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与分析

2022-09-07鲁梦露段媛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倦怠感情绪低落学业

方 芳,鲁梦露,罗 丹,段媛婕

(长沙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9)

0 引言

新时代,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与教学深度融合。各高校为推动教学改革,积极探讨与推动新时代线上线下教学的新模式。但由于线上教学教师无法有效监控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同学们注意力不集中、态度懒散、边上课边打游戏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研究表明长期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形态改变引起大学生压力感增强,学习倦怠较为明显(张平,2020)。而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里,学业压力大,若持续出现学习倦怠感会影响学习效果,导致不良认知,甚至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白婧,和静,2018)。为此,有必要了解新时代下医学生的学业倦怠现状,为减轻医学生学习倦怠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医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发放1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1003份,有效回收率为91.2%。在有效问卷中男生353人,女生650人;调查所涉及的年级有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数分别为352人、320人、331人;学生专业主要涉及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医学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为386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最少95人。在调查中,生源地是农村的为548人,来自城镇的有455人。

1.2 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是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教授(2005)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及成就感低3个维度,共计20道题,调查采用5级计分制,分数越高情况越严重。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问卷收集采用问卷星网络问卷平台收集,剔除无效问卷后,运用SPSS26.0进行数据录入和相关数据处理。在学习倦怠的差异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ANOVA检验等。

2 结果

2.1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整体状况

对1003份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整体层面来看,某院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整体均值得分为2.78,高于中等临界值。调查对象中出现重度学习倦怠的有21人,占到调查对象总人数的2.1%;出现轻度学习倦怠的人数为901人,占到调查对象总人数的89.8%,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2.2 医学生学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2.2.1 不同性别医学生学业倦怠差异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28.69,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维度上,男生女生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通过事后检验发现,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上男生分数高于女生。而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见表1)。

表1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

2.2.2 不同专业医学生学业倦怠差异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医学生学习倦怠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F=2.84,P<0.05)。从问卷的分维度来看,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上,不同专业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通过事后检验发现,临床医学学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见表2)。

表2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专业差异

2.2.3 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医学生学业倦怠差异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发现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的学习倦怠不存在显著差异(F=2.16,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活在城市医学生在行为不当这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生活在乡镇的医学生(P<0.05)。

2.2.4 不同年级医学生学业倦怠差异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医学生学习倦怠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0.93,P>0.05)。从问卷的分维度来看,不同年级医学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上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 讨论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差异,且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受到传统世俗观念影响,男性更应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男性医学生更希望学校学有所成,以此实现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理想和抱负。一旦现实和理想出现落差时,更易出现情绪低落感,且会通过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等不良的行为方式来消化负面的情绪(刘雪琴,2021)。

在不同专业的比较上,学习倦怠差异显著,具体体现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更易出现情绪低落感以及行为不当。由于临床专业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相比于其他医学专业更大,加之近年来执医考试通过率逐年降低,对未来迷茫更容易导致其出现紧张焦虑感、情绪低落。

在家庭经济情况上,学习倦怠行为不当维度上主效应显著,生活在城市医学生相比于乡镇医学生更多出现行为不当现象。鉴于目前城市家庭所生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以溺爱型居多(龙小芳,2018),这使得孩子逐渐对父母形成了较重的依赖感。一旦脱离父母的羽翼,独立面对生活困境,难免会出现不良行为。

不同年级在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差异不显著。这与以往的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苏友利,张伟,2020)。本研究考虑到新时代的学习方式的特殊性,由于越来越多高校进行教学改革,采取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而网络的学习环境相较于线下教学,学习氛围较淡,加之大学生的自律性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感。

综上所述,新时代医学生在不同性别、专业、家庭经济情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由于医学院校的学业压力较大,学校应采取措施缓解学生的学习倦怠感,以此减轻或者消除新时代教学环境背景下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感。

猜你喜欢

倦怠感情绪低落学业
艰苦的学业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清明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克服情绪低落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35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