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史军史教育与大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的研究

2022-09-03卞禹臣陈宇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党史问卷培育

■ 卞禹臣 陈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由此可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过程中,对其加强对党史军史的学习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对当代大学生党史军史教育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一、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史军史及大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基于国际形势、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判断。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也都受到时代所带来的显性或隐性影响。高校如何对大学生开展党史军史教育所面临的环境、主体、内容、思路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征,因此党史军史学习教育的思路不能仅限于老的传统逻辑,面对新主体、新环境、新形势,必须尝试建构新的思路进行。

在开展党史军史教育促进大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的顶层设计中,要从思路、对象、程序、体系等诸多方面开展探索研究,在思路上,要注重融合时代和当下;在对象上,要更加注重其可接受度;在程序上,要更加注重条理性和层次性;在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创新性与灵活性,最大程度提升时效性;在体系上,要更加注重流畅性和高效性。思路的多元性即要借鉴各种思路与辩证思维,不遗余力地引领广大师生从党史军史中汲取养分、领悟真谛、获得真知。

(二)实践意义

首先,从国家发展来看,党史军史教育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通过对党史军史的教育能够进一步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党的领导。

其次,从学校工作来看,通过党史军史教育,可以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与高校培育大学生的红色基因这一目标完全契合。

最后,加强党史军史教育,能极大地提高高校培育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成效。要把党史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使党史军史教育在全方位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中凸显力量。

二、高校党史军史教育和大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高校党史军史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大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的现状,笔者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整理收集此前学者对于党史军史教育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的问题,采取的五分法设计了《新时代高校党史军史教育及大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一手资料作为研究素材。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工具,面向江苏省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理工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部分高校学生,共发放问卷776 份,回收问卷776 份,其中有效问卷751 份。回收问卷后,利用Excel、SPSS 软件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一)高校党史军史教育开展工作的现状

1.高校党史军史教育开展的方式单一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针对“你是通过学校开展的党史军史课程学习”这一问题,有221 人选了比较符合,475人选了完全符合,占到了问卷总人数的92.6%。大多数大学生都是通过学校开展的相关课程进行党史军史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开展党史军史教育有意义,能够从思想上意识到党史军史教育的重要性,对党史军史教育抱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但是开展的途径单一没有良好的学习动力。

图1 高校党史军史教育开展的方式单一

2.高校党史军史教育内容单调枯燥

在问卷中“我认为党史军史教育的内容单调枯燥、学习途径少缺乏吸引力”这一问题,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有316 人选了完全符合,181 人选了比较符合,占到了问卷总人数的约66.1%。问卷中“我认为是为了学分被动式学习”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有296 人选了完全符合,176 人选了比较符合,占到了问卷总人数的约62.8%。问卷中“我认为学校要加强学生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有425 人选了完全符合,215 人选了比较符合,占到了问卷总人数的约85.2%。

图2 高校党史军史教育内容单调枯燥

由以上问卷调查的数据可知,大部分数学生认为党史军史教育的内容单调枯燥,学习途径少缺乏吸引力。且大学生目前学习党史军史的方式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校党史军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党史军史教育是为了学分被动式学习的,多数学生认为大学生缺乏辨别力,对欺骗性、误导性的信息缺乏识别能力及抵抗能力,多数学生认为学校要加强学生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因此,在新时代,改变当前党史军史教育的现状已迫在眉睫。

3.高校党史军史教育持续性不强

图3 高校党史军史教育持续性不强

在问卷中“参加党史军史教育是在哪个年级”这一问题,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文科类有164 人填了大二,48人填了每一学期,占到了参加过党史军史教育总人数的约30%。理科类有292 人填了大一,53 人填了每一学期,占到了问卷总人数的约49%。艺术类有85 人填了大一,24 人填了每一学期,占到了问卷总人数的约15%。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同学都参加过党史军史教育。但是各高校对于党史军史教育的安排分布在不同的学期,很少有每学期都有的,各高校应该把党史军史教育加强贯彻到每一学期。坚持党史军史教育全程化。

(二)高校党史军史教育成果的现状

1.高校党史军史教育对引导大学生价值导向成果不明显

图4 高校党史军史教育对引导大学生价值导向成果不明显

在问卷中“我认为红色基因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这一问题,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有527 人选了完全不符合,194 人选了比较不符合,占问卷总人数的96%。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都不认为红色基因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高校应该经常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培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参观体验红色历史博物馆,学习聆听红色精神文化,产生对红色情感的感知和体验。这一培育过程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对红色基因产生认同时会自觉继承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会带动身边的人去践行红色文化精神,如此将会在高校形成自觉学习红色文化精神的氛围,使高校成为红色基因文化的传播主阵地。大学生得到了红色基因熏陶,红色基因也注入新鲜血脉,让红色基因向着时代前沿迈进。

2.高校大学生对红色基因培育作用发挥不够

在问卷中“我认为大学生应该传承发发扬红色基因”这一问题,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有534 人选了完全不符合,185 人选了比较不符合,占问卷总人数的95.7%。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都不认同大学生应该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民之希望,更是肩负着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能够增强大学生爱国之情,激发他们的报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图5 高校大学生对红色基因培育作用发挥不够

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史军史教育及大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的对策

(一)拓展学习途径 健全党史军史教育机制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史军史教育,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拓展校外文化平台,利用属地资源,开展户外实地教学活动,构建党史军史教育的新平台,课内外双结合,确保党史军史教育取得实效。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史军史教育,要让红色基地成为重要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在传统思政课程和军事课程教学方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目光。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对于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积极作用,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发挥“互联网+”手段,VR 技术手段、线上展厅等在党史军史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依托前沿科学技术,以更为先进、快捷的学习手段,采取远程教育、数字化教学、移动端教学等方式为大学生党史军史教育提供支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潜移默化中推进党史军史学习教育。

创新党史军史教育方式和考核模式,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党史军史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还要注重对于教育效果的考核,做到以考促学,以考帮学。

(二)拓宽教育阵地 明确党史军史教育责任

除了思政课程与理论宣讲,还应该走进大学生日常生活。高校学生组织包括分团委、学生会、自我管理委员会以及各类社团,这类学生组织、社团在学校接受校党、团组织的领导,保证在思想上的进步性,加强党史军史教育要赋予高校学生组织、社团宣传党史军史的义务,压实责任主体。

学生组织、社团人才选拔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主动性、广泛性、深入性等优势,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党史军史学习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党史军史学习。高校学生组织、社团在管理、宣传教育中积极宣传党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创新学习形式 发挥朋辈示范教育作用

00 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注重个性,他们可以通过课堂、实践、网络等多种渠道学习知识、获取技能。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以成果为导向,让学生学、学生讲、讲给学生听,发挥朋辈教育的效果。高校可以组建大学生党史军史宣讲团,配备专业教师从内容和质量上把关,学生们学习党史军史知识并将其牢记于心,再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出来,既能吸引学习者,也能扩大党史军史教育宣传面,让更多的大学生喜欢上学党史军史,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效果,让党史军史教育走进学生内心,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可利用大学生党支部、大学生团支部,在把握主题思想和宗旨的基础上,组织党史军史知识竞赛、合唱比赛、朗诵演出、红色影片展映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主动性,增加学习热情。

(四)坚持教育全程化 实现党史军史教育全覆盖

党史军史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的合理设置,通过开展课堂教育、活动课程化教育,贯彻落实大学生党史军史教育的全程化。党史军史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经验的积累,及时改进和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短期和长期培养计划,使整个机制向主动学习转变,做到教育时间和受教育人员全面覆盖。

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革命政党,党的历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原则,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和互联网新媒体的载体方式,不断增强党史军史教育的育人功效,让党的光辉历史照耀大学生的成长之路。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将党史军史教育与大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结合起来,不仅是青年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国重任的必然要求,更是增强高校立德树人实效的迫切需要。高校要继续坚持加强党史军史教育与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的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党史问卷培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问卷大调查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问卷你做主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