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现状分析与实效性研究
——基于对12位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

2022-09-07郭俊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实效性考试

郭俊利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1 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院校需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完善职教专业,建设“双高计划”,所以应尽快招聘和培育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教学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为此,职业院校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优选。但部分高校毕业生是非师范专业,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并未有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教师岗前培训的宗旨是引导和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心理与诉求。岗前培训恰恰起到了桥梁作用,促使青年教师转变角色、适应岗位并专业化发展。

青年教师是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和不竭动力,承载着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决定着学校的格局和前景。本研究以某省岗前培训为例,选取某高职院校2018—2021年参加岗前培训的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度访谈,以期了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现状,指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岗前培训实效性对策研究。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从一线青年教师的角度出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切入青年教师岗培的真实情况。访谈时间20分钟左右。访谈方式主要是一对一和一对多,同时访谈最多3位教师,以保证访谈效果。

研究对象的选取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第一,研究对象年龄在35岁左右;第二,考虑到2020年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岗前培训的影响,因此选取2018年到2021年首次参加岗前培训的青年教师;第三,包含岗前培训通过和未通过的教师;第四,涵盖学校不同学院的学科专业。本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性抽样,即选择的样本能提供最大信息量,最终确定访谈对象12人。基本情况见表1(P76)。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与本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领导研讨,基于深入了解青年教师对岗前培训的需求与建议的目的,最终确定了访谈信息,具体见表2(P76)。

表2 访谈信息

3 研究发现

3.1 岗前培训考试形式的变化,导致考试通过率产生先增后降的现象

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岗前培训的组织形式、考试科目、考试题型和考试时间均发生改变,具体见表3(P76)。首先,是组织形式的变化,2020年之前每年固定进行2次考试,2020年之后岗培考试组织时间不确定,导致青年教师培训机会减少。其次,新增一门考试科目《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培训内容增加,任务量加大。第三,考试题型由主客观题改为客观题,提高了阅卷的精准性。第四,考试时间明显缩短,答题创造性不足。但是,2020年首次进行改变,虽题型变为客观题,但考试方向和内容变化不大,试题难度明显降低,因此2020年的岗培通过率明显增加。2021年考试内容发生明显变化,部分教师还停留在旧题库学习上,没有系统全面地学习教材,生搬硬套,最终无法通过考试,岗培通过率惨遭“滑铁卢”。具体考试通过率见表4(P76)。

表4 岗前培训考试通过率

3.2 岗前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缺乏适切性,不能有效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恰当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周全的服务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1]。75%的受访青年教师普遍认为,岗前培训的内容范围太大,针对性不强,与实际教学适切性不够,且与考试内容相关性不大。培训方式是线上培训,虽然订购了配套考试教材,但授课教师并未按照教材内容讲解,且规定培训没有完成将不能参加岗前培训考试,通不过考试将无法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因此,58.3%的青年教师反映:为了应试,线上培训演变成了在线刷课,没有沉下心来认真听老师讲解,而是网上买所谓的题库、刷题软件,片面学习、机械记忆。结果就是:考试内容发生变化后猝不及防,不能灵活答题;对学习的知识一知半解,也不能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3.3 多数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无法保证岗前培训的效果

受访教师当中,58.3%的青年教师是高校应届毕业生,83.3%的青年教师是非师范生。一方面,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在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前提下,听课、教研、备课、上课、指导学生比赛等,任务繁重。因此岗前培训只能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缺乏独立思考和延续性,缺少与授课专家直接沟通的机会,仍然停留在“你听我讲”的阶段。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专业背景不同,学习准备度也有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学习准备度对在线学习平台体验、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感知教师支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准备度越高、投入度越高,则培训的效果越好。访谈发现,青年教师对岗前培训的情感投入较低,因此培训效果不佳。

4 提升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实效性的建议

4.1 以遵循规律之策、活力迸发之制,多方联动,合理规划

青年教师培育有其规律可循,比如培养过程中的师承效应规律,管理过程中的期望效应规律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高校教师队伍中来,使得这个群体充满活力,同时也给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3]。不能仅依托上级部门,必须校内多方联动,整合培训资源,着力进行岗前培训。一方面,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要合力打造培训方案,避免各自为政带来培训时间冲突、培训内容重复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人事处牵头,同各二级院部实施导师制,为青年教师配备“双导师”,即一名校内导师、一名企业导师,通过岗前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快速上岗。

4.2 以人文关怀为先、倾心励才之举,适当减压,精心培育

职业院校应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尽力符合当前90、95后青年教师的个性特点,打破“一刀切”和高压束缚,以人为本,展现人文关怀。一要树立科学培训理念。认真领会人才强校的深刻内涵,青年教师才是最具发展力的人才资源。不能让青年教师一到工作岗位,就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心力交瘁,没有机会好好成长。要适当减少课时,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奖励政策。二要保证岗前培训的质量。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必须立足青年教师实际,了解青年教师的真实诉求。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激发动力,打牢知识,优化体验,精心培育。

4.3 以实践应用为导、贴合需求为要,灵活掌握,提升效率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是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系统培育。但时间有限,青年教师很难将应知应会的内容消化吸收。因此高职院校的培训组织者要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切实贴合教师需求,发挥创造性,形成有效的培训内容,多形式传导教学内容,既兼顾信息量,又提升吸引力。同时,充分发挥各专业教科研团队合力,适当把握学术探讨的深度,循序渐进,让青年教师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提升培训效率,切不可拔苗助长,事倍功半。

4.4 以探究思考为引、理解接受为主,自觉主动,学做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以思考探究为引导,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在培训授课当中,要根据青年教师的知识构成和专业背景,通过抛出问题、合作探讨和专家点评等方式,使青年教师培训过程中高度参与,不断刺激思考。要变被动为主动,将灌输知识转变为青年教师索取知识,充分发挥主体性和互动性。此外,要变“输入”为“输出”,给青年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微课”、案例模拟等形式,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教研当中,学做结合,加深培训实效性。

4.5 以开放包容之势、考核结果为则,监督约束,优胜劣汰

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要开放包容、支持信任,不求全责备、能容错纠错。但这并不意味着放手不管,培训实效性的高低要通过考核机制予以保障。一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培训考核细则进行监督约束。惰性是人的本能,通过考查出勤、培训课时量等赋予基础培训分,再通过互动参与、过程考核等打出附加分。基础分与附件分的结合,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二要将考核结果与青年教师未来发展挂钩。岗前培训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综合测评、教师资格证申领、年度考核等,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

随着“双高计划”的推进,高职院校要想抓住学校发展机遇,必须实现提升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实效性的新突破,用足用活人才培育政策,统筹推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学校与教师发展的双赢。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实效性考试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