过分析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路的内涵,从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等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分析,全过程贯彻生态保护理念,研究提出了各个阶段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并拟定了评价指标权重,为今后高速公路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示范路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绿化高速公路
一辆开上了高速公路的汽车
朱屺瞻《绿化都市》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高速公路上的狗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