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再生向度

2022-09-02高斌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22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空间艺术

□高斌/文

公共艺术再现一座城市的温度和人文关怀,是城市精神文明的一道风景,作为城市公共的标志属性,公共艺术以自身的独特特性与群众产生交流。面对新环境,城市公共艺术扮演着多元角色贯穿于城市的方方面面,面临更为服务大众的设计思考。

1 当前环境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趋势

1.1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理念

面对新时期新环境,人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融洽相处的健康意识成为直接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毫无疑问,保护自然和爱护绿色就是人类的自救,走绿色发展理念之路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1]。重新对待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是新时期特点环境下带给人们冷静的反思,进而生态美丽与绿色发展的可持续理念将继续成为环境艺术创作者的方向。人们从自然中源源不断地获取灵感、设计再造并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意识到自身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始终适应于自然,逆向而行必然要承担更大的后果。面对环境压力带来的困局,公共艺术作品的精神溯源被放大,人与自然交流对话的场所在城市中亟需得以开拓和延展,这其中必然包含着人对人生生命个体和群体生活的思考,将贯穿于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始终。

1.2 “公共性”拓展创造公众交互平台

创造公众交互的平台,对大众生活和人文精神带来富有创新价值的推动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一种进步。随着公共艺术定位的变化以及大众对公共艺术认知的丰富,当下的公共艺术作品由大众的参与互动过渡到事件引发过程的实验表达,公共艺术有了推动艺术与自然、与城市社区与公众之间互动的可能性。多维的空间构造使公共艺术作品体现出超越艺术作品本体的物质面貌,更将公共、当下、大众和艺术联结成一个新的结体,形成时间和事件的记忆符号。如拉美建筑公司Gómez Platero计划建成的为纪念新冠病毒而设计的圆形纪念碑——《世界大流行病纪念碑》(World Memorial to the Pandemic)。计划坐落于乌拉圭海岸,以远离市区喧嚣、位于大陆尽头的宏大空间中,用大型水上雕塑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一个反思与纪念的安全场所。整座趋于闭合的圆环雕塑被入口处的裂痕打破,随着长长的步道向内延伸,观者被引导来到平台中心。通过洞口,人们就算站在雕塑之上也能够观察到脚下的岩石和暗涌的海浪,如此一个用以哀悼和反思的空间平台静静地躺在海岸线上,将世界的目光吸引至此。

1.3 反映生活,反思城市精神家园

公共艺术是公众精神状态的形塑者和城市创意活力的催化剂,是城市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它是装点城市空间的构筑体,也是事件、展演、偶发或派生城市空间故事的导向所在。面对时代命题,聚焦当下的展览型公共艺术作品,我们让其回到城市空间,便是提供给公共艺术一个“事件”的发生场所,在短期内聚焦最多的关注和思考。如街头艺术家埃西夫(Escif)为西班牙瓦伦西亚火祭节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也必将过去》(This too Shall Pass),塑造了一件以巨大尺寸的沉思女性雕塑引发人们关注。这座高达20米的女性雕塑身着白衣、盘腿而坐、闭着双眼,显示出严肃而安静的城市氛围,在艺术家和团队的呼吁下,只有这件雕塑的下半身被焚烧,而戴着口罩的脸庞将被放置在中心广场,作为西班牙人抵抗疫情的象征。放眼现实,公共艺术反映出关乎生活中公众艺术事件的起承转合,成为一种物化的记忆和象征。立足需求,让服务于群众的公共艺术作品走向城市空间,就是对公共艺术功能的重新解构,将逐步丰富城市和市民生活,进一步反映生活,反思城市精神家园的未来。

2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困境与机遇

2.1 面临困境

在城市建设一开始就将城市艺术美作为目标的新时期,公共艺术不再仅仅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直观显现,它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同时还具有培育公众审美和创新精神的作用,直接并显著影响着当今的城市精神面貌。随着城市升级发展的诉求,公共艺术塑造文化城市方面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可以说,在城市更新中公共艺术作为一门广义的艺术,不再仅仅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公共艺术、以及城市雕塑和建筑天际线,还包括根植于城市文化、激发城市活力和创造力的一切行动[2]。针对公共艺术不断地发展演变,认为公共空间的艺术品等同于公共艺术是人们当前普遍存在的文化认知,则淡化了公共艺术的职能属性,锁定了公共艺术的发展边界。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面临多种现状困境,站在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角度分析现状,其一是市场经济刺激了“快文化”面向艺术设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引领全域文化消费市场。公共艺术被动成为功利品,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艺术充斥于各个城市空间之中博人眼球。其二是普通作品占据大多数,机械的制作和复刻方式下的批量生产,没有文化内涵支撑的假空形式感泛滥成为关键因素。其三是公共艺术功能导向偏离,作品直接表现出作者缺乏专业相关知识和基本的艺术素养,创作思路没有获得与空间属性相应的拓展,在文化视域上缺少对当代城市发展的关注。总之,当下我国公共艺术需要解决时代审美等内外矛盾平衡问题,聚焦社会公共性创造,综合发展。

2.2 潜在机遇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文化理念以及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具有文化生长性的精神文明带来文化传播。由于大多城市没有基于文化因子而创造的独特的品格,面对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文化营养缺失、个性特色缺失的现状摆在人们面前。而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最鲜明的景观载体,它可以营造空间、激活空间,塑造更为人性化的城市家具体系服务于城市群体。

当前,公共空间品质化提升、精细化营造的健康环境意识备受重视,由此城市的空间生产新常态表现为由“建”转向“营”的内涵化发展趋势。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审美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对健康和治愈性的关怀更为突出。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公共休闲场所获得精神压力消解,亟需通过艺术的方式激活空间,塑造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情味的健康城市生活,来改善城市交往空间的孤立性。由于公共艺术特有的文化信息的特性表达与空间艺术活力,其介入城市空间更新有较强的需求,从而将对城市美学传播将带来更多可能。

3 多元融合促活公共艺术发展新业态

3.1 融合促进前瞻性

城市所体现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由艺术所传达和推进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更新,城市承载了人们对于新时期的展望。通过公共艺术,自然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赋予在作品当中,让城市空间与人文共同发展和成长,这种融合就要求要做到一定的前瞻性。公共艺术所表达出来的既应该是社会当下语言中的“现在”,同时也应能将该空间所“期待的未来”表达出来,以绿色生态理念、文化艺术理念、以及现代技术打造城市地标公共艺术景观。“美学时代”的城市发展使人们对“美的城市”具有无限追求,而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精神重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精神的重塑是公众参与和共建的结果,在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催生出有创造力的公众精神,循环往复形成可持续促进机制是保障公共艺术景观“公共性”的理想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将促进多元融合,指引城市未来发展和审美,潜移默化影响整个城市的气质和追求。

3.2 融合牵引共生性

面对绝大多数公共艺术作品各自孤立,与城市景观体系不相关联的存在现状,应将整体性的宏观概念融入公共艺术创作的始终,在系统的环境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载体,大到城市形象,小到城市家具的细节。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观念的更新,动态作为一种设计创新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接受并采用,越来越多的其他类型公共艺术作品都加入了涡轮、叶片等风动部件,相互关联[3]。由此,公共艺术景观力求在融合中达到空间功能自然的共生性,建立要素间的联系以及空间上的交流,并非成为冷静的、平凡的艺术设计作品。作为各复杂类型环境的集合,公共艺术是空间环境情绪的催化剂,引导着人们去体验城市发现历史文脉,与人共生共享的公共艺术景观体系的形成,对建设面向未来的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公共艺术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融合展现时代性

5G时代将使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日益数字化,人们对于城市公共艺术的沉浸感、互动性、可参与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媒体的应用和尝试并未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方式[4]。技术、艺术与人文高度融合下的公共艺术发展趋势呈现着蓬勃发展的科技美学与科技艺术。在科技、社会、民主、文化等观念影响下,艺术不再是“A+B+C+D”的传统模式,而是X(A+B+C+D+E),A、B、C、D分别指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传统艺术,而X是指科技、社会、文化、政治的观念,它们之间相乘进而所包含的意义被放大,将纪念性公共艺术和公共环境景观等传统性的公共艺术保留,将新型的智能性、互动性公共艺术形成当下的一种发展趋势。这种交流和互动,除了艺术家创作理念或艺术信息的传递,也是人文精神被传达的过程。伴随着新媒体技术而产生的新的交互性的艺术形式,给公共艺术试图打破传统形态下特定场域和特定对话的限制带来了革新,从而消解艺术和公众的距离感,带来全新的情感体验[5]。通过新媒介、新技术、新体验调动公众的好奇心与积极性,让公众参与到了公共艺术品的互动中去,这种互动不仅是肢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共鸣。站在城市更新的角度,这种技术手段上的拓展,使公共艺术能更加智能,贴切的服务于人。

4 总结

随着城市公共艺术趋向融合发展,公共艺术开始发挥自身艺术价值。站在人与城市和谐共生的持续进程中,公共艺术塑造高品质城市的潜力将不断被激发,形成城市景观更新的新兴方式。与此同时,公共艺术连接着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增加城市记忆、讲述城市故事,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与艺术的审美需求。在充分了解城市历史发展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重新梳理,以整体环境需求为依据,从而推动公共艺术景观未来的发展,改变我们的生活。■

引用

[1] 吴士新.“危”中育新“机”:后疫情时期公共艺术发展[J].雕塑,2020(5):56-59.

[2] 孙博,张晓诗,黄婷婷.精神重塑: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行动[J].工业工程设计,2021,3(4):59-65.

[3] 王鹤.泛化、转化和引申——后工业时代动态公共艺术发展新趋势[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9(2):06-10.

[4] 周灵.5G时代城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J].美术教育研究,2022(18):53-55.

[5] 张鹏程.一种社会介入性:新冠疫情期间公共艺术的空间转向[J].艺苑,2021(2):17-20+24.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空间艺术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