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地区宗祠文化现象及功能转化初探
2022-08-31徐艳娟
徐艳娟
(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江苏 南京 211300)
高淳位于江苏省的西南部,南京市的南端,与安徽省的当涂、宣城、郎溪以及江苏省的溧阳、溧水等县市接壤,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以低山丘陵为主,西部以水网圩区为主,是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美誉。因人文历史悠久、山湖景色秀丽、生态资源丰富,保留“吴楚风韵”的高淳一直有着“江南圣地”的美誉。
根据地方志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高淳先后是吴、楚、越诸侯国的属地,周景王四年(前541),吴王余祭为抵御楚国,在固城夯筑土城,时称濑渚邑。秦统一六国后,立郡县,建溧阳县(今溧阳市)于固城,高淳隶属溧阳县(今溧阳市)。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从溧阳县(今溧阳市)析置溧水县(今溧水区),高淳隶属溧水。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割溧水西南七乡建高淳县(今高淳区),隶属应天府(今南京市),高淳建县始于此。2013年撤县设区,始称高淳区。“高淳”地名,有“地高民淳”之意。
1 宗祠文化发展概述
宗祠,又称为祠堂、祠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祭祀祖先、聚族睦宗等,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低下,人们认为万物有灵、万物为神,风雨雷电、山川湖海皆有超自然的力量,为了祈求这种超自然的力量给予保护,于是产生了自然崇拜;在生死问题上,原始人类认为肉身可死、灵魂不灭,死去的人拥有活着的人无法理解和掌握的力量,为了趋福避祸,人们逐渐产生祈求去世的人,尤其是家族祖先庇佑的祖先崇拜。
根据不同祭祀对象和祭祀礼制,宗祠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至宋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民间宗祠发展速度变缓,且此时的宗祠是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在“居室正寝之东,似今人之香火家堂矣”。明嘉靖时期正式允许民间联宗立庙,规定“不许立庙以逾分”,于是聚族而居者将各个小祠堂合为大祠堂,至此,以宗族为单位的宗祠得以普遍发展。
宗祠又因祭祀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分:一是专门祭祀同一血缘列祖列宗的场所,即我们普遍概念上的“宗祠”,如高淳地区的“薛氏宗祠”;二是专为祭祀某一特定人物的专祠,如诸葛亮死后,蜀汉后主刘禅下诏建立的武侯祠,其中是在祭祀对象生前建立的又叫生祠;三是专门祭祀山川自然神灵等超自然力量的神祠,比如祭祀水神的济渎庙和供奉东岳大帝的东岳庙等。
2 高淳地区宗祠情况概述
高淳地区宗祠文化活跃,主要存在两种祠堂:一种是为地方名贤功德神祇崇拜而建的生祠;另一种是旨在聚族睦宗、祭祀祖先的宗祠。下面笔者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
2.1 生祠
生祠,具体是指我国古代为纪念官员功德而在其生前所立的祠堂,立碑画像以祀之。清代赵翼《陔馀丛考·生祠》云:“其有立生祠者,《庄子》庚桑子所居,人皆尸祝之,盖已开其端。”《史记》:“栾布……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立社,号曰栾公社。石庆为齐相,齐人为立石相祠。此生祠之始也。”由此可知,最早的生祠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
高淳地区最早的生祠是建于明嘉靖甲子(1564)的遗爱祠,旧名薛公祠,是为生祀高淳县令薛梦李所建。据《民国高淳县志·卷十六》记载:“薛梦李,浙江嘉善人,举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任。子,谅易、直日以讲学训民为事。时景王道金陵,捐俸雇夫以代民役,民以愁苦诉者,辄为流涕。去后,立祠祀之。”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增祀知县刘启东、邓楚望,改名遗爱祠。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又增祀知县董良隧、董岐凤、宋祖腾、唐登俊,名七公祠。宋祖腾《广遗爱祠》记载:“淳故无生祠,祠自薛公始。”
为离任知县建立生祠祀之,展示的是古代官民的关系和睦,是古代官员“德泽于人民”的体现。高淳地区陆续建设过几座生祠,现今都已不复存在,建设时间主要集中在明朝,主要归结于当时的官场风气和社会发展的相互激荡。
2.2 宗祠
高淳地区因为地域和历史发展情况,宗族文化曾一度较为盛行,宗祠发展一度兴盛,现存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处(表1),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表2),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表3),暂未定级16处(表4)。
表1 高淳地区宗祠名录(省级文保单位1处)
表2 高淳地区宗祠名录(市级文保单位3处)
表3 高淳地区宗祠名录(区级文保单位4处)
表4 高淳地区宗祠名录(暂未定级16处)
2.2.1 周氏宗祠
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周氏宗祠(图1),位于高淳区砖墙镇三和村,又名世德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期建门房连廊庑,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烧毁,现存后进享堂为光绪十九年(1893)修建。据《民国高淳县志》和《砖墙周氏宗谱》记载,砖墙周氏为三国时期周瑜的后裔,周氏三十世祖周省为周氏高淳相国圩一世主。该祠堂为砖木结构,建筑坐西北、面东南,面宽五间,横宽17.8米,纵深14米,脊高9.8米。建筑分上下二层,有前廊、轩,双檐,一字屏风门。正厅三间,梁架用扁作、减柱抬梁造,四柱十三檩,边间八柱十一檩,楠木作柱,柏木为梁,迎面所见梁枋、雀替、斗均浮雕有暗八仙、麒麟、凤戏牡丹等纹饰,梁枋并饰彩绘,大门楹联为“西岐分派,南宋传奇”。整个建筑用材较大,木构架及木雕保存较好,是高淳古祠堂中保留原貌的建筑,该祠的保护对研究周氏迁徙地历史、古建筑和木雕风格等,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图1 周氏宗祠外观
2.2.2 薛城邢氏启后祠
薛城邢氏启后祠(图2),俗称老祠堂,位于淳溪街道石臼湖南岸的薛城七村。根据《民国重修启后祠碑记》,该祠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曾在清朝、民国和2009年历经三次维修。据《薛城邢氏宗谱》记载,薛城邢氏一世祖为“肇公”,字惟始,河间郡人,晋永嘉年间(308—313)迁居中山薛城,娶何氏,生一子云鹤,卒葬于薛城西花靠岗头,寿八十二。该祠坐北朝南,为两进式结构,中间设天井,整体横长17.6米、纵深30.3米、高8米,呈中轴对称。启后祠台基高近1米,外观以白、灰、朱红三色为主色,歇山式屋顶,两侧砌马头垛墙。正厅悬挂“邢氏宗祠”匾额。建筑整体保存较好。在祠的西墙外有邢氏先祖邢兆一与妻子王氏的合墓冢,系明崇祯年间修建。启后祠于2012年被确定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2 薛城邢氏启后祠
3 高淳地区农村宗祠现实功能的转变
高淳地区自然村落多以姓氏聚集,同一自然村落多是以血缘、地缘关系聚集而逐渐形成的,“聚族而居”的现象十分典型,许多自然村落中有村民自建的宗祠。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口多外出工作生活,留守乡村的多是年长一辈,他们对宗祠慎终追远的文化认同和实际需求依然存在。祭祀作为宗祠最传统、最主要的功能,更多地表现为清明、中元等特殊节日祭祀祖辈,尊重并保留宗祠的传统功能,对于维护村民的情感需求和现实需求十分必要。在保留传统功能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随着宗族观念的变迁,宗祠“聚族睦宗”等传统功能正在逐步减弱,在现今社会除了祭祀以外,宗祠更多意义上是各村落举办婚庆嫁娶等大事的宴席场所,同时也是村落老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盘活宗祠资源,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探索的课题。
3.1 传承乡土文化
基于宗祠本身就是乡土文化的一部分,将散落在自然村落中的宗祠打造为乡土文化传承和展示中心,是适应时代发展、发挥宗祠特色功能的举措。宗祠作为村落宗族文化的承载中心,本身就是宗族文化的天然载体。一方面保留或翻建宗祠,保留了本地传统建筑风格,宗祠是最本土的乡村建筑,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村落发展至今,同宗同族的村民依然有着保留本族族谱的习惯,族谱本身即是宗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宗族发展脉络,其蕴含的谱牒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祠本身就是民俗文化、楹联文化、纲常文化等传统文化的集合体,可以说是乡土文化博物馆。深挖实质、辩证取舍,把握好宗祠的文化基因,把握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价值共同点,以鲜明的地方特色打造好高淳本地的乡土文化传承和展示中心。
3.2 传播时代文化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通过寻找各个村落宗祠的特色和现代文化相融合渠道,创造宗祠新的文化身份,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高淳区目前正在不断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一街(镇)一品”文化品牌实施项目,充分发挥8个文体站的载体作用,不断拓展完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在8个镇街完成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并完成少儿图书室镇街全覆盖,同时积极打造8个读书驿站、农耕文化馆、渔耕文化馆、乡贤文化馆等特色文化载体。依托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利用宗祠散落各个自然村的天然优势,发挥好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振作用,贯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3.3 打造乡村图书流通站
现在每个镇街都有少儿图书室和区图书馆分馆,乡村阅读阵地得到了明显改善,阅读需求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每个镇街辖区大、覆盖范围广,乡村儿童只能在家长空闲时间的陪同下才能前往少儿图书室,无法随时、便利地去图书馆学习、阅读,随时借阅书籍的阅读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依托区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将宗祠打造成乡村图书流通站,配备适合各个年龄层次、文化层次阅读需求的书籍,并在每个镇街内定期流通、更换书籍,保证书籍的数量与质量,同时也保证能满足乡村儿童的阅读需求。
3.4 打造文化活动中心
高淳本身就是民俗文化“富矿区”,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让各个镇街甚至村落都各富特色。结合“文化惠民”“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积极探索、展示宗祠的文化展示空间功能,将其作为民俗文化培训和展示空间的同时,也作为“文化惠民”“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展示平台,将宗祠作为本村落文化活动的中心,打造成村落文化集合阵地。
宗祠作为脱胎于父系氏族社会的宗法制的产物,既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也有封建思想的糟粕,我们要辩证取舍,积极探索其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充分合理利用其资源,致力于“宗祠”与“文化”的结合,将其作为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载体。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高淳区委员会.高淳历史文化大成[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②朱熹.朱子家礼[EB/OL].(2016-06-24)[2022-01-20].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622/46278556.shtm.
③嵇璜,刘墉.续通典[EB/OL].(2015-03-22)[2022-01-20].https://guji.supfree.net/jiaohua.asp?id=107969.
④刘春堂,吴寿宽.民国高淳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⑤《高淳文物志》编纂委员会.高淳文物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49-50.
⑥《高淳文物志》编纂委员会.高淳文物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