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大豆新品种皖宿1015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2022-09-02磊王路路白彦俊沈维良赵开兵姜雪冰
姜 磊王路路白彦俊沈维良赵开兵姜雪冰
(1.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2.宿州市埇桥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安徽 宿州 234000)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大豆的第二主产区和高蛋白大豆重要产区,在保障食用大豆自给能力方面有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最大大豆出口国成为最大大豆进口国,2020年大豆进口量突破1亿t,比1995年进口量增长了近100倍。国家面对这种情况,农业农村部在2019年重启了大豆振兴计划,加之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粮食安全危机的余波难以在短期平息,2021年12月27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强调,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明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黄淮海的大豆单产水平低,近几年的大豆症青和拟茎点种腐病呈愈发严重趋势[1~3],农民种植大豆意愿不强,要振兴大豆产业,培育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此,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高产、多抗为育种目标,配置杂交组合,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出皖宿1015。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耐逆、广适,适宜在山东中部、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夏季播种。
1 选育过程
2009年以徐豆18做母本、皖宿2156做父本有性杂交,当年收获杂交种19粒。2009年南繁加代、剔除伪杂种株后全部收获。2010年选择收获不同类型单株 21株,混合脱粒后保存。2011年选择收获不同类型单株16株,混合脱粒后保存。2012年选择收获目标性状单株32株,单株脱粒后分别保存。2013年南繁加代种植,标记优良单株,依次编号保存。2014年扩繁成株系、进行抗性鉴定、产量鉴定,其中品系09-10-15性状优良,2015年株系繁殖命名为皖宿1015。2018~2019年参加黄淮海夏大豆中片区域试验,2020年进入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10048。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皖宿1015生育期平均108 d,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77.2 cm,主茎15.7节,有效分枝2.0个,底荚高度14.4 cm,单株有效荚数37.8个,单株粒数74.0粒,单株粒重19.4 g,百粒重27.2 g,圆叶、白花、灰毛,籽粒椭圆,种皮黄色,微光,种脐浅褐色,不裂荚,抗倒,成熟时落叶性好。
2.2 品质性状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皖宿1015籽粒粗蛋白含量42.61%,粗脂肪含量18.76%。蛋脂总和含量为61.36%(表1)。
表 1 皖宿1015品质分析
2.3 抗病性
皖宿1015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采用黄淮海地区大豆花叶病毒病主要的SMV-SC3、SMV-SC7株系接种和带有黄淮海地区流行SCN 2号生理小种的病土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皖宿1015中感SMV-SC3株系,感SMV-SC7株系,高感SCN2生理小种(表2)。
3 产量表现
3.1 区域试验
在2018年第一年区域试验中,9个试点平均产量2 935 kg/km2,较对照增产7.48%,增产点比率为89%。2019年续试,12个试点平均产量2 994.38 kg/km2,较对照邯豆15增产11.66%,增产点比率为92%,较对照齐黄34增产3.54%,增产点比率为58%。两年平均产量2 964.69 kg,较对照增产5.46%,增产点比率为71%(表3)。
表 2 皖宿1015抗病鉴定结果
表 3 2018~2019年皖宿1015区域实验产量结果
3.2 生产试验
2020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大豆中组品种生产试验,8个试点平均产量3 216.94 kg/km2,较对照增产3.49%,增产点比率为75%(表4)。
表 4 2020年皖宿1015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种技术
6月中旬播种,行距40 cm,播种量60~75 kg/hm2,播种深度3~5 cm,施种肥(复合肥N∶P∶K=15∶15∶15)225 kg/hm2,保苗18万~22.5万株/km2。
4.2 草害防治
播后3 d内用二甲戊灵封闭除草;在大豆2~3片复叶、杂草3叶前喷施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杀灭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收获前如有杂草,需要人工除草。
4.3 大豆拟茎点种腐病等真菌或卵菌引起病害防治
选用登记过的大豆专用种衣剂,在播种前用拌种机直接拌种,随拌随播,种衣剂不加水稀释;在初花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肟菌酯·戊唑醇,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3]。
4.4 症青等虫害的防治
防治措施:在大豆进入始花期和始荚期后喷施内吸性杀虫剂,可优先选用噻虫嗪或吡虫啉,2种药轮换使用,搭配高效氯氰菊酯防治点蜂缘蝽[4~5]、大豆食叶、食心性害虫等。施药时应在晴朗无风条件下进行,喷施作物冠层下方。后期如虫害严重,可在始粒期再防治1次害虫。
5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山东中部、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夏季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