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扩张时期英国文化对斯里兰卡文化的影响
——以语言和文学为例

2022-09-02李奕晗普沙衣尹明月王煦涵张馨心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21期
关键词:英国文学斯里兰卡佛教

□李奕晗 普沙衣 尹明月 王煦涵 张馨心/文

斯里兰卡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从封建王朝逐渐转变为现在的“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这漫长的转变过程中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统治。在长达三百年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势力扩张中,斯里兰卡的语言与文化受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受英国文化的影响最甚。英国在斯里兰卡进行统治的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斯里兰卡近代史上的转折点:康提沦陷,岛国上延续千年的历史传统失去避难所,其固有的文化发展脉络被扰乱、僧伽罗语受英语普及的影响,出现借词现象、世俗题材作品大批涌现,小说创作兴起,民族解放意识觉醒,僧伽罗现代文学诞生……斯里兰卡这一印度洋上的明珠与印度共同创造了当时世界先进的佛学文化,又受到同时期英国文化的影响,使其语言文学独具特色。

1 英语对僧伽罗语的影响

僧伽罗语,是占斯里兰卡大多数人口的僧伽罗人使用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以婆罗米文为基础,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意义。据编年史《大史》记载,印度的维杰耶王子和其随从来到斯里兰卡,带来了印度-雅利安语。随着外来移民的不断涌入,使僧伽罗语发生了衍生,并与本土语言融合与贯通。

语言是社会的基础,是沟通的工具,更是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1]。英语是英国人彰显文明的工具和巩固统治的手段,通过制定英语至上的语言政策,英语日渐成为斯里兰卡国民经济、高等教育等领域的主要语言和重要机构的官方工作用语[2]。最初为传播教义而推广英语,此后开展以英语为媒介的教学,还将英语定为官方语言,要求国家主要部门人员精通英语。在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中,英语的传播也影响了僧伽罗语,出现了大量借词的现象,如借用名词සර්、සෙන්ටිග්රේඩ්、පෑන්、අැපල්、කාර් එක,对应英语的Sir、centigrade、pen、apple、car。通常借用名词可在僧伽罗语音译词尾再加上එක;借用动词可在其后添加කරනවා,如help කරනවා、talkකරනවා、gasp කරනවා。借词是殖民政府进一步控制斯里兰卡的手段,是宣扬其历史文化、压制当地历史文化的方式,却也丰富了僧伽罗语词汇。英语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僧伽罗语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也一目了然。随着英语文学作品在斯里兰卡的传播,改变了以往斯里兰卡文学以僧伽罗语、梵语、巴利语创作的局面,改变了佛教文学占主导的情形,助推了文学创作的多样化。著名作家马丁·维克拉玛辛诃打破传统的佛教思想,取材于现实创作的 “时代三部曲”(《我们的乡村》《堕落的时代》《一个时代的终结》),通过一个地主家庭的衰败和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的兴衰,反映了斯里兰卡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意图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

语言是表达身份的重要纽带,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使当地民众无法正常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在殖民后期,随着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英语固然成为斯里兰卡人抵抗的对象,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还发起了语言运动提出以各自的本族语言取代英语作为行政语言。面对全球化,在接受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失去民族特色,在关注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要维护语言的多样性。

2 英国文学对斯里兰卡僧伽罗文学的影响

2.1 文学体裁

英国文学对斯里兰卡文学的影响之一在于文学体裁。在英国到来前,斯里兰卡的本地僧伽罗文学主要有佛教文学、诗歌和本生故事文学三种。公元前3世纪左右印度佛教传入带来了佛教文学,是当地有记载的最早的文学形式。印度佛教的传入也将其当时广泛使用的巴利语带到了斯里兰卡,于是这时的巴利语佛教文学为僧伽罗诗歌文学奠定了基础。诗歌在古代和中世纪文学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岛史》《大史》和《小史》是斯里兰卡最早的三部诗体编年史,古典诗歌代表作为《宝石诗篇》,到了中世纪科提时期则出现了信使诗。康提时期诗歌的形式变得更加多元,主要分为赞美诗、抗战诗、色情诗和民谣,形式上也更接近近现代诗歌。而本生故事文学来源于佛教信众们在塔上所绘的故事图画,经过一系列的抄录和双语互译,最终《五百五十本生故事》作为记载内容最完整的本生故事集流传下来。除此之外,该时期还有散文集、梵语文学等种类的僧伽罗文学。

到1815年斯里兰卡和英国签订“康提条约”后,在天主教的传入、英语教育的普及和英国实行的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斯里兰卡进入了近现代文学时期。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佛教文学逐渐到世俗文学的转变。现代主义是涵盖各种激进的、反传统的艺术流派和思潮,集各种富有革新精神的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整体概念。它在由佛教文学占统治地位的斯里兰卡文坛中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佛教文学显得刻板、受教戒约束,且禁止很多娱乐形式。在接受了英国文学思想的洗礼后,世俗文学逐渐占了上风。具有代表性的新变化就是斯里兰卡出现了小说这一体裁。一开始,各学者将不同的英文作品翻译为僧伽罗文使得当地读者有了对小说的认知。尤其在20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世界战争频发、经济萧条,在这种历史语境下,欧洲文化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开始流行,也就产生了现实和现代主义文学,结合僧伽罗散文的写作手法和英国文学的主体思想涌现出多样的僧伽罗小说。出版于1905年的《米娜》是第一部具有小说特点的僧伽罗语作品,为僧伽罗小说作品奠定了良好基础。诗歌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是分类不再仅依据佛教题材。随着反抗英国的民族复兴运动的兴起,叙事诗和爱情诗更加普及。戏剧文学于19世纪初期得到发展。众多剧作家把西方戏剧翻译成僧伽罗语,并在后来的摸索和学习中结合本民族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创造出诸多僧伽罗剧本。民间故事文学受英国文学直接影响不大,但这些故事又大都是在近现代印刷术引进之后才见之于文字,形之于书笈,并广为流传的。而搜集、整理、出版这些故事的近现代文人,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再创作。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故事文学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总之,英国文学的到来淡化了斯里兰卡原有的佛教文学,带来了很多西方的近现代文学写作形式和体裁。在经过斯里兰卡本地的僧伽罗学者和文人们的不断翻译、创作和改进,结合本民族的和历史的特色,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形式。

2.2 文学主题

这一时期传播到斯里兰卡的英国文学和思想带有政治统治色彩,以使斯里兰卡民众在无形中接受他们的各种理念,从而使本国迅速积累资本发展壮大。但是在后殖民时代,英国文学主要体现了英国人民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体现了文学霸权和殖民地权利之间的关系[3]。

当时英国后殖民文学逐渐兴起,《鲁滨逊漂流记》是其中一部经典作品。主人公鲁滨逊和星期五之间的关系是英国经典文学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白人和黑人、统治驯化和被统治者服从的关系的映射。受其影响,僧伽罗文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许多文学作品都带有反对外来侵略、抵制西方文化的进步思想。《兰卡母亲》等一系列反对外来侵略,热爱祖国山河的爱国诗篇纷纷问世。在整个国家掀起了一阵民族解放的热潮。不止诗歌,这一时期兴起的小说,如比亚达萨·西利塞纳于1907年发表的《幸福的婚姻》,具有一定的反对侵略倾向。此外,马丁·魏克马辛赫的代表作三部曲《乡村的变迁》《争斗时代》《时代终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斯里兰卡在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的深刻变化,揭露了西方剥削统治的罪恶。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还从多方面反映了斯里兰卡的社会现实问题。为了巩固对斯里兰卡的统治,英国大力推广殖民主义教育,由此培育出一批接受过正式英语教育的僧伽罗高级知识分子。也正是这批人,打破僧侣对僧伽罗文学的垄断,让文艺创作推陈出新。被数次占领之后的斯里兰卡,既面临着旧有封建遗留问题与阶级冲突的社会现实,又滋育出反殖民主义的新芽。斯里兰卡文学也就此围绕着以下几个主题开枝散叶。

沙依芒·德·西尔伐处女作《米娜》,是一部批判阶级门第观念的僧伽罗语作品。主人公米娜与富家公子佩雷拉结缘,而佩雷拉重回上层社会并将她抛诸脑后,与一位贵族小姐结婚,甚至大言不惭要米娜做他的情妇。米娜看透了他虚伪的面孔,最终与一位青年才俊喜结良缘。这场曲折的婚姻风波,揭露了封建门第观念带来的消极的社会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痛苦与不幸的同情。

批判上层阶级盲从西方的错误倾向也是这一时期僧伽罗文学作品传达的重要思想。如在沙依芒·德·西尔伐的另一部作品《戴丽莎》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出身资产阶级家庭但仍具有爱国思想的千金小姐,同其一味崇尚西方文明的继母就婚姻自由展开斗争,揭露了西方文化渗透下唯利是图、金钱第一的不良社会风气,进一步弘扬了僧伽罗民族的崇高精神与道德修养。在文学家马丁·魏克马辛赫所著《海市蜃楼》一书中,塑造了一个模仿父母、盲目追随西方文化千金小姐莫丽。莫丽最终竟被自己的英语导师奸污,在经历一系列婚姻风波后服毒自杀。作者深切的感知到了本民族文化正在被西方文明无休止的蚕食,而彼时的斯里兰卡的社会中崇洋媚外的西方文化狂热者仍浑然不觉。他们向往并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并对本国文化积淀嗤之以鼻,抛弃民族传统,却又无法真正融入伪善的上流社会,饮鸩止渴,最终成为两个世界的弃儿。

殖民主义是世界秩序变迁的一种表征,其所造成的种种影响深深地嵌入到斯里兰卡文学作品的内部纹理。很显然,殖民主义不是一个简单和同质的现象,而是一套有关文化、想象、政治、经济扩张与控制的复杂关系[4]。因此在研究被统治进程及其影响时应从多角度入手,更深入的理解其这一时代文学发展的内部结构,进而重新建构其文学体系。

3 结语

当一种文化受到另一种强势文化冲击时,就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其原有的语言未免于难。在英国政府实施的英语至上的语言政策下,斯里兰卡民众为了获得官职而学习并推崇英语,使得语言、音乐、电影、饮食文化和文学作品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英语的深远影响,从而对斯里兰卡本土文化的纯洁性构成了挑战。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面对如今全球化这一世界变局,斯里兰卡当局应保持文化警惕性,坚守本民族文化,积极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让斯里兰卡这颗明珠光辉不败。■

引用

[1] 杨菁.浅析外来语言对巴西葡萄牙语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18):144-145.

[2] 姜蕴.英语在斯里兰卡语言政策中的演变及发展趋势[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11(2):97-102.

[3] 杨涵.谈后殖民走向的英国文学[J].雪莲,2015(9):38-39.

[4] 刘晓丽.东亚殖民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9):131-140.

猜你喜欢

英国文学斯里兰卡佛教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斯里兰卡的高跷海钓
斯里兰卡·乡愁·旧时光
基于HYCOM的斯里兰卡南部海域温、盐、流场统计分析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对”队的斯里兰卡奇异之旅
英国文学经典化的溯源研究——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