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困境与突破
2022-09-06◎王忠英
◎王 忠 英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1]。可见,高职院校不仅肩负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也要积极进行科学研究。高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科研的重要主体,如何提升其科研素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以场域理论作为理论视角,对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困境进行多维分析,进而寻求突破路径。
一、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价值及其场域理论阐释
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是指高职院校的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所应必备的素质和修养,是其从事科研活动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具体是指高职教师在开展科研时需要的意识、知识、能力与道德等。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对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以及教师自身而言都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它作为一种实践性活动,是对其所涉及的实践空间、实践工具与实践逻辑的探索。而场域理论围绕着行动者在哪里实践、用什么实践以及如何实践等基本问题展开讨论,揭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逻辑,因而场域理论与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具有适切性,借助场域域理论可有效阐释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问题。
(一)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价值意蕴
1.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我国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科研的创新。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从政策层面开始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但在当前,其实现还受诸多问题制约,而科研是破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困境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动力源泉。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养对开展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至关重要,是时代所需。通过提升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探寻职业教育规律和方法,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进而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科研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走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之路,是其应有之义。
2.高职院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现实需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不断增强,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契机,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也就成为高职院校的现实需求。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开展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2],而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离不开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可为其科研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提升学校师资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提升、校企合作等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与加强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并能与学校的特色发展、专业建设等密切结合,逐步建立起一支有自己特色的科研队伍,推动高职院校实现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转变,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3.高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学者叶澜在描述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时强调,“具有科研的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必须强调有关研究能力的要求”[3]。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是支撑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支撑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先决条件。对于高职教师而言,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要求其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并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这将对高职教师形成一种积极的暗示。在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下,高职教师会产生不断提升自我科研素养的需要,而具备良好科研素养的高职教师可以对自身专业领域不断探索,开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较为紧密的应用型研究,以此增强自身的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在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高职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对其专业领域也能有所贡献,为其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二)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场域理论阐释
较高的科研素养是高职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基础以及开展科研工作的不竭动力,并影响着最终的科研成果产出;而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使教师在特定空间中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影响着高职教师在此空间中的位置。目前,高职教师的科研实力与素养总体上不容乐观,且不同高职院校间的教师科研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影响着高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及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彰显,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养势在必行,但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面临着诸多困境亟待纾解,而场域理论与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问题具有内在耦合性,该理论能为探究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问题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场域理论是布迪厄的代表性理论,也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布迪厄提出了“[(惯习)(资本)]+场域=实践”的分析公式,指出场域、资本与惯习是场域理论的核心要素,并将其作为反思社会实践活动的工具。他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架构[4]。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场域,包含着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即子场域[5],而每个子场域都可以被看做一个游戏空间,惯习和资本则是游戏中的筹码。其中,场域为实践者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空间,作为一个关系网络,其场域内充满了斗争;资本作为实践工具,既是场域内用以竞争的手段,也是竞争的目标;惯习是场域内的实践逻辑,易受到场域制约与形塑,同时也在不断建构与发展着场域;实践主体依靠持有的资本与惯习在场域内进行实践活动,并凭借资本与惯习不断改变着其在场域内的位置,使得场域呈现动态性。
根据场域理论,高职教师是高职院校科研场域的主体,其科研素养的提升并非教师孤立的个体化行为,本质上需要场域、惯习与资本的相互作用;同时,教师科研素养提升也容易受到资本、惯习、场域等影响。具体如图1所示。其一,资本是科研场域中有价值的资源。在科研场域内,高职教师所拥有的资本总量及其结构基本决定了其在科研场域中的位置,特别是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高职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关键,如果没有文化资本的外部补充,高职教师在科研场域中的状态很难得到改变。其二,惯习是形塑科研场域的重要力量。惯习是历史的产物,在科研场域中,不同的高职教师个体持有不同的惯习,在相互冲突与维持中形塑着场域;同时,场域惯习又影响着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良好的惯习有利于促进高职教师科研素养与实力的提升,而消极的认知惯习则会对其产生制约。其三,科研场域内的制度、氛围等是影响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外在因素。科研制度是科研场域内的运行规则,具有导向性;而场域科研氛围可为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不合理的场域制度规则、场域氛围等都会影响高职教师的科研自主行为。
图1 场域理论视角下影响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因素分析
综上可见,没有无资本与惯习的科研场域存在,也没有脱离科研场域而独立存在的资本、惯习,场域、资本与惯习三要素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对于科研场域的不利影响或因素,高职教师应努力克服其对科研素养提升的制约;同时,也应积极挖掘与不断补充有利元素,切实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为其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场域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困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较为显著,高职院校数量已占据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与其整体发展状况相比较为滞后,高职教师科研实力较为薄弱,科研素养水平有待提升。本文即以场域理论中的“资本”“惯习”“场域”等作为分析框架,对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困境进行深入探讨,寻找问题症结。
(一)客体维度:场域影响
良好的科研场域环境可以给予高职教师积极的自我暗示,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科研素养。但实际上,高职院校的科研处于一种较为散漫的状态,科研场域的功能发挥较为不够。
1.场域科研氛围较为平淡。在高职院校中,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较少,整体科研氛围较为平淡,这从侧面反映出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相关管理者没有认识到高职院校科研的价值,因此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健全的科研机构,为高职教师科研提供组织保障;同时,也缺乏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大多由科任教师兼任,其职责大多是统计每年学校的科研成果数据或进行上传下达,对教师科研的引导作用发挥不足。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繁重的教学工作使得很多教师埋头于教学,一些学生管理、行政等方面的繁杂工作也在消耗着教师的精力,使其无心顾及科研。而即使认真开展科研的教师,在没有浓郁的科研氛围浸润下,其科研行为也难以变成习惯性行为[6]。
2.场域科研制度不健全。科研制度具有一定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合理的制度有利于激发高职教师科研的活力。但在实际运行中,高职院校的科研制度亟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科研考核制度失范。部分高职院校将科研作为装饰门面的名片,追求论文、著作等形式科研成果的“量”而不重“质”。这种唯科研成果化的风气易使高职教师成为科研场域的挫败者,走入形式主义误区。同时,高职院校也未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科研评价考核内容,因为论文、著作等文字性成果并不是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唯一表现形式。其二,科研激励制度不完善。在激励形式上,很多高职院校一般采用奖金、津贴、职位晋升等偏物质方面的激励形式,这种激励形式较为单一且不利于引导高职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目的观。在激励内容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激励内容只与科研论文、著作等挂钩,较少关注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因此很多教师的科研成果停留在表面,被“束之高阁”的现象较为普遍[6]。高职教师科研旨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如果其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表面,便失去了高职教师开展科研的实质价值,也不利于其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本体维度:资本制约
布迪厄把资本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后来他又补充了象征资本[7]。科研场域作为高职教师工作与实践的重要场所,其科研素养提升易受到场域内的资本制约。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资本不足。文化资本作为科研场域最为基本的资本形态,主要是指教师个体在过去时间内所积累的科研知识与能力等,也可物化为具体的科研成果。高职院校目前虽在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但当前的教师主体主要以硕士学历为主,且大部分教师的引进是“校到校”的模式。硕士研究生虽然在教育阶段已接受过科研熏陶,但主要是偏理论为主的训练。同时,“校到校”模式下的教师虽然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相关企业经验和实践技能,这使得其在开展科研时存在一定的障碍,制约着高职教师开展与专业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除此以外,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其教师学历大部分停留在本科层次;加之教师长期在中职环境背景下,对科研活动接触较少,因此缺少相应的科研知识与科研经验等[2]。科研文化资本的不足,使得很多高职教师的科研实践开展较为困难,不利于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科研素养。
阿诺公司拥有目前世界先进的刀具制造和测量设备,专业从事各类高品质精密金属切削刀具的制造和修磨服务,为用户提供金属切削的整体解决、非标刀具的快速制造、刀具的专业修磨和刀具的外包管理。作为我国刀具专业修磨行业的缔造者和领头羊,阿诺公司已在全国设立了多个刀具专业修磨中心,基本上覆盖了中国的精密机械加工集中地区。
2.社会资本有限。高职院校科研场域中的社会资本主要指主体凭借社会关系网络获得资源信息的平台。社会资本不是自然分配或均衡配置的,而是靠自身关系、社会地位等不断积累的[8]。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易受到社会资本的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科研团队制约。在科研场域中,高职教师处于一个由“学校科研圈—系部科研圈—专业科研圈—所在团队圈”组成的从大到小的“同心圆”中[8],越小的圈子对教师的科研影响越大,因此科研团队圈是高职教师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在科研团队里,通过建立良好的科研关系,大家互帮互助以促进共同发展。但在实际情况中,团队中只有极少数教师能真正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凭借“友好的关系”来“挂名”,因此高职教师的科研素养难以得到提升;同时,科研团队成员的流动性也较大,缺乏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其二,校企科研合作制约。科研场域的社会资本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关系网络,更需要凭借高职院校主体的关系网络资源。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植根于区域经济,因此需要紧密的行业企业关系,而校企合作则是教师开展科研的重要平台。目前,国家虽然在大力提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但实际上校企合作呈现“学校热—企业冷”的状态。企业对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校企科研合作难以得到落实。
3.经济资本匮乏。在科研场域中,经济资本主要指因开展科研而发生的费用总和,包括科研资料、科研培训、专家咨询费等方面的支出,也包括科研奖励。经济资本对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制约虽远不如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但其是高职教师科研的后盾,充足的经济资本可以保证教师安心科研,在科研中不断成长。根据《202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显示,2019年中各类高等学的校科技经费拨款约为2 458亿元,其中113所“211”及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占比约为62.76%,917所其他本科高等学校占比约为35.76%,977所高等专科学校占比为1.48%。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拨款与本科高等学校的科研经费拨款数额差距较大;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不同,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科技经费拨款也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高职院校争取高水平的课题难度大,主要以省级、市级或行业学会等性质的课题为主,甚至很多课题都需自筹经费。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的有限,导致其在购买学术数据库、科研培训等必要的科研支出时经常捉襟见肘。这也意味着高职教师从事科研的基本条件无法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职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三)主体维度:惯习形塑
科研惯习是制约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主体要素,指教师在过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观念、经验等产物,又包含了教师在科研场域中不断形塑的惯习。惯习不是不变的,而是呈现相对稳定性。在科研场域中,科研惯习会影响着教师的科研行为。
1.科研认知的偏颇。在高职院校里,不乏部分教师有“科研是专家的工作”的想法,甚至很多教师认为高职院校没有必要做科研。特别是在科研氛围平淡的高职院校,这种科研认知较为常见。这种对科研认识的偏颇所反映的是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固步自封以及对科研价值的认识不足。很多高职教师将自己固守于教学角色里,认为教学工作是其主要任务,而科研就是一种额外负担。因此,很多高职教师对科研的兴趣不高,从事科研的内驱力不强。
2.科研心态的偏差。高职教师科研旨在为其专业发展服务,同时也可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但在实际中,很多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发表科研论文的目的只是为其在评职称或职位晋升等方面增加优势,这种科研目的观与高职教师科研的本质发生偏差,而一旦目的达到,高职教师再次从事科研活动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因此其科研持续性不强,科研素养也不能得到持续提升。同时,这种功利性的科研心态也容易使科研成果虚无与空泛[9]。
3.学术规范意识不足。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科研训练,很多高职教师对学术规范认识不足;同时,高职教师身处科研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的行为也是互相影响的。特别是在学术功利化的风气影响下,易出现篡改他人数据、不规范引用等现象的发生,阻碍了学术研究的健康良性发展。这种行为不仅导致科研成果质量低下,也不利于个人科研素养的提升以及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提高。
三、场域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路径突破
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高职院校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场域理论指导下,净化高职教师科研场域、扩大高职教师资本积累以及重塑高职教师认知惯习是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基本路径。
(一)净化高职教师科研场域
2.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科研管理功能。高职院校要为教师参与科研提供科研制度上的保证。其一,完善科研考核制度。在考核内容上,高职的科研成果不能仅仅关注科研论文的数量,还要关注质量,避免因注重“量”而引发科研的功利化行为。同时,科研考核内容不能单一化,技术专利、校本课程开发、活页教材、校企合作技术改进等方面也应成为高职院校科研场域中竞争的筹码。在考核方式上,要重结果与重过程相结合。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教师科研过程的监管,不能仅仅关注是否有显性的文字成果等,而应将教师的科研表现作为重要考核指标。除此之外,还要注重高职教师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为其成果转化提供资源与平台,回归高职教师开展科研的本质。其二,建立合理的科研激励制度。首先,要重视目标的激励作用。科研目标的难度设置要合理,应综合考虑高职教师的职称、学历、科研经验等要素,让大部分的教师能“跳一跳,够得着”。其次,在激励形式上注重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属于外部激励,对教师科研积极性的调动只能维持在一定水平;而精神激励相对更为深沉和持久,高职教师也较为重视来自外部的肯定与尊重以及自身的社会地位等。为此,高职院校除了采取奖金等物质激励,还可采取科研成果表彰大会、培训进修以及发放证书等精神奖励的方式,激发教师科研热情。
(二)扩大高职教师资本积累
1.加强科研培训,提升文化资本。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充足的文化资本储备基础上,而科研培训可有效扩大教师文化资本的积累。在培训内容上,首先应加强科研原理与方法的培训,包含科研基本流程与一般步骤、研究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等。由于高职教师的科研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应以教师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针对性培训,特别是要为青年教师配备“科研导师”;同时,要加强学术规范方面的培训,高职教师具备基本的学术规范常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保证科研质量。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帮助高职教师了解与掌握行业企业的专业或技术变革,为其科研的开展奠定基础。在培训形式上,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研培训形式主要包括学术报告、专家讲座等,但这种纯理论讲授形式的科研培训难免会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培训效果不理想。为此,可以通过讲解具体的科研案例等为辅助形式,或邀请行业领域内有丰富科研经验的高职教师讲述科研历程与经验等,这种形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科研要领,同时有利于教师“模仿”成功教师的经验,经过科研实践的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模式,助力其科研实力的增长。除此之外,继续教育也是增加教师文化资本的重要途径。继续教育在强化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注重科研所必需的统计与测量、科研方法等知识的学习与训练,使教师具备完整的科研知识结构[10]。
2.强化相关合作,扩充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高职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资源支撑。通过相关合作,可有效扩充高职教师的社会资本。其一,加强科研团队成员合作。一项课题的完成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因此高职教师要积极组建并参与到科研团队中。科研团队成员应是老中青合理搭配、梯次分明的,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可以有效助力青年教师的科研成长,而青年教师的加入也会给团队带来活力。同时,团队中还可以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成员之间可以交流探讨,不断发生思想碰撞,这也有利于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但是,科研团队不是个别教师袖手旁观的“避风港”,而是需要每一位成员能真正参与其中,成员间互相帮助与合作以克服科研困难。其二,加强校企科研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高职教师运用自身理论知识与企业携手解决区域行业共性技术问题,有利于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同时,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企业与教师可共同探索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高职教师也可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共同攻克专业难题以期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11]。为此,地方政府也应发挥引导作用,对参与校企科研合作并在行业企业技术方面作出贡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激发企业参与校企科研合作的热情,为高职教师科研提供平台。
3.多元资源整合,增强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是高职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经济资本的匮乏易使得教师的科研活动浅尝辄止。因此,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包括图书书籍、学术资源库、技术设备等;同时,高职院校应多方筹集科研资金。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科研都是为区域经济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地方政府和有关职业教育部门有责任为高职院校设立科研专项资金,为其提供必要的经费。此外,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且高职教师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其科研成果有利于行业企业产品技术等方面的改进与创新,因而行业企业在必要时可为高职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多种形式的资助。高职院校和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做好动态跟踪,避免滥用。总之,充足的经济资本有利于高职教师专心科研,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升素养。
(三)重塑高职教师认知惯习
1.端正科研动机,形成正确科研认知。外在条件的改变可为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提供一定的保障,但其决定性因素主要在教师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即其是否有自觉提升的意愿与积极的行动。首先,高职教师要改变“教师只要做好教学”“科研是专家的事”等偏颇认知惯习,重塑自身角色定位,明白教学与科研都是高职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高职教师身处教育教学一线,最了解当前专业领域发展的问题,因而可以结合所授专业选准研究方向,增加研究深度。其次,“唯职称”的心态易使得教师科研行为的持续性不强,因此教师也要转变科研动机。虽然科研成果有利于职称评定或职位晋升,但是评职称与晋升并非科研的唯一目的,教师应更加关注科研本身的意义,正确认识自身科研的价值,能自觉承担起科研责任,激发起内在的科研热情,强化自身开展科研的内驱力。
2.坚持探索真理,夯实学术规范意识。学术规范是每一个研究者必须遵守的学术道德[12],具备基础的学术规范意识是开展科研的前提。高职教师科研是对专业领域以及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探索,因此需要其具备能够探索真理的科研精神,并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否则容易迷失科研方向,失去科研基本道德素养与创新动力[13]。为此,高职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学术规范方面的培训,掌握学术规范要领,并能够在科研工作中严格执行,追求科研成果的真实性,为其学术生涯和学校荣誉负责。当高职教师具备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与认知惯习时,不仅有利于其科研素养的提升,也会对整个科研场域产生积极影响。
总之,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问题并非教师个体化行为,但其主动性是提升科研素养的决定性因素。高职教师要想改变当前困境,需要重塑惯习、扩充资本;同时,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也需要学校、社会的支持与参与,为其提供良好的场域环境与资本等,共同破解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