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IPP: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

2022-09-06孙藤

时代汽车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专业评价过程

孙藤

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300

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对象进行全面评价的活动,在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向体现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所在。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为本”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委员会的重要原则之一,专家评审组要求比赛过程中体现教学为本、突出专业化的实践能力,材料的录入、整合、加工、设计、完善,按照真实场景设计好教学案例,对教学项目进行优化,通过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后,促进专业比赛正规化、实效化,推动汽车专业教学方式改革和项目建设。本文将CIPP 评价模式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中,建立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1 厘定:CIPP 评价模式的理论构架

1.1 CIPP 评价模式的界定

CIPP 评价模式(图1)又称为改良导向评价模式,美国教育专家斯塔弗尔比姆(Daniel Stufflebeam)首次提出的。持续改进的有效性是教育的宗旨,而CIPP 教育评价模式在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可以作为一种提升教学过程发展的催化剂,广泛运用在过程测评,可以有效改进目标导向评价模式,教学每个过程,课前、课中、课后实施检测,及时的发现问题,有效的分析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正常运行整个管理过程。背景评价和输入评价整合作为诊断性评价,过程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成果评价作为总结性评价,在模式过程中体现评价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最终目标不在证明而在改进。评价是要听取提供有用建议,并加以改进从而让评价方案具有成效。CIPP 评价模式在各种方案评价模式中,评价活动的认可度更高,运用最广泛。

图1 CIPP评价模式

1.2 CIPP 评价模式的过程

CIPP 评价模式在不断创新中一步步完善,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部分融合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中。背景评价:前期设定和制定的目标,诊断任务辅助需要的材料、资源,用于测评目标对象所完成的作业和实际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差异;输入评价:在背景评价基础上分析出教学过程的条件要素,主要包括教学设备、专业师资队伍、产学研结合等,测评过程推选出最契合实际的模式;过程评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界定教学模式、资源、管理、活动方式,对具体的表现进行建设性的评估,在过程中进一步透析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并持续改进;包括自评、互评、智能评、教师评、导师评等;成果评价:对过程评价的主体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目标的基础评价,是结果总结性评价,从而为改进方案、优化设计方案奠定一定基础。包括知识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提高、综合素养的发展。

2 透析: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课堂教学评价是按照评价标准,在对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状态、综合表现等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特殊认识活动。对课堂进行评价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前提,是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

2.1 过程评价缺失——评价内容片面化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认为,“教育评价的历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测定教育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方案中究竟被实现多少的历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评价多偏向结果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对课程建设的影响比较大,在进一步提升上难以突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状态、体验和感悟等感受容易被忽视,长期形成一种机械模式,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个体的成长。

2.2 指导评价单调——评价方式简单化

实际的教学评价衡量标准往往比较局限,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低、升学率的多少来判断,真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德、智、体、绩等多方面内容,运用适合专业学科的方式对工作思想、态度、过程、方法及效果进行系统的价值判断。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培养综合能力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评价过程缺少创新意识方面的指标和方法,在这一方向少缺少创新。

2.3 交互评价迷茫——评价活动形式化

课堂教学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相关行业企业等,其中管理主要包括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服务主体主要包括学生、行业企业。在传统管理过程中,课程建设情况的优劣由教学管理部门进行评价,参与人员多是行政管理人员,没有参与课程教学一线的经历,对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缺少一定的了解,对比之下,在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通过从教过程对课程进行总结,学生在学期末对教师进行评教的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评价结果对评价的最终判断体系也相对较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企业理念融合课堂评价更为局限和稀少,在教学评价中使课堂教学的主体边缘化,不利于学生反思和调整学习过程,也不利于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

2.4 评分标准局限——评价结果随意化

课堂教学评价结果不仅要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常常还要根据特定任务、教学目的、学生背景和教师的个人期望等对评价结果灵活的变动,选择报告的方式和语言等。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这里的随意是科学原理基础上的随意,不是随心所欲地。一次教学过程中想完全避免所有不足之处是很难的,都是需要一点点发现不足,而且每次实施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会不一样,每位学生的个体特征,不能用主观性评价作为替代性评价,缺少学生个人发展和学习个人情况方面的详细信息,缺少评价结果的实效性,在提供评价结果信息时,可以多方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

3 构建:CIPP 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为了检验教学改革成效,课题组构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测评。达到评价指标的实效性,在构建综合能力评价指标过程中,围绕“以生为本”,考虑学习主体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咨询企业导师、专业教师,保证调查问卷的真实性,制定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评价指标:

3.1 背景评价——全景式

背景评价是全景式评价,中职汽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对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就业,与就业联系最直接是学生与企业,其次才是任课教师,所以课堂教学评价的主动权应交给学生和企业。在CIPP 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中,从背景评价开始,就可以引入行业企业导师参与到课程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分析课程设置的意义,弄清存在的问题,明确课程目标的适用性,从而形成课程设置的最佳方案,在现实环境与人才需求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主要是评价被调查对象的社会影响和声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堂教学评价质量的背景评价主要是反映该中职学校办学定位、社会影响以及整体的发展目标等。

3.2 输入评价——点拨式

输入评价是点拨式评价,主要分析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作为教学课堂有效实施的支撑力量,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正常运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学校的专业教师引导,企业导师结合生活实际对知识进行拓展迁移,及时对每个环节上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沟通交流,多方交换意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增加了评价信息,而且可以在更多视角了解课程情况,最终可以根据大家的评价意见对课程进行跟踪反馈,监督检查,并及时吸收内化合理的建议,对课程进行实时调整修正,从而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拉近课程与岗位之间的距离,使培养的学生真正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有效避免当前“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3.3 过程评价——表现式

过程评价是表现式评价,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过程评价直观体现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手段的优劣,最核心就是教学课堂过程,教师课前备课,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团队探讨,课后巩固提升,考试检测成果对教学管理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专业课堂的学生自主学习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核心专业课程,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监控、教学反馈等有直接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自评、互评、智能评、教师评、导师评五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习平台智能评价,教师结合课前课中课后总结评价,导师结合生活实际拓展评价。

3.4 成果评价——终结式

成果评价是终结式评价,对教学过程的结果进行评价反馈,为后期的教学课程提供指导意见。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专业实践技能和自身的个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以后的职业方向打好基础。“基础扎实、技能强化、就业高效”作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色亮点,在理实一体化模式下,专业教师以技能大赛的项目为出发点,衍生和开发适合各个年级的校本教材和实训项目,并且按照技能大赛的标准制定实训教学标准。学生可以在实训项目的驱动下,以任务工单的形式自主完成专业技能训练。技能实训的项目贴近生活实际生活,因此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具有实用性强、流程合理、动作标准等特点,在技能考核中,等级鉴定的通过率也很高。

4 实施:CIPP 模式课堂教学评价

全面考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就必须运用一种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评价方法,同时引入包括参与者、体验者、使用者等与课程相关的各级各类评价主体,开展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等评价活动,从而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模式。引入CIPP 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以课堂教学评价为抓手和保障的现代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适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项目化教学的课堂评价,通过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4.1 全景式评价旨归——评价内容全面化

企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学习的进步。评价应该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本身,在评价结果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素养的提升。中职教育大多的是面向就业的教育,与就业相关的最直接主体是学生与企业,其次才是任课教师、学校管理层等,所以课堂教学评价的主动权还应交给学生和企业。在CIPP 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中,从背景评价开始,就可以引入行业企业导师参与到课程设立。

4.2 点拨式评价效度——评价方式生动化

传统评价模式的评价内容主要关注课程结束后的产物,比如课程资源和教科书、教师备课计划、学业评价中的试卷、学生档案袋中的作品等,忽视学生在整个课堂过程中的表现,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过程中的综合素养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能力的提升。分析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了解产业发展趋势,预测人才需求方向,明确课程定位与目标,制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内容;明确课程实施的环境、师资队伍、硬件条件,整合教学资源,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等。

4.3 表现式评价动态——评价活动开放化

监控课程实施的过程,掌握教学条件的满足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教师态度等情况,制订课程考核的方法,及时修正课程内容,改良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动机点火系统》中,通过课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火花塞的部分知识点,小组之间互相协作,完成磁力贴游戏,各组代表在课上展示小组成果,学生组内、组间进行找不同,教师对各组完成情况总结评价,对完成情况最好的小组提出表扬。鼓励学生学会思考,提出自己的困惑,企业导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评价。

4.4 终结式评价导向——评价结果科学化

CIPP 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力图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探究评价的真谛,寻找课程预期目标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探寻各个评价路径、方法之间的融通,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素养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多元主体参与,利用大数据,搜集评价信息,实现评价过程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分析课程实施后的影响与成效,多方了解课程的认可度、满意度及可持续性等信息。记录学生素养提高的过程,形成学生成长档案袋。

5 反刍:CIPP 模式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思考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课堂教学评价引入CIPP 评价模式,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注重具体引导,更多的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去点拨和启发。帮助学生催生学习活力,企业导师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结果等进行判断,再行褒奖、指导,教学效果显著,同学们在学专业课的同时增加课程思政,加强自身修养。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停留于表层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衔接,而是在整体深刻理解和学生实际后焕发的自然而然的创设和生成。

猜你喜欢

专业评价过程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