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022-09-06鹿鑫胡秋月罗金郭栋栋
鹿鑫,胡秋月,罗金,郭栋栋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
1 引言
装配化施工工艺最早出现在1964 年的日本,在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常见技术,与传统施工技术方案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质量可控、性能良好、低能耗等优点,符合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从长远角度可以认为,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出现有效促进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变革,值得关注。
2 工程概况
湖宸院项目位于郑州市中原区长江路与西三路交叉口,采用了施工总承包模式,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约2.2×105m2,包括9 幢建筑物与配套工程项目,其中,建筑物包括地上34层与地下3 层,采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该建筑主楼5 层以下结构采用现浇施工,5 层以上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主要预制构件包括剪力墙(柱)、叠合板、楼梯等。
3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3.1 施工准备
本项目施工准备包括:
1)施工技术准备,要求相关人员做好图纸会审等工作;在施工前了解现场与周边的情况,掌握地质资料等。
2)劳动力组织准备,对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并明确施工计划。
3)器械准备。编制施工器械使用与供应计划,确保施工机械及时进场。
4)物资准备。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供需方案。
3.2 机械选型
为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本次工程项目的塔吊选型数据见表1。
表1 塔吊安装布置
3.3 预制构件的堆放
在堆放预制构件时,应确保场地平整且无污染,以此避免构件因为受力不均匀而遭到破坏[1]。同时在堆放过程中应在下方垫上结实的构件,这是避免构件破坏的常见方法。
4 施工方案分析
4.1 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吊装
在场内运输中应注意以下内容:(1)为保证构件整体结构稳定,在运输中应配合枕木等措施做好保护;(2)根据场地情况规划运输路线,以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消耗;(3)配合计算机系统对构件的运输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在计算机模拟之后搭设构件堆料场以及吊装系统等,实现自动化控制。
4.2 安装预制柱
在预制柱安装施工中,施工基本工序如图1 所示。
图1 预制柱安装的工艺流程
在该项目施工中,施工重难点是承台与柱之间的连接施工,采取的施工工艺为:通过预制期间预留的搭接钢筋进行结构连接,连接后再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保护层。这种施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提升预制柱连接的整体性与强度。在施工中,还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为确保整柱体的垂直度,可通过调整承台与预制柱之间的螺栓组件来调整其垂直度,这种施工方法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
2)在设置剪力键中,应密切关注其抗剪性能变化。并且根据我国的规定,剪力键的高度应控制在30 mm,且端部倾角应小于或等于30°,这也是指导施工过程的重要参数[2]。
3)后浇筑混凝土施工中,为确保后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应在纵筋连接之后浇筑混凝土,首先,考虑到连接处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在浇筑前可通过凿毛等方法保证界面粗糙度,并认真清理表面的杂物。其次,在浇筑中应选择合适强度的混凝土,关注连接部位的强度质量标准。最后,施工中可采取振捣施工工艺,在浇筑结束后立即对预制柱施工部位做养护。
4.3 预制板安装
预制板安装的基本施工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预制板施工技术流程图
施工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1)准确标注。施工中对所有的预制板进行编号之后,根据编号信息布置现场,为接下来的吊装提供支持。(2)铺设水泥浆层。在吊装过程中因为板较薄,在施工中易出现破坏。为避免这一问题,在施工中应根据规范选择在距离地面300 mm 的位置缓慢下放,同时也要兼顾承重墙等构件对板产生的集中荷载。另外,案例项目在梁或者承重墙上铺设了10 mm 厚的水泥砂浆,最终的施工结果证明,该工艺有助于降低吊装中板产生的拉应力。(3)接缝处理方法。在所有预制板就位后即可根据设计方案设置附加钢筋,并将水电等管线埋设至指定位置,最后浇筑混凝土。同时考虑到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所有预制板水平接缝位置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可以按照式(1)确定:
式中,Vu为极限承载力;fy为垂直界面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N为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值;Asd为垂直穿越结合面的抗剪结构面积。
在该项目中发现,水平连接预制板过程中可能出现开裂漏水等质量问题,所以,技术人员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垂直板边缘改为键槽形式,这种改进方法有助于增加边缘位置的接触面积并强化其受力水平。(2)使用更大尺寸的预制板,这种施工工艺有助于减少连接缝数量,但还应该考虑预制板运输与生产等环节的质量控制。(3)完善预制板连接位置的日常养护。
4.4 安装预制墙体
在以往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墙体施工的基本流程包括定位、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与拆模等。而在本工艺中,墙体的施工流程已经明显简化,其具体施工内容主要包括:调整插筋→起吊墙体并就位→安装斜支撑→精调墙板等,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包括:
1)调整插筋。在下层混凝土浇筑前,为避免构件与墙体的连接质量受到影响,可利用限位框对相关位置的钢筋进行限制;在施工中若发现钢筋出现较大的位置偏差,可通过校正措施进行调整,必要时可选择凿开混凝土。
2)安装斜支撑。因为墙体形体较大,所以,在安装后对斜支撑的性能要求较高,该项目中采用了钢架支撑工艺,斜撑承载力根据式(2)计算:
式中,σ 为斜支撑的承载力,N;A为单根钢结构的毛截面面积,m2;l为轴向力设计值,N;F为钢材抗压设计强度,MPa;φ 为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项目中的所有斜向支撑结构的安装应满足要求,在确保其性能满足要求之后,要求每块墙体支撑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且水平向夹角小于60°。
3)针对连接部位因为养护不当造成的开裂问题,可选择在框架湿节点位置后浇混凝土时,选择微膨胀混凝土工艺,这种施工方法可以避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位置出现收缩裂缝,但是在采用该类型混凝土后应确保养护时间大于或等于14 d。
4.5 安装预制楼梯
安装预制楼梯的基本施工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预制楼梯的施工流程图
因为预制楼梯普遍有体型巨大的特征,所以,在施工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要求:(1)在吊装期间,为避免构件因为受力不均匀造成破坏,在施工中可选择吊扁担工艺。该装置普遍由型钢加工制作而成,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吊装过程中需要按照规范确定吊点与吊具,可以提升吊装施工质量。(2)在楼梯就位之后,可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测量,确定位置符合施工图要求之后即可固定。在连接中普遍采用螺栓连接与焊接的方法,在连接结束后即可浇筑混凝土封装。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位置普遍具有节点区域薄弱问题,为了避免节点区域混凝土出现开裂、裂缝的质量问题,技术人员可选择补偿收缩混凝土,且混凝土强度应比构件混凝土强度高出5 MPa,这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施工效果[3]。
5 结语
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技术复杂,在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缺陷,所以,相关人员应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准备与构件运输等相关规范要求,掌握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施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施工质量缺陷的发生率,最终为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