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将王树声革命生涯二三事

2022-09-05胡遵远安徽

党史纵览 2022年8期

○胡遵远(安徽)

在十位开国大将中,王树声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革命战争年代,他英勇顽强、奋勇杀敌,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和平年代,他鞠躬尽瘁,勤勤恳恳,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不做孝子贤孙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1905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镇。1926年参加革命后,任中共麻城县委委员、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部长等职务,并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领导了黄麻起义。在起义前,王树声接受上级指示回到家乡,一边教书(任乘马岗初等小学校长),一边进行革命宣传。农民运动兴起后,王树声带头动员自己的兄弟姐妹向本家的佃户和借债户宣布:“今后不再收租收息,要退佃、退押,焚毁地契、借约。”穷苦农民们得知后,纷纷奔走相告:“跟树声一起干吧,人家是真革命!”

农民运动的兴起,动摇了地主豪绅在乡村的封建统治。乘马岗大河铺罗家河村有个大土豪,名叫丁枕鱼,是王树声的嫡亲舅公(丁枕鱼与王树声的祖母是同胞姐弟)。他家有良田700亩、房屋几十栋、保镖数十人,雇用许多长工短工,全乡大部分农民都是他的佃户。在当地,丁枕鱼被称为“麻城北乡一只虎”,他的儿子丁岳平更是心狠手辣,常常倚仗权势欺压百姓、鱼肉乡民,作恶多端。丁枕鱼父子对农民运动极端仇视和恐慌,指使爪牙撕毁了农会的通告和标语,砸毁了大河铺乡农会罗家河分组的办公室。

针对丁枕鱼父子的霸道行为,乘马岗农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会议开始后,大家一个个义愤填膺,但又有些面带难色,因为不得不顾及丁枕鱼与王树声的关系。有人说:“树声是个孝子贤孙,由老祖母抚养成人。不看僧面,得看佛面,他这个外孙,能狠心打自己的亲舅公吗?”正当大伙儿左右为难的时候,王树声急匆匆地赶来了。他意识到大家的顾虑后,直截了当地问:“同志们,你们怎么还愣坐在这儿,还不赶快去抓丁枕鱼?是不是因为丁枕鱼是我的舅爹(舅公)?”见没人开腔,王树声直言道,“是的,我们这些人家里有钱有田,与穷苦兄弟不一样,但我们已经懂得,那一切都是靠剥削群众得来的。我们这一代人,不允许剥削再继续下去了。我们闹革命,就是要把穷苦农友组织起来,打倒土豪,消灭剥削,才能翻身解放!”

王树声的一席话,让大伙儿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但是,还是有人不大放心,劝他说:“你真心实意干革命,我们是信你的。不过丁枕鱼是你亲舅公。”

“那不怕,要革命嘛,哪能讲亲戚情面;如果是谁反对农会,我就会跟他斗!”说着,王树声把桌子一拍,“今天就找丁枕鱼算账!大家去组织农友,我来领头!”

“树声带头打丁枕鱼,走哇,参加打老虎啊!”在王树声的带领下,无数对丁枕鱼怀有深仇大恨的乡亲高擎灯笼火把,挥动锄头扁担,直扑罗家河。

从睡梦中被惊醒的丁家父子得知消息后,急忙逃命。丁岳平从后门溜掉了,丁枕鱼跑不出去,钻进伙房的柴草堆里。农会会员抓住他后,愤怒到了极点的群众一拥而上,纷纷声讨丁枕鱼犯下的滔天罪行……你一拳、我一脚,把他打得嗷嗷直叫,连连叩头求饶。“国伢哪,你行行善吧,快救舅公一命吧!”丁枕鱼急忙向王树声求救。王树声怒眼圆睁地说:“你往日怎么就没行过一点善呢?你是自作自受、自遭殃!你对穷人不仁,我就对你不义!”说着,他向大家一挥手:“开仓分粮,点火烧账!”于是,丁家的粮仓被砸开,“阎王账”被点燃。农友们把丁枕鱼五花大绑捆起来,押往乘马区农会。

第二天一早,农会又把丁枕鱼拉出去游街,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喊打声。

1927年5月17日,根据新颁布的《惩治土豪劣绅条例》,丁枕鱼等罪大恶极分子被公开判处死刑。

不忘救命之恩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不久,王树声奉命率部西渡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11日,渡河部队根据中央决定称西路军。

长期的征战已经让王树声身心俱疲、积劳成疾。本来,身染疾病的王树声完全有理由不再出征。但是,他放不下生死与共的战友们,毅然踏上了茫茫的征途。

西路军的对手,是盘踞在西北多年的马家军。由于条件极度恶劣,既无根据地作依托,又无兵员物资的补充,深入河西走廊孤军作战的西路军虽经浴血奋战,最后仍寡不敌众,惨烈失败。危难之际,王树声受命担任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在最后的突围中,他率领右支队掩护徐向前等西路军领导和左支队转移。最终,右支队只有百十人成功突围,进入祁连山区,王树声带领这支队伍在山中打起游击。恶劣的环境让战士们忍饥挨饿,连马匹都瘦骨嶙峋。后来,在一次遭遇战中,队伍被敌人冲散,等大家突围出祁连山的时候,只剩下不到10人了。王树声决定将剩余人员分为两队,穿过浩如烟海的腾格里大沙漠,设法返回陕北。

当走到镇远,刚准备渡黄河的时候,王树声等人又遇到了敌人,队伍再度被冲散,最后仅仅剩下了王树声一个人。他不知道自己的前途会如何,可是他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回延安、找到组织。

接下来,王树声一边乞讨,一边赶路。

到了宁夏中卫县境内的旋窝铺

(实际应为宣和堡,因口音问题被王树声误听为旋窝铺)附近,王树声刚准备走进村庄,看到迎面走过来一位老汉。因为王树声也不知道该走哪条路,就上前询问情况。

老汉名叫俞学仁,他见乞丐模样的王树声彬彬有礼,便问道:“客官,你是干什么的?要去哪里呢?”

王树声赶紧说道:“我是盐贩子,路上碰到了土匪,盐都让人家抢去了,现在只好讨饭回老家。”

没想到,俞学仁仔细打量了一下王树声,肯定地说:“你绝对不是贩盐的。我这一辈子跟不少盐贩子打过交道,这还能认不出来吗?我看你是个红军。”

王树声心里一惊,连忙否认。

俞学仁又说:“是就是,干啥要遮遮掩掩的?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很多人跟你一样受尽了苦头,穿得破破烂烂的,讨饭吃,就往陕北跑,我还接济过他们。”

此后,俞学仁护送王树声前往陕北,一路上又历尽磨难,到达陕甘苏区的固北县时,两人在路上遇到了几个彪形大汉。

王树声从这几个人的言谈举止上判断他们应该是红军,心中的石头一下落了地。可当他刚要说明自己的情况时,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红军战士直接将王树声他们两人给捆了起来。

俞学仁没想到会发生这一幕,连忙问道:“炎生(王树声当时化名李炎生),这是什么情况?”很快,一个班长模样的人过来审问两人。俞学仁如实回答了问题,也说了王树声的情况。当王树声自报家门后,班长笑了起来,说:“他说你姓李,你说你姓王,分明就是探子。”

这时,刚好来了一位特派员,他盯着王树声看了几眼,突然问道:“你是不是王副指挥?”

王树声一看有人认识他,高兴了起来,并说:“对呀,就是我!”

当时,只要是川陕地区的干部,几乎都认识王树声。特派员赶紧命令战士们给两人松绑道歉。

被松绑后的王树声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俞学仁的情况,连说:“老人家,实在对不住了,让您受惊了。”

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国的电动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 [1],但是其防盗系统的设计却十分简单。目前,市场现有的电动车防盗装置,仅能实现声音报警功能,不能够实现对电动车实时位置信息的获取,无法有效减少电动车失窃案件的发生。因此,对电动车防盗装置的更新升级,成为电动车厂商关注的热点,且用户也迫切期待一种安全可靠、实用经济的新型防盗装置问世。

随后,特派员说明了情况。原来,当地逃亡的地主经常和马匪勾结在一起,带着特务来捣乱,于是红军就在边区布置了暗哨,没想到闹出了误会。

王树声点了点头,说:“没什么,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特殊欢迎方式。”与俞学仁告别的时候,他把藏在鞋底里的一枚金戒指交给了老人,并对他说:“革命胜利以后,我一定要去探望您老人家。”

革命胜利后,王树声没有忘记自己当年说过的话,他要专程去感谢俞学仁。不过,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老人家在哪里呢?据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回忆: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就一直在寻找恩公俞学仁,还拜托兰州军区以及其他部队帮忙寻找,可是直到王树声即将去世时,这件事也没有结果。

于是,王树声在临终前将这件事托付给了妻子。后来他的妻子也想方设法寻找恩人,可还是杳无音讯。一直到1999年,一名一直探寻此事的记者找到了在宣和堡当保安的俞学仁的侄孙,就这样“顺藤摸瓜”,王树声的后人终于找到了当年恩人的后代。

特殊时期的恋爱

王树声与夫人杨炬结婚的故事,很有戏剧性。

在此之前,王树声曾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是家里给他包办的婚姻,第二次是经人介绍的。但两次婚姻都不是很幸福,均以失败告终。

转眼到了1942年,王树声已经37岁了,还是孤身一人。

这一年,王树声回到了延安,参加整风学习。一天,曾任王树声警卫员的唐明春来找他,说自己爱人所在的医院里有个女孩,名叫杨炬,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还没有男朋友,让王树声去看看。

过了几天,王树声去了杨炬所在的部门。可能是他以为唐明春介绍过自己了,所以简单地与杨炬聊了几句后,竟然直接说:“杨医生,我对你的印象很好。”

杨炬虽然早就知道王树声的大名,但从来没见过面,完全没有想到他会跟自己说这样的话,一时又惊又怒,转身去了里屋。王树声也觉得自己有点唐突,便离开了。

王树声知道这次给杨炬的印象不是很好,于是就拜托杨炬的几位领导,帮自己说几句好话。

就这样,经过劝说,杨炬逐渐接受了王树声,同意跟他先交往一段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在王树声的不懈追求下,杨炬终于同意了。但是她提出了一个条件,说:“现在是抗战时期,我们应该以大事为重,等抗战胜利后,我们再结婚吧。”

对这个要求,王树声也是举双手赞成。

1944年中秋节那天,王树声和杨炬去看望贺龙和徐向前。贺龙早就听说了他俩的事,就问:“你们俩谈了这么长时间,什么时候结婚啊?”

王树声把杨炬的话告诉了贺龙,贺龙一听急了,说:“谁说抗战没结束就不能结婚了?哪有这个道理?我看就别拖了,今天是中秋节,好日子,今天就把婚结了!”

杨炬连忙说:“我们还没准备好呢,连申请都还没写。”贺龙说:“我就是你的领导,你们的申请我同意了,不用写了!”一旁的徐向前也跟着说:“我是王树声的老领导,我也同意了。”在两位领导的劝说下,杨炬同意了。

这个消息传开后,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陈赓,向来是个热心肠,最喜欢张罗这种事。他自告奋勇,安排大家去置办婚礼用品。当天晚上,一场简单又热闹的婚礼开始了。大家纷纷要求新郎新娘说说两人的恋爱经过,杨炬笑着说:“他呀,可真厉害!”王树声也接着说:“她呀,真调皮!”这一对话引起哄堂大笑。

于是,有人为他们作了一副对联:调皮遇厉害,花好见月圆,横批:革命伴侣。

无私高尚的品格

1949年5月,王树声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指挥鄂豫皖三省部队开展剿匪斗争,使鄂豫皖边十几个县的匪患得到根治,数百万人民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1955年3月,毛泽东亲自签署命令,调王树声进京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9月,王树声被授予大将军衔。他为我国军械工业的创办与发展,为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加速其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树声官至高位,便有一些亲戚求他帮忙在城里找工作,均被他婉拒。他对亲戚们说:“我的职权是党和人民给的,是用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没有丝毫营私的权力。你们如有困难,应该依靠当地政府解决,依靠自己努力生产。”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物资供应比较紧张,粮、油、布等均是按人口凭票供应。王树声要求家人,按北京市政府的规定,供应什么吃什么,供应多少买多少,不能多吃多占搞特殊。按照王树声的级别,除专车外,还可以配一辆生活用车,但被王树声一再拒绝了。他说:“国家现在还有很大困难,我有辆车上下班用就可以了。”同时,他明确要求:专车只许他本人办公使用,任何人都不能乘坐。他的夫人杨炬从家到单位,坐公共汽车往返要2个多小时。但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她都坚持坐公共汽车上下班,从没要求丈夫的专车接送过。

1972年底,王树声的长子王鲁光要结婚了。王鲁光把室外的一个石头茶几搬到屋里,用桌布蒙上,将两把旧椅子放在两边,就算是新房的家具了。王树声的警卫员看不过去,自作主张地将单位休息室的两把金丝绒面椅子和一张大理石茶几暂时借来布置新房,等婚礼过后再归还。王树声看到后问:“你这是干什么?”警卫员忙说是借给王鲁光结婚时用一下,婚后还回来。王树声吼道:“你给我送回去,公家的东西不能动!”警卫员只好将东西送回原处。

12月26日,在婚礼的前4天,王鲁光像往常一样骑自行车匆匆赶往单位上班,谁知,就在他刚刚骑出大门转向马路时,不幸被一辆无轨电车撞倒。王树声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前往医院看望儿子,病床上的王鲁光看到父亲来了,禁不住号啕大哭:“爸爸,我完了……”

这场车祸造成王鲁光下身瘫痪,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看着面前声泪俱下的儿子,王树声只能轻轻安慰。可当他迈出病房后,这个有泪不轻弹的男人,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热泪。王鲁光的伤残对王树声的打击是巨大的,但他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多陪陪儿子。那段时间,王树声经常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医院看望儿子,鼓励他坚强起来。

肇事司机听说对方是开国大将的儿子,当时就吓傻了,他的父母和车队领导也惊慌失措。当王树声得知这些情况后,便对车队领导说:请转告司机,饭还是要吃的,好好吸取这个教训就行了。对于悲痛欲绝的家人,他这样解释:那个司机也是百姓的后代啊,也是做父母的含辛茹苦拉扯大的。车祸已经酿成了一个家庭难以挽回的悲剧,不能再让另一个家庭陷入悲剧中。同时,为了不拖累未婚妻,王鲁光也取消了婚约。

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人们常常用“祸不单行”来形容灾难对人们的多重打击,这句话就印证在了晚年的王树声身上。就在王鲁光遭遇车祸的两个月后,王树声也由“探病者”变成了“被探者”,住进了同一家医院。

王树声被确诊患上了癌症,当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乐观地说道:“癌症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要抗住它。党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做呢。”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住院的时间里,他仍然放不下工作,白天振奋精神,参加各项重要活动,晚上就回到医院进行治疗。后来,由于病痛的折磨,王树声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外出了,他就躺在病床上收听广播或请人读报纸、文件。

1974年元旦,王树声已经进入昏迷状态。

得知王树声病重的消息后,毛泽东十分惦记,委托周恩来代表他前往医院看望。

昏迷中的王树声听到亲人的轻声耳语“总理来了”,便一下睁开了眼睛,挣扎着要坐起来。

看到王树声的样子,周恩来心情十分沉重。他快步上前,握着王树声的手,缓缓地说:“树声同志,我是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委托特意前来看望你的。”

王树声激动地说道:“谢谢党中央,谢谢毛主席,谢谢总理!”

周恩来点点头,说:“树声同志,党中央、毛主席了解你,我们了解你!你是党的一个好同志,为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你是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我不能算!不能算!”王树声听到这番话,心里十分激动,泪花在眼眶中不停地闪动着……

1974年1月7日,王树声在北京病逝,享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