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菏泽城市功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2022-09-01李霞康晓飞李莹莹杨文杰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菏泽牡丹

李霞 康晓飞* 李莹莹 杨文杰

(1.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山东菏泽 274000;2.菏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菏泽274000)

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宜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类的必然要求。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重点在于对生态文明的规划建设和实施,注重园林绿化建设、水利水文建设和工业规划建设等综合性的精神文化建设项目,以各种指标来衡量生态宜居的程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筑牢绿色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统筹协调城市发展和保护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不仅关系人类健康,还是关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最终都将影响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改善城市生态、建设宜居环境的理论与实践引起重视。

山东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菏泽市属于山东省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但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城市,交通便利,而且还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良好。当前,菏泽迫切需要“跨越式发展”。在党中央政策的指引下,经济发展必须和生态宜居同步,如何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是解决这个重大问题的一条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优秀案例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问卷和实地调查,分析菏泽经济现状、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体系等现状,分析提升菏泽城市功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境,探讨切实有效的路径,有助于塑造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城市空间,提高本地经济水平和对外的吸引力,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人居环境质量。

1 生态宜居城市的界定与发展

生态宜居城市是“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统一,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宜居城市一定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城市强调的侧重点是自然和城市的和谐共生,而宜居城市则更多从人出发去强调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和便捷性。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应该以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依据和基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经济、规划先导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科学规划和建设的结果。

与国外宜居城市理论相比,我国开始宜居城市的研究和建设相对较晚。我国宜居城市的兴起于20 世纪90年代,以吴良镛为代表的国内学者通过总结和分析国外宜居城市理论及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实际,开始了对我国宜居城市的研究,并迅猛发展。吴良镛在《人居环境科学》中指出:“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而基础是大自然,所以,人居环境就是人类与自然作用联系的中介,是个复杂庞大的有机系统。”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宜居城市研究进入了新的层次。多位学者先后对城市的本质、“宜居城市”的定义、内涵及指标评价标准等内容做出论述。顾文选等多名学者提出“宜居城市是具有良好居住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舒适、便捷的居住空间”。我国相关部门也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上进行不断尝试,积极开展生态宜居城市评选活动。2007年,中国城市研究会发布《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标志着中国宜居城市进入到有规范可循的时代。目前,北京、天津、大连、苏州、青岛等地已经初具生态宜居城市形态。

2 研究方法

本文涉及的研究方法包括如下几种。(1)归纳分析法:对相关研究成果、创建路径和发展模式的分析归纳,对本地创建优劣态势的分析归纳。(2)调查问卷法:对政府相关人员和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有关部门和城市居民的宜居城市标准、要求和建议。(3)实地调研法:运用环境行为学中的调研方法,深入到水系、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种类型场地做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 菏泽市城市功能调查现状

3.1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见图1),得到位于前7位的社会问题包括:绿地不足,绿化质量不高,没有活动空间;雨季道路排水不畅;污水横流,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供暖条件差;水面被破坏;堵车;停车难。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可知菏泽最主要的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空间问题。

图1 菏泽市社会问题调查

由图2 可以看出,菏泽水系最需要改善的方面有提升水质、防洪防涝、观赏水体增加水量和循环、改善河流生态。

图2 菏泽市水体问题调查

由图3 可以看出,市民认为最应该重点建设的绿地类型依次是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头开放绿地、城市绿地、郊野公园、道路绿化带和沿河绿地。其中,占50%以上的是建设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

图3 菏泽市重点建设绿地类型调查

3.2 实地调查和现状规划综合分析

3.2.1 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

(1)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水体水质较差。污水管网不完善,生活污水为主要污染源。据调查,城区黑臭水体为11个,现状3个污水处理厂满载运行,处理装备欠缺。雨污水管道未分流,导致雨季大量雨水排入污水管网,超限污水溢流进入城区河道,造成水体污染。

(2)供热热源充足,干网不足,供暖区域不够,支网老化严重。

(3)公厕数量不足,环卫部门束手无策。

(4)燃气调蓄设施和消防设施缺口较大。

3.2.2 交通道路不顺畅

据调查,菏泽道路断头路多,上班高峰交通拥堵,在西安路、黄河路、长江路及京九铁路围合区域,中华路、牡丹路、解放大街、广福大街及八一路为主。

3.2.3 绿化总量不足,绿化空间分布不均

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0m/人,40%的用地未满足“300m见绿、500m见园”。空间分布不均,公园绿地集中于老城区,牡丹园位于城市边缘地区,利用率不高,赵王河以东绿地紧缺。公园绿地可入性低,游览性公园为主,缺失符合现代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健身和参与性的活动场地。另外,滨河绿地不连续,没有形成绿化廊道。

3.2.4 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欠缺

公共服务设施总量满足率不高,为52%,缺口较大,最为紧缺的依次是体育、文化、教育、医疗和福利。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如表1所示。

表1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3.2.5 城中村问题严重,改造模式生硬

目前,菏泽城中村37.8 万人,占49.4%,1505.8m,棚户区32%的现状用地,承担15%的城市功能。城中村的改造方式单一,为拆建为主,建设高层住宅。这种改造模式对城市肌理具有一定的割裂作用,建筑特色丢失,新建地块在日照和设施等方面和周边地区产生冲突。

4 菏泽市“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菏泽市总体规划和绿地水系规划,基于居民满意度生态宜居城市调查访谈,从经济发展、生态体系、文化建设、服务设施、安全稳定等多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参考山东省生态宜居度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本市“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生态宜居度拟评价指标体系

5 菏泽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路径设计

5.1 优化经济发展方式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前提或基础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欠发达、生活不便利的城市,其生态宜居程度必然不高;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富裕程度达到一水平后,才能够满足“生态宜居度”的评价标准。基于此,通过分析菏泽产业基础和地区特色,提出以下建议。

(1)生态旅游业以“牡丹芍药”为龙头,带动市区周边旅游发展。以牡丹研发加工、文化旅游、都市休闲和食品健康养生功能为主导,形成牡丹全产业链条,打造国家牡丹产业化基地、国家牡丹高新技术基地和全国油用牡丹生产基地。

(2)菏泽农业基础较好,要利用这个优势努力发展生态农业项目,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如菏泽羊肉、山药、芦笋、罗汉果等知名度较高的食品,每个县根据基础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

(3)菏泽位于四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应该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与空港、河港、陆港等交通枢纽的货运通道建设,保障物流运输便捷顺畅,大力发展物流经济。依托机场和高铁站,打造以现代物流、智能制造、商业服务为主导的物流基地。

5.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菏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较差,应该分步、按照标准全方位改善提升。

5.2.1 污水处理和排水设施方面

扩建和新建污水处理厂,实现生活污水净化。利用3~5年时间,实现雨污分流和街道环境整治,防止雨水变污水。疏浚现有排水渠道,消除底泥污染,可底质改良型环境修复剂改善河渠底质,尤其是老城区的南关沟、双河沟、解放大街沟、阳路路沟和丹阳路沟,保障防洪排涝安全。完善现有的“三湖七河九沟渠”格局,积极推进联通工程,并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改善水质、水岸线自然式改造,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循环,还可以将滨水空间利用,保障市民的娱乐休闲。

5.2.2 交通方面

首先,对主干路进行联通,构建城市外环快速路系统,引流过境交通,重点建设北外环路(牡丹北路—上海路段),连通外环路。强化四区之间、与机场、高铁站、港口之间的交通联系,如人民路南向、广州路南向、南外环路等工程。打通断头路、丁字路,实现城市各级路线的合理级配。结合拆迁区域,拓宽部分道路,与社区建设同步。增设公共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库,对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及大型商场进行用户停车管理,避免停车场挪用他用。增设人行天桥,主要布局在各干道人流密集处,降低步行交通对机动车交通。结合生态网络,构建城市慢行交通网。

5.2.3 学校和医疗服务建设

分区域加快推进小学、九年一贯制和高中学校建设,从而展开大班额破解行动,重点增设小学,保证儿童舒适的读书环境。目前,菏泽市主要医院集中在老城区,开发区虽有规划,但建设进程慢,应尽快平衡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并推进社区医院基础服务工作,确保市民便捷的入院条件。

5.2.4 供暖和燃气设施

摸排清楚供暖和燃气需求管网,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求。建设燃气储配设施,老旧管网升级改造,组织管线下地,打造智慧管线运行平台。

5.2.5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垃圾增强无害化处理,建成标准统一的密闭垃圾收容设施,对城区现有垃圾收集站建设标准提升,新增中型垃圾转运站。增设公厕数量,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老城区5座/km,新城区4座/km,中心城区5座/km。

5.2.6 推动15min社区服务圈建设

即指城市居民从社区居住地出发,在步行15min范围内,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舒适的社区服务,主要包括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力量和居民个人提供的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机制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及特色服务等。

5.3 做好城市特色风貌设计,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5.3.1 总体定位

继续以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为定位,扩大绿地面积,使人均绿地12m以上,绿化覆盖率42%以上。建成区规划“9大公园+小型绿地”的格局,城市外围规划环城林带。老城区可以保持低层合院式和多层围合式机理,改造大体量厂房等不协调建筑。保持现有街巷结构,通过拆违拆临举措,增加小停车、小公园和小绿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筑形式、立面造型和色彩及屋顶色彩都建议采用中式风格。新城空间均值化现象突出,居住建筑以高层为主,天际线缺少变化,各小区建筑风格、形式、色彩各异,缺少统一的协调,呈现明显的拼贴效果。

5.3.2 中心城区布局优化

城市设计须在改造基础上,融入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元素,承担起延续传统和展未来风貌的作用。目前,中心城区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中心城区骨架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二是四区扩张各自为政,重要战略空间布局亟待统筹协调;三是城市周边分布大量基本农田,空间扩展受限;四是棚改力度大,城市新旧肌理拼贴、景观风貌杂乱无序;五是水域古城格局特色保护不足,老城居住环境品质较差。针对中心城区布局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应采取以下措施。

(1)扩容提质,优化结构,统筹考虑中心城区实际服务人口,为城市发展预留弹性空间,常住人口规模人均110m。

(2)住房和养老、基础教育、体育、绿地等基本公共服务以满足常住人口需求为主。水、能源、安全、交通等设施满足实际服务人口需求,在常住人口基础上,预留15%~20%的弹性空间。大型文化、医疗、教育、体育等较高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常住人口、服务人口及更大区域内的人群需求。

(3)塑造“花城水邑、蓝绿交织”的生态田园基底。以水润城,重塑河网纵横的自然水系格局,恢复重要历史水系,新增部分水系、水面,构建“四环四带、五泽多点”的城市水系格局。

(4)在水网和林网基础上,构建以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特色主题公园—社区公园的多层级、多类型城市公园体系,实现“300m 见绿,500m 见园,1km 进林带”。

(5)建设牡丹文化景观休闲带,沿国花大道和七里河打造城北牡丹观光休闲带,沿万福河打造牡丹文化景观带;建设人民路牡丹文化轴,串联中心城区牡丹特色园区,集中展示菏泽牡丹文化精髓。

(6)以文化城,打造活力多元的传承体验空间。整合现有的4 处非遗文化集中展示区,打造以汉文化为主题的非遗文化集中展示空间。

(7)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完整保护“内方外圆”形态,提升环境品质,加强城市肌理、街坊格局、建筑高度和形式等控制,突出菏泽“水域古城”地域文化特色。外围分布的公服水平低、环境品质较差“城中村”。强化城中村改造和闲置工业用地盘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开敞空间,实现功能更新。

5.4 城市品牌建设

菏泽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曹州牡丹甲天下。菏泽应当致力于打造以牡丹为灵魂的城市品牌,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建设以牡丹文化为重点的国际文化研究交流基地,完善牡丹文化研究体系,深化挖掘菏泽牡丹文化精髓,强化牡丹文化品牌管理,促进多元化传承弘扬。争取国家、山东省有关机构支持,联合周边地区,策划举办菏泽市牡丹文化论坛和菏泽牡丹文化节、牡丹文化主题博览会等活动,借助孔子文化节、泰山登山节和潍坊风筝节等知名节庆活动的影响力,通过现代化和网络数字化等途径,立体传播牡丹文化。

充分发挥牡丹育种、栽培、种植优势,加强科研力度,建设成为国家牡丹培育养殖、物种研发、创新示范基地。加快由种植生产向文化输送转变,延伸牡丹下游产业链,积极融入花卉物流市场,让牡丹走进千家万户。挖掘牡丹食用、油用、药用、艺术价值,研发推广牡丹化妆品、保健品、书画作品等衍生品,扶持企业打造牡丹龙头产业,提升牡丹下游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老城应积极开展区域文化建设,建设曹州文化体验区、曹州历史文化区和儒商活力商街区,凸显历史文化和时代特色。其中,曹州文创体验区建设文化展览馆、民俗商业区、生态青年湖文化公园和曹州历史公园,延续传统民居文化和空间肌理,作为鲁西南非遗文化创意聚集区。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菏泽牡丹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三不够”牡丹节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牡丹的整形修剪
“牡丹”情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
Leadership Change: a Perspective from China
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标准
关于老年宜居城市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