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戈美拉汀和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2-09-06彭习呈孙香凤吕息珍
彭习呈,孙香凤,吕息珍,喻 珍
(白云精神病康复医院精神科,广东 广州 510515)
抑郁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患者病情极易反复发作,具有较大的治愈难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1]。现阶段,临床正在深入探讨如何有效配伍抗抑郁药物。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文拉法辛、阿戈美拉汀均较为常用,但是对二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对比研究较少[2]。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抑郁症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了抑郁症治疗中阿戈美拉汀和文拉法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阿戈美拉汀组、文拉法辛组两组。文拉法辛组40例患者年龄36~64岁,平均(50.2±8.4)岁,女性19例(47.5%),男性21例(52.5%)。在病程分布情况方面,2~5年24例(60.0%),6~9年10例(25.0%),10~12年6例(15.0%)。阿戈美拉汀组40例患者年龄37~65岁,平均(51.2±8.6)岁,女性18例(45.0%),男性22例(55.0%)。在病程分布情况方面,2~5年23例(57.5%),6~9年9例(22.5%),10~12年8例(20.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具有正常的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2)均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3)均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1)有器质性病变引发的精神障碍;2)有药物过敏史;3)有严重自杀企图及行为。
1.3 方法
1.3.1 文拉法辛组
让患者口服25mg文拉法辛缓释片,每天3次,之后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增加剂量到150~225mg/d,每天3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3.2 阿戈美拉汀组
让患者口服25mg阿戈美拉汀片,每天1~2次,之后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增加剂量到50mg/d,每天1~2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抑郁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7分、7~17分、18~24分、>24分分别评定为正常、可能抑郁、肯定存在抑郁、重度抑郁[4];2)不良反应。患者均随访1个月。
1.5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HAMD评分,降低0~24%或提升、降低25%~49%、50%~99%、100%分别评定为无效、有效、显效、痊愈[5]。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的抑郁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的HAMD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阿戈美拉汀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文拉法辛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的抑郁程度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阿戈美拉汀组患者治疗后有8例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5.0%;文拉法辛组患者治疗后有4例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0.0%;两组评分数据对比(χ2=12.83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阿戈美拉汀组患者治疗后有1例便秘、1例头晕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文拉法辛组患者治疗后有2例恶心、1例口干、1例乏力、2例便秘、2例头晕头痛、1例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数据对比(χ2=14.4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抑郁症在临床较为常见,严重损伤了患者的神经系统,需要及时有效治疗。现阶段,药物保守治疗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拉法辛、阿戈美拉汀等,治疗效果不同。文拉法辛的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促进中枢突出间隙5-羟色胺功能的一定程度增强,最终将良好的治疗作用发挥出来。文拉法辛对胆碱能、组胺能等受体具有较弱的结合能力,但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促进β-受体敏感性的降低。临床实践证实[6],文拉法辛会引发患者严重副作用,从而无法有效保护患者。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靶点为褪黑素M1和M2受体,作用原理主要为结合下丘脑的M1和M2受体,阻断5-羟色胺2C受体。临床实践证实[7],阿戈美拉汀不会引发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护患者。
相比于其他的抗抑郁症药物,阿戈美拉汀在临床上应用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阿拉美拉汀进入人体之后,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周期,对抑郁患者紊乱的睡眠习惯进行调整和优化,让抑郁症患者的夜间睡眠结构得到优化,从而让其拥有更加高质量的睡眠。服用阿戈美拉汀之后,抑郁症患者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质量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一天之内的活动节律得到了规范和调整,抑郁症患者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可以得到调节和稳定,让抑郁症引起的内分泌紊乱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和治疗,恢复抑郁症患者的内分泌稳定状态。临床研究发现,阿戈美拉汀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对人脑的海马区神经元产生直接的作用,该药物会刺激神经元细胞,让神经元细胞的可塑性以及再生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长时间持续用药可以保证患者脑部齿状回区的神经元细胞会出现明显的再生现象,颗粒细胞也很随之出现明显的再生,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来说十分有利,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的恢复。在药代动力学方面,阿戈美拉汀主要通过口服的方式进入人体,它在服用后2h左右就会达到血浆峰浓度,在饭前服用阿戈美拉汀或者饭后服用阿戈美拉汀都不会对药物的吸收情况产生显著的影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良好,因此,该药物逐渐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普及,并且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阿戈美拉汀也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对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群体来说,患者脑部的神经元细胞受到的损伤属于大面积且较为严重,这与患者长时间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从心理健康还是生理健康方面,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群体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和损伤,这就导致这类抑郁症患者群体在临床上很难得到有效治疗,且后续复发率很高,患者预后情况普遍较差。临床上对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通常会采用药物联用的治疗方式,单独使用阿戈美拉汀已经不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一般会与阿戈美拉汀进行联用的药物主要是文拉法辛,这种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抗抑郁症效果,临床上关于文拉法辛的标准用量一直也存在争议。相关研究探讨了阿戈美拉汀与这两种不同剂量的文拉法辛进行联用时所具备的临床效果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较大剂量的文拉法辛(150~300mg)时,阿戈美拉汀联用方案会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相比于小剂量的文拉法辛,患者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大剂量文拉法辛联用阿戈美拉汀的治疗方案在安全性方面有待商榷,因为这种联用方案伴随着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与小剂量文拉法辛联用阿戈美拉汀的治疗方案所具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因此,本研究选择的文拉法辛使用剂量为150~225mg。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8],在抑郁症的治疗中,阿戈美拉汀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文拉法辛。同时,治疗后1周、2周、4周患者具有显著较低的HAMD评分,此外还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本研究结果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抑郁症的治疗中,阿戈美拉汀比文拉法辛效果更好,更能促进患者HAMD评分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减少、治疗效果的提升,可以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本研究采用平行对照的研究方式探讨了阿戈美拉汀与文拉法辛单药治疗抑郁症所具备的临床效果差异。两组患者分别使用文拉法辛和阿戈美拉汀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治疗后的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程度评分方面具有明显更低的分数(P<0.05)。这说明,相比于使用文拉法辛单剂治疗,阿戈美拉汀单剂治疗抑郁症可以更加明显地缓解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让抑郁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情绪状况,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分析原因可能是,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主要依靠的是对于患者睡眠节律状态的调节和改善,通过这种途径让患者的身体自行完成疗愈过程,逐渐将患者紊乱的内分泌状态调节到健康稳定的状态中,让患者整体的生理状态恢复稳定,让患者认知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患者脑部受损的神经元细胞可以受到有力刺激,从而实现再生,让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文拉法辛进行治疗则主要依靠延长人脑内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时间,从而让患者的低落情绪维持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的正向情绪状态受到诱导和维持。
今后临床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阿戈美拉汀,从而使其将更加的治疗作用发挥出来,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有效避免,从而使患者将更佳的精神舒适体验获取过来。综上所述,抑郁症治疗中阿戈美拉汀的临床效果较文拉法辛好,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