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信(广安)电银业务发展对策
2022-09-03陈刚朱娜
□陈刚 朱娜
今年1 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规划》指出,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成为“十四五”金融改革规划的高频关键词,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等科技手段赋能下,银行服务线上化、数字化进程加快。在新技术、新环境、新压力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求同存异,创新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市场占有率,是各家银行亟须解决的问题。
发展现状
近年来,四川农信广安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信联社“1234567”治行兴社基本方略,坚持“服务为本、科学做事、质效至上”工作方针,金融科技助力“五大营销”与智慧银行建设紧密融合,细化措施、精准发力,争做数字化转型先锋,获客活客能力不断提升,有效扭转电子银行业务前期落后的困境。
截至2021 年末,电子银行业务条线考核全省排名第7 位,较上年同期上升10 位。其中,“蜀信e”活跃客户数全省排名第2 位,较上年同期上升18 位;惠支付活跃商户数全省排名第4 位,较上年同期上升17 位;线上个人客户净增数全省排名第11 位;活跃农综站全省排名第10 位;线上活跃机构客户数全省排名第12 位。从数据来看,全市农信电子银行业务经营向好发展,但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营销收效不理想、产品功能同质化、条线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亟待破解。
发展对策
电子银行是推进建设“智慧银行”的重要抓手,对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释放柜面人力资源、提高全渠道服务能力、获客留客、增存引贷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银行服务线上化、数字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疫情暴发以来,“非接触”“纯线上”金融服务已成为常态,传统银行将迎来更彻底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浪潮。辖内干部员工要深刻认识电子银行业务是基础性、长效性业务,抓电子银行,就是抓存款、放贷款、谋发展。
电子银行业务依托“蜀信e”手机银行、惠支付扫码商户、开放银行平台,可以拓展无限多的用户,交易无限增长,成本没有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存贷款及数据积累等衍生收益却越来越多。
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要坚定发展信心,用好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传统优势,推动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发展。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讲方法、重落实,打造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新格局。
将“多找客户,找好客户”落到实处,用“五大营销”助力业务发展。一是依托科技取数,查找业务短板;科技赋能,做好分层营销。从行社数据云、SCBI、八类客群精准营销模型中,充分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对统计出的空白市场个体工商户与企业,开展地毯式营销;分析“蜀信e”登录用户、存贷款客户、18—60 岁客户等存量客户动账情况,拓展有效客户;对八类客群开通“蜀信e”情况进行跟踪,挖掘潜在客户。
二是与“走千访万”“整村授信”等工作联动,做好综合营销。依托农综站加强对村委、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营销,开展揽存信息收集、评级授信、贷款申请、手机银行引荐、反诈宣传等工作,推广“蜀信e·贷”“智能小额农贷”等产品;拓展惠支付商户,同步推广手机银行免费转账功能;营销贷款客户,同步宣传手机银行贷款查询、申请、放还款等功能;办理社保卡业务,同步介绍手机银行社保医保缴费功能;做好存贷产品客户、商户、机构客户、电子银行综合营销,既做存量客户维护,又抓新增发展,齐头并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综合营销快速推进业务发展。
三是提升客户体验,开展精准营销。总结提炼营销案例、营销话术、营销技巧,坚持“口勤”,经常与客户沟通交流;坚持“腿勤”,勤跑基层,多与商圈、社区和村社干部联系,加强感情联系,了解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营销;鼓励服务客户要走出柜台,在客户等候区、ATM 自助服务区和电子银行体验区营销电子银行客户,手把手教客户使用电子银行产品,培养客户会用、愿意用、喜欢用的习惯。利用低柜和移动终端优先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充分利用好移动终端,走出营业网点,细分目标客户,深入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社区、市场、街道、便利店开展精准营销。
四是培养内部员工,开展全员营销。培养员工会用、会宣传电子银行业务的习惯,形成“人人熟悉电子银行业务、人人营销电子银行产品”的局面,对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有责任和担当。要考核辖内员工电子银行产品使用情况,倡导全员营销,同时要求员工做好身边亲人、朋友、客户的营销,形成强大的营销合力。
五是加强业务考核,做好系统营销。针对各类数据的使用情况,加强考核指导,落实专人跟踪存贷款客户、惠支付商户“蜀信e”开通情况、持续使用情况,做好指标数据的日常监测,及时调整营销方案,确保营销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考核方案落地、落实到人。结合全年考核目标任务及各行的实际情况,做好电子银行业务考核方案的规划和目标分解,多层次和多渠道督导相结合。定期通报任务进度,约谈落后单位,对完成差的单位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想方法、抓落实,营造“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多维度实现战略目标和绩效管理,通过系统营销,推动业务长效健康发展。
一是将地方特产、特色餐饮、特色乡村游等惠支付商户发展成为惠生活商户,将实体门店的惠生活商户发展成为惠支付商户,丰富商户交易收款场景。二是大力扶持广安龙安柚、岳池米粉、华蓥蜜梨、邻水脐橙、武胜麻辣牛肉等本地基地建设,将更多本地商户移植到“蜀信e”“惠支付”“惠生活”三大平台上。三是落实“精准扶贫”,深挖各地农副特产。重点扶持贫困农户自产农副特产,帮助贫困地区农户通过平台将农产品进行售卖,拓展其销售渠道,实现助农增收。四是依托科技创新,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推进智能渠道建设,以客户为中心,注重“金融+场景”的融合,对“吃、住、行、游、购、娱、医、政、教、工”等使用场景进行升级,优化客户体验,进一步提升获客留客能力。
人才是进步的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一是结合全系统2021 年“开门红”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的“市县机构要推动构建至少3—5 人的电银业务核心团队”要求,推动专业电银工作团队工作的落地。二是规范人员管理培训机制。固化一套电银业务知识模板,拟一份完整的业务交接清单,确保条线人员变动后,新上岗人员对业务及知识有全面的掌握;建立互帮互助计划,定期举行业务交流会,分享经验,实现全辖共同发展。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金融冲击,同业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推进息差持续缩窄,对我们业务模式、盈利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新型服务和分销渠道,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既是形势所需,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对于我们来说,要加速科技赋能金融基础服务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化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助力业务发展上新台阶,持续推进电银业务进入数字四川农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