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西部脱贫地区产业兴旺实现路径
2022-09-05张吉岗吴嘉莘杨红娟
张吉岗,吴嘉莘,杨红娟
(1.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2.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云南 昆明 65005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减贫的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2021年,习近平向世界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提前十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的减贫目标,创造了贫困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然而,现行标准下“脱贫摘帽”仅是贫困治理的阶段性胜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在“三农”,中西部脱贫地区尤为突出。中西部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必将是乡村振兴过程最难啃的硬骨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对脱贫攻坚取得成果的巩固,也是对未来工作的全方位谋划。而发展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都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发展扶贫产业是实现产业兴旺的时序前提,产业兴旺又促使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已有研究文献主要聚焦产业扶贫经验总结或启示[1-3]、产业扶贫模式[4-5]、产业扶贫效果[6-8]、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逻辑关系或异同[9-10]以及产业兴旺的困境与发展思路[11-13]等方面,系统探讨中西部脱贫地区如何实现产业兴旺的文献较少,以中西部脱贫地区为对象研究产业兴旺实现路径具有典型性和普适性。该研究构建产业兴旺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简称AHP‑FCE 方法)对不同类型产业的效益进行评价,确定综合效益最大化产业作为中西部贫困地区优先发展方向,运用决策实验室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提取发展产业存在的关键制约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通过研究试图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西部脱贫地区实现产业兴旺的路径问题,丰富产业兴旺的理论体系。
1 构建产业兴旺综合评价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五个方面明确了产业兴旺量化指标,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国内学者围绕产业兴旺的评价体系展开了相关研究。张挺等[14]以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科技水平、农村市场化程度三个指标衡量产业兴旺。韦家华等[15]从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满意率、二三产业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农业机械化比重、农户参加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比重、小农生产和现代化农业融合率、农产品出口率七个指标构建了衡量产业兴旺的评价体系;毛锦凰等[16]、易小燕等[17]、杨阿维等[18]也构建了相似的产业兴旺评价体系。以上研究成果对农业宏观发展情况跟踪评价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在综合国家政策性文件、文献研究成果、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文章认为产业兴旺既要与乡村振兴战略其他四个方面协同推进,又要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匹配。因此,中西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政治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四种效益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
1.1 产业兴旺的政治效益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战之后,中国在治理贫困领域又一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后相当时期内指导“三农”工作的一项极其重大、极为严肃的民生工程。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仍要发挥政治效益。产业的政治效益衡量指标主要包括精准性、益贫性和普惠性。脱贫攻坚时期,不可否认产业扶贫存在“精英捕获”现象[19-20],但总体上较好地发挥了精准性和益贫性,普惠性欠缺。政治效益是产业兴旺对产业扶贫的继承和发展。首先,习近平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精准扶贫的内涵,扶贫对象精准等“六个”精准是其核心要义。精准扶贫理念贯穿脱贫攻坚整个时期,该理念同样指导乡村振兴全过程。产业选择的精准性是指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布局具有比较优势且遵循市场运行机制的产业。其次,脱贫攻坚后,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部分农户脱贫主要依赖政府输血,自身造血功能欠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期间,要提高农户自身造血功能,发展产业仍须具备益贫属性。优先受益对象应是脱贫质量不高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最后,农户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为避免“福利陷阱”和“悬崖效应”的蔓延,发展产业还应具有普惠性,受益群体不应局限于贫困农户,而是所有农户。相对而言,非贫困农户的综合素质较高,为产业发展提供更优质劳动力[21]。
1.2 产业兴旺的社会效益
产业以企业为主要载体存在,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产业的社会效益衡量指标体现在农户增收能力、财政贡献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脱贫攻坚时期,扶贫产业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但其财政贡献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较弱。社会效益是产业兴旺对产业扶贫的发展和补充。首先,收入是农户生计目标的核心内容,通过带动农户就业,提高农户收入是发展产业最直接的社会效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 年的31 195 元提高到2020 年的43 834元,年均增长率为6.75%。同期,全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 422 元提高到17 131 元,年均增长率8.33%。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 655 元提高到12 588 元,年均增长率10.74%。可见,从增长速度上,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最快,全国农村常住居民次之,但是城乡差距、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且绝对差值不断扩大。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实现生活富裕,脱贫地区必须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进而持续提高农户收入且增收能力要更强。其次,脱贫攻坚时期,扶贫产业受益于财政政策倾斜,税费贡献能力较弱,还不同程度地获得各类财政补贴,加剧了脱贫地区财政负担。发展产业应通过交纳税费对财政收入做出贡献,也是企业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提高财政收入才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从而使得脱贫地区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最后,扶贫产业存在产业链短、小而散、竞争力不强等缺点[22]。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地区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具备较强的产业带动能力。纵向层面,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加投入要素的需求,带动上游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优势产业聚集高地,延伸产业链,提高竞争能力。横向层面,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进而促进餐饮、娱乐、零售等行业的发展。
1.3 产业兴旺的经济效益
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一定程度上损失了经济效益而凸显政治效益[23]。从投资主体角度,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首要目标,是投资者的内生动力。因此,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需遵循产业的市场化运行逻辑,保障投资者的经济效益,产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产业的经济效益衡量指标体现在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资源配置效率。经济效益是产业兴旺对产业扶贫的发展。首先,从项目投资决策角度,投资规模相同情况下,投资回报率越高,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其次,项目投资回收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的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回收期越短的项目风险越小;最后,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以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来生产出“最优的”产品数量组合。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资源配置效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否则,将抑制经济发展。
1.4 产业兴旺的生态效益
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事关人民福祉和民族永续发展。因此,无论是产业扶贫还是产业兴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24],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产业的生态效益衡量指标体现在生态破坏性、“三废”排放量、自然资源利用率。首先,发展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多方面。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需要很长时间复原,甚至永远不能复原。其次,发展产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多含有害物质,若不妥善处置或超过环境承载量,不仅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还加剧生态破坏。最后,自然资源具有稀缺属性,甚至具有不可再生的属性,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粗放型生产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不可持续。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越高,越能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2 不同类型产业的综合效益评价
脱贫攻坚时期,在政策支持下,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成为脱贫攻坚战中扶贫产业的首要选择。实践证明,以上扶贫产业总体较好地发挥政治效益中的精准性、益贫性,社会效益中的提高农户收入能力以及生态效益,但在其他效益方面表现一般。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地区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应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由于很难获取产业效益的精确数据,故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不同类型产业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以确定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优先发展哪种类型的产业。为保证不同产业的效益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提出“同一行政区域、投资规模相同、不存在制约因素”三个假设条件,围绕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4个维度,12项具体指标分别对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手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业进行评价。AHP-FCE 评价方法广泛用于帮扶绩效[25]、农产品供应链绩效[26]、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27]等多个研究领域。文章综合效益评价步骤参照以上文献,具体过程省略。
2.1 确定指标权重
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层为产业效益评价,准则层为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12项具体项目为指标层。其次,构造判断矩阵,请产业经济、公共管理、环境科学、“三农”问题等方面的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准则层和指标层按照9标度法给出意见后形成判断矩阵,运用和积法计算出权重。最后,对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专家一致认为产业4个维度的效益同等重要,故准则层的权重均为0.25,CR=0,指标层的CR均小于0.01,通过一致性检验。权重分布和一致性检验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权重分布和一致性检验结果
2.2 计算评判矩阵
2021 年4-8 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以该领域的专家、中西部地区驻村干部以及实务工作者为主,共发放问卷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为更好地比较不同产业的综合效益,对评价语集赋值,“非常好=5”“好=4”“一般=3”“不好=2”“非常不好=1”。指标层的最终得分为平均分,具体得分情况见表2。在调查问卷中已说明投资回收期、生态破坏性、“三废”排放量3个负向指标越短(小)得分越高。
表2 指标层判断矩阵
2.3 计算产业综合效益分值
各类产业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分值以及综合效益分值见表3。
表3 五种产业准则层分值与综合效益分值
3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行性
3.1 效益视角
根据效益评价结论,具体指标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普惠性、提高农户收入能力、财政贡献能力、产业带动能力、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均表现优异,较好地弥补了脱贫攻坚时期产业扶贫的不足。分项效益方面,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分最高的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的分别是特色种植业与乡村旅游业。综合效益方面,五种产业类型的综合效益得分排序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业>特色手工业>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诚然,发展何种具体产业必须因地制宜,与脱贫地区的发展基础、劳动力素质、劳动力年龄结构、性别等多重因素相适应,避免同质化、一刀切。
3.2 理论视角
公开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由23.5万亿元增加到31.3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然而,中国制造业主要聚集在东部地区,东中西部生产力布局层次丰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非常显著。中西部脱贫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甚至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还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8]。当前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成本上升、环境约束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多重压力,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是工业化进程的时代选择。徐万刚[29]基于文献研究多视角梳理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问题。认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且工业化和城镇化严重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承接发展和培育,其重要性更为突出,需求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尤为明显。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益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就业能力强,吸引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实现就地就业或兼业,为乡村振兴留住人;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容易形成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效应,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的集聚进程,推动区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三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在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同时,有利持续保持“中国制造”的大国地位。
3.3 实践视角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特色种植业还是特色养殖业,仍然面临人多地少的天然约束,多数地区无法实现规模经营,生产效率提升幅度也会受到限制。农业生产本身处在产业链的底端,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小于1且随收入上升而下降,不同部门间的劳动报酬差异会促使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30],农业劳动力借此实现兼业化和非农化转型,以寻求收入增加。脱贫攻坚时期,乡村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但同质化严重,客流量不足,实际效益远未达到预期。以云南省某彝族自治县的一个省级乡村振兴样板村为例,依托苍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又有千年古核桃树加持,通过招商引资投资近亿元发展乡村旅游业,疫情发生前景区也是门可罗雀。因此,乡村振兴切忌盲目发展乡村旅游业,没有第二产业支撑,低端的第三产业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同时,与劳务输出相比,就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问题,还可以让务工者兼顾家庭,解决好“三留守”问题。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就地消费,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3.4 空间视角
乡村生产空间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根本保障。然而,脱贫地区产业的发展空间不应局限于乡村,至少应拓展到乡(镇)政府为中心的小城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也明确了乡村的边界,包括乡镇和村庄。因此,农村仍然是以发展农业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绝对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要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同时,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利用闲置土地建立产业园区,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也便于环境污染防治和管控。
综合以上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可行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有序向县域转移,在县域范围内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相比其他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回收期更长、环境不友好的劣势,但是通过产业遴选、技术创新、环境管控等措施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条件的地区,也应当依托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二三产业,并促进产业之间深度融合。
4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键制约因素
4.1 选择潜在影响因素
关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两个视角。产业布局方面:贺灿飞等[31]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省区分布以及影响因素,发现政策制度、劳动力素质和成本、规模经济、自然资源和区位通达性是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赵儒煜等[32]通过计量分析得出劳动力、运输成本、地方保护与对外贸易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聚集具有明显影响。陈柯等[33]则认为中国制造业集聚已经脱离了依赖区位自然资源优势的早期制造业集聚模式,而知识溢出效应、出口需求拉动和规模经济对于制造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产业转移方面:Pennings 等[34]提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并认为承接地要考虑要素禀赋优势。刘明等[35]基于2007—2017数据研究发现交通条件、劳动力要素、市场规模、资本要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等是中国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显著影响因素。已有研究成果为研究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的制约因素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不足之处在于,以上因素多属客观因素,忽略了产业发展的主观因素。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经济学、产业布局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等,从发展基础、发展理念、发展要素、发展环境四个方面设计16项实现产业兴旺的潜在制约因素。其详细释义见表4。
表4 脱贫地区实现产业兴旺的潜在制约因素
4.2 提取关键制约因素的方法
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在红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36]、员工绿色行为[37]、木材产业园消防[38]等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取中得到应用。文章采用DEMATEL‑ISM 方法构建因素间影响关系矩阵以明确因素的重要程度,并建立因素解释结构模型解释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和逻辑关系。通过以上分析,获取制约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4.3 DEMATEL方法分析步骤
步骤1:确定潜在制约产业发展的N个因素,标记为
f1,f2,…,fn。
步骤2:构建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矩阵。
简写为:X=(xij)n×n
其中:xij表示因素i对因素j影响程度,采用专家调查法可获得S个直接影响矩阵,利用均值法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3:规范化直接影响矩阵。采用最大行值法对直接影响矩阵进行规范,如式(2)、式(3)所示。X'为规范化影响矩阵。
步骤4:求解综合影响矩阵。
T为综合影响矩阵,I表示单位矩阵。
步骤:5:计算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
D为影响度向量,影响度表示该因素对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程度。B为被影响度向量,被影响度表示该因素受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程度。W为原因度向量,原因度将影响因素分为原因型因素和结果型因素,原因度大于0为原因型因素,反之则为结果型因素。Z为中心度向量,中心度表示该因素在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4.4 DEMATEL方法结果分析
按照“无影响”取0,“影响适中取1”“影响较高取2”“影响极强取3”的标度方法,请25 位产业发展方面的专家分别给出直接影响矩阵,然后根据公式(1)计算平均值得到16个因素间的最终直接影响矩阵,见表5。
表5 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
在直接影响矩阵的基础上,根据公式(2)—(4)计算综合影响矩阵,根据公式(5)—(8)计算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结果见表6。从中心度和原因度分析,发展基础维度四项指标的中心度都不高,但原因度得分均大于零且排名靠前,说明发展基础是制约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深层原因。发展理念维度四项指标位居中心度的前4名,说明发展理念对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内生动力因素,中心度和原因度排名都位列前3,说明该因素是制约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键核心。发展理念中发展定位、发展规划、招商力度的原因度得分小于零,说明这些因素是结果型因素,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发展要素维度四项指标中心度排名位居中游水平,但其原因度得分均小于零且排名靠后,说明发展要素不是制约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键因素。发展环境维度四项指标中心度和原因度的得分排名出现分化,说明四项因素在产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营商环境的原因度得分排名第2,说明该因素也是制约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深层原因之一。若以中心度为横坐标,原因度为纵坐标,横纵坐标的交叉点为中心度的平均值[39],将因素划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的驱动因素(Driving Fac‑tors)为核心因素[39-40]。内生动力的中心度和原因度都高,位于第一象限。可见,内生动力是制约产业发展关键因素的核心。
表6 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
4.5 ISM方法分析步骤
为进一步分析各项因素间逻辑关系,通过计算可达矩阵,构建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
步骤1:建立邻接矩阵M。
步骤2:确定阈值λ。
其中:μ,σ分别表示综合影响矩阵T的均值和标准差。不同的λ取值对应的影响因素逻辑关系不同,基于统计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之和客观性强,可降低主观因素 的 影 响[38]。mij= 1,表 示 因 素fi对fj有 直 接 影 响;mij= 0,表示因素fi对fj无直接影响。
步骤3:计算可达矩阵H。
I为n阶单位矩阵,M为邻接矩阵。以布尔运算法则为基础,当满足公式(11)时,得到可达矩阵H。
步骤4:建立层级递阶模型。
对可达矩阵进行分解,确定影响因素的可达集C(fi),先行集F(fi),进而依次分级获得制约贫困地区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最终建立阈值下的解释结构模型。
4.6 ISM方法结果分析
综合影响矩阵的标准差为0.057 9,均值为0.047 3,根据公式(10)得到λ = 0.105 2,根据公式(9)、公式(11)得到可达矩阵见表7。
表7 可达矩阵
按照公式(12)进行层次划分,依次确定6 个层级,构建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根据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将层级划分为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划分目的是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解决下层问题是解决上层问题的先决条件,进而系统性地消除制约因素,从而促进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体分析三层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第一,根本原因层。第五六级因素为制约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根本原因,包括资源禀赋、经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内生动力和营商环境。资源禀赋和经济地理位置具有先天性,短期内很难改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内生动力、营商环境四个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因素。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是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要素,也是改变经济地理位置,融入中心城市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中西部脱贫地区抓住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做好产业发展所必备的交通、水、电、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其次,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招商引资的基本前提,只有好的营商环境才能“招得来,留得住”。脱贫地区的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和角色,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以“店小二”的精神做好产业发展的保障工作。最后,DEMATEL 因素分析法和ISM 结构模型均得出内生动力是关键核心因素。已有文献研究阐述了激发农户内生动力的重要性[41-43]。政府特别是主政者也应具备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意志力、责任感、时代感,摒弃“等靠要”的思维,由被动发展转为主动发展,通过发展产业,增强中西部脱贫地区造血功能,引领激发农户的内生动力,从而使得地区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第二,间接原因层。第二三四层级因素为中间因素,包括发展定位、政策支撑、发展规划、环境承载力、招商力度、经济态势。中间因素既受根本因素的影响,又影响直接因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发展定位处于间接因素的起点。从产业类型视角,劳动密集型产业综合效益最大,但具体选择什么产业,需要政府严格遵循科学决策程序。其次,明确发展产业具体方向后,在环境承载力约束下,配套税收、金融等方面政策支撑,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最后,加大招商力度,落实好发展定位和规划,持续促进地区经济形势向好发展。
第三,直接原因层。第一层级因素为直接原因,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土地四项发展要素。发展要素虽然不是制约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根本性原因,但是事关产业能否落地。土地相对于资金、人才、技术要素较容易解决,技术也可以通过市场购买、培训、合作等多种方式获得,而资金和人才是最难解决的要素问题。招商是获取资金最有效的途径,人才需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通过以上研究解决了如何衡量产业兴旺、发展什么类型的产业以及存在哪些关键制约因素三个问题,尝试构建了中西部脱贫地区实现产业兴旺的路径,见图1。
图1 中西部脱贫地区产业兴旺的实现路径
5 研究结论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保障。要实现中西部脱贫地区产业兴旺,必须回答好如何衡量产业兴旺、中西部脱贫地区优先发展什么类型产业、存在哪些关键制约因素等问题。首先,文章从效益角度构建产业兴旺的综合评价体系,无论发展何种产业均应实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其次,根据产业兴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效益的分值排序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业>特色手工业>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同时,从理论、实践、空间视角佐证了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行性,建议中西部脱贫地区跳出农业去发展农村,在乡(镇)中心建立产业园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代表不发展其他产业,而是发展产业的重心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后,运用DEMATEL‑ISM 方法发现制约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键因素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内生动力、营商环境,其中内生动力又是关键核心因素。解决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内生动力、营商环境关键制约因素,以乡(镇)中心建立产业园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四个维度上综合效益最大化。该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产业兴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西部脱贫地区产业兴旺实现路径内容不够全面和细化;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数据采集源于专家学者的主观判断;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有待实证检验。以上不足是下一步研究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