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22-09-01陶姗姗鄢贵松刘明辉叶崇军

中国蚕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别山区家蚕桑园

陶姗姗 鄢贵松 刘明辉 叶崇军 王 杰 李 冰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2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但家庙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六安 237222)

我国是桑树原产地和丝绸发祥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蚕桑丝绸生产、出口国。蚕桑生产具有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等特点,因而是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优选项目。国家商务部自2006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以来[1],成效明显,截至2020年中西部地区蚕茧、生丝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2],其中大别山区是全国蚕桑生产重点区域之一,多个县被列为“东桑西移”工程首批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县。大别山区位于湖北、河南、安徽3省交界处,其主体位于安徽省境内,横跨3省呈东南往西北走向,绵延270 km。其核心区涉及安徽省的安庆市(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及六安市(寿县、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安徽大别山区也是安徽省蚕桑产业的重要产区,规模优势明显,已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3-5],因而巩固提高安徽大别山区养蚕业,不仅有利于推动革命老区农业经济发展,而且对安徽省茧丝绸行业的发展亦将起到重要作用。

1 安徽大别山区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

安徽大别山区具有发展蚕桑产业的产业链基础优势、地理气候条件优势、技术服务体系优势以及政策支持优势,为区域的蚕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蚕桑产业基础扎实完备

安徽大别山地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植桑、养蚕、取丝、织绢的传统经验,蚕桑产业规模较大,蚕种生产和丝绸加工企业密集,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蚕桑产业基地。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已成为安徽省蚕桑产业的重要支撑,由2012—2020年安徽省各地市蚕茧产量(表1)可以看出,安庆市和六安市的蚕茧产量排名位居安徽省各地市前列,蚕茧产量除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较大落幅以外,其余年份一直在5 000 t以上,2市各年蚕茧产量总和约占安徽省蚕茧总产量的40%。与此同时,安徽大别山区蚕桑生产加工产业链也较完备,区域内有多个省级蚕桑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示范蚕桑专业镇与专业村、蚕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了从源头蚕桑生产到终端丝绸产品的所有环节[3],因而发展蚕桑产业的基础扎实完备。

表1 2012—2020年安徽省各地市蚕茧产量 t

1.2 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安徽大别山区地形复杂多样,陡坡、山谷、平原等多种地形纵横交错,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平均海拔500~800 m,部分山峰海拔1 500 m以上,海拔差异较大。安徽大别山区处于亚热带向温热带过渡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属于典型的山地森林气候,气候条件适宜。光照充分,土壤肥沃,不仅非常适合桑树生长,且可实现一年多次养蚕。安徽大别山区的大部分区域为限制开发的“大别山水土保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因而合理开发利用特色农业资源是安徽大别山区发展的必然路径。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使得安徽大别山区具有发展蚕桑产业的比较优势,并且蚕桑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4,9],因而规划发展蚕桑产业有利于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1.3 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全面

安徽大别山区作为安徽省蚕桑产业的主产区,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两大科研与高等教育机构长期开展家蚕品种的选育和改良,为全面实施优茧工程和确保蚕茧生产安全提供了强健、优质、高产的良种保障[10];同时根据安徽蚕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土壤质地、气候特点及养蚕布局,开展桑树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适宜安徽蚕区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桑树种质资源;积极普及先进蚕桑生产技术,为蚕桑产业增效提供轻简生产方式和安全技术保障;各省级蚕桑专家长期与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主产县建立密切联系,点对点实施技术指导帮扶,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的人才支撑[11-12]。此外,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安徽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服务范围全覆盖,安徽大别山区各市级、县级、乡镇蚕桑服务机构使蚕桑产业技术服务零死角,一系列技术服务机构与人才队伍为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提供了技术服务保障。

1.4 政府政策支持精准到位

茧丝绸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蚕桑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受到积极推动。2020年9月,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印发了《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2],以推进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同时,安徽大别山区是一个集山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特殊地区,长期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点支持[13]。因而蚕桑产业作为安徽大别山区的特色主导产业,其高质量有序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此外,安徽大别山区“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以及“国家重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定位,使得蚕桑产业等特色农业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作为安徽省的特色优势产业,长期以来受到安徽省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促进安徽省蚕桑生产稳定发展、提升蚕桑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2020年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财政厅在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就“蚕桑产业”专门做出安排,要求择项补助支持高标准桑园建设和低产桑园改造,优质特色家蚕品种繁育推广,现代蚕桑设施装备、高效养蚕生产模式、桑树轻简化技术应用,以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打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多元化蚕桑生产基地[14]。并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的通知》[15],提出优化生产布局、加快科技创新、强化资源利用、加强监督管理、转变工作方式等具体发展措施,为全省蚕桑生产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在政策与资金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持下,蚕桑产业的发展赢得了良好政策环境。

本文基于实践,从构建课程体系、准确定位课程、丰富研修资源、转变研修形式四个方面,梳理了“研修一体”背景下,区域教师职后教育课程的创新经验。之所以称其为创新,是因为在由“教研”和“培训”向“研修一体”转化的过程中,必须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常规戒律,而创新的本质就是突破。这种突破的立足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突破的载体是课程,这种突破的意义是探寻教师职后教育的专业化。

2 安徽大别山区发展蚕桑产业待突破的薄弱点

2.1 产业模式待完善 生产规模待提高

由于安徽大别山区处于区域经济战略的边缘地带,因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缺乏统一规划与合理布局,从而造成产业布局雷同、各市县分割发展的局面,同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盲目性大,农民承受的生产风险较大,传统农业的特征仍然较明显,适度养蚕规模户比率小,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偏低,普遍存在“一小三低”的现象,即农户经营规模小,蚕茧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16]。加上长期以来种桑养蚕生产模式落后,原料茧质量问题依然严峻,上车茧率低、缫折高、生丝品位低,严重制约着加工产品的质量[17]。丝绸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进步缓慢、后加工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设计能力不强、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比较突出[18],都影响着茧丝绸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2 产业不稳定因素多 经济效益难以保证

一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徽大别山区贫困家庭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增多,造成蚕桑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快速提高,而蚕茧价格上涨缓慢,导致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明显下降,蚕农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16]。二是茧丝绸产业属于外向型经济,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大,特别是2020年以来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产业和贸易格局调整,国内外茧丝市场疲软,增加了产业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性,蚕茧价格剧烈波动,多地出现了桑园弃管抛荒等现象,蚕茧产量下降[19],安徽大别山区蚕桑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滑坡,茧丝绸产业发展更是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三是栽桑养蚕受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持续遭遇恶劣气候条件,蚕茧的产量与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2.3 蚕桑生产管理粗放 综合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桑园管理粗放,优质高产桑园匮乏。蚕桑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与桑园的管理技术水平息息相关,由于安徽大别山区发展蚕桑产业的区域都在海拔500~800 m及以上,桑树大多栽植在山坡地且零星分散,管理难度大,造成桑园管理粗放,低产桑园改造缓慢,新桑园重栽轻管成林慢[21]。加上产业间争地矛盾突出,蚕桑不能合理布局,近年来,不少桑园套种茶树(甚至为了保茶砍掉桑树),这种套种不仅严重影响了桑园管理,还增加了病虫害的交叉传染,从而增加了家蚕的发病概率[22]。随着城镇化发展,还存在部分优质高产桑园被破坏征用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优质桑园的萎缩。另一方面,家蚕饲育基础设施与技术水平落后。家蚕饲育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包括催青室、小蚕共育室以及上蔟蔟具、收烘设备等,落后的基础设备不利于蚕桑产业的发展,也制约了蚕茧质量的提高。蚕农饲育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往往存在饲育管理粗放、上蔟密度大、蔟中通风不畅等情况。此外,技术推广滞后,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引进、示范不够及时,加上蚕农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接受新方法、应用新技术,存在侥幸心理,不进行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16],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的发展。

2.4 蚕病防控措施不完善 家蚕暴发疾病风险高

蚕病是养蚕生产上主要的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养蚕的收成、蚕茧的产量及茧丝的品质,我国蚕病的总发病率大约在10%[23]。随着安徽大别山区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家蚕饲养管理日趋轻简粗放,加上夏秋季节气候及饲养环境恶劣,极易诱发家蚕病毒病,使蚕农养蚕风险增加,导致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陡增,对蚕桑产业持续发展和蚕农收益构成严重威胁[24]。分析安徽大别山区家蚕病毒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4.1 蚕农认识误区易致家蚕发病率提高 家蚕病毒病是目前生产上较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类传染性病害,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病、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病、病毒性软化病病毒(FV)病和浓核病病毒(DNV)病,由于蚕农存在认识误区,易将家蚕病毒病的发生归咎于蚕种质量问题,盲目追究蚕种提供方的责任,却忽视了对自身饲育操作与消毒防病等关键过程的管理[24-25]。此外,蚕农还存在春种秋养的误区,春用蚕品种具有茧型大、产量高、茧层率高、丝质好等特点,但家蚕体质较弱、抗逆性差,因而多适合于春季气候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饲养,若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夏秋季饲养则极易感染发生血液型脓病(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导致家蚕发病率提高。

2.4.2 不良气候条件易诱发蚕病 当环境温度偏离家蚕的饲养适温范围(20~28 ℃),家蚕体质下降,抗逆性下降,易感染发生血液型脓病。安徽大别山区地处亚热带北沿,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炎热,气候多变,遇到连续高温或阴雨多湿时,恶劣环境易造成蚕体虚弱,即使感染微量病毒,蚕病损失也会相应增加,加上近年来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夏秋季高温期延长等不良环境的冲击,造成夏秋季蚕茧生产易暴发蚕病,使蚕农损失惨重[26]。

2.4.3 消毒防病落实不到位影响家蚕健康水平 随着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的发展,养蚕主体逐步多元化,包括少量散养户、养蚕大户、蚕业专业合作社等,而不同的饲育主体对养蚕的消毒防病工作重视程度不同,严格按照消毒规程开展消毒防病工作的养蚕户盒种产茧量较高,而忽视蚕室、蚕具消毒工作,以及消毒不彻底不规范的养蚕户则产茧量较低,而且发病率较高。同时若不重视蚕沙处理,则会造成养蚕环境病原始终存在,影响后续饲育家蚕的健康水平[27]。

2.4.4 饲育操作不规范易造成病原传播 由于安徽大别山区很多养蚕户仍为小蚕大蚕自育自养模式,而且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家蚕饲育技术水平不高。家蚕饲育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也容易导致家蚕体质减弱,易感染蚕病。如领种后不进行补催青,春季如遇低温多湿环境极易造成蚕卵孵化不齐,秋季如遇高温干燥环境极易出现蚁蚕顶壳等现象;小蚕用叶老嫩不一、扩匀座不及时、将眠蚕止桑偏早、不提青分批、饷食“等等齐”等易造成家蚕体质下降;进入蚕室前不消毒,喂叶前不洗手,蚕室卫生条件差,易造成病原菌扩散和传播。

2.4.5 桑园害虫易致蚕病交叉感染 导致血液型脓病的多角体病毒致病力强,在常温下2~4年仍有致病力,部分农户将堆沤不彻底不充分的蚕沙或未经处理的蚕沙直接倒入桑园作有机肥,可能导致存活的病毒污染桑叶,从而直接导致饲喂家蚕后引发血液型脓病;此外存活的多角体病毒也会感染桑园中野蚕、桑蟥、桑螟等害虫,发病的虫体分布于桑园各处,其排泄物、尸体也会污染桑叶,进一步导致饲育的家蚕被感染[24,27]。因此,规范处理蚕沙、及时防治和消灭桑园害虫尤为重要。

3 安徽大别山区稳步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措施

针对当前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诸多薄弱问题,亟须促进蚕桑生产转型升级,以推动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优质高产、规模化、健康化发展,这不仅是安徽大别山区茧丝绸行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更是促进安徽大别山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稳步推进。

3.1 统筹规划产业发展 合理布局多元体系

一是要正确认识茧丝及其织物市场的消长规律。市场对生丝的需求量一直占纤维总量的0.16%~0.20%[4],应根据需求格局进行全面的宏观调控,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建立贸、工、农各部门与桑、蚕、种、丝、绸等各环节的协调发展体系,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制定区域产业总体发展规划。本着“相对集中,规模经营”的原则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16],合理安排蚕桑生产规模,建立起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实行蚕种与蚕用药剂系列化配套供应、整顿蚕茧流通领域、强化蚕茧收烘站(点)管理,持之以恒,稳步发展。三是要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建立企业主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28],保证政府资金投入,激励农业龙头企业自主研发,鼓励个人、联合体以及各种组织以承包、租赁、合作等形式进入蚕桑领域,同时逐步形成农工商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29],并构建较为完备的茧丝绸产业链条和服务体系。

3.2 加强桑园改造管理 推广家蚕标准化饲育技术

3.2.1 加强桑园改造管理,建立优质高产桑园基地 安徽大别山地区为中原山区,人多田少,粮桑之间用地矛盾较突岀[16,30]。蚕桑生产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一是要加速低产桑园改造。更新桑树品种,引进叶片肥大、耐旱耐寒、产叶量高的桑树新品种(如农桑系列强桑1号等),对老桑园进行更新改造;对山坡地桑园实施农桑田间工程建设,减少地表淋融,增强保土、保水、保肥的能力,有条件的平原河滩地可建立速成密植丰产桑园。二是要加强桑园管理。做好桑园冬管工作,入冬后剪除生长较弱的下枝、枯枝、病虫害枝,以利于健康茁壮枝的生长;采用稻草扎束吸引害虫越冬并于翌年春季集中烧毁的方式消灭越冬害虫;结合冬耕重施基肥,改善土壤板结、沙滩地蓄水保肥性差等问题;改变粗放的耕作模式,进行桑园长期规划,疏通沟渠、提沟培土、配套做好水肥路综合治理,使桑园旱能灌涝能排。三是要建立桑苗繁育与良种桑试验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引进各地选育出的新品种,通过比较试验,筛选确定本区域当家品种,进行有计划的更新改造。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桑园的更新改造与管理,以提高桑叶的产量与质量,从而促进饲养量的增加,并增强家蚕的体质,提高蚕茧产量。

3.2.2 推广家蚕标准化饲育技术,提高综合饲育水平 安徽大别山地区落后的养蚕技术与饲育装备是限制蚕桑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产业提升的潜力所在[31]。要根据各地的经验,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大力推广标准化催青、小蚕标准化饲育、大蚕规范化饲养等先进蚕业生产技术。一是要做好催青和补催青。可以县为单位实施统一催青,并根据气候、气温、胚胎发育快慢、发种可控时间、路途远近等因素科学制定发种时间,提高一日孵化率,为后期的省力化饲养奠定基础。二是要推广小蚕共育。在原有小蚕共育的基础上,安徽大别山区还应加强小蚕商品化和联户共育,使小蚕共育的比率进一步提高,还可利用扶贫资金或蚕业改进费有计划地资助建设一批专业化共育设施,逐步推广专业化共育,以保证家蚕发育齐一、体质强健,为后期大蚕的省力化饲养创造条件。三是要推行大蚕省力、简易、高效化饲育技术。采用蚕台育或地蚕条桑育,蚕台制作可充分利用安徽大别山区资源多样性的优势,采用麻杆、竹编、芦编、塑料编织布等各类廉价材料,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饲育方法,及时做好匀座、扩座、蚕体消毒、蚕室通风等技术措施。四是要加强上蔟管理。安徽大别山区许多房屋依山而盖,通风条件差,造成蚕茧解舒较差,缫折增大,生丝成本增加,质量降低[32],因而须加强上蔟管理,正确掌握上蔟适期,在家蚕老熟5%左右时就可添食蜕皮激素叶使其老熟齐一,让其自动上蔟,全面推广方格蔟,上蔟后保持蔟室、蔟具和环境干燥,并保证空气通畅,更要在家蚕上蔟3 d后将蔟具搁挂,防止蚕茧霉变发黄,降低解舒率,影响蚕茧质量。

3.3 完善综合消毒防病体系 全面降低蚕病损失

家蚕病害防治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亟须建立综合消毒防病体系,把蚕病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确保养蚕稳产高产。

3.3.1 强化消毒防病措施 防控蚕病的主要手段是杀灭饲育环境中的病原或将病原数量控制在抗性范围内[24],因而对饲育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是杜绝病原感染的重要方式。首先,养蚕前应选择高效广谱的消毒药剂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并把控合理的浓度、用量及消毒方法,可以建立以村或蚕业合作社为单位的专业消毒队对区域范围内的养蚕户进行统一消毒,保证养蚕环境的全方位、彻底消毒,以利于有效控制病原数量。其次,养蚕期间应注意蚕室的环境卫生,饲育人员勤换鞋、洗手,及时合理处理蚕沙。最后,养蚕结束后应再次对养蚕环境、蚕室、蚕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将病蚕加石灰深埋,蚕沙在远离蚕室处封闭堆沤,待充分腐熟后再作农田用肥,以尽量降低蚕室环境的病原基数。

3.3.2 合理选用家蚕品种 选用对病原物具有较强抵抗力的家蚕品种是减少蚕病发生的有效方式[33],可以根据历年的饲育经验选择在安徽大别山区适应性及综合饲育成绩均较优良的家蚕品种,建议秋蚕期饲育体质强健、抗病力强、龄期经过短、发育快、杂交率高的夏秋用品种[34],以提高家蚕品种的抗病抗逆能力,抵御不良环境的影响。

3.3.3 规范饲育操作 一是做好蚕种的规范化催青,以提高蚁蚕体质,增强蚕体抵抗力。二是小蚕共育过程中重视加强对病毒病的预防,增强小蚕共育人员的防病意识,以保证提供健康、体质强健的小蚕。三是控制好饲育环境的温湿度,做好桑叶的采、运、贮工作,做好扩座、匀座工作,保证家蚕良桑饱食,从而增强家蚕体质、促进发育整齐[35]。选择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消毒药剂对蚕座、蚕体定期进行消毒,发现病蚕及时捡出置于石灰缸,并集中深埋。

3.3.4 调整养蚕布局 由于近年来安徽大别山区晚秋蚕饲育期间常遭遇极端气候的影响,因而建议秋季合理调整养蚕布局,例如推迟中秋蚕的饲育时间,提前晚秋蚕的饲育时间,尽量避免极端高温或低温等恶劣气候条件的不良影响,特别是避免4龄家蚕遭遇低于20 ℃的低温,以保证秋蚕期间的稳产丰收。

3.4 建立家蚕病害监测与防控体系 维护蚕桑产业健康稳定

近年来家蚕病害对蚕农和蚕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切实保障蚕农利益,维护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家蚕病害监测与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4.1 设立家蚕病害监测点 由各县的蚕桑技术指导站牵头,成立以专业蚕桑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家蚕病害监测队伍,设立监测中心,并直接对接多个家蚕病害测报点。例如可在监测定点所在的镇选取10户蚕农作为蚕病定点测报点,定点监测与巡回检查相结合,力求全面准确地监测家蚕的健康状况,及时对家蚕病害进行响应。

3.4.2 建立蚕病监测与防控等级指标 根据对县域内各蚕病测报点的定点监测与巡回检查,全面了解区域内蚕病的发生动态,根据检测结果预测可能暴发的主要病种及可能发生的程度,并根据预测结果发布防控信息。防控信息预报根据可能的危害程度、范围及性质进行分级,共设四级:Ⅳ级为安全性正常化报告,Ⅲ级为一般提示选择性防治警报,Ⅱ级为突击防治性警报,Ⅰ级为重大大面积暴发性家蚕病害警报[36]。同时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确定对应的防控技术措施。

3.4.3 加强部门间防控合作 由于家蚕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气候变化等关系紧密,因而应积极与气象、环保、植保等部门建立信息联系,加强信息互动,及时了解气候变化、农药使用、环境状况等具体信息,共同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规避自然灾害,以保障养蚕环境的优化。

3.4.4 完善蚕病应急防控机制 由于家蚕病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为保证对突发蚕病的及时有效响应,应建立日常化的病害防控物资储备与供应机制。在出现蚕病预警后及时根据预警等级指标供应药品物资等,专人专管,建立药品物资预支机制,优先保证用药,有效落实应急防控技术措施。

3.5 拓展蚕桑产业规模 全面提升现代化水平

规模决定效益,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发展必须在拓展规模上下功夫,可以根据各县的地貌特征、农村资源和蚕桑生产的实际情况,设立规模化养蚕示范点。例如实施蚕桑强镇专村大户试点工程,重点建设年产茧500 t以上的蚕桑强镇,重点培育年产茧100 t以上的专业村[37],并在各乡镇选择1个基础条件好、规模大的行政村予以重点扶持,建成蚕桑“一村一品”示范村,辐射带动周边,重点扶持建设年饲养蚕种50盒以上、年产茧2 500 kg以上、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蚕桑大户[38],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的规模效益。

此外,应全面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首先,应加强安徽大别山区省际间、县际间的蚕业科研、经济技术协作,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成立跨区域的科研、生产、技术推广企业集团,从而在产品研制、市场占领等方面形成合力。其次,应通过实施“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提升安徽大别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强政府、企业、农户、农业高校、农业科研单位的协同,以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主体,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农业高校、农业科研单位、企业联合开展安徽大别山区蚕桑特色产业优化提升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示范,着力提升产业实力和产品竞争力,提升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现代化水平。再次,应提高各类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的积极性,整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广大蚕农正确掌握科学的栽桑养蚕实用技术,从而改变多年来广种薄收的局面,切实提高养蚕收益。

4 结语

蚕桑产业作为安徽大别山区支柱性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其向优质高产、规模化健康养殖转型升级,对于提升安徽大别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区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产业转型也是解决安徽大别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山区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39]。同时茧丝绸产业是农耕社会留存至今的宝贵农业资源,栽桑养蚕不仅资源可再生可持续,而且有利于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水土、净化空气,也符合“碳中和”等绿色生态发展要求。因此,推动安徽大别山区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农业生态工程,也希望借此将安徽大别山区这一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打造成为生态优美、产业兴旺、人民富足的美丽新区!

猜你喜欢

大别山区家蚕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基于微观视角下旅游发展对农户家庭福祉的影响研究
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