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创意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2022-09-02王露芳倪闻兰
赵 静,王露芳,倪闻兰
(浙江科技学院 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杭州 310023)
随着中国纺织品生产、出口、消费总量的日益扩大,以及现代生活对纺织品要求的不断提高,纺织品的创新设计尤其是基于组织结构的创新设计亟待提高。目前,对织物特定组织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多,如陈能娟等[1]运用5枚2飞阴影缎纹变化组织和经纬纱线排列相互配合的方法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可形成肌理、色彩兼具的织物外观效果,扩展了织物的风格;周赳等[2]突破了传统平面形式的花纹表现手法的限制,运用分层模式的组织设计方法实现了数码提花立体化的设计效果;张志颖等[3]基于多臂织机织造条件,将经起花色织物中花经和地组织的排列进行配置,凸显了织物的花色效果;孙婷等[4]为体现织物立体几何褶皱的外观效果,提出在二维织物上铺设折叠线的方法,实现了织物由平面转化成立体的效果;鲁佳亮等[5]认为可仿照基于平纹变化组织的绘画等艺术作品,按照灰度变化的分析方法来实现色彩渐变的效果,以及特殊的肌理效果。也有一些关于织物特定组织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如王露芳等[6]拓宽了新风格面料设计的思路,采用不同面料品种之间原料和技术特点相互渗透或复合的设计方法——模糊设计,丰富了织物外观风格的效果;周赳等[7]提出纺织品创新设计原理,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组织设计,为纺织品创新设计提供了指导。但是,对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的研究几乎没有,此外,笔者在与企业合作进行面料设计过程中发现,面料设计人员更希望有一种能紧跟流行趋势又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法,来帮助他们实现时尚面料的原创设计,基于以上现状,笔者探究了基于主题创意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方法。
1 织物组织结构演变规律
笔者分别对织物的三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及复杂组织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并列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组织来探索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及复杂组织是在三原组织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而生成的,如变化组织中的经重平、纬重平及方平组织,是以三原组织中的平纹组织为基础,分别向经向、纬向、经纬向扩展,可分别得到变化经重平组织、变化纬重平组织、变化方平组织等。然后,在特定位置增加组织点,可形成网目组织、凸条组织、浮松组织等联合组织,并与接结组织进行组合,可形成表里换层等双层或多层复杂组织。
根据对以上规律的分析研究得出,从三原组织出发,可进行组织的演变。三原组织呈现的是最基础、最朴素的外观效果。在三原组织基础上,沿经向或纬向增加组织点或改变飞数,就可演变成各种平纹、斜纹和缎纹的变化组织;把两个以上这样的组织组合在一起可形成联合组织,其花色效果更加明显。除了颜色会发生改变外,不同位置组织点的聚合会形成一定的花纹(有规律)和肌理(无规律),部分组织由于纱线位移可以产生凹凸立体感;复杂组织通过两组或多组经/纬纱的交织来呈现效果,虽然单层组织一般采用简单的平纹、斜纹和缎纹组织,但随着层数的增加,其花色效果会更加丰富。
2 意大利面料组织结构分析
通过对6年共22本意大利面料样册中5 000多款面料小样进行组织结构的归纳与分析,发现其大部分面料对色彩、肌理、花纹等时尚元素的表现尤为显著,于是撷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面料作为研究案例来分析其组织结构。
2.1 表现色彩效果的组织结构
色彩渐变效果的意大利面料如图1所示,以5枚经面缎纹为基础,通过不断增加纬组织点,逐渐由经面缎纹过渡到纬面缎纹,纬浮长线变长,纬纱颜色逐渐增强,形成色彩渐变的效果。
图1 表现色彩渐变效果的意大利面料
2.2 表现肌理效果的组织结构
表现肌理效果的织物可分为表现较大面积凹凸不平肌理效果的织物和微小肌理效果的织物,其中表现大面积凹凸不平肌理效果的意大利面料如图2所示,其组织结构是通过在特定位置增减组织点,使面料产生立体效果。具体方法是以平纹为基础组织,通过增加和减少经组织点,使得部分纬浮长线变长,如图2(b)所示。由于纬纱采用了花式纱线,形成了如图2(a)所示的小圆球外形,不仅具有独特的花纹效果,而且还增强了立体感。
图2 表现大面积凹凸不平肌理效果的意大利面料
表现微小肌理效果的意大利面料如图3所示,其组织结构是以平纹组织为基础,在特定位置去掉部分经纬组织点,使得长浮线处结构较松,短浮线处结构较紧,因此,纱线发生位移,产生了如图3(b)的孔眼,这样的组织有松有紧,从而产生凹凸的肌理效果。
图3 表现微小肌理效果的意大利面料
2.3 表现小花纹效果的组织结构
表现小花纹效果的意大利面料如图4所示,该面料的组织是以变化平纹组织为基础,结合经纬色纱的排列次序进行组织的设计,其中组织点数量所引起的经纬浮长线的变化,使得一组经纬色纱覆盖在另外一组之上,其颜色也随之被覆盖,形成6个不同色块的菱形小花纹效果。
图4 表现小花纹效果的意大利面料
3 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实践
3.1 织物组织设计过程
通过对织物组织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并结合意大利面料组织结构的研究,笔者以主题创意为出发点,探究了组织结构设计的新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来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具体的组织结构设计过程如图5所示。
图5 组织结构设计过程
设计步骤如下:
1) 分析主题及相关灵感源图片,提取主题创意中的时尚元素(色彩、肌理、小花纹等)。
2) 构思时尚元素的表达方式及确定组织框架结构。无论是色彩表现还是花纹表现,都必须通过经纬纱线来表现,所以需要考虑与经纬纱线相关的要素,包括确定采用简单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还是复杂组织,需要几组经纱和几组纬纱进行交织;确定采用经纱还是纬纱表现时尚元素,或二者共同表现时尚元素;确定经纱和纬纱的颜色及色纱排列顺序,以及经纬纱线的原料、粗细、线形等。
3) 寻找与时尚元素相对应的织物组织结构。在色彩方面,色彩时尚元素与织物组织的对应关系见表1,其中经纱显色可以采用经面组织或重经组织,纬纱显色可以采用纬面组织或重纬组织,渐变色可以采用从经(纬)面组织过渡到纬(经)面组织或重组织等;在肌理方面,肌理时尚元素与织物组织的对应关系见表2,根据肌理的凹凸程度、形状特征来选择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微小颗粒且较平整的肌理纹效果可用平纹基础上的联合组织,浮长线较长而形成的有立体感的线条或小块面肌理可用平纹和斜纹基础上的联合组织,较大面积的凹凸起伏程度较为强烈的肌理可用松紧结合的联合组织,也可用复杂组织中的凹凸组织等;在小花纹方面,小花纹时尚元素与织物组织的对应关系见表3,其中与小花纹元素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基础上的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及复杂组织,其中有呈现散点状、斜线状、条格形的花纹组织,也有像配色模纹呈现的比较有特色的小花纹组织等。
表1 色彩时尚元素与织物组织的对应关系
表2 肌理时尚元素与织物组织的对应关系
表3 小花纹时尚元素与织物组织的对应关系
4) 细化设计。落实到具体组织,进一步按主题要求进行细节调整设计,同时考虑经纬纱线的颜色、排列、粗细、线形等相关设计元素。
5) 新组织试样。通过试样,若面料效果不佳,须再进行织物组织的微调;若效果较差,须重新确定织物组织框架结构或重新寻找相对应的组织结构,使之更好地表现主题创意。
3.2 织物新组织试样
根据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方法,针对其中时尚元素与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笔者分别从表1、2、3中挑选出几种较难表现的时尚元素,进行新组织试样的验证,主要包括渐变色效果、肌理效果、小花纹效果的新组织试样。
3.2.1 渐变色效果组织试样
以阴影斜纹组织、阴影缎纹组织、纬二重组织为基础进行色彩渐变效果的设计。周赳等[8]建立的过渡影光组织渐变显色色卡组织库能够实现多种渐变色效果织物组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故笔者运用此方法,并结合色彩时尚元素与织物组织的对应关系(表1),寻找表现渐变色的组织,进行组织点的增减设计,以获得多种表现渐变色的新组织结构。笔者从表1中挑选了两种具有渐变色效果的新组织进行试样:第一种主要以阴影斜纹为基础组织,配合组织点的增减所形成的联合组织来表现色彩渐变的时尚元素,阴影斜纹渐变色试样如图6(a)所示;第二种运用纬二重组织进行试样,它比阴影斜纹组织更复杂,主要通过变换深浅两色的纬纱,使得深色纬纱显色逐渐过渡到浅色纬纱显色,再过渡到深色纬纱显色,形成色彩渐变的效果,且颜色过渡更加细腻,更具层次感,纬二重组织渐变色试样如图6(b)所示。
图6 渐变色效果新组织试样
3.2.2 肌理效果组织试样
织物所产生的肌理效果与经纬浮点所组成的经纬浮长线的长短密切相关。张慧芳等[9]将绉组织与几种纹理组织按照不同的穿综比例进行复合设计,所设计的绉组织的经纬浮长线短而密集,肌理凹凸效果更为明显。基于上述对肌理组织的研究,笔者认为通过省综穿综方法,可获得多种不规则的小块面肌理的新组织,这种省综穿综方法适用于组织循环较大或组织比较复杂的织物。穿综时可以把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的综丝中,这样可以减少使用综页的数目[10];也可通过在基础组织上增减经纬组织点,使纱线位移,挤压产生具有凹凸肌理感的多种新组织。
笔者根据以上表现肌理效果的组织设计方法,结合肌理时尚元素与织物组织的对应关系(表2)进行新组织的试样,主要通过在平纹基础上增加经组织点,使得经浮长线变长,形成线状的肌理组织,再调整经纱的排列次序,运用省综穿法,扩大肌理花纹的幅宽,强化条状肌理效果,其试样如图7(a)所示。为使肌理效果更加明显,笔者还进行了小块面凹凸肌理效果的试样,如图7(b)所示,基于平纹组织,在特定位置去掉部分经组织点,使得长浮线处结构较松,短浮线处结构较紧,从而在织造过程中使得松紧程度不同的纱线发生位移,形成小块面的凹凸肌理效果,该肌理效果更具立体感。
图7 肌理效果新组织试样
3.2.3 小花纹效果组织试样
织物的纹样效果不仅与组织结构有关,而且与经纬纱的颜色配合有关,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图案[11]。运用条状配色模纹组织的复合组合等设计方法[12],可进行配色模纹的创新设计,丰富配色模纹的种类。基于此,笔者运用配色模纹的组织设计方法,结合小花纹时尚元素与织物组织的对应关系(表3)进行新组织的试样,在配色模纹试样时通过改变配色模纹中任意1~2个元素,可形成多种不同花纹效果的新组织。例如,以蜂巢组织为基础进行配色模纹小花纹效果的新组织试样,其小花纹效果如图8(a)所示;若不改变组织图,只改变纬纱颜色的排列顺序,则可形成不同的配色模纹的小花纹效果,其改变后的配色模纹小花纹效果如图8(b)所示。
图8 配色模纹小花纹效果的新组织试样
此外,蒋秀翔[13]指出将小提花结构与基础组织相结合,再配以一定的色纱排列,能得到不同的几何形新组织。因此,笔者以斜纹组织为基础,运用经纬面共同显色的方法,通过在特定位置增减组织点进行组织的设计,形成两个色块的菱形斜纹小花纹效果,该小花纹面料实物图及组织图如图9所示。采用不同的色纱按照不同次序进行排列的组织设计方法,可形成多种花色效果的小花纹[14],基于该方法,笔者运用表里换层双层复杂组织,将经纬两色纱进行1∶1的排列,按照省综穿综方法,将其中几组经纬纱按照相同的交织规律来扩大花型的幅宽,增强花纹变化的效果,其小花纹面料实物图及组织图如图10所示。
图9 菱形斜纹组织小花纹面料实物图及组织图
图10 双层复杂组织小花纹组织面料实物图及组织图
4 基于主题创意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案例
4.1 表现色彩效果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以“开心小国”为主题来进行织物组织结构的设计(图11),设计灵感来源于儿童玩耍的滑梯和爬架,从中提取纯度较高的对比色——蓝色与橙色作为主色调来表现欢乐的气氛。采用彩条彩格来模拟滑梯和爬架进行图案的设计,如图11(b)所示。利用表1,采用经面和纬面的缎纹组织同时显色的方法,来表现设计图中蓝色与黄色、蓝色与橘色的对比色及条格元素,其面料织造效果较好,组织图与实物图分别如图11(c)、(d)所示。
图11 “开心小国”主题面料设计案例
该案例以缎纹组织为基础,将经纬面的变化缎纹组织进行上下排列,形成联合组织中的条格组织结构。运用该组织结构,通过变换纱线颜色及排列顺序来表现对比色的时尚元素。在蓝色色块中填入经面缎纹,在黄色和橙色色块填入纬面缎纹,再根据上机图,选用蓝色作为经纱的颜色,纬纱采用黄色和橙色,通过纬纱换色进行每条色块的转换变化,形成每个对比色色块间的条纹效果。此外,在织造时,纬向隔一段加入一条白色纱线,为避免白色浮长线过长,在组织中加入几个经组织点把浮长线分段成点,这样使得色彩和肌理更加丰富。
4.2 表现肌理效果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以“蔬式生活”为主题来实现新面料的设计织造(图12),设计灵感来源于蔬菜瓜果表面纯天然的色泽肌理。按照表2的肌理时尚元素与织物组织的对应关系,寻找能够表现该凹凸起伏程度较大的肌理效果的组织来进行设计;从灵感来源素材图中提取黄绿色作为该案例的主色调。
图12 “蔬式生活”主题面料设计案例
对织物组织结构进行设计构思,采用具有凹凸肌理感的浮松组织来表现蔬菜的叶面效果。在变化平纹的基础上,局部增加经组织点,形成经纱浮长线的突起,在纬向减少经组织点,形成纬浮长的突起,从而形成大小不一的凸点,来模拟蔬菜表面凹凸肌理效果。与此同时,采用蓝绿色波浪线或圈圈线等材质的花式纱线进行织造,可增强面料表面的凹凸肌理感和混色效果,更加贴合蔬菜自然生长规律的主题。
4.3 表现小花纹效果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沅芷湘‘蓝’”主题面料设计(图13)的灵感来源于苗族服饰,包括服饰中的刺绣图案及服饰的色彩,设计灵感来源于素材(图13(a))中的刺绣图案,它是由菱形及动植物元素组成的花纹图案,为表现该图案的效果,通过提取该图案的菱形几何框架元素及简化动植物的细节元素来进行组织的设计。此外,服装整体为藏蓝色调,佩戴的首饰为银色,因此提取藏蓝色与白色作为面料设计的主色调。
图13 “沅芷湘‘蓝’”主题面料设计案例
该案例根据图案的造型特征,结合表3,采用表现小花纹效果中的菱形斜纹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及面料的织造。主要以斜纹组织为基础,根据所提取的菱形元素,在一定位置增加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使得所选取的蓝色经纱显蓝色花,白色纬纱显白色花。
5 结 语
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是进行面料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由于目前对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组织,对普遍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进行系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笔者从主题创意角度切入,发掘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探究织物组织结构通用的设计方法,并进行组织结构设计的案例实践,这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运用本组织结构设计方法实现了面料的创新设计,因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