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参与中职机电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22-09-06张惜君周琦

时代汽车 2022年17期
关键词:机电思政核心

张惜君 周琦

1.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江阴市 214433 2.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江苏省江阴市 214405

1 引言

2014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十大关键领域,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体现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教育改革思路。经过多年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与尝试,我国职业教育也已进入内涵式发展和高水平建设新阶段,但随着各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和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于技能人才的文化、道德、素质和创新等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职业学校除了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升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同感和拥护党的领导更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的参与来加强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树立牢固的爱国爱党理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现阶段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是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生产、操作和维护,社会需求量较大。结合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我国现阶段就业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出发,以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为目标,强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顶层设计,重视课内外人文、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在课堂内外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针对性的培育,使学生培养出同时适应当前和将来职业发展的核心素养。

本文通过对中职机电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分析,对“课程思政”参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内涵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特点突出的群体,具有其自身特有的个性特征。一方面,作为中考分流“淘汰”的群体,他们的文化成绩普遍不是很理想甚至较低,也因自身未来职业前景明确而缺乏学习的动机、热情和目标,智商一般但情商较高做事具灵活性,内心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自己的付出和能力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作为职业生涯已基本确定的群体,为适应现阶段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用人需求,他们对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为热切的求知欲,同时也对自身的长远职业生涯和发展有着美好的憧憬,希望能在学校的三年时间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掌握一门能够“养家糊口”的手艺,为应对未来职场、生活环境的要求与挑战而打下基础。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述,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和个人实践提升,所能具备的相关技能和适应社会能力,以及适应自身长远发展的道德品格,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六大素养。结合上述对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特点分析,认为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具备基本的文化基础素养和必须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职业技能外,学生还需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素养:其一是指导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的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领会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并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能适应当前复杂社会环境并合理处置各类问题;其二是学会学习、交流与合作,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促进学生的人格素养和终身职业发展。以上加上学生自身积淀的文化素养,构成了中职机电专业学生走向并立足社会的重要素养。

3 课程思政参与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

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人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使得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除了要求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技能人才个人的发展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参与品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参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将核心素养的能力要求内外化为“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能人才的要求,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有道德、敢担当、勇创新,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和社会各界期待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我国很多新型企业除了要求员工具有必备的职业技能和道德外,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创新意识、工匠精神、个人素养和忠诚度等内在素养,对高素质技术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要实现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就需要通过企业需求调研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企业的各项需求进行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优势,将企业对技能人才提出的新素养要求进行系统化梳理、整合,融入专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获得新的素养提升,培养出适应企业新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专业技能人才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尽可能匹配。当前中职学生最大的就业优势在于自身品格和核心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职业环境和岗位。通过“课程思政”将道德品格、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和创新意识等融入学生三年的培养过程,使其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企业技术发展的潮流和新的用人要求,并能够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学习和提升,适应本专业的终身职业发展。

4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4.1 理念更新不及时,师资力量缺乏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参考国外优秀模式进行了成功的改革与实践,但“唯技为重”等传统理念仍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具体表现为学校没有及时更新育人理念,没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一味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而轻视文化知识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传统观念中职校生将来的重心就是技能水平高低,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人文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另外,职业学校的师资配比也是以专业教师为主,专业教师仅限于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开展实施,且由于自身专业实践经验不足而无法有效开展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远不能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缺乏教师的细心教育和引导。

4.2 岗位定位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职业学校开始施行基于工作系统化的项目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较好的在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使其熟悉企业岗位,提前积累“工作经验”,进入企业后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但岗位设置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机电专业所能涵盖的职业范围越来越广,而在训练中设计的岗位多偏向专业教师熟悉的传统产业和岗位,对于新兴产业和新岗位则很少甚至没有涉及,缺少对学生技能和核心素养相结合的有效培养。另外,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模拟企业预设任务为基础开展教学,学生对专业知识自主思考和钻研的空间较小,虽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但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欲望,不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5 课程思政参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5.1 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先进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型技术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国家教育部也相应出台了关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和制度,使得职业学校对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等育人理念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有必要顺应我国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依据国家职业教育部门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要求,以及当前社会对于机电专业技能人才的技能和品质需求,不断更新学校对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理念,根植地方经济及产业发展特色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适合地方经济和学生长远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中职机电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和指标体系,为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最基本的发展指向,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强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明确课程间的承继关系打造相应的专业基础、模块和拓展课程群,加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模式创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手段,应用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逐步了解所学专业岗位要求,掌握所专业技能和人文职业素养,特别是学生必须的核心技能和素养,在课内教学中要重点讲解和训练,将当前最新的技术技能、岗位素质要求及时融入课程教学,课外通过多样化的人文、专业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补充学生所需的继续学习、敢于担当、创新等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效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后续的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2 加强师资培养,落实课程思政参与核心素养培养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培养中专业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加强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和实施技巧,落实课程思政参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大幅度提升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为此,需要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系统化培训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课程思政实施能力,让教师明确职业教育的课程思政不仅仅是“爱党爱国”教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养培养也是课程思政的另一重要方向,同时也应让专业教师认识到集体备课对于专业课程教学也是同样重要,只有通过团队的合作才能尽可能够的收集有益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思政元素。在具体实施某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除了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与环节,课程组教师还应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和结构特点,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所能提升的核心素养,理清本课程各教学任务中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所需的思政元素,理重视组织集体备课并合理安排教师进行思政元素的收集、整理,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特点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环节,用身边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核心素养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使其能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自身专业技能和素养进行有效的训练,切实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5.3 注重理实结合,搭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实践平台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最终都会转化为学生的社会和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后续进入企业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因此,在对中职机电专业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时,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具有一定的融会贯通能力来处理类似的问题,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发现自身素质缺陷和专业技能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修正、补充和完善。例如,通过在校内举办各类人文活动,让学生的爱国情怀、交流沟通、责任担当、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升,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通过专业导师的指导、实践和示范作用,使学生的吃苦耐劳、专业创新、工匠精神、团队协作等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在核心技能和素养的塑造中不断取得新的提升。

培养具有较高核心素养中职学生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其较好的适应专业岗位标准和职能要求,在持续的工作与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达到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业目标。因此,学校可以与友好合作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力度,为学生搭建核心素养校外训练实践平台,作为校内核心素养培养提升的有效补充。如聘请“企业班主任”作为机电专业学生的校外辅导员,定期邀请他们到校为学生开展新技术、企业管理和自身工作感悟等方面的交流活动,或带领学生赴企业参观实习感受企业文化,使学生能够较早的熟悉、适应企业生产管理要求,同时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实践,进一步强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6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在我国当前新时代经济形势下开展技术人才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是其育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这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和学生发展的现实诉求。为进一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职业学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要求,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先进的核心素养培养框架和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重要作用,注重理实结合,为学生搭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并行的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实践平台,培养更多符合社会期待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机电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