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故障原因及维修措施分析
2022-09-06周仕祥
周仕祥
常州交通技师学院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技术也日益发展成熟。汽车是一种复杂的机械综合体,可能由于操作失误、设备老化或维修不当引发机械故障,出现刹车换挡失灵、排气管漏油滴水等故障现象,需要了解汽车机械故障的产生原因,使用有效的检测技术对故障类型、位置进行确定,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以保证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
1 汽车机械故障的类型和表现
1.1 机械故障主要类型
汽车作为复杂的机械综合体,包含众多的机械构件,可能在使用中出现机械故障问题。汽车机械故障大体可以分为机械配件断裂、腐蚀、磨损、变形等。其中,机械配件断裂具有很大的危险,如汽车车架断裂、钢板弹簧断裂等故障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通常是因长期受外力作用且缺乏保养引起的裂纹甚至折断现象,需要根据汽车行驶里程和时间定期进行检测保养;机械配件腐蚀是受天气、路况等因素影响,使得金属、合金材质的机械配件发生电化学、化学等腐蚀现象,使得机械配件出现性质、尺寸变化,影响机械配件性能和使用寿命;机械配件磨损是汽车机械故障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机械配件在汽车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磨料磨损、微动磨损等各种类型的磨损会使机械配件发生尺寸变化,降低配件精度和性能;机械配件变形是受环境、荷载力、残余应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机械配件出现变形,严重影响机械配件性能和使用寿命。
1.2 机械故障外在表现
根据汽车机械故障的外在表现,可以分为异响、排烟异常、刹车失灵等类型。当汽车零部件存在问题时,可能出现各种异常响声,包括摩擦声、敲击声等,这些异常响声表明机械零部件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检修,以预防汽车安全风险。排烟异常也是汽车机械故障的常见表现,根据汽车排出气体的浓度和气味、颜色等可以判断排烟是否异常。比如冒白烟可能是发动机气缸缸垫存在磨损,使散热系统中的水分进入燃烧室生成水蒸气排出;冒蓝烟可能是机油进入发动机内,或发动机内部存在刮伤、气门处严重磨损;冒黑烟可能是化油器控制存在问题,导致过多燃油进入气缸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汽车刹车失灵也是机械故障的常见表现,原因可能是操作不当,或严重超载,或是刹车泵内存在杂质、真空助力泵失效等。了解这些机械故障的外在表现,有助于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发生位置,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汽车机械故障的产生原因
汽车机械故障的产生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别,分别是汽车使用不当、汽车质量问题和检修能力不强,具体分析如下:
2.1 汽车使用不当
汽车机械故障很多是由于驾驶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使用不规范会加重汽车机械配件的负担,加深机械配件的磨损和老化程度,可能出现汽车配件磨损、变形、腐蚀甚至断裂问题。有些车主高频率、高强度使用汽车,使汽车机械配件长期处于高强度作业状态,超过了机械配件的限制额度,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会对机械配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尤其有些车主为了个人方便或获取超额利润,经常超载,使汽车处于超额超载的运行状态,加重汽车机械配件的损耗程度,可能引发累积性的劳损,容易发生机械故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有些驾驶员自身驾驶技术不熟练,缺乏丰富的驾驶经验,却盲目冲动,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存在很多操作不当的现象。比如安全意识不强,经常超速行驶,存在很多猛加速、急刹车的不良操作习惯,这些会加速汽车机械配件的磨损和老化,严重影响汽车性能,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
有些车主不仅忽略行车安全,对于汽车的日常保养工作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汽车需要定期的保养来确保处于健康状态,通过对汽车零部件和整体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及时排查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及时修理或更换存在问题的机械配件,保证汽车的安全稳定性。然而,有些车主盲目认为汽车不存在安全隐患,未能充分认识到日常保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甚至在出现一些故障现象后都没有及时保养检修,最终导致机械故障的发生。
2.2 汽车质量问题
汽车自身的质量问题也是引发机械故障的重要原因,部分汽车出厂时就存在质量缺陷。比如有的汽车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或是规格型号不对,或是安装质量不过关,都可能影响汽车的机械性能,可能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引发机械故障。有些汽车生产厂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断下压汽车造价,对于质量管控不够严格,使得汽车机械配件使用性能较差、使用寿命缩短,埋下机械故障的隐患。有的汽车配件厂在机械配件加工制造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质量标准,使得市场上存在大量质量低劣的机械配件产品,在汽车制造、保养维修过程中使用这些产品会降低汽车机械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严重降低汽车的整体性能与使用年限。同时,部分改装厂在对汽车改造期间不重视机械零配件的质量安全性,没有按标准进行科学改装,而是盲目安装车主要求对汽车进行改造,使得机械整体的机械安全性受到损害,埋下机械故障问题的风险隐患。
2.3 检修能力不强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保养检修是预防和处理机械故障最为有效的措施,而保养维修不当会使得机械故障隐患无法及时排除,最终引发机械故障,危害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养检修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汽车检修能力不够。
汽车需要定期保养,或在发现故障问题后及时进行检查维修。然而部分检修人员的技术能力有限,无法处理高难度的机械故障,或是马虎大意,对于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视而不见,甚至在维修后出现更为严重的故障。这既与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存在直接关系,还暴露出部分人员工作态度的不端正。汽车维修工作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汽车机械结构有全面的了解,可以熟练运用各种故障诊断技术与维修措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维修人员自身能力不足,无法准确排查汽车的机械故障问题,更难以判断机械故障的原因和位置,导致汽车检修不彻底,安全隐患未能有效排除。还有些检修人员缺乏职业精神,未能严格按照检修规范操作,存在不当的操作行为。比如在零件拆卸和安装过程中存在零件缺失、损害等情况,会埋下新的故障隐患,增加汽车使用的安全风险。再如,有的工作人员为了经济利益,向车主推荐并不适合的油品,由于加入错误型号或质量较差的润滑油,加重汽车发动机的磨损程度,使机械配件出现过度磨损,导致机械故障频发。
3 汽车机械故障的诊断方法
对于汽车机械故障的诊断,主要有观察法、经验法、仪表法、智能诊断法等,既需要故障诊断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汽车机械故障类型、表现及原因有清晰的认识,还需要掌握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与准确度。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故障诊断方法并非独立使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故障诊断工作。
3.1 观察法
观察法,顾名思义即是通过对机械故障的外在表现进行观察,根据机械故障表现情况对故障类型、原因进行初步判断。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汽车机械故障往往伴有明显的外在表现,观察法的应用十分普遍,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缩小故障范围。具体可以从听异响、闻气味、看颜色等方式,通过观察排烟、密封条等情况了解汽车机械故障的情况。
比如汽车车门无法关闭、关严实,可以观察门缝间隙和密封条等情况。如果门缝间隙过大,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异物阻隔。如果密封条存在损坏,需要予以更换。如果润滑情况不好,可以添加润滑油。还可以对锁扣位置进行微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诊断较为简单的机械故障,快速采取维修措施将故障排除。
3.2 经验法
经验法即依赖维修人员的工作经验对汽车机械故障进行判断,这要求维修人员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汽车机械构造和常见故障有深入全面的认识。维修人员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可以通过汽车机械故障描述大体判断故障的部位和原因,为后续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快速缩小故障诊断的范围,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在实际工作中,经验法与观察法、仪表法等搭配使用,尤其是观察法要求维修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维修人员的经验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才能根据故障表现快速、准确的完成故障诊断工作。而仪表法、智能诊断法等虽然依赖于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对维修人员工作经验的依赖度较低,但个人经验同样可以起到缩小范围的作用,降低故障诊断工作的时间和成本。
3.3 仪表法
仪表法即借助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对汽车机械故障进行检查诊断。目前很多车辆都具有一定的自我检测功能,可以对汽车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检修人员要善于利用这些数据信息,比如根据观察燃油表等仪表盘了解汽车运行状态,获取汽车自我检测的故障提示等信息。
除汽车自带的自我检测功能外,还可以借助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对汽车故障进行排查,比如使用温度计来检测汽车不同部位的实时温度。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汽车故障诊断仪器被研发出来,可以借助机械故障诊断仪器实现故障的快速诊断。目前先进的汽车诊断仪器可以连接汽车中枢系统,对汽车软硬件进行全面检测,收集异常数据信息,为检修人员提供故障诊断依据。例如一辆本田雅阁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载自检故障指示灯开启,检修人员无法借助观察法和经验法判断故障部位及原因,选择使用IDS诊断仪进行故障诊断。使用IDS 诊断仪检查发现无法与PCM 建立通信连接,判断存在线路断路情况。配合其他诊断方法,最终发现车身钣金件的毛刺将线路刮破,接通线路后故障排除。
3.4 智能诊断法
智能诊断法即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机械故障诊断工作中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故障诊断更加全面、细致、智能。通过连接汽车收集各方面的数据指标并导入分析模型,对存在异常数据的机械配件进行重点诊断,提高故障诊断的精准性和全面性。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建立汽车故障数据库,全面搜集整理汽车故障信息,不断丰富故障数据库的内容,为故障诊断提供技术服务。汽车机械故障诊断可以借助汽车故障诊断数据库,通过查找对比相近故障,快速查明故障原因,确定故障部位,采用最合理的故障维修措施,提高汽车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的科学性。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机械故障诊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并不单纯依赖于某一种诊断方法,而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方法。当机械故障较为简单、常见时,往往通过观察法和经验法即可顺利完成故障诊断任务。而当故障较为复杂,需要运用多种诊断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有些汽修人员盲目信任个人经验,对于仪表法和智能诊断法的运用很少,可能导致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疏漏,导致故障维修不彻底。而有些人员工作经验欠缺,无论什么故障都直接使用仪器法进行全面排查,也会导致故障诊断工作效率过低,不必要的增加个人工作负担,也会提高汽车机械故障维修的成本。
4 汽车机械故障维修的有效措施
针对导致汽车机械故障出现的原因,不仅要认真做好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还要重视汽车的日常使用与保养,提高故障检修水平,保证汽车的安全稳定性,避免因机械故障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4.1 重视汽车的日常使用与保养
重视日常使用与保养是预防机械故障发生的有效手段,这要求车主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规范驾驶、定期保养。这需要交通管理部门加强驾驶员的技能培训与考核,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也需要驾驶员自身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日常驾驶汽车时规范操作,杜绝超载等危险行为。在汽车达到保养期限,或发现故障现象后,及时保养汽车,避免汽车机械故障的发生,提高汽车整体的安全性。
4.2 加强汽车质量检测诊断
汽车机械故障的发生有一部分来自于汽车自身的质量缺陷,或是采用质量低劣的机械零部件进行检修或改装。因此,需要对汽车整车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更换质量不合格或规格错误的零部件。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汽车出厂检测,并对市场上流通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做好质量检测,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汽车机械故障。
4.3 提高汽车保养检修水平
对于汽修人员来说,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学习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检测仪器,采取适合的维修措施。在故障维修工作中,检修人员应端正工作态度,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将工作质量与人员安全联系在一起,避免因个人疏忽大意出现检修事故。
在此基础上,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故障检修工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这要求检修人员熟练掌握现代化诊断技术,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等工具手段来找出故障问题,制定科学的维修方案。比如在诊断出汽车玻璃存在问题后,需要根据受损情况和玻璃材质等因素,综合分析故障的产生原因,再讨论适合的故障处理方案,科学确定是维修还是整体更换。
5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机械故障的维修工作对于保障汽车行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秉承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观念,在做好定期的检查保养的基础上,提高汽车机械故障的诊断与处理能力。汽车机械故障的产生不仅有保养维修不力的原因,还有驾驶员使用不当和汽车自身的质量问题,这需要驾驶员提高安全意识,对汽车机械故障维修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发现故障问题后及时诊断维修,以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