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中与云南高等教育
2022-09-01杨国才杨欢
文 / 杨国才 杨欢
周保中先后担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常委,省政府党组书记,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云南大学校长、云南民族学院院长等职。
1950 年2 月,中央特调周保中将军回到他所熟悉的云南家乡工作。他到云南工作后,针对云南地处边疆,文化教育滞后的特点,注意团结教育广大知识分子,积极关心支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一方面,从他兼任云南大学校长、创办云南民族学院等工作可见一斑。
兼任云南大学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使全国高校转入正规化,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教育秩序,政务院决定在各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为加强党对云南大学的领导,加快云南大学的发展,1951 年10 月5 日,政务院任命周保中兼任云南大学校长。
在任职大会的讲话中,周保中充分肯定了云南大学1950 年后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府领导下,在原临时校务管理委员会与全体师生努力下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诚恳地指出存在的缺点。他提出,今后全体师生员工必须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更好地团结起来,巩固成绩、克服缺点,树立集体主义与民主作风,使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为国家建设培养大批优秀干部而努力;学校中的党组织、青年团、学生会、工会等组织应配合学校行政,保证努力完成学校教学计划。
周保中到云南大学工作后,对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事无巨细都认真落实。如他任职时,正值学校进行工资改革,这是个关系到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1950 年,国家为统一全国的工资标准,中央财政部制订并印发了一系列文件,西南行政区也制订了西南区文教人员工资标准草案。云南大学还成立了工资评审委员会,开展过民主评薪活动。这些工作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周保中到校后,为稳定职工收入,经省财经委员会、省总工会同意,实行“工资分制度”。该办法从1952年3 月执行,其特点是员工收入与当月物价较为协调,从而保证了员工的基本生活水平,使他们更安心工作。
又如,1950 年以后,云南大学有了很大发展,师生人数迅猛增长,随之出现校园小、师生住房紧张的情况。学校曾在周保中兼任校长前,就向昆明市政府送交了请求增拨土地的报告,但迟迟未得到答复。周保中到任后着手抓这项工作。1951 年10 月13 日,他向省教育厅发函,重申征地要求。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的征地计划很快得到落实。
周保中兼任校长期间,不仅重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重视知识分子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疾苦,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改进工作。他经常请云南大学全体校务委员到家里做客,畅谈办好学校的意见。一次,他邀请校务委员会的秦瓒、张永立、徐文宣等十几位教授和教员,到北门街连云巷的家里座谈,向他们请教如何办好大学,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等问题。他态度亲切诚恳,顿时消除了大家的顾虑。他还留大家在家里吃晚饭,并亲自给每个老师盛饭,然后恭恭敬敬地端到他们面前,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有人曾经给他写信反映情况,把云南大学校务委员会的问题说得很严重。周保中看信后考虑:若通知相关人员到学校去开会,事情传开,对这些同志的压力就更大了。不如把他们当作贵客请到家里来谈谈,这样会显得很亲切,也解除了这些同志的顾虑。他把这一设想和夫人王一知讲了,要她做好接待准备工作。结果,这个在家里举办的座谈会一直开到夜里十点半,凡参加这个座谈会的人,心里都感到非常温暖。后来,周保中对这件事的处理,在学校传为佳话,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云南大学,周保中不仅关心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关心教学情况,关心教授们的思想,关心教职员工的生活,还关心学生的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云南大学的发展。
创办云南民族学院 培养民族干部
1950年前,云南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可以说是空白,就连基础教育也是凤毛麟角。而要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好民族关系,就必须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就要创办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故创办民族学院迫在眉睫。
1950 年9 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向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出了筹办云南民族学院的指示。同年11 月24 日,政务院第60 次会议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根据这两个方案的精神,在周保中的指示和督促下,1951 年1 月,省民委机构成立后,在教育厅原拟初步筹建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筹办云南民族学院方案》。
1951 年5 月11 日,在周保中主持下,这个方案经省人民政府第22 次办公会议通过。随即正式成立了云南民族学院筹备委员会,由省政府副主席周保中(白族)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省政府副主席张冲(彝族)、中共中央赴云南访问团副团长王连芳(回族)任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次筹备委员会会议推选由马曜(白族)负责学校选址、调集干部、聘任教师、招生等工作。关于学校选址,周保中特别强调,要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一定要把较好的场地和建筑拨给民族学院。几经比较,一致认为南菁学校比较理想。南菁学校是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出资,于1931 年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学校内柏树茂密,绿荫蔽日,鸟语花香,环境十分优美。当时,南菁学校因经费困难,亟待结束办学。经西南军政委员会与南菁学校董事长龙云先生协商,龙云先生同意把已经停办的南菁学校莲花池校舍校产,全部捐赠给云南民族学院作为校址。南菁学校校长张淑询受龙云先生的委托,具体办理校址移交手续。
1951 年5 月30 日,交接仪式在五华山省人民政府会议室正式举行。宋任穷、卢汉、周保中、张冲、严燮成(南菁学校校董)、吴少默、马曜等出席了交接仪式,与会领导并就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问题交换了意见。6 月1 日,成立云南民族学院筹委会办事处。6月5日,正式建立教导处、总务处和办公室。周保中还从省委统战部、省民委、文教、卫生、省委党校、妇联等部门抽调了一批干部到民院工作。7 月初,省委、省政府正式任命省政府副主席周保中为云南民族学院院长(兼),省政府副主席张冲兼任副院长,王连芳任副院长兼教育长,马曜任副教育长。8 月1 日,云南省历史上第一所新型的民族院校——云南民族学院正式宣告成立。由于当天是建军节,便改在8 月2 日在学校大礼堂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省市机关、群众团体负责人及民院师生500 余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周保中作了讲话,指出筹办民族学院的目的,是实现共同纲领规定的民族平等政策;要求各族学员树立团结、友爱、互助、互让,躬行实践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省委书记宋任穷在讲话中,也勉励各族师生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团结,努力学习,为建设和保卫祖国作出贡献。
当年从省委统战部抽调来的黄超凤老师、从妇联抽调来的苏兰芳老师,从参加筹备创办民族学院开始,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目睹了学校的过去和现在,都认为周保中院长及各位领导对她们的教育、培养、帮助及关心,一生都受用无穷。第一批学员字有真(彝族)等几位90 多岁的老师回忆起当年,都说他们经常能见到省委书记、省长,因为领导们经常来学校给学员讲授历史、时事政治课。在民族学院,也让各民族学员见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还见到国外不同国家的领导人。曾经是民族学院第三批学员的杨德鋆教授回忆,当年他们的课程设置不仅包括各个学科,而且时事政治、民族历史课还是领导亲自讲课。课外活动也很丰富。音乐、体育课程中,有许多来自各个民族的歌舞活动、体育运动,让学员在学校如同在自己家乡一样。学员给父母写信,告诉家人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很好。凡是见过周保中的师生,都对他严以律己、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云南民族学院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70 多年的历史,它是在党的领导下创办,为党而立、向党而兴的。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云南民族学院已经发展为民族大学,在云南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光辉,彰显了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辉煌成就,成为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和传承民族文化与研究民族问题的重要基地、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象征。
周保中作为一名在苍山洱海之间成长起来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革命道路异常艰辛。他从青年时代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中年时期在东北领导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到后来为西南边疆解放和建设所作的卓越贡献,都充分体现了一个纯粹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宝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