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中东欧OFDI的出口效应研究

2022-08-31婷,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东欧东道国动机

张 婷, 徐 毅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前言

2012年,为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地区间的国际合作,中国通过了“16+1”框架,2019年希腊正式参与,框架升级为“17+1”。中东欧作为中国贸易进入欧洲西部市场的大门,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枢纽,处于重要战略地位。

一直以来,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都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蒙代尔(Mundell)认为对外投资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不会发生,且投资对贸易存在替代效应[1]。巴克利(Buckley)等指出贸易壁垒的加强会导致企业出口贸易成本的提高,为了降低成本,企业会选择对外投资来替代出口贸易[2]。20世纪后期,开始有研究提出投资贸易相互促进的观点。李普西(Lipsey)等使用美国的相关数据,得出结论,美国企业的投资并不能替代向生产所在地区进行的出口,相反可以促进出口[3]。“走出去”政策提出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持续发展,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加强。蒋冠宏等[4]、毛其淋等[5]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企业进行的投资会为我国的出口带来一定程度的促进。林志帆对中国与多个国家之间的投资进行研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6]。程中海等[7]、刘再起等[8]认为中国对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与东道国禀赋有关。刘永辉等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对中东欧的投资仍存在广泛的上升空间[9]。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学术界对投资和贸易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可能是由于未考虑投资动机的影响,且专门研究中东欧地区的文献较少。本文旨在厘清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并有别于以往研究对国家进行的分类,以检验不同动机投资对出口的影响为目的,以中东欧地区为对象,在引力模型框架下进行实证,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假设提出

厘清中国对中东欧地区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不仅可以完善中国对外投资的结构,还可以提升其在该领域的贸易效率。根据前文分析,国内众多学者已经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出口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的发展关系趋于稳定,在此情况下,投资的推进可以有效搭建贸易网络,加强两地区间的贸易联系。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1: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OFDI对出口是促进的。此外,根据贸发会的《世界投资报告》,把对外直接投资分为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以及创新资源寻求型四种。不同动机的投资对出口贸易产生的作用路径存在差异,产生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市场寻求型OFDI是在被投资国开辟新市场[4]。一方面,企业通过投资的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在东道国生产同质性商品,这样就对出口贸易形成替代。另一方面,当东道国存在贸易壁垒时,身处投资国的母公司,通过位于东道国的子公司的市场,可以扩大对东道国产品的出口,充分发挥投资的优势。由于我国对中东欧国家了解较少,其贸易壁垒严重,这种对出口的促进很可能大于对同质产品出口的替代。因此,提出假设H2.1:市场寻求型OFDI促进出口。

资源寻求型OFDI的目标是获取他国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方面,从东道国开采出的自然资源很可能被运回国内二次加工后再次出口,进而增加了出口。另一方面,以该目的进行投资时,投资国通常会为东道国提供相应的生产设备以及劳动力,与东道国共同对当地的原材料、资源进行加工,间接地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出口。因此,提出假设H2.2:资源寻求型OFDI促进出口。

效率寻求型OFDI是为了寻求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10]。企业将劣势产业投向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国内生产,同时促进相关商品和服务的出口。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使得劳动力的价格越来越高,企业对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于以前更加敏感。因此,提出假设H2.3:效率寻求型OFDI促进出口。

创新资源寻求型OFDI旨在通过被投资国的技术溢出而获取先进的技术。这类投资通过东道国的先进技术提升母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研发水平,使得母国商品的比较优势提升,进而扩大母国的商品出口,同时通过建设过程中商品的流动,刺激母国的出口贸易[11]。因此,提出假设H2.4:创新寻求型OFDI同样促进出口。

(二)模型构建

本文参考以往的研究,选取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并在其中加入核心解释变量和可能影响出口的其他控制变量。模型如下:

lnyijt(EXP)=∂0+∂1lnxijt(OFDI)+∂2lnxjt(PGDP)+∂3lnxijt(DIS)+∂4xjt(OPEN)+∂5xjt(ENVIR)+εijt

其中,i指母国,j指东道国,t代表年份,t=2005,2006,…,2018,为随机扰动项。EXP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额。OFDI为核心解释变量,表示中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量,由于流量数据易受外生因素的影响,故本文选取存量数据进行实证。本文有四个控制变量,分别是东道国的经济实力、运输成本、贸易自由度和环境质量。其中,PGDP表示东道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体现东道国的经济水平,经济水平越高的国家,市场吸收力越强;DIS代表中国与东道国的地理距离,对应运输成本,地理距离越大,成本就越大,越不利于出口,本文为了更准确地表现贸易运输距离,使用t年平均油价对其进行调整[12];OPEN表示东道国的贸易开放度,用“出口额/GDP”表示,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更容易发生贸易;ENVIR表示东道国的环境质量,用政治稳定性和不存在暴力、规管质量、法治和腐败控制三项指标的均值表示。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的数据年限为2005—2018年,研究对象为2018年以前框架内的16个中东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来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地理距离数据来自CEPII数据库,平均油价来自EIA网站,其他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为减轻异方差的负面影响,对部分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三、中国对中东欧OFDI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

(一)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系数分析

对变量进行相关系数检验,如表1所示。所选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于0.7,并且主要变量所得到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在5.5以内,因此可以说本文模型所选变量不受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

表1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二)实证分析

对数据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根据结果本文选取固定效应模型(FE)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lnOFDI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为正,验证了假设H1。在表2的模型(1)中,lnOFDI系数显著达到0.234,之后逐步加入控制变量,lnOFDI系数仍然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当控制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中国对中东欧出口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加而扩大。对于其他控制变量,在模型(5)下,lnPGDP的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且为正,说明投资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在经济水平越高的国家越明显。lnDIS的系数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在国际物流发展的带动下,运输成本降低,地理距离对国际贸易发生的限制作用也逐渐降低。OPEN的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原因可能在于高的贸易开放度意味着相对小的贸易壁垒,从而贸易更容易发生。ENVIR的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中东欧各国的国内环境制度和出口贸易成正相关,我国偏好向环境稳定的国家出口。

表2 中国对中东欧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

四、不同投资动机的OFDI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为进一步探究OFDI对出口贸易的效应,本文从不同投资动机角度出发进行实证分析。借鉴以往研究,在模型(5)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代表东道国市场规模(gdp)、自然资源禀赋(res)、劳动力成本(labor)、技术水平(tech)的指标与lnOFDI的交叉项。东道国市场规模所代表的是市场寻求动机,用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GDP越高意味着东道国的市场存在着越高的潜力,更容易吸引到外国投资。自然资源禀赋所代表的是资源寻求动机,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租金/GDP”表示,比例越大则东道国自然资源越丰富。劳动力成本代表效率寻求动机,用东道国劳动力数表示,劳动力越丰富说明劳动力成本越低,越容易吸引效率型投资;技术水平代表创新寻求动机,用东道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GDP”表示,比例越大意味着东道国的技术水平越高。以上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表3为回归结果。

表3 不同动机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

如表3所示,引入交互项后,lnOFDI的系数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更加验证了本文的假设H1。在表3的模型(1)中,交叉项lnOFDI*gdp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示市场寻求是中国对中东欧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动机,且市场寻求OFDI 对出口呈现出互补效应,与假设H2.1一致。在表3的模型(2)中,交叉项lnOFDI*res的系数不显著,说明资源对出口的影响较小,与假设H2.2不一致,可能的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自然资源水平上差异不大,欧洲的资源禀赋构不成足够的投资动机。在表3的模型(3)中,交叉项lnOFDI*labor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即效率型投资有利于出口,与假设H2.3一致, 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当前处于后危机时期,在东道国贸易壁垒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通过效率型投资可以更好地降低成本并促进出口。在表3的模型(4)中,交叉项lnOFDI*tech的系数不显著,说明技术水平对出口的影响不显著,与假设H2.4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中东欧国家的科技水平对国内的吸引力不足。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探究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根据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对中东欧的OFDI与出口贸易是互补的。第二,我国在中东欧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主要是基于市场以及效率寻求型动机,并且这两种投资都表现出显著的出口促进效应。第三,未发现资源寻求型和创新寻求型动机下的投资存在显著出口效应。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的规模相对来说仍较小,不能对出口贸易产生较大的促进效应,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引导中国企业对该区域进行投资,优化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区位结构,推动出口规模的上升。第二,由于地理距离及历史文化差异的限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存在着较高的贸易壁垒,国家应通过“17+1”平台加强与中东欧各国的合作对话,讨论减轻壁垒的有效方法,为后续的合作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第三,应引导企业在中东欧地区发展市场,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在提升投资的同时,促进中国直接投资与贸易的良性互动,为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中东欧东道国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晚近国际投资协定中东道国规制权的新发展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动机不纯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