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卓从来没有停下

2022-09-05董潇

时尚北京 2022年9期
关键词:时尚设计师上海

文:董潇

“设计上海”及“设计中国北京”展会总监 谭卓

每年设计爱好者都会趋之若鹜地去参观一个展览—设计上海。

设计上海,被称为“全球设计日历上最不可错过的展览”。

展览上网罗国内外顶尖设计作品,邀请国际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巨星一起探求全球化设计趋势。

从2014年,第一届设计上海亮相上海展览中心,一眨眼已经历时八年,

展方竭力在品牌的质量、新品发布数量、艺术的展现方式、展馆搭建等多维度进行思考,

现今的设计上海俨然已成为国内最受追捧的设计盛宴之一。

谭卓,“设计上海”及“设计中国北京”展会总监,也是“设计上海”的创始成员。相对于用作品为生活提供解决方案的设计师,谭卓更像在设计师背后为公众指明“设计价值”的那个人。“‘设计上海’是一个有序扩张,始终在进步的展览。目前无论是展览本身的内容还是它所带来的影响力上,我们依然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设计上海’的定位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而是放眼全球设计领域。我们希望‘设计上海’成为一座桥梁,促进中国本土市场与国际设计市场的沟通和交流。让国外优秀的设计产品和设计师来到中国,同时把中国优秀的年轻设计师和设计产品推广到海外。我们也一直怀有一颗初心,希望通过‘设计上海’平台促进中国本土设计师的成长,并为中国设计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历经九年,‘设计上海’已然越来越成熟,我们每年都在思考的核心就是如何通过今年的展会为行业带来价值。对团队来说,要在旧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不断突破,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内容,让大家保持新鲜感,是一个非常难的挑战。所幸团队既年轻又充满活力创意,虽然每年的展览只有四天,但余下的三百六十一天我们都在认真酝酿和积累,为了这四天的绽放,我们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而且每当得到行业内的认可和称赞,也让我们充满成就感。”

“设计上海”像一个孵化平台,挖掘培养了众多中国原创设计师。从2014年开始与安邸一起策划“中国设计新星”奖,让许多年轻设计师浮出水面,并让他们获得了品牌和媒体的关注。展览之外“设计上海”也为年轻设计师提供长线扶持帮助,比如发展建议,了解工厂运作,介绍客户,甚至安排与品牌对接,平台一直在背后为设计师的成长提供支持。谭卓解释说:“在设计行业工作非常难,有些人一直在默默付出,但长时间不被大家关注和认可,可能导致最终放弃。‘设计上海’改变了很多人,我们的帮助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走下去。经常参加‘设计上海’的人会发现,一些设计师是一路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从一开始作为年轻独立设计师,到慢慢成立自己的设计品牌,在‘设计上海’发布作品,每一年大家都会看到他们发展。虽然目前中国设计行业依然年轻,但是让我骄傲的是许多闪闪发光的年轻设计师都与“设计上海”有着渊源,并与我们保持着紧密的良性互动。”

“设计上海”规模越来越大,近几年更是衍生出“设计中国北京”和“设计深圳”另两大展会,说到“设计深圳”与“设计中国北京”与“设计上海”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侧重点,谭卓介绍说:“三个展会各自定位区分明显。‘设计上海’是亚洲最大的设计展览,也是亚洲设计旗舰项目,今年更设有在北京举办的可持续设计峰会及在深圳举办的设计深圳。‘设计上海’的视野更多是聚焦全球设计,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从体量上看规模更大。从城市属性来说北京展会更宏观,从学术角度去探讨设计话题,尤其是可持续设计话题。从2018年开始第一届设计中国北京开展我们就有清晰的定位,用设计语言去推进可持续发展。深圳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新兴城市,那里的消费者对新奇的事物拥有浓厚的兴趣,深圳展会在内容设置上更加多元,涵盖了艺术、工业设计、时尚、元宇宙、传统设计、礼品众多版块,规模虽小但是可看性高,尤其吸引年轻人。我们希望通过可持续设计峰会、设计深圳、加上“设计上海”,以及一系列线上活动,打造一个在亚洲非常有影响力的设计生态网络,覆盖更多区域影响更多人。”

《时尚北京》对话“设计上海”及“设计中国北京”展会总监 谭卓

《时尚北京》:作为“设计上海”展的展会总监,您是一路见证“设计上海”的成长和壮大,这些年您认为“设计上海”带给您最大变化是什么?

谭卓:可以说“设计上海”与我是互相成就。从开始筹建到现在十年间,每年四天的展期不下几百个展商、几万人参加,突发状况频出,尤其是近两年疫情的影响。我已从一开始的焦虑到现在的从容应对。虽然策划大型活动需要对许多人负责,压力必然很大,但其实很多事情它最终都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要你认真去沟通,不要轻易放弃,不管怎么样的结果都是好的,而且在努力过程中大家也看得到你的付出。行业内普遍对“设计上海”团队专业度的认可非常高,认为我们是一个很有韧性的团队,这个韧性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累积,也是整个团队的累积。

《时尚北京》:经过这些年在行业的工作和思考,您认为什么是设计?

谭卓:很多人对设计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国内外也有诸多关于设计的探讨。但是我认为设计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应用学科,它从功能性、美学和持久生命力这三个维度去判定优劣。设计与艺术最大区别就是实用性,它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让生活更方便,或者解决一个体系内的困难。伟大的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其次设计也要考虑美学,因为只有美的东西才能被大家广泛应用和认可并长久存在。

《时尚北京》:作为设计展生态网络建造者,您认为在全球语境下中国文化应如何走出刻板走向现代与世界更好对话?

谭卓:我认为中国文化并不刻板,反而非常现代,只不过以前的表现形式过于模式化,让之后的设计者感到一些刻板。现在国外依然有许多人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以前,但是时代在发展,现在中国当代人生活方式甚至有一些比欧洲更超前。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海外大众、媒体、行业去更好的认识当代的中国文化,把中国当下发生的最真实的事情,包括中国现有的一些非常摩登的生活方式,更好地呈现在世界的舞台上。我认识的曾经或者频繁接触中国内地的外国朋友,都对中国由衷的喜爱,也非常推崇中国的现代生活,尤其认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时尚北京》:今年“设计上海”主创团队打造的第五届设计中国北京已经官宣,跟以往不同今年是以峰会形式展现,可以提前透露一些此次峰会的亮点吗?

谭卓:今年我们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思想的沟通上,邀请到国内外可持续设计领域的佼佼者与大家分享最新案例,他们对可持续设计学术的深度挖掘,比以往更加深入专业,有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者、理论研究者和活跃在城市、建筑、环保、时尚、消费品等领域的专家,他们会从更宏观角度去把握可持续设计大方向,非常适合设计师聆听学习,在未来的项目中,给予设计师一些启示,为他们带来思想的火花。以内容为主,小范围深度探讨,相比展会可以让参会人员精准认识有效的人,进行更加深度地交流。

《时尚北京》:现在这个行业发生剧烈变化,作为平台需要时刻保持对市场敏锐度和趋势判断,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您又是如何做的?

谭卓:针对当下情况,我们一直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与整个行业持续紧密沟通,这样才能反馈到展览内容和规划中。策划“设计上海”展览绝对不是闭门造车,要时刻保持着与设计行业人员、展商,甚至是媒体的沟通,所有的信息收集在一起才能清晰地指出大方向。所以我们做出的举动是在反映整个行业当下的心情或者状态。因为疫情的反复,2021年的展览时间屡次延后,最终我们排除万难把展览呈现给大家,其实也想为整个行业注入一个强心针。在展会上看到依然有那么多行业内的人关注行业发展,很多人依然按部就班地在做自己的工作,有那么多消费者依然对新的设计作品感兴趣,良好的现场氛围,频繁商业交易,这些都会让你由衷的感动,因为“设计上海”让整个行业看到了信心,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时尚北京》:现在许多展会搬到了线上,这种情况下您认为将来线上展会是否会变成常规选项?

谭卓:实体活动是不可替代的。各种线上活动只是短暂的停歇,不会成为替代品。疫情结束之后,你会发现整个行业会迎来行业报复性反弹的狂欢,无数的展览会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注意到一些海外的展会都在陆陆续续准备进入中国,所以我们整个团队从来没有停下来过,一直在修炼自己的内功,去迎接行业复苏。我相信马上就要到来了。

猜你喜欢

时尚设计师上海
小小设计师
上海电力大学
我是小小设计师
上海之巅
设计师访谈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推荐一个设计师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