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东北金漆储物类家具形制与装饰艺术研究

2022-08-31李淑娜陈舒洁刘高栋徐铮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7期
关键词:漆画书柜东北地区

缪 远,李淑娜,陈舒洁,刘高栋,徐铮宇

Miao Yuan1 &Li Shuna1 &Chen Shujie2 &Liu Gaodong2 &Xu Zhengyu1

(1.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2.童洋文化园博物馆,福建宁德 355599)

闽东北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宁德的俗称,包括宁德市在内共有9个县市[1]。分析研究与实地调研中采集到的传统民俗家具实物图片可知,家具品类形制多样,留存数量较大。“金漆”一词屡见诸古籍,常指髹饰材料,或指漆器品种[2]。中国漆器品类众多,金漆家具属于漆器家具的一个分支,以山西平遥、广东潮州、浙江扬州为代表,盛行于明清,以推光漆、描金技艺为主,家具上髹漆表面呈现光滑明亮,故称此类家具为“金漆家具”。闽东北金漆家具以金漆木雕、金漆画、铜件作为整体的装饰,将大漆、黄金、铜雕、木雕完美结合,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闽东北特色。清末时期的福建已逐渐成为中国漆器最重要的主要产地,在洋务官员、远洋经销商人和教会洋人的合作下于光绪三十三年建立了福州工艺传习所,常年聘请日本、荷兰等教师任教,传授了中外各种优秀的工艺技法与艺术表现手法[3]。随后影响了周边地区,出现了大批中西交融的漆器。在晚清时期,福建家具多以精湛的漆雕技法,以浮雕、镂雕的形式出现在漆器家具上,通过髹漆推光,贴金箔,故称之为金漆木雕,其内容多是历史传说、祈福祥兆、戏文故事、花鸟鱼虫等。金漆画虽名为画,却是集绘画、油漆、贴金等多种技艺于一体的艺术门类[4]。闽东北金漆家具随着婚嫁、互相交流辐射到周边比较发达的地区。最早发现有元代屏风中的木雕,而后金漆家具全盛于清光绪期间,并延续到民国初期,后来由于战乱逐渐失传[5]。其独特的装饰题材和构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闽东北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形态与观念。

1 闽东北金漆储物类家具的形制

晚清时期,闽东北金漆储物类家具主要为箱、柜、橱等大型家具。根据实地调研,收集到闽东北地区遗存的金漆储物类家具,主要有盖箱、书柜、衣柜、衣橱等家具样本。家具样品的整体较完整、表面装饰清晰可见。本文以闽东北金漆储物类家具为主,将其分为箱、柜、橱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箱”,多见于盖箱,一般为板式结构,上下开合结构,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图1)。因闽东北传统金漆家具有防潮的作用,所以盖箱的整体形制为封闭的长方体形状,正立面构图边缘基本呈完全对称分布,又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盖箱的整体造型方正[6]。

图1 盖箱

第二种类型为“柜”,常见的有双体关门衣柜和书柜,其一以双体关门衣柜为扁平状长立方体对称式造型为主,整体造型方正,正立面上的面板装饰题材基本呈对称分布。从设计构造上看,双体关门箱上下分别为四个面板组成,从左到右各成一个体系,中间为双开门式开合。其二以书柜为长方体造型,采用双开门式左右开合方式,内置隔板,一般为主人存放书籍之用(图2)。

图2 书柜

第三种类型为“橱”,衣橱一般采用双开门形式,立柜式的外观造型,衣橱的体型一般比较大,闽东北地区常年潮湿闷热,故其下有四个柜脚将衣橱与地面隔开,具有防潮与装饰的作用。(图3)衣橱为古代多功能家具,其内加隔板或抽屉,衣橱的变通形式是柜上加屉、加格或柜下加屉、加格。竖开门内装樘板,门上也有铜质饰件并可上锁。这种家具设计比较灵活,内部增设宽敞的架格,也有的在柜子上下均设屉,在室内陈设时有新奇雅致之感,是当时闽东地区比较流行的样式。

图3 衣橱

2 装饰类型与构图形式

2.1 箱

从使用功能上看,盖箱为婚嫁之时婚房必备的装饰,经常以成双成对出现,多以红漆金粉或黑漆金粉装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婚房风景。据调查,闽东北地区盖箱的尺寸普遍约为长72 厘米、宽 46厘米、高 41 厘米。盖箱内部结构单一,内部储存相对充足,功能多样,可存放换季衣物、被子或贵重物品。

盖箱为上下开合的方式,且体型较大,不易挪动,随主人摆放习惯,常置于室内书柜、桌子、柜橱上方。盖箱的整体形态遵循统一中寻求变化的原则,以各自独立的单元个体的相互关联来构建主题内容,注重画面的整体造型与拍子、面叶、铜锁及主导动势与边界修饰纹样的主次关系(图4)。由于盖箱整体画面的面板面积较大,故表面图像装饰构图布局为单一向心式,向心式构图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其它附属性的视觉形象均被吸附在四周,形成朝中心汇聚的视觉效果[7](图5)。以图6、图7为例,工匠将人物、建筑、园林绘于画面中心,因此产生了对次要位置单元个体装饰指向中心的吸附力,在空间边界上产生限定力,表现出聚焦效果,突出主题的鲜明特点[8]。这些装饰的构图与布局规律,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造型艺术美感,体现出闽东北地区人民追求平稳端庄、均衡与稳定的形式心理,也表现了闽东北人民朴实的寄物寓意的情感。

图4 云纹盖箱装饰

图5 构图形式

图6 花纹盖箱

图7 灵芝如意纹盖箱

盖箱边界通常采用为简洁的矩形,对称的动物、植物纹样、吉祥的如意形,百变的云纹“卍”字纹、“壬”字纹样,这些装饰纹样在装饰主题区的图像外形成边界,重复规律排列,布满边界之外以示圆满,弱化了个体特征而又强化了整体效果。边界愈华丽,装饰画面愈庄重。金色的线条轻盈柔美,虽为同一平面但层次分明,体现匠人在绘制时遵循了古人天人合一思想和对未来生活的祈福。

2.2 柜

2.2.1 双体关门衣柜

双体关门柜为婚嫁中的陪嫁品,为婚房中不可或缺的家具。箱子上由铜锁、吊牌、面叶、曲曲与眼线、面板等铜式配件构成(图8),此类衣柜线条利落,外形轻巧挺秀,简易中略显秀美,面板为金漆画装饰,在朱红漆的衬托下显示出闽东北上层阶级社会的富贵荣华。据调查,双体关门式衣柜的尺寸普遍为长 113 厘米、宽 50厘米、高 65 厘米(图9)。

图8 双体关门衣柜装饰

图9 双体关门箱构图

双体关门衣柜为左右双开门的开合方式,其体型为长方体,常置于卧室的桌子上方。双体关门衣柜的构图布局为对称式构图,以两边柜门开合处为中轴线,向两边对称。其构图布局为上下组合式的,重要的主题位于下面的面板,次要的主题则对称位于上方的面板,上面四块面板通常为美好意愿的植物、动物类图案,从左边上面开始依次为喜上眉梢、连生贵子、榴开百子、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图像。此类装饰一般占据双体关门箱的三分之一面积,呈左右对称排列;下面四块面板为人物故事,左边下面的面板装饰题材依次为钟馗嫁妹、张三娘戏狮、柳梅问路、吹箫引生的民间传说故事占据三分之二面积,呈对称式构图,视觉主题位于画面中轴线两侧的面板,图像内容为左右两边相互平衡,其画面效果追求统一中寻求变化。上下左右有机衔接,对各个主题相呼应,使之构成一个有序平衡的整体。这些装饰主题的组合,体现出闽东地区人民对子女婚后美好生活的祝愿,夫妻“和睦”的精神观念。

2.2.2 双开门式书柜

其形制与双体关门衣柜类似而较衣柜更小。其由玻璃画、镂雕、曲曲与眼线、面叶、吊牌、金漆画等装饰构成(图10)。晚清明初期间在闽东北地区非常流行,其使用功能为,书柜内部有一层隔板,上下两层为储物空间其作用不止可以存放书籍,还可以被用以盛放药品、装饰品及文具等(图11)。书柜的普遍尺寸为67厘米、宽46厘米、高53厘米(图12)。

图10 玻璃画金漆画组合书柜装饰

图11 木雕金漆画组合书柜

图12 书柜构图

双关门式书柜为左右开合的方式,其体型结构较小,随主人摆放习惯,常置于室内书柜、桌子、柜橱上方。双关门式书柜因其面板面积较小,上下面板数量较少,匠人根据其面积进行灵活的调整,有上下面板组合式和单块面板两种设计形式,这样的形式中演变出多种装饰方式,例如,如玻璃画与金漆画组合、木雕与金漆画组合、还有中西风格交融的装饰题材,因宜移动,故装饰性强。双关门式书柜的金漆画的装饰主要采用截景式构图(图13)。其构图具有崇简去繁、以小观大的特征,对人物、建筑、园林等巧妙地放大进行绘制,同时将主题人物与景物放置在构图中的特定位置,有效地利用边框与之相互呼应,其余物体及其背景使之虚化,使画面呈现深远辽阔的空间感[8]。

图13 镂雕金漆画书柜

以图10的中西交融风格书柜为例,其轮廓的装饰采用镂雕的技法塑造了卷草纹的边框,然后用边框截取图画中边缘的一部分以作装饰。其截景式构图经营布局表现为疏密得当,虚实分明。上方面板上的玻璃画力图表现出诗情画意和心之向往的内心清静的理想生活,反映主人较高的文学境界和追求超凡脱俗的心理,折射出闽东北地区深厚的耕读传统。

2.3 橱

2.3.1 立柜式衣橱

闽东北地区金漆储物类家具的橱类家具主要为立柜式衣橱,外部的柜门与内部的抽屉在设计规划使用功能与装饰功能的同时,关注柜门与抽屉设计的合理性、其抽屉的形状、数量等。其内部结构为三层储物隔板及一对抽屉,三层隔板可放书籍、器物、衣服,抽屉可放金银财宝(图14),储物隔板的形制均采用越大越好的形式,但纵深有限,隔板以一层书的宽度为准,符合使用功能的要求。其使用功能上看,隔板里的储物空间一般存放衣物、两个抽屉可存放珠宝珍物、其尺寸普遍为长105厘米、宽49厘米、高122厘米(图15)。

图14 柜橱内部结构

图15 柜橱构图

立柜式衣橱的外观装饰由金漆画,金漆木雕、面叶、铜锁、曲曲与眼线、吊牌、壶门牙子等配饰装饰(图16)。衣橱金漆画装饰主题主要为散点式构图。其构图形式是绘画工匠通过主观的绘画经验或潜意识,将多个主题以集散、对比、重复或对称等形式进行灵活重组[9],采用金粉绘制出自由活泼而又主次有别的视觉秩序。在构图的布局上,自然有机的园林、尊卑有别的人物、形制化的建筑乱中有序,组成一个自由却和谐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形散神不散的感觉。散点式构图体现出清代工匠制作器物时注重布局的构图、疏密的分布、均衡的节奏等要素。其构图布局为上下组合式的,上面两块面板为金漆木雕的装饰手法,占据整个衣柜的五分之一面积,呈左右对称形式,下面两块面板为人物、建筑、园林构图,占据五分之四的面积,呈散点式构图。观赏者以“游视”的角度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例如不同方位的小径、亭台楼阁等建筑,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园林中的花草树木景观,其独特的构图布局之间相得益彰(图17)。

图16 柜橱装饰

图17 金漆柜橱

3 装饰设计特点

闽东北传统金漆家具装饰配饰丰富,其中有各种吉祥寓意的植物、山海文化中的动物、经典人物故事、亭台楼阁、园林山水等,在金漆画装饰中表现出多元文化相融合的画面,使闽东北金漆储物家具整体呈现出金碧辉煌的特色与浓厚的民俗风情。根据闽东北金漆家具装饰工艺,可概括为金漆画、铜饰、漆雕三种装饰。

3.1 金漆画装饰

闽东北金漆家具区别于其他地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其金漆画装饰,采用纯金、银粉末和多种工艺相结合,绘制具有闽东北特色的世俗风景画,其中里面包含了三个主题,分别为人、建筑、园林主题,三者的构图与寓意更是体现出闽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

3.1.1 人物

金漆画上的人物先是用纯金粉末描绘出整体形象轮廓,再用铁笔去刻画细节,精简概括地刻画出来,整体人物画风格金碧辉煌,其独特的风格化特征使金漆家具附有了浓重的富贵象征[10]。铁笔勾线是金漆画人物画最关键的“传神”手段,上面线条的点缀让金漆画中的人物拥有了独特的韵味。从人物服饰而言,依附于衣纹线条产生的疏与密、虚与实、褶皱变化等。画家将人物上这些线条进行概括化、有序合理的排列之后让画面生动和谐,其次注重金粉的肌理疏密,层次分明,有效突出其特征。

3.1.2 建筑

在古代,中国统治者为了礼仪与制度级别的区分,创造了建筑等级制度,这种现象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独有的,对中国古代的建筑体系造成深远影响[11]。而这种影响体现在了闽东北家具上的金漆画中建筑装饰的构图中,最主要的影响有两点:其一,金漆画中的建筑均为重檐歇山顶,以烘托人物尊贵的身份等级。其二,将建筑的构图布置、构成、屋顶形制,甚至是装饰细部等部分都基于儒家礼制等级,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因此形成了一成不变的程式化造型[11]。

3.1.3 园林

金漆画中的园林,并没有真实地绘制其原貌,也没有固定的视角。匠人发挥自己平时的观察与想象,以园林的实际场景为创作根据,大到整体布局走势,小到局部景物布置,空间的起承转合、开合呼应均遵循中国传统国画的手法。金漆画装饰主题整体强调“主次分明”“以陪衬求统一”的绘制手法,匠人在绘制山水时,先确定建筑与园林的位置,然后定近景、中景、远景的形式。突出前面主景的人物与建筑,建筑占据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加之园林作为次要主题与之呼应,主要主题与次要主题相辅相成。具有形制阶级的建筑、叠山理水的布局体现出清代盛行园林的无限意境。此外,园中的主体建筑为达官富人提供了饮宴游乐、交流与谈话的场所,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作用。

3.2 实用金属配饰

闽东北金漆家具的金属配饰囊括拍子、曲曲与眼线、提手与提环、吊牌、扭头、面叶等形式,多以黄铜制作,色泽温润柔和[12]。家具上的金属配饰上造型奇特,其上雕刻着各种寓意深刻的精美纹样(表1)。

表1 实用金属配饰

3.2.1 拍子

拍子配饰常见于金漆储物家具的盖箱上,位于箱盖方正中部位。当箱盖从下至上闭合之后,将拍子面上的两个小长方孔正好套在箱子前方的曲曲上,之后铜锁将其上锁之后,盖箱便不可再打开。闽东北地区金漆木雕与金漆画家具拍子的装饰以如意云、云头形为主,表面边沿以线条和花草纹样勾勒。

3.2.2 曲曲与眼钱

曲曲的作用是固定提环或吊环。曲曲的使用常与眼钱相配合。在曲曲下面铺垫眼钱,防止家具木面磨损[13]。闽东北地区金漆家具中盖箱眼钱的造型也有多种形式,其包括圆形、四叶草形、海棠式等。

3.2.3 提手与提环

闽东北地区金漆家具提手和提环多见于装在箱匣两侧,供提取或者搬运而设置的装饰。提环大多数为铜件,其样式为简单的半圆型提环。

3.2.4 吊牌

闽东北地区金漆储物类家具上的吊牌装饰是便于牵引柜门的饰件。用曲曲装置在两边柜门开合位置,呈对称分布,吊牌主要有起着牵拉的作用。出现在闽东北金漆家具上的吊牌,常见于椭圆环形、不规则形、鱼形、柳叶形、圆环形、花篮形等。上面附有各种各样的花纹雕刻作为装饰,是装饰丰富的饰件。

3.2.5 面叶

闽东北地区金漆家具面叶是在书柜、书橱、盖箱中间衬托扭头吊牌的饰件。由两块组成,书柜、书橱为左右分布,盖箱为上下分布。面叶雕饰及外部形状丰富多彩,外形以各种各样蝴蝶形状、花形、长方形、植物形、云纹形、蝙蝠形为主,雕刻图案常用卷草纹、花卉纹、鸟纹、云纹等纹样,对称布局,繁简相宜,疏密有致[14]。

3.3 雕饰

因受闽东北潮湿闷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故家具多为封闭式,其家具漆雕常会出现于柜橱、书柜柜门上方或者下方,工匠在雕刻中多用浮雕、镂雕、平雕等工艺。闽东北传统金漆储物类家具的木雕面积大约为柜门的四分之一,其采用小块面板雕饰,之后刷上相应的漆或金银漆,然后再组装到家具。闽东北传统金漆家具虽采用多种雕刻技艺,造型多样通常采用民间故事传说作为雕刻内容,故事画面呈现出较强半立体状态[15]。

3.3.1 镂雕

金漆器物还常运用镂雕技法。镂雕常指在花纹的里侧镂空,它与透雕的区别在于不是前后透空,而是在花纹的底部左右透空。在镂雕的上面刷一层漆,增添其装饰效果,闽东北镂雕为一些吉祥花纹图案(图10)。

3.3.2 浮雕

浮雕也称凸雕,分低浅浮雕、中浮雕、高浮雕3种。其图案纹路都有明显的深浅、高低变化,这是与平雕的不同之处。浮雕与金漆画经常一起出现在家具的装饰上,有时候占据柜门的四分之一,在浮雕表面贴上一层金箔,使整个家具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图14)。

3.3.3 平雕

平雕即所雕花纹都与雕刻品表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和深度,闽东北金漆家具一般在衣柜的壶门牙子上采用平雕的装饰手法(图14)。

结合对闽东北地区家具样本装饰题材分析,其主要来源于这几个方面:其一为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见识,其二为带有美好祝福的动物、植物;其三为本土宗教文化所包含的神仙故事;其四为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与崇拜的人物;其五是对其他类型作品装饰题材的借鉴,包括建筑、瓷器、漆器等[16-17]。

4 结语

闽东北地区的金漆家具是晚清特殊时期文化交流的产物,表达了闽东北地区人民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造物的智慧,在特定的社会时代、经济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下孕育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舒适与忠实的形制结构和独特的“金”“漆”材料装饰的点缀,还有金属配饰与漆雕刻的修饰,体现出闽东北地区人民对生活的诠释、热爱。基于装饰艺术的视角下对闽东北金漆家具装饰设计特点的研究与总结,有助于闽东北地区人民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漆画书柜东北地区
李思思漆画作品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整理书柜
郭栋、路艳红漆画作品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我家的书柜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