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现状调查

2022-09-07杜红娣薄琳王薇尹荔莎霍晓鹏

护理学杂志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专科问卷护士

杜红娣,薄琳,王薇,尹荔莎,霍晓鹏

精神行为症状是痴呆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行为、认知、思维内容和情感情绪改变[1]。文献报道,痴呆患者中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率高达70%~90%,不仅造成患者痛苦,还增加继发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如跌倒和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增加照顾者负担,导致更高的治疗和护理成本[2-3]。精神行为症状管理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管理。药物管理由于治疗效果有限、不良反应较多、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及费用过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患者对控制精神行为症状的需求,非药物管理逐渐获得临床的重视[4]。目前,已有相关指南[5]指出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但各医院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现状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全国116所三级医院的老年专科护士进行调查,以了解住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现状,为临床规范住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4~31日对中华护理学会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老年专科工作3年以上,且目前在临床岗位的老年专科护士;所在病房收治痴呆患者超过75%;自愿参与本研究。问卷剔除标准:信息不全;同一所医院的老年专科护士多次填写(按提交顺序选取1份答卷);作答时间<120 s的问卷。共调查116所医院的老年专科护士116人。综合医院73所,老年专科医院29所,精神专科医院14所。男15人,女101人;年龄28~47(36.48±5.94)岁;工作年限6~25(15.88±6.02)年。工作科室:老年科74人,神经内科16人,痴呆病房26人。职称:主任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16人,主管护师37人,护师57人,护士4人。学历:硕士14人,本科96人,专科6人。职务:总护士长7人,护士长26人,教学老师48人,无35人。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JS-2917)。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医院类型、工作科室、收治痴呆患者情况,问卷填写者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职务等相关资料。②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现状调查问卷。研究者参考相关文献[4-7],结合临床实践情况共同讨论编制,并采用德尔菲法向12名资深的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其中神经内科、精神科、老年科各4名。问卷内容包括: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认知现状(4个条目)、症状评估现状(6个条目)、非药物治疗实施现状(13个条目)、照顾者健康宣教(3个条目),题型包括是非题、单选题及多选题,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问卷效度指数为0.893。于正式调查前由2 名研究人员使用该问卷分别对30 名符合纳入条件的护理人员进行预调查,2周后重测,问卷重测信度为0.865。

1.2.2资料收集方法 2022年1月4日由项目负责人将问卷星二维码及填写说明发至中华护理学会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微信群。2022年1月4~31日动员和督导各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专科护士访问链接进行网上答卷。问卷编排统一指导语,设置题目为必答题及题目之间相互关联、自动跳转。每个IP地址只能提交1次,保证问卷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由2名研究员严格执行排除标准对问卷进行筛选,剔除不合格问卷。本次调研发放问卷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95.87%。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老年专科护士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认知现状 见表1。

表1 老年专科护士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认知现状(n=116)

2.2医院开展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评估现状 见表2。

表2 医院开展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评估现状

2.3医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治疗实施现状 见表3。

表3 医院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治疗实施现状

2.4医院实施照护者精神行为症状健康教育现状 116所医院中77所(66.38%)实施照护者精神行为症状健康教育。每日1次9所(11.69%),每周2~3次11所(14.28%),每周1次17所(22.08%),必要时26所(33.77%),不定期14所(18.18%)。安全教育75所(97.40%),用药教育69所(89.61%),精神行为症状的概念、临床表现及不良影响47所(61.04%),精神行为症状的诱发因素及应对方法25所(32.47%),精神行为症状的非药物干预方法31所(40.26%)。

2.5不同医院、科室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现状比较 见表4。

表4 不同医院、科室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现状比较

3 讨论

3.1老年专科护士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知识有待提升 表1结果示,仅29所(25.00%)医院的老年专科护士认为自己熟知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相关知识,35所(30.17%)医院护士接受过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相关知识培训,86所(74.14%)医院护士认为目前掌握的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知识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实施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存在较多困难,89所(76.72%)医院护士认为护理人员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关注不够。分析原因,可能与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重视度不够,相关知识培训开展较少,护士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关。非药物管理不仅有助于预防及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也可促进药物用量最小化,是精神行为症状管理非常重要的部分。Evans等[8]运用模拟存在疗法对存在焦虑症状的痴呆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症状。周晶等[9]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证实,手部按摩可有效降低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频率。Ueda等[10]研究显示,音乐疗法可降低痴呆患者焦虑情绪。Jedele等[11]应用心理社会干预改善了痴呆患者的行为症状。由此可见,针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实施非药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医院及各级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加强护士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非药物管理能力,提高护士的管理水平。

3.2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评估规范需统一 表2结果示,38所(32.76%)医院实施了痴呆患者症状评估,但各医院症状评估的实施者、频率及使用的评估工具不尽相同,尚无统一规范。研究指出,及时识别精神行为症状,及早干预,对提高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减低照料者负担和社会总体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6]。文献显示,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易被护理人员及照顾者忽视[7]。本调查还显示,32所(27.59%)医院评估症状发生的诱发因素,其中84.38%评估患者因素,40.63%评估照顾者因素,说明护士在评估精神行为症状诱发因素时更注重患者因素的评估,忽视照顾者因素,评估内容欠全面。2018年,印度指南网发布的“痴呆患者临床管理实践指南”[5]指出,精神行为症状干预前需确定发生的诱发因素,包括患者、照顾者、治疗及环境因素等,根据诱因制订消减策略,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做好症状及诱发因素评估是进行精神行为症状管理的前提,可帮助护士进行合理的临床决策及实施干预。

3.3规范化实施痴呆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有待加强 表3结果示,30所(25.86%)医院针对精神行为症状诱发因素实施消减策略,64所(55.17%)医院实施非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音乐疗法,占65.63%,非药物治疗频率、干预效果评价频率及方法也不尽相同。提示痴呆患者接受的非药物管理措施是不完整或碎片式的,临床工作中应将非药物治疗方法与实践指南相结合,进行规范化管理。本次调查还发现,精神行为症状干预首选非药物治疗的仅占7.32%,症状造成严重后果时给予药物治疗占31.71%,进行药物治疗或症状缓解后停止非药物治疗占69.52%,说明临床工作中部分医院实施药物及非药物干预管理仍有提升空间。相关研究推荐,非药物治疗是精神行为症状干预的首选治疗方案,当精神行为症状给患者或者他人造成严重痛苦或风险,建议在进行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药物治疗[5]。药物治疗或症状缓解后也应该继续实施非药物治疗[7]。

3.4痴呆患者照顾者精神行为症状相关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研究指出,照顾者在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为精神行为症状的管理提供重要信息[12]。照顾者对症状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精神行为症状的科学管理[13]。此次调查中,77所(66.38%)医院针对照护者实施精神行为症状健康教育,教育频率不尽相同,教育内容多集中在安全及用药方面,精神行为症状的基础知识及非药物干预方法关注度不够。护理人员应制订规范的痴呆患者照顾者健康教育策略,加强相关知识宣教,为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提供保障。

3.5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亟需建立与规范 表4结果示,不同医院、科室类型实施症状评估、诱发因素评估、非药物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专科医院及痴呆病房虽然在症状及诱发因素评估、非药物治疗实施情况明显优于综合医院及老年病房,但是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仍不完善。目前,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治疗已应用于实践,但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Gitlin等[14]将非药物疗法整合到社区精神行为症状管理中,提出筛查、描述、明确诱发因素、制订非药物治疗计划、确定干预效果和持续症状监测的6 步照护框架,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有效的精神行为症状管理方法。Kales等[15]提出痴呆住院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管理的4 步管理流程(DICE),即描述(Describe)、调查(Investigate)、创造(Create)、评价(Evaluate),针对精神行为症状进行科学的管理。我国医疗机构应尽快制订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从导致精神行为症状的原因入手,基于循证将最佳证据应用于实践,并进行效果评价,为精神行为症状的科学、有序管理提供依据。

4 小结

本研究调查116所三级医院住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现状结果显示,精神行为症状及诱发因素评估,非药物治疗频率、方法、评价等缺乏一致性。需进一步完善住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制度或流程,同时,开展护士相关知识培训,照顾者精神行为症状相关知识教育,实施规范化的非药物管理。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研究范围多集中于三级医院。后期可考虑采取分层抽样法,扩大调查范围开展研究。

猜你喜欢

专科问卷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