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企业患上大公司病,怎么『治』

2022-09-06张丽俊北京创业酵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

中国商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字节小企业跳动

文/张丽俊 北京创业酵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

前些天,字节跳动更新了企业文化,把“始终创业”这一条排到了首位。

为什么有这样的调整呢?这是因为字节跳动已成长为一家拥有近16万人的大公司。字节跳动“掌门人”梁汝波希望通过调整价值观,呼吁大家保持创业初心,以此来对抗字节跳动可能患上的“大公司病”。

实际上,这些年来我拜访了很多家公司,我发现不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特别容易得“大公司病”。尤其一些小公司,它们没有大公司的体量,却在盲目地照搬大公司的管理模式,结果给企业带来了灭顶之灾。

小企业最容易犯的四种大公司病

小企业的大公司病,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组织臃肿,内部人员冗余。

有些小公司规模不大,但组织架构却十分复杂,层级多、部门多,“游击队”硬是摆出了“集团军”的架势。这样的组织必然会导致机构臃肿、人员冗余,最终令企业效能降低、内耗日益严重。

企业初创期,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所以,企业需要搭建扁平、敏捷的组织架构,层级不宜过多,从决策到业务前线,再到触达消费者,中间不能超过两层架构,业务线的一把手必须能够直接触达用户。

只有足够接近市场、足够敏捷,你才能对市场的变化和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保障自己的生存。

一家小公司,如果干事的人少,管人的人多,实际上就是人员冗余和浪费,组织效率也会越来越低下。

2、流程繁琐,追求形式主义。

大公司都很注重走流程,因为大公司人员众多,通过流程可以规范员工行为并且提高效率。有些小公司会仿照大公司的做派行事,设计了复杂的流程体系,但这其实是画地为牢,会导致管理成本增加。

小公司最大的优势是“小”,所以要更灵活一些,避免太多时间和资源浪费在一些无谓的流程上。

3、管理过度,做不到视人为人。

很多小公司会学习大公司的管理模式,但把握不好尺度,导致管理过度。

什么是管理过度?在管理过程中,只看重结果,把员工看作完成目标的工具,用繁琐的流程约束他,用苛刻的指标考核他,

管理过度比没有管理更加可怕。因为管理一旦过度,会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工作氛围紧张、团队矛盾激化等严重问题,给企业带来极大危害。

4、盲目扩张,多条战线并进。

没有企业不想做大做强。很多大企业通过多元化扩张实现飞速增长。有些小企业很有野心,在本行业地位还没有稳固时就开始盲目扩张,多条战线并进,以图将企业做大。

但事实上,小企业如果不专注产品,找到核心价值,什么都想尝试一下,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破产和倒闭。

大公司病该如何治

小企业一旦遇到大公司病必须及时医治。该如何治呢?

第一,望闻问切。

所谓“望”,就是先要观察、了解企业发生的一些状况,了解企业处在什么生命周期,是初创期、快速发展期还是稳定期?

同样的病,3岁的孩子和30岁的成年人所开的药方是不一样的。只有搞清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才能对症下药。

举个例子。初创期的企业在人才梯队层面主要是以选择合适的人为主,而快速发展期,企业就需要搭建人才培养体系了。

所谓“闻”,就是要倾听,既要听内部的声音,也要听外部的声音;既要听正面的声音,也要听负面的声音。

所谓“问”,就是要主动询问。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够帮助你找到答案以外更深刻的东西。

所谓“切”,就是要面对面贴近员工,近距离去调研,去闻味道。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第二,对症下药。

望闻问切后要对症下药,不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治本”,不能只是“治标”。

很多管理者其实是单一的、直线型思维,在发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时,习惯于用“因果关系”去推导,忽视了其整体性和系统性。

举个例子。小公司要做创新业务,业务发展不起来。老板觉得是人的能力不够,就换人、换团队,但还是做不起来。为什么做不起来?可能有一部分人的因素,但战略方向、组织架构等方面可能也是有问题的,你必须看见更深层次的东西。

如何看见更深层次的东西?要跳出“线性思维”陷阱,训练系统化思考能力。当管理工作中某些现象和问题出现时,要看清其相互关联结构和动态变化,而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因果链。

第三,增强免疫力。

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公司的免疫力,防止大公司病。

比如,提升组织免疫力。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组织能力。当业务发生变化的时候,组织架构也一定要调整。通过对组织的调整,提升一群人的能力,进而促进业务的增长。

提升财务免疫力。要管好现金流,做好成本控制,用好每一分钱,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把钱投入到战略需要的地方。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提升产品免疫力。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没有产品,企业也就没有了在市场中存在的理由。你要充分理解市场,尊重用户需求,专注做好产品,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文化免疫力。在困难的时候,文化是救命稻草。要以身作则地践行公司的文化,让文化从墙上落在员工心上。

小公司可以有大志向,但不能有“大公司病”。如何治理大公司病?先要“望闻问切”,了解清楚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用系统化的思维去剖析问题;最后,要提升企业在组织、财务、业务、文化等方面的免疫力。商

猜你喜欢

字节小企业跳动
字节跳动瞄准教育等新业务
跳动
“蹦叭”跳动电表数
傍晚
人类进入“泽它时代”
浅论小企业会计管理
如何加强小企业的会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