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创能力更澎湃

2022-08-31陆晓如秦海丽李佳斌

中国石油石化 2022年16期
关键词:总院海油中海油

文/本刊记者 陆晓如 于 洋/秦海丽 李佳斌

改革之火,进一步点燃了中海油研究总院的科创能力。

南海的碧波上,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以3项世界级创新、13项国内首创的技术实力,实现了超深水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

珠江口盆地海域,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建设完工,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工程建设成套关键技术创造了亚洲领先水平。

渤海湾畔,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我国浅水海域水下模式从“0”到“1”的突破。

…… ……

三年来,中国海油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屡屡破圈。它们的背后,始终闪现着中海油研究总院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身影,饱含着中海油研究总院因改革而来的更加澎湃的科研创新之力。

全力打造创新高地

2020年5月,华为遭到美国第二轮的制裁。“如果有人拧熄了灯塔,我们该怎么航行?”任正非提出了这一疑问。

自从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摩擦,许多中国企业受到美国不公正的对待,陷入美国的制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疆、中兴、华为等高科技公司。

全力打造创新高地

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为所有中国科研工作者心中的隐痛。

仅就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来说,水下生产系统、半潜式生产平台等领域仍存在“卡脖子”风险,稠油、低渗、深水等勘探开发瓶颈技术仍需攻关突破。

点燃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灯塔,中海油研究总院责无旁贷。伴随着改革的步伐,全力打造创新高地,是它的行动。

2021年9月25日,依托中海油研究总院管理的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驻挂牌仪式在北京未来科学城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层级,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迈上新台阶,中海油研究总院于2021年7月以“一个机构两个牌子”的形式,成立了海洋石油高效开发研究中心、水合物和海洋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并陆续搬迁入驻未来科学城。

全新的科研环境,匹配的是崭新的科研体制机制——以调动科研积极性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以引导聚焦原始创新为目标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以造就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为目标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同的用人机制……

“借此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关标志性技术、取得标志性成果、培养标志性人才,将助力总院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研究院,更好地服务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中海油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米立军表示。

作为“深海一号”能源站的设计者之一,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结构总师李达为亲眼见证了中海油研究总院创新高地的不断崛起而深感幸运。

曾经,“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出世历经了十年磨剑,而现在经由改革焕发科研活力,创新成为常态,中海油研究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语。李达正带领浮体室与深水工程实验室开展合作,为中海油研究总院实现下一个创新里程碑积蓄力量。

“将两个部门优势的科研力量整合在一起,是力度很大的改革。相信一两年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颠覆性技术出现在深远海风电领域,比如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李达对此信心满满。

截至目前,中海油研究总院已拥有标志性技术59项,涵盖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开发、钻采、工程、水合物、规划经济、信息技术8个专业方向。但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追求不能止步。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对海油人提出厚望: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不负总书记的厚望。5月24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设计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海上安装工作成功完成;6月6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起草的中国海洋钻井技术领域首部ISO国际标准《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海洋隔水导管下入深度与安装设计》正式发布;7月15日,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研发的我国首个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在渤海油田锦州31-1气田投入使用……

从浅海到深海,从海上到陆上,从油气到新能源,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一个个创新项目百花齐放,一个个创新成果显露真身,是中海油研究总院以创新高地的形象,对总书记要求的响亮回应。

努力建成人才中心

创新,不问学历高低,但求千帆竞发;不问名气大小,惟愿百舸争流。

“总院的改革为各类人才搭建了成长和干事创业的舞台,也促使总院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米立军表示。

优化岗位序列设置,在原有管理序列、技术序列基础上增加业务序列,三个序列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转换,拓宽了员工发展通道和成长空间。

完善职业发展机制,建立差异化的综合考评体系和积分制晋升办法,从制度上放宽对优秀青年人才进步速度的限制,实现了优者快、平者慢、劣者退。

健全优胜劣汰机制,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聘任管理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标尺,建立各岗位层级三年调整和退出机制,实现了员工能进能出。

“得益于多年来体系化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改革后,总院人才结构优化明显,干部队伍活力增强。”中海油研究总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余连勇说。

在中层干部“两制一契”改革实行“全体起立”的竞聘中,共提拔任用中层干部25名,5名由中层副职提任到中层正职,20名新提任到中层副职。其中有7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挑战成功,走上中层干部岗位。

改革后,中海油研究总院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由48岁降低至45岁,新提任20名中层副职中37岁及以下的占比35%,M序列干部年龄结构达到了中国海油“4:4:2”的要求。“三级单位领导班子新老搭配合理,专业分布均衡,经验与活力兼具,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有利于发挥领导班子最大效能。”余连勇说。

中层干部队伍优化,后备力量同步强化。

将“全体起立”竞聘延伸到专业室主任、首席工程师、岗位经理三类岗位,累计放岗153个,共有356人次报名,最终149人上岗,其中新上岗56人。改革后,专业室主任平均年龄由44岁下降到40岁,35岁左右的占34%;岗位经理平均年龄38岁,35岁左右的占52%。

“着力培养科研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总院人才队伍体系优化,一批年轻干部和专家脱颖而出,担起科技创新的重任。”余连勇说。而且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员工从管理岗位回流到了科研岗位。

徐海波就是其中之一。他学的是机电专业,经过努力迈入管理序列,成为中海油研究总院党群工作部群团经理。但是,看着总院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人、财、物等资源向科研岗位倾斜,他坐不住了。

“我有机电专长,为什么不去搞科研?”最终通过竞聘,他回到了工程研究设计院机电仪室,专心从事与机电相关的技术工作。

筑巢引得凤凰来。

中海油研究总院面向中国海油系统内公开招聘人才。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了众多报名者。最终,来自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海油发展的两名技术专家经过激烈角逐、层层筛选,成功获聘研究总院所属单位的专业总师。

“他们其中一人是80后中国海油集团公司专家,一人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均是研究总院急需的标志性人才,弥补了总院的人才短板,也充分体现了总院‘海纳百川、任人唯贤’的用人理念。”中海油研究总院党委副书记秦文刚说。

厚植创新发展根基,加快培育标志性人才。目前,中海油研究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中国海油集团公司两级专家71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6名,博士、硕士学历员工超过员工总人数的75%。已完成优秀年轻科技人才库建设“235”计划,共有第一梯队20人、第二梯队30人、第三梯队50人。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改革深得人心,更多想干事、敢干事的优秀人才崭露头角,为海洋石油事业贡献力量。而且,中海油研究总院以每年30人左右的规模,向中国海油各单位输送高端人才。中国海油高端人才培养和储备中心,名副其实。

增储上产更给力

能源安全是“国之大者”。

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导致的油气供需乱局,欧洲等地频现的能源短缺,让我们看到在纷乱的国际形势下,手中握有充足的能源,才能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但是,就油气能源来说,我国油气资源禀赋差,而且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资源劣质化明显,勘探开发难度日益提高,增储上产压力巨大。

可喜的是,海上油气成为了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增长极。2021年,我国海上原油的增量占全国原油增量的78.2%,有效保障了我国能源稳定供给和安全。

“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以来,改革和创新工作支撑了集团公司的增储上产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深水、稠油、低渗、中深层勘探开发科研攻关与技术应用,支撑了三年来海上近12.1亿吨油当量储量发现,完成海上2300万吨油当量产能设计,为中国海油‘七年行动计划’目标实现奠定了基础。”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张媛表示。

如今,在全新的科研体制机制下,诸多油气勘探开发科研攻关项目正在大步迈进。

渤海蓬莱19-3油田11/13区,面临着油层薄、稠油产能低、热采投资高等开发挑战。该区块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被列为中海油研究总院“揭榜挂帅”项目。

2014年入职的年轻地质工程师王海峰,夺下帅印担任项目长。充分利用“选人用人权”,他通过双向选择组建起了由50余名技术骨干和10余名专家组成的强大攻关团队。

新的科研体制机制,让团队的攻关效率倍增。“目前我们创新应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转化学蒸汽驱等多项关键技术,持续优化使项目经济效益不断向好。”王海峰说。方案设计高峰年产油超过30万立方米,将成为渤海稠油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是在渤海,由中海油研究总院引领的一项采油技术的突破,将带来历史性的巨变。

渤海是中国海油增储上产的主阵地之一,但在这里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受到多种限制。

“渤海海域是用海需求密集区,油气储量在受限区内,开发难度很大。”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水下工程室主任安维峥介绍说。

以水下生产系统来代替海面上的导管架平台,是实现在不影响航运等用海需求的情况下有效开发油气资源的不二之解。但长期以来,水下生产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之一——水下采油树,全球仅有少数几家公司具备设计制造能力。

为保障油气增储上产,探索渤海油田新的开发模式,自2019年起,中国海油便着手开展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技术攻关。重担落在了中海油研究总院身上。

直面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等高难度挑战,开展多个与之相关的“揭榜挂帅”项目,与材料工程、焊接工艺、水下防腐、海洋生物防治等10余个专业配合,中海油研究总院完成了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1358个零部件的设计、加工、组装和测试工作,攻克了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技术难题。

具备紧凑型、轻量化特点的国产水下采油树,“全包裹”型外部的防护装置可有效避免渔网拖挂和船舶抛锚下砸等安全风险,更适合在浅水使用,而且整套系统可以在海底正常运行15年。

▲向大海要石油,需要石油企业激活科研人员的研发主动性。

“我国首套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的成功自主研发,实现了我国浅水海域水下模式从0到1的突破,不仅能有效解决渤海油气开发的难题,还可为国内外其他海域同类型油气田的开发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米立军表示。

新的体制机制焕发新的活力,创造新的无限可能。可以想见,未来将有更多海上油气被释放,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助力新能源发展

当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能源转型势不可挡。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国家和各行业、各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

6月29日,《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正式发布,给出了明确的减碳路径:力争2028年实现“碳达峰”,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超过传统油气产量占比,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清洁低碳综合能源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双碳”路径的出台,再一次彰显了中国海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的决心。但是,过去中国海油没有新能源研究机构,新能源业务只能交给市场。虽然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在新能源方面的积淀成长。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作为中国海油的“最强大脑”,中海油研究总院紧跟能源转型趋势,成立了新能源研究院,聚焦新能源产业重点,全力支持中国海油海上风电等绿色低碳业务的快速发展。

“在机构精简、扁平化的改革要求下,专门成立一个研究新能源的独立研究院,总院对新能源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陈宏举说,“而且总院给了我们自由发展的空间。米总说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新能源,就要用新能源的工作方式。因此我们是开放的,对外积极和高校、兄弟单位等开展联合攻关。”

成果无疑是显著的。

6月28日,中国海油与广东省发改委、壳牌(中国)和埃克森美孚(中国),签署了大亚湾区CCUS集群研究项目谅解备忘录,拟共同建设中国首个海上规模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储存规模可最高达1000万吨/年——这是新能源研究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大亚湾区CCUS集群研究项目技术方案研究工作,由新能源研究院牵头联合系统内多家单位共同承担。围绕陆上捕集、陆上首站、海上运输、海上工程、封存方案、钻采方案及海上地质选区等多个环节开展研究,开展了10余个专题攻关,为大亚湾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集群工作的推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坐落于海南省东方市西部海域的海南CZ7海上风电项目,总规模1500MW,计划两期投产,是中国海油首个独立开发的大型集中式海上风电场,也是中国海油新能源转型的明星项目——这同样是新能源研究院取得的重要成果。

新能源研究院承担了该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对风电场的风资源测评、工程方案设计及经济性评价进行开展全方面的工作。“海南CZ7海上风电可研项目”也成为新能源研究院“揭榜挂帅”项目。

新能源研究院工程总师魏澈成功揭榜,担任项目经理。他带领团队,结合海油因油气勘探开发而积累的海洋工程经验,结合国外先进做法优化集电方案等,提升了项目的设计质量,为海上风电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革创新,中海油研究总院具备了主动承担新能源前期研究和设计的能力,具备了对中国海油关键新能源技术进行攻关的能力,具备了形成中国海油自身新能源研究体系的能力。而这,必将为中国海油新能源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实现石油行业绿色发展跨越释放最大能效。

猜你喜欢

总院海油中海油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渤海生明月 原油量夺魁
——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建成记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海油发展:北斗设备已经顺利运行一个多月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打造具有海油特色的离退休服务品牌
矿冶总院:以创新为使命践行创新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