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人本伦理的本义建构
2022-09-02李长泰
李长泰
船山建构了丰富的人本伦理思想,“船山哲学的最终要旨是以人为依和以人为本,人本思想是船山哲学的重要思想”[1](10)。船山人本伦理思想的内涵以人的本质内涵为基础,人的本质导致以人为本原则的确立,从人本的本义维度建构人本原则是船山人本伦理的意蕴。船山所说的人本是指以人为本,人的本质是建构以人为本原则的理论依据。船山的人本本义在核心宗旨上是指以仁为本,是说以仁为根本。因为人的本质是仁,所以人要有仁义,要以人为本。船山的人本本义建构的三个维度是人本天理、人本仁义和人本生命。本文拟从人本本义的三个维度论述船山人本伦理的思想内涵。船山人本本义内涵的三个维度见图1。
图1
从图1 可以看出,船山所说的人本本义指的是以天理、人性和人生为根本的本义。人来源于天理,人有人性,人有生命,这是人的三个根本方面,因此建构人的本义必须考虑到人的天理根源、人性本质和生命存在的三个维度,这是人成其为人的根本问题,以此根本问题为基础,处理人、对待人和交往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体用和道器上说,天理是人的体和道,仁义是人的用和器,生命是人的体用合一之和,天理、仁义和生命三个层面的推进完成了道、器、和的人本本义逻辑建构。
一、天维度的以理为本的本义
中国古代哲学思维追求天地人的三才建构,船山学说也基本沿用了这一哲学逻辑。船山在学术思想上坚持经世致用的学术心路,每当求顺于理,力求从天人思路上建构人本的内涵。他说:“乃君子所学者,皆以见之言行,被之民物者也,而道散于万事,各有其理而或不相贯通,必有主焉。道可变,而所主者不变。贞之己,加之民,应之于事,皆此主以为众善之统宗,则必求之于吾心焉。”[2](260)船山以大道至理来统摄和统合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以理统合言行。他首先从理上确立人本的本义,人本本义源自天理。之所以要以人为本,是因为人的本义源自天理。船山天理维度的人本本义从人本主体、人本天性和人本位序三个方面展开。人本的天理维度本义见图2。
图2
从图2 可以看出,船山以人为本的本义内涵从天理本义上阐明,人是主体,人有天性,人有位序,因此需要将人作为主体中的人,将人视为本性贵重的人,将人视为秩序中的人,做到以人为依、以性为率和以和为贵。人是主体中的人说明人是天理中的主体而要以理为本,人有天性说明人有本性而要以性为本,人在秩序之中说明人有本位而要以和为贵。人有理、性和位三个方面的根本内涵,思想上则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首先,理维度的人本本义是以主体的人为根本。人是世界的主体,这是天理,人本的本义要以天理为本。船山人本内涵的天理本义首要的是说人是世界、宇宙的主体,要以此作为根本,人本本义即人是主体之义。人是世界的主体,要以人的天理本原为根本去思考问题。船山说:“道行于乾坤之全,而其用必以人为依。不依乎人者,人不得而用之,则耳目所穷,功效亦废,其道可知而不必知。圣人之所以依人而建极也。”[3](850)有了人,乾坤之道才能得以运用,人是主体,因此要以人为依和依人建极。“以人为依,则人极建而天地之位定也。”[3](852)如果以人的根本问题建构价值观,天地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价值就可以得到确立,依据人的需要确立天地之位。天地之位取决于主体人的需要,人为天地定位,人为自然立法,为天地立心,这说明哲学以人为根本。船山说:“我者,德之主,性情之所持也。”[4](448)人是世界的主体和德性的主体,一切要以人为依,坚持以人为本。船山人本思想的主体本义也是指人是天人相续的重要环节和根本因素的本义。天人关系是一个整体,天人同等重要,没有人就没有天人相续和天人相继。“人物有性,天地非有性。阴阳之相继也善,其未相继也不可谓之善。故成之而后性存焉,继之而后善著焉。言道者统而同之,不以其序,故知道者鲜矣。”[3](1006)天有大道,人继承天道才生成了人性,天道在人身上显现为人性,人性就是善,天人相继的结果是产生人性的善。善的形成是人继承天道的结果,天道离不开人的遵守和执行,没有人继承天道也就无所谓天道,天道因为人道而高明。正因为天人相续,人道才能体悟天道,因此必须重视人的存在,以人为根本。船山人本思想的主体本义还是指人有明德而虚灵不昧的本义。人有道德灵明,使人能通达宇宙,能体悟世界,必须以主体人的灵明作为世界的主体精神。船山说:“人之所得于天者德也,而其虚而无欲,灵而通理,有恒而不昧者则明德也。”[2](44)人有明德,明德即是灵明,灵明通达世界至理,虚灵不昧。人有明德、良知和本心,虚灵不昧,通达世界,是宇宙的核心,因此要以人作为宇宙的根本,通达宇宙,坚持以人为本。
其次,理维度的人本本义也是以本性的仁为根本。人具有天性,人本的本义要以天性为本。船山人本思想的天理本义说明人要以天道本性为本,人本的本义即是天性的本义。人依天行道,以天道原则对待他人,实现以人为本。在天有天道,在人有人道,人与人之间则有规矩原则;在天有道,在人有命和性。天道给人的本性是天性,人有天性即是本性,本性是善,以善性处世,要以人为本。船山说:“唯元故亨,而亨者大矣。以其美利利天下,而要与以分之所宜,故其利者皆其正;而唯其正万物之性命,正万事之纪纲,则抑以正而利也。”[5](44)人遵照乾道规律和原则,有利于人的发展,人本的本义是天性之义。天性是人的根本,以人为本则要以人的天性为根本。船山说:“‘成性’者,此一阴一阳健顺知能之道,成乎人而为性,则知以致知,礼以敦行,固其性之本有也。”[5](535)人的天性来源于天命,人有天命本性,促使人与人之间要以天道赋予人的本性为根本。“性函于心。心之体,处于至静而恻然有动者,仁也。性之能,丽于事物而不穷于其所施,用也。仁函于心,本隐也,而天理者未动而不测其所在,虽或闻见有得,而终不与己相亲;恻然内动,乃以知吾心之有此,而条绪昭察于心目之前,则唯仁为道之所显也。此阴阳固有其诚,而必著其几于动静之介者也。用丽于事物,本著也,而所以用者卒不可得而见。”[5](528)船山认为人的本性存在于人的内心,本性即仁心,人的本性即仁。天性有仁性和仁心,人则要坚持以人为本。
最后,理维度的人本本义也是以伦序之和为根本。人遵守规律秩序,人本的本义要以伦序为根本。船山人本思想的天理本义还是指人以其应有的位置、秩序为根本,人是秩序和规则中的人,人本是以伦序为本。秩序规范可以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关系的原则问题,按天、地、人三才的秩序排列,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合适的人伦秩序是人本思想实现的形式因素,是人本必备的本义。在天理本义中,人处在中的位置,以中为本位,以中和为根本,中与和的本位体现了人以中和为根本。船山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事理苟非至性之所固有,则随感以迁,非其过也,即其不及也。惟性有当然之则,故可以生天下之动,而作其一定不易之经,是礼乐刑政之原也,而性之为功亦大矣。‘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之应感苟非至情之所本安,则非物所宜,同而相与流也,异而相与忤也。惟情有大顺之美,故可以利天下之用,而成乎无往不适之宜,是人伦物理之归也,而性之为功于情者亦盛矣。”[2](108)中与和是人行为处事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人行为处事以中和为根本路径,使天下人人和顺,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国家的关系调节。人本思想的天理本义确立了人伦秩序,人伦秩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本义。人与天地相和合,参照天地,人伦礼义是人根本的要义。天地生出人,有人则有礼义,人的根本也是礼义为本,人遵从礼义而成就人生,即是说人伦是人的根本,没有礼义和人伦,人就不能成其为人。“尽心乃能知性,止至善而后德以明、民以新,故曰‘圣人,人伦之至。’道二,仁与不仁而已,无得半中止之道也。君子于此,可以知天,可以尽性矣。”[5](68)人生的重要任务是尽心知性和新民至善,达到圣人的人伦至善境界。圣人的人伦至善是人极,因此人本的根本要义之一是以人伦秩序为本。
二、人维度的以仁为本的本义
船山天理维度的人本本义建构完成后,人本就从天理本义向人德本义发展,从天到人。船山的人本本义在道德上以仁义为根本宗旨,仁是核心要义,即是说人本是以仁义为根本。天理本义是人本的形而上学之义;仁义本义是人本的现实运用之义。仁义是人成为人的根本原因,仁是人的本质,人有仁的根本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船山仁义的人本本义从以仁为本、以正为本和以善为本三个方面展开。人本的仁义维度本义见图3。
图3
从图3 可以看出,船山以人为本的本义从仁义本义上进行阐明,人是道德之体、公正之体和善道之体,因此人需要在个人、社会和理想三个层面发展推进,人是君子、士人和君王的统合体。以仁义为根本需要人的发展符合道统、政统和王统,仁义的人本本义说明人不同于事物和生物,人有仁义,动物没有仁义。既然人本内涵以仁义为本义,人与人之间就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首先,人维度的人本本义是以仁为本。船山人本思想的仁义本义从个人层面上展开,以个人内在的根本要素仁德为要义。人本本义强调仁是人的根本要义,以人为本即是以仁为本。人作为人和人成为人必须具备仁的根本性质,人的根本性质是德,以德为本,儒家认为德首先体现为仁德。船山说:“仁者,即夫人之生理,而与人类相为一体者也。相为一体,故相爱焉。而爱之所施,惟亲亲为大;一本之恩,为吾仁发见之不容已者,而民之仁,物之爱,皆是心之所函也。乃仁者人也,而立人之道,则又有义矣。”[2](173)人成为人的义理是以仁为根本,没有仁德的人不能成为人,仁与人是一个统一整体,人必须有仁的德性和本质,人的本质是仁,凡是人者必有仁,有仁则推导出以人为本,人道即是仁德和仁道。人本的本义强调仁是评价人的根本标准,以人为本即是以仁为美的标准。仁德是人的根本,同时仁是美的标准。船山说:“人之所以能不失其本心者,赖有是非之不昧而已。是非明,则择于物者必审,而处其身者必善,于凡动静居处之间,皆可验焉。而即择居处之里言之:今以凡人习俗之易移也,于是而里有仁不仁之别。若其所居之里而有仁厚之风,相睦也而不相争,相劝以善也而不相党以恶,则身得安焉,子弟得效焉,岂不美乎!”[2](357)仁是人的本心,是虚灵不昧之心,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仁心,有仁心的人则人际关系和睦、生活安定,仁是生活美好的前提。人本的本义强调仁是道的根本标准,以人为本即是以仁道为根本。船山传承孔、孟至朱子等古代儒家仁的道统观点,仁的道统就是以仁为本的儒家正统。“若夫王者之仁,保一国以保天下,其心不忍伤物也,其事则顺其心而出之也。于是而不贪功利之情,为天下所共信。”[6](203-204)仁者可以得到民心,霸者可以得到土地;仁者则长治久安,霸者只能统治一时。仁的实现需要个人内心的自觉,以本心的仁为根本;仁道的实现需要以民心为本,是道统的需要,达到以人为本。
其次,人维度的人本本义是以正为本。船山人本思想的仁义本义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建构,以社会需求的要素为要义确立人本的本义。人在社会中应有的本义即是正义的本义,以人为本即是以正义为本。以仁为本是道统,以正为本则是政统。正的本义在社会中是指以公正为根本。船山说:“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故既以孝弟慈为教本,而尤必通其意于法制,以旁行于理财用人之中,而纳民于清明公正之道。”[7](438)公正是天下的大道,是一种人际规则。坚持公道必然达到正的德性,坚持正德即是公正无私,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船山说:“礼原于天而为生人之本,性之藏而命之主也,得之者生,失之者死,天下国家以之而正,唯圣人知天人之合于斯而不可斯须去,所为继天而育物也。”[8](571)正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以正为本是天下人共同的愿望,实现以正为本则天下人人得以生存、国家实现公正,以正为本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正的本义在社会中体现为大化流行的效果,人以公正为本则官民的行为因为符合正义而赢得美名和美誉。以人为本追求以正义为根本,自身行为则是正义的,因为人自身行为归正,引导他人趋向正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君者必欲道之行于天下也,则有教令。而教令,末也;君身,本也。其身正矣,言必正言,行必正行,利欲不能干,邪说不敢惑,则不待施教于下而臣尽其官常,民守其恒法,自然化行而俗美矣。”[2](736)上层统治者行为正义,身正行正,则臣民遵守法制,服从统治和治理,大化流行,一片和平的景象,君王因此赢得美誉和盛名。正是政的根本,以人为本在政治上体现为以正为本,是政统的需要,推动以人为本。
最后,人维度的人本本义是以善为本。船山人本内涵的仁义本义在理想层面上发展为以善为本,美善要义是确立人本的最高本义。船山认为善是世界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天地人三界的完美统一。善是人德性的最高要求,人性本善。德性之善是指人性之善,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其本性是善的,能够成为人则要以善为标准,善是人的根本标准之一。船山说:“择乎君子之道而得其所贵,则庶其善者乎!天下无物而非道,则无事而不以道也。乃君子酌乎有其善,而无不善,舍此而求善于物,则虽备美而不善者先在吾身,故以此为贵焉。”[2](532)善道即是君子之道,善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行为处事必须以善道作为指引,才能达到美的效果,没有善的标准的指引,事情虽然完成但也不能成为美的事物,因此人必须以善德为根本。船山认为天道本身是美善的,人追求美善理想,符合天道本原。人以善为根本,就能够关爱人,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善既是自然之善,又是和谐之善。善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天地人三才的合一。船山说:“一阴一阳之道,流行于两间、充周于万物者如此。故吉凶悔吝无所择,而仁皆存,用皆行焉。在圣人之有忧者,皆其可乐之天、可安之土。唯《易》全体此道以为教,故圣人于《易》,可以释其忧,以偕百姓而同归于道,由此而盛德著,大业兴。一阴一阳之道为《易》之蕴,而具于人性之中也如此,诚至极而无可尚矣。”[5](528)阴阳流行而使仁道确立,人把握了阴阳之道,体仁安土,盛德而大业,天地人合一,达到善的状态。天地人合一是善的状态,是王道正统的目标。王统追求和谐之善,以天下和谐为目标,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
三、地维度的以生为本的本义
船山在人本内涵的仁义本义建构完成之后,着手建构人本的生命本义。人的根本也要以生命为根本,以生命为根本强调生命是人存在的根本,人的生命是人的基本的要义。生命本义是理本义、性本义的发展延伸,是形而上的本义向形而下本义的逻辑推演和派生,是天理和本性的相和,完成了从天理、道德到自然的三层本义逻辑建构,是地维度的本义。地维度是天维度、人维度的自然发展,凸显人的自然生命本义。船山人本内涵的生命本义从气以生人、利以生人和情以生人三个方面展开。人本的生命维度本义见图4。
图4
从图4 可以看出,船山人本本义从生命体上给人本内涵进行定义。生命是人成为人的基本存在要素,没有生命体就没有天理和本性的承载体,以生命为本义是人本内涵的最基础的定义。生命本义包括气、利、情三个方面的要义,气以生人、利以生人和情以生人都说明了生命的最基本因素是气、利、情。气以生人说明阴阳之气造就人,利以生人说明物质条件养活人,情以生人说明欲情是人的自然属性。以生为本的人本本义说明人生下来具有三个方面的根本:人是宇宙之生成,即原初天生的生命体;人是自然之生成,即自然物生的生命体;人是情感之生成,即生物欲生的生命体。人本生命的本义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这说明以人为本也要以人的自然生命体为根本,尽管自然生命体不能达到人成为本质人的条件,不能将人与生物和动物区分开来,但生命体是人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条件。没有生命本义的基础,天理本义和仁义本义则没有一个寄托处。人本的生命本义重视自然主义的内涵,但生命本义并非要归属人本主义的思维架构,人本生命是一个基础条件。
首先,气以生人是人的地道维度的生命本义。船山人本内涵的生命本义首先从气的本义上生成,气是构成人的生命的本体。船山认为气是世界的本体,气也是人的本体,人的生成是阴阳之气的结合,是太和之气。人开始是阴阳之气生成,人本以气为本义。人的生成以阴阳之气为根本,阴阳之气成就了人的生命。船山说:“天以其阴阳五行之气生人,理即寓焉而凝之为性。”[9](121)阴阳之气和五行之气生成了人,人的生命即是阴阳和五行之气养成的。人的生成以阴阳之气为原初的根本,阴阳之气运转生成了人性。气有阴阳,阴阳之气在运动和运转,人根据阴阳之气的运转生成人性。“夫一阴一阳之始,方继乎善,初成乎性。天人授受往来之际,止此生理为之初始。故推善之所自生,而赞其德曰‘元’。成性以还,凝命在躬,元德绍而仁之名乃立。”[3](825-826)人性来源于阴阳之性,人的根本是以阴阳之气为根本,人本本义是气生成的本义。生命是阴阳之气生成的人,阴阳之气相通和相合,在人身上形成人性。气是人的生命之气,要以生命为本。
其次,利以生人是人的地道维度的生命本义。船山人本内涵的生命本义注意到人本也以利为本。人作为生命体,其存在需要以物质条件为基础,其存在需要适当地以自我保护和自我关照为基本利益。以利为本也是人本的生命本义。船山说:“‘义之和’者,生物各有其义而得其宜,物情各和顺于适然之数,故利也。”[5](59)利是一种利益的调和、调节,要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结合起来。利是人为了争取有益于自己的效用而取得的成果或财富。船山说:“‘利’者,功之遂、事之益也。”[5](44)利具有有益于人之生存发展的功能,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船山人本思想的生命本义注重以利益为本,人的生命存在需要有利益养人,即物质条件养活人自身。船山说:“故牧养之勤,不如畋渔之逸;耕耨之获,不如采蔌之捷。唯告以人生之在勤,而鼓舞之以尽利,则天下皆可养之士,无不养之人,犹之不恃溪流之可抱瓮,而恃井之上以木也。知逸获之利不可终日,而民自足以厚生。”[10](725)厚生即是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保障,在吃喝穿住上有所依靠,需要从自然界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以物养人是人存在的基本条件,厚生就是给民众厚实的生活条件。以人为本要以物质生命为本,以物质作为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条件。船山人本思想的生命本义注重人生的利益,物生是为了人生。船山说:“天之生物也、与其生人也,均之乎生也。天之育物也、与其育人也,均之乎育也。故物之待生待育于天之化,亦犹之人也。”[11](349)人的生命最为贵重,以人的利益为重要的利益,以人为本是均衡宇宙生命的需要。船山人本思想的生命本义注重利益调节,以天下之利为利,追求大利。船山说:“天道之纯,圣德之成,自利而自正,无不正而不利之防。若夫人之所为,利于正而不利于不正,则不待筮而固然,未有不正而可许之以利者也。”[5](44-45)船山的利养天下、利养事物都注重大范围、整体的利益。以人为本即是要以人的基本生存利益为根本,注重人的生命和生存,不忽视和摒弃人的生命利益。
最后,情以生人是人的地道维度的生命本义。船山人本内涵的生命本义也注重情感意义,生命的情感本义是人的一部分,人也是一个情感的生命体和生物体。情是人存在的重要方面和环节,以人为本也要关注人的情感本义。船山人本内涵的生命本义注重情感生人,情感是人生命本身的需要。船山说:“无有男而无女,无有女而无男,无有男女而无形气。形气充而情具,情具而感生,取诸怀来,阴阳固有,情定性凝,则莫不笃实而生其光辉矣。”[3](904)阴阳之气成形而生成男女,男女形气有情感而生成人,男女之情相感而生成人。船山人本内涵的生命本义注重情感存人,情感是人维持生命延续的需要。天地万物都能相感相生,相感而万物生成。圣人有天地之德,天下人人因为圣人大德而感动,则天下和平。船山说:“乃善观之者,于此而见道之至足,有触而必通,天地之情,不倦于屈伸。故顽灵淑慝,生成肃杀,甫有所遇,即以其流行之几应之,而灾祥寒暑各得其理。万物之情,著见而易动,甫与御之而即止,甫与绥之而即说,一如男女相感于一旦,初不必有固结之情,而可合以终身。”[5](278)船山的意思是,情感维持天地万物的生命,情感促使万物取长补短,情感使天理流行,情感使人触类旁通,情感使人情投意合而生成更多的人。船山认为,情感是维持人根本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因情而生,因情而存在,因情而发展,情感是人维持生命的需要。船山人本思想的生命本义注重情感差异,情感不同也是人生命的本义。人都有性,来源于天命,从本原上说天命之性都是善,但人的情则有不同,因为情是性的表现形式。船山说:“喜怒哀乐之发,情也。情者,性之绪也。”[8](891)喜怒哀乐之情发出之后在不同人身上体现出差异性,产生差异的原因是性的天命本性和情的自然生物属性之间的展现程度不同。“然天下之物,各有情,各有才,各有位,各有用,调运转移者人之能,而固然不相通者物之性。”[10](734)船山认为天下万物都有相感之情,人之所以能够达到本善之性是因为人能够实现情与性的相通,能够转运情为性。人本的生命本义是以情为基本的生命之义,以人为本也要以情为本,关注人的情感的存在。以情生人说明人本的生物学本义,接近于哲学上所说的人本主义的观点,凸显人的生命和生物意义上的认识观。
综上所述,王船山建构了丰富的人本伦理思想,其人本内涵体现了理学、心学和气学的有机统一,凸显了船山是“气体学的集成”[12](1395)。船山人本思想内涵的本义主要从天理、仁义和生命三个维度进行建构,体现了天、人、地的三个层面。人本天理的本义说明人是世界的主体,具有天性和秩序性,人依此要确立人的主体性、仁义性和中和性,体现以人为本。人本仁义的本义说明人是道德的主体,具有仁、正、善的性质,人依此要确立人的仁德、正义和至善的价值,实现以人为本。人本生命的本义说明生命是人成为人的基本条件,以生为本义是人本内涵的最基础的定义,生命本义包括气、利、情三个方面的要义。天理是体和道,仁义是用和器,生命是体用合一之和,天理、仁义和生命的三层人本本义推进完成了道、器、和的本义逻辑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