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思考
2022-09-07王婧韩斌
王 婧 韩 斌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挖掘专业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提炼专业的核心价值,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专业知识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实现“立德树人”的隐形“课程思政”的目的。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1]《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教职成〔2021〕3号)[2]等文件要求,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和实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了更好地落实习总书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的号召,同一专业或专业群下各门课程应当制定提纲挈领的指导方案,通过系统化顶层设计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课内与课外的协同育人,更加高质量地开展课程思政。
一、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综述
在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的研究方面,高新、葛睿认为思政元素挖掘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至关重要,应围绕国际商贸与全球化等宏观视角和跨国企业的视角进行内容结构优化和思政元素的挖掘利用[4]。吴元元从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模式和评价等4个方面实施改革,有效地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5]。夏依宁从设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形成阶梯分布的思政教育内容,运用灵活变化的教学教法,“三管齐下”搭建系统化专业课程思政群。[6]
国际商贸专业(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两条路线,一是深挖专业内涵,发挥自身优势资源的“内生型”,二是引入外部资源或构架,发挥联合优势的“协同型”。第一类的主要代表有:侯晓丽从OBE理念和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提炼国际贸易专业使命中涉及的15个核心思政元素,对应7种关键能力,打造“一言五鼎驱创新”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7]。李桂然、洪秘密等将课程思政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拓展了课程思政内涵上的扩充和外延[8]。第二类的主要代表有:黄翔借助网络大数据、拓展课程思政云空间、构建教育生态新机制,实现“岗课训证赛”5个维度相互融通与校内外双向驱动协同培养[9]。王光华通过借鉴美国DQP框架下副学士人才的培养标准建设国际商务专业,该标准以五大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成果为评价标准,德育目标在公民与全球学习领域得到实现。[10]
综上所述,目前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教”改革和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层面,对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研究不足。各院校结合自身特色,一方面通过课程资源整合、提炼专业使命、结合第二课堂、构建党建引领制度等方式从内部发挥办学优势资源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深度融合实践活动、借鉴国际化办学先进理念等途径协同外部资源,创新了专业课程思政模式。然而,普适性的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构架并不完善。
二、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思政的问题和挑战
(一)数字化背景下的学情挑战
随着00后这一代“数字原住民”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群体,学生主要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这一逻辑也被大数据时代彻底颠覆。学生会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海量的平台资源,借助日新月异的数据技术,个性化地主动获取和吸收新知识,而教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日趋弱化。数字化给学生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容易让人深陷资源选择的困难和娱乐化的漩涡。因此,需要将思政全方位融入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多层次多课程的联动,课内外体验式的学习过程,协同化的专业课程思政,搭建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二)专业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不足
从高职院校层面来说,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并未如课程思政一样全面铺开,也没有相关制度要求,并未通过顶层设计协同专业资源开展系统规划,专业课程与实践,专业课程与第二、三课堂思政目标和举措无法相互衔接形成统一整体,无法发挥协同效应。
从单门课程层面来说,缺乏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层面的课程思政设计规划。教师往往以课程组为单位规划课程思政目标、融入方式并准备思政相关资料,并未做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协调与资源整合,可能发生案例重复或存在盲区的情况。
(三)专业课程思政协同机制欠缺
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政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上也必然有统一性和关联性,但课程之间并未建立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高职院校教师普遍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但把专业与思想政治素养结合的能力亟须提升,部分教师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投入产出比不高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专业课之间在课程思政方面的交流和协同更少,需要有系统的专业规划来解决。
三、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总体思路
(一)一个根本统全局
高职国际商贸类专业培养的学生未来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专业根据自身特色,应着眼行业需求,融入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理念,按照“科学设计、系统规划、上下联动、立体实践、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以融合学生一二三课堂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重要抓手,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实现思政课程教育目标和专业课程知识点精准对接,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11],全方位布局课程思政教学落脚点,科学地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专业课程思政应当以习总书记新时代思政观为核心标准,把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人才,作为专业教育水准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要深入领会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才培养辩证法”,在此基础上,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统领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充满希望的青年生力军。
(二)五方协同育五德
在数字贸易发展趋势下,高职国际商贸类专业需要紧密对接各类国际业务相关企业,充分了解行业变革动向,与商务厅等政府主管部门、跨境电商综试区、国际商贸及数字贸易行业协会、各类外贸、跨境电商平台及外贸综合服务等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校政区行企”五方协同,采用学校为主、政府引领、行业指导、企业投入、综试区支持的模式,共同开展跨境电商供应链人才培养。重点培育学生“政治品德”“为人正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修养美德”教育五德教育。“政治品德”就是对共产主义事业和人民群众利益忠诚,培养学生大国意识、制度自信、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以及对中国制造商品的自信。“为人正德”就是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批评、不断完善自己,重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敢于担当、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职业道德”就是用职业人士的道德准则、情操与品质要求自己,重点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契约精神、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诚实守信观念、团队合作意识、抗挫抗压能力、爱岗敬业的责任感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社会公德”是遵循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寓伟大于平凡之中,集大有于大无之处,重点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吃苦耐劳、节约习惯以及尊重和包容不同观念。“修养美德”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准则,承袭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重点培养学生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素养和文化自信。
(三)多元多面促五育
高职国际商贸类专业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岗证课赛”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专业社团活动思政—专业实践思政—专业考证思政—专业文化思政”多元多面互促互利的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除了专业各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之外,还要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培育校内外指导老师,引导和激发教师投入课程思政和各类实践思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大环境。同时发挥专业特色,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探索,切身感受处于时代变化中的开放经济体制,引导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多元文化建立价值取向和体系,用崇高的价值体系与思想理论对他们施加影响,指引他们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出健全的情感人格,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美好的精神世界的人。
四、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路径
以上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总体思路也是高职专业课程思政宏观战略,在这一指导方针下,专业需要结合学校战略、现有资源和发展目标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具体谋划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方案,既要适应高职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政策要求,又要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
图1 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路径
(一)结合岗位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标准
高职国际商贸类专业应当依托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的岗位标准,完善采购与供应链、国际物流、跨境电商、报关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标准。把课程每个模块和项目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拆分和梳理,找到每个学习项目乃至每个知识点、技能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制定融入课程思政方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一以贯之地实施价值引领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创新校企协同培养的模式,依托“五方协同”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等软件,建设跨境电商仿真实训室、AI物流实训室等,让学生开展跨境电商运营、通关服务、物流服务、办理退税等跨境电商业务全过程虚拟仿真操作,实现教学场所与职业场所的一体化,并把课程思政融入到提高技术技能的虚拟仿真项目中去。
(二)打造专业层面课程思政协同共建
高职专业层面课程思政协同共建、具体实施包括以“三教”改革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建”“课程思政教师思政素养提升”计划。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分批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最终逐步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课程思政梯队。
1.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专业层面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讨”重点是专业统筹推进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改革。由于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共通性,在课程挖掘和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与课程之间开展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专业内部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讨”周期性研讨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渗透式教学、独立式教学、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在专业各课程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将学术资源与学科资源转化成育人资源,促进教育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既丰富了专业学科教育的内容,又能实现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在构建上的统一,让课程教育回归育人的根本目的;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话语体系创新,包括推进话语内容、话语方式和话语语境等三方面的创新。
在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时,首先要对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深入分析并优化设计,将所有教学内容按照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综合运用划分为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实施相对应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与课程的思政协同体现在综合运用层面。
2.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建
专业层面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建”重点是建设以新形态立体化教材为核心的专业课程思政资源。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立体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和配套的思政案例库,以及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课程思政元素相关的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利用更具群众基础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新渠道、新载体,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政育人。高职商贸类专业或专业群共同开发的课程思政案例库,以“五德”为线索,分为“政治品德”“为人正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修养美德”五个模块的思政案例,并通过案例和不同课程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比如结合跨境电商产品出口、防疫物资出口案例,引导学生增强国际标准意识、法律意识,通过“一带一路”“义新欧”中欧班列、中国疫苗出口海外案例,让学生认识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充分发挥其在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基于高职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创新制定思政课程教学规范,在课程标准和教案的审核与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学成效的评估等重点环节进行把控。在考核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创新,加大价值导向考核,考查学生对课程价值理念的认同度与接受度。基础知识采用课前布置学生线上预习任务结合课堂考察的方式,培养学生细致的工匠精神;专业知识通过课前线上学习和完成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讲练结合,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专业的态度;综合运用采用分组协作合作完成项目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
3.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高职国际商贸类专业应组建“校政区行企”五方协同的师资队伍打造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三双”教学团队,即遴选和聘请“优秀的专任教师+优秀的行业兼职教师”组建“双课程带头人团队”“双专业带头人团队”“双导师育人团队”,强化专、兼教师必备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体现“双优素质”“双元结构”。依托“三双”团队,开发岗标、专标、课标,共建课程、授课、命题,开展“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培养,实现学生优质就业与可持续发展。同时,校企合作建设型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通过“三双”教学团队联动育人,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在统一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目标下,融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践课堂)、第三课堂(网络课堂),协同开展育人工作,实现“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
在高职专业师资队伍培养举措方面,设立课程思政教改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推出示范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及教案等,引导教师共同学习研讨,提高主观能动性。同时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通过素质类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包括教育观念、情感、作风等,将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首位,明确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输给学生。
(三)构建“岗课赛证”结合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
围绕“岗课证赛”的人才培养模式,岗标引领、学赛一体、以证促学。首先,分析相关岗位的高水平职业人才能力以及获得相关能力的课程、实践和课外活动。可以采用PGSD能力分析模型,这是高水平职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其中P代表职业能力,G代表通用能力,S代表社会能力,D代表发展能力[12]。然后,根据岗位标准制定课程标准,确定各个课程的双导师分工教学模块,确定双导师实习实训指导模块。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就能获得专业相关技能证书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全国跨境电商B2C专员证书”等。再次,选拔对专业知识有热情的同学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包括教育厅(教育部)主办的全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货运代理”赛项、“关务操作”赛项等,将技能大赛作为模块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岗课证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五德”,从岗位标准为基础的知识技能职业“传承”,到实践和考证的职业“践行”,再到精进阶段依托竞赛的职业“弘扬”,三个维度层层推进,形成课程思政体系。通过“岗课赛证”结合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潜移默化地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总之,高职高质量国际商贸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总领下,通过分析高职商贸类岗位标准和PGSD能力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思政标准,在五方协同格局下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以多种形式的育人活动形成思政协同生态,在三教改革支撑下实现各门课程思政协同,以期实现培养又红又专、能创造丰富多彩人生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