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水面渔业养殖现状与发展方向探析
2022-09-07邱西敏薛凌展黄健翁祖桐陈燕婷王松发樊海平
文/邱西敏 薛凌展 黄健 翁祖桐 陈燕婷 王松发 樊海平
福建省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影响,形成了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 7℃~2 1℃,7 0%的区域年最低水温≥1 0℃,年积温5000℃~7600℃,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1400mm~2000mm,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符合大多数鱼类生长需求。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福建省渔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福建省依靠生态资源优势,针对湖泊、水库等水资源条件相继开展综合利用。截至2020年,福建省湖泊和水库的养殖面积占全省淡水养殖面积的51.02%,产量占全省淡水渔业养殖产量的19.93%,为福建省生态渔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当前,福建省大水面渔业生产要从原有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转变,既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也拥有重大机遇和发展前景。统筹协调好渔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适度开发和保护并重、可持续利用、三产融合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推进福建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大水面渔业发展现状
(一)水资源总体状况
根据《2020年福建省水资源公报》,福建省地表水资源量759.01亿m,地下水资源量243.51亿m,水资源总量为760.31亿m,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830m。福建省平均降水量1439.1mm,境内流域短、水库众多,大部分由地表径流还回海洋,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二)江河资源及分布情况
福建省境内河流众多,多数河流落差大且水流湍急,共有24个水系663条河流,总长度达12850km。流域面积在50km以上的河流共有653条,5000km以上的河流主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赛江(交溪)等五条。闽江为福建省第一大江,全长2959km,主干流长562km,流域面积60992km,约占福建省总面积的一半。九龙江属山地性河流,是福建省第二大河,主流长258km,流域面积14741km,约占福建省陆域面积的12%,河床比降较大,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三)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福建省以丘陵地貌为主,各水系依山成河、蜿蜒曲折,无大型湖泊,仅有一些中小型湖泊。截至2020年,福建省共有大中型水库196座,包括大型水库21座,中型水库175座,共约4230万ha,年末蓄水量80.34亿m。目前,70%以上大中型水库主要功能集中于灌溉防洪、发电、供水、旅游等,仅有少部分用于渔业开发。
根据2019年福建省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统计,福建省淡水养殖面积达86351ha,产量达84万t。大水面养殖面积约占淡水养殖面积的51.35%,产量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22.78%。大水面养殖以水库为主,养殖面积达43334ha,产量约16.25万t;少数在湖泊进行养殖,养殖面积达628ha,产量约4680t。从养殖方式上来看,网箱养殖面积83.38万m,产量约1.8万t。福建省大水面渔业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福州市、宁德市、漳州市、三明市、龙岩市和南平市等六个地区,其总产量占福建省大水面渔业总产量92.4%,大多数区域以养殖鲢鱼和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为主。
(四)大水面渔业发展措施与成效
1.主要措施
(1)加强流域水环境整治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福建省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2018年和2019年,清理整治内陆水域不符合规划养殖的网箱分别达19.5万m和5.23万m。经过三年全流域水环境整治,流域水质条件有了质的提升,推进了福建省大水面渔业向生态方向有序发展。
(2)优化渔业空间布局
按照农业农村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各地扎实开展2018年~2030年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编制工作。截至2018年,福建省40个内陆县已全面完成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的编制发布工作。在严格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大水面生态渔业区域,确保大水面内的养殖区不被占用,限养区内的大水面合理开展生态渔业项目。
(3)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资源养护
为发挥渔业生态功能,2014年以来,福建省在内陆水域闽江、九龙江、汀江等主要干流及支流、湖库持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鲢鳙等各类水生生物超过18.3亿尾,实现以鱼净水、以鱼养水,稳定福建省大水面渔业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流域内鱼类自然资源。在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主要溪段、河段,针对地方水生生物特色物种,建立大刺鳅等九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保护福建省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4)推动大水面生态渔业产业融合发展
各地在发展渔业的同时,积极协同推进二、三产业发展。如永安市打造“安砂”有机鱼,采用“互联网+生态农庄+生鲜连锁”的经营方式,建立起“从水里到餐桌”的水产品冷链加工及直销产业链。各地还积极发展淡水垂钓、水族观赏、科普教育等多种休闲业态。如泰宁县以渔文化为主题举办“大金湖渔人节”、垂钓大赛、烹饪大赛、水上高尔夫、巨网捕鱼、品尝鱼宴等活动,进一步挖掘大水面渔业资源,有力促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多产业融合发展。
2.取得的成效
(1)改善大水面生态系统水质质量
福建省通过“以渔净水”生态修复的原理,在大水面投放一定数量滤食性鱼类(主要是鲢、鳙鱼),以藻类、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为食,在天然水域自然生长过程中,抑制了藻类的过度生长,并利用食物链让水中的氮、磷等通过营养级能量进行转化,实现了以鱼净水。研究表明,每0.5kg鳙鱼可吸收碳量57.85g,每0.5kg鲢鱼可吸收碳量60.75g。以每年产310万t的鳙鱼计算,每年可通过放养鳙鱼从库区中转化带出约35.8万t碳,鲢鱼能带出46.9万t碳。此外,滤食性鱼类体重每增长1kg,可将水体中32g氮和4.5g磷转化为优质蛋白质。福建省大多数大水面水产养殖水域水质状况监测结果良好,以渔净水、以渔保水、以渔控藻功能进一步发挥,为大水面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示范,在改善水质、促进水域生态良性循环的同时,逐步探索出一条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模式。
(2)促进渔民增产增收
以大金湖和安砂水库为例,泰宁县大金湖渔业可养殖面积2586.7ha,每年定期投放大规格鲢鳙鱼,并采取轮捕轮放、捕大留小的生产模式,每年可上市平均规格3kg/尾鲢鳙鱼1000t,年产值1000万元,惠及周边农户1476户,平均每户年分红3000余元;永安市安砂水库库区面积2333.3ha,2005年由绿耕耘股份有限公司租赁经营,开展库区放养鲢鳙鱼和网箱人工养殖脆草鱼,2019年产量1800t,产值2568万元,养殖规模稳步扩大,企业效益不断增加。
二、大水面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福建省大水面渔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起步晚,经营方式单一,总体发展相对滞后,还存在着多方面问题。
(一)管理及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水域,往往横跨多个县市级行政区,管理上同时涉及渔业、水利、环保、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管理难度较大。目前,“一水多用,多方共赢”的格局尚未形成,缺少跨区域和跨部门的管理办法,各部门对大水面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规划缺乏共识,不能形成合力,“同河不同治”现象也比较突出,一些地区为了便于管理甚至存在“一刀切”的禁养理念。不完善的管理使经营业主面临多头被管的窘境,也增加了流域间渔业生产经营纠纷,生态渔业发展空间受限,进而影响了经营主体的生产活动积极性,导致部分大水面资源闲置浪费,不利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二)养殖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1.养殖理念有待转变
当前,大部分经营者对水域内放养鱼类品种认知不足。以放养传统的鲢鳙鱼等常规鱼类品种为主,缺乏多样性,养殖经济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经营者对库区载鱼量缺乏科学的评估,放苗时主要考虑放养成本,造成投放规格偏小、苗种数量过多等情况出现,导致放养成活率低,养成周期拉长,成品率下降,总产量减少,养殖效益不稳定。
2.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有待提高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福建省大宗淡水鱼产业规模偏小,与之相关的苗种产业发展滞后。目前,大水面渔业所需苗种大部分从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等地购入,就地供苗无法实现。跨区运输增加病害防控难度,导致苗种成活率不确定;长途运输限制了苗种规格,造成大规格苗种运输成本较高,这些均制约了生产经营者的经营决策。部分水库承包者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存在“人放天养、有收则收、无收则了”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完全照搬套用陆地池塘养鱼的方法,对于大水面的生态自净能力缺乏充分了解,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局部生态失衡等现象产生。
3.养殖设施设备有待更新
大多数大水面经营者重养殖轻设备,养殖靠观察和经验判断,没有配备相应的水质监测设备及其他科学养鱼必备仪器设施。缺少水质和鱼群健康状况相关的信息数据监测。养殖设施仍然以传统木材和泡沫等材料为主,使用寿命短、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同时设施更新淘汰易造成漂浮垃圾,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此外捕捞收获工作也以人力为主,现代化的先进捕捞设施设备普及率较低。
(三)外来物种养殖管控不够
据调查,部分养殖户对外来物种产生的生态破坏后果缺乏认知,仅注重外来物种引进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而没有认识到其长期和潜在危害,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和急功近利现象。影响较为突出的外来水生动植物主要有罗非鱼和水浮莲两种,其大量繁殖严重影响到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等问题。如龙岩市新罗区的万安水库,年产野杂鱼年约100t,主要为罗非鱼,其大量繁殖导致主养品种鲢鳙鱼生长缓慢,养殖效益逐年下降。连片水浮莲阻碍了水体与空气交换,降低水中溶解氧,使得浮游生物量锐减,影响滤食性鱼类的生长速度,给整个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阻碍,在闽江流域水口库区表现尤其突出。
(四)产业融合发展缓慢
在融合发展方面,以大水面渔业为载体的产业融合发展不足,目前加工流通、休闲垂钓、渔旅结合等二、三产业虽有被涉猎,但仍为发展中的薄弱点。仍然有不少地区大水面产业链条较短,仅停留在养殖生产第一产业阶段,尚未向二、三产业延伸。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品牌意识有所觉醒,但总体而言品牌建设尚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做大做强。仅几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品牌打造方面有所建树,如三明泰宁大金湖“晏清”、永安“安砂有机鱼”、永定“龙湖汀鱼”等,其他大部分企业在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过程中,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建设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三、大水面渔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依法依规保障渔业发展空间
建议统筹兼顾环境保护和渔业发展,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把握好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执行力度,强化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的管控,落实并保障渔业的发展空间。依法开展养殖证发证登记工作,保障生产者合法权益。对于明确划定为养殖区的大水面,应禁止占用或擅自改变用途,确保大水面渔业的发展空间。
(二)逐步完善大水面管理机制
建议各地方政府完善管理机制,协调多部门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政府牵头,协同农业、渔业、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林业草原等部门,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环境质量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界限标准,统一管理、落实责任、规范执法,根据需要开展区域联合执法,共同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
(三)生态为先发展高质量渔业
按照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局出台的《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出台的《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七条措施》,要协调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定期开展当地大水面渔业资源的本底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渔业养殖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防止过度捕捞,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杜绝超规划超容量养殖生产,将网箱面积及产量水平控制在环境承载力以内。鼓励发展生态渔业,通过品牌建设,提升渔业产品的附加值,走高质量的渔业发展之路。
(四)创新驱动大水面渔业融合发展
1.推广先进养殖设施与技术
建议各地有关部门积极向库区承包者和养殖户宣传最新技术与设施建设政策补助措施,提高养殖户应用创新的意愿,尽快改变现有的落后养殖捕捞模式。呼吁从业者建设高标准库区塑胶网箱,更新改造破旧网箱,推进库区生态健康养殖。针对目前部分库区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从品种选择、养殖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养殖户正向引导和规范,提升从业人员养殖技术水平。
2.加强品牌创建
鼓励大水面经营者强强联合,创建独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水产品牌或区域公共水产品牌,如“武夷山水”等公共品牌,开展水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组织经营者参加省内外交易会,如福建省每年举办的“渔博会”“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和省外的一些大型渔业展销会等,打响福建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品牌知名度,以品牌建设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此外,建议政府帮助养殖企业借助新媒体平台,如淘宝、京东、抖音、微信等,开辟新的销售渠道与模式,扩大产品销售范围。
3.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推进第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淡水鱼价值链,减轻对一产的过度依赖,降低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深挖大水面生态渔业文化内涵,利用大水面生态渔业的优美景观优势,撬动投资杠杆,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的趋势,促进渔业、旅游、垂钓、观光、餐饮、疗养等多方面融合,显著提升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效益。
(五)加大支持助推大水面生态渔业产业振兴
为全面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发挥职能、主动担责,将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部门协作,制定政策,落实资金,利用专项资金对水产设施设备、水产品加工生产线和品牌建设活动等进行补助。加大宣传引导,让渔业生态功能深入人心,加强环境监测,建设内陆重点水产养殖水域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夯实防灾减灾工作基础,以高新技术带动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提高生态渔产品的供给能力,打造一批大水面生态渔业模板,实现乡村振兴和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