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种养循环促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2022-09-07何竞,吕刚,王勇
何 竞,吕 刚,王 勇
(罗山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罗山 464200)
当前的农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实现持续发展、生态良好、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加快推动高质、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场(户)、服务组织、种植主体三方有机衔接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发展的新目标。
1 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主体概况
信阳申林茶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罗山县潘新镇九龙河畔,成立于2005 年,注册资本6 600 万元,资产总额13 200万元,是集茶树良种繁育,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发、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企业,现有茶园面积35 000亩,油茶面积15 000亩,现代化制茶生产线4条,产品有绿茶、红茶、黑茶、抹茶等系列产品。近年来,申林公司按照“建立大基地、打造大品牌、争当大龙头”的指导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获得了长足发展。公司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十强茶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以产业为依托,通过产业带动、劳动就业、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带动周边广大农户共同致富。脱贫攻坚期间累计帮扶贫困农户1 220户,为圆满完成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加快实现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以生态农业建设为理念,以有机茶建设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效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为主导方向,构建了以“养殖业-沼气-种植业-生态农业”为主要链条的循环经济体系。
2 发展背景
2.1 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的农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场(户)、服务组织、种植主体三方有机衔接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发展的新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2.2 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是罗山县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是农村生态发展的新需求
2.2.1 罗山县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任务繁重
罗山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又是全国种粮大县,面临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明显。发展立体循环农业是解决这一矛盾,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2.2.2 罗山县养殖业创新模式的需求
近年来,罗山县养殖业发展迅猛,平均年出栏生猪约为30 万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已经成为罗山县生态建设的突出问题,创新发展模式是彻底解决生猪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与核心。
3 实施案例
申林公司2012年在茶园中心区域建设年出栏万头的生猪养殖场1个,2014年配备了1 000 m3的沼气池1个,可年生产沼气20万m3,可供周边350户农户使用,年生产沼液9 855 t,可满足当前公司10 000 亩茶园肥料需求,绿色种养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见下图。
图 绿色种养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
公司近两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逐步扩大循环农业园的面积,2021 年根据罗山县2021 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的总体安排及部署,公司额外承担了6 000亩的粪肥还田任务。还田区域位于潘新镇肖庄村,项目于2021 年8 月24 日开始收集粪(沼)肥,截至12 月20 日,共收集8 925 t(粪肥1 075 t、沼肥7 850 t)。于2021 年10 月16 日开始进行粪(沼)肥还田,截至12 月22 日,已累计粪肥还田2 150亩(1 075 t)、沼肥还田3 925亩(7 850 t),共计6 075亩,保质保量完成了6 000亩的还田任务。该项目的实施打通了种养循环堵点,实现了“粪污”变“粪肥”的绿色循环目标,确保了有机肥科学合理施用,促进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申林公司的绿色循环农业种养模式,实现了种养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茶产品及油茶产品的高质高效健康持续发展,更解决了养殖环节的痛点和难点。该模式的实施对于发展区域循环经济,转变罗山县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减少人、畜疾病,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