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市轨道交通R2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
2022-08-30
编者按:工程咨询成果是工程咨询行业作为智库型机构的直接体现,优秀工程咨询成果集中反映了行业质量和水平。为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优秀成果的导向示范作用,推广获奖项目所属企业在工程咨询方面的技术水平、先进经验和创新成果,使业界及时地了解工程咨询业务发展动向,《中国工程咨询》杂志从2022年第2期起,开辟《成果畅享》专栏,陆续选取刊登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获奖项目,以飨读者。
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九大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成为国内首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18〕1号)精神,担当国家动能转换时代使命,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城市发展,交通先行,适时推进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提升泉城品质和形象,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环渤海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济南市在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中提出了“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与快速公交、普通公交、出租车相结合的现代化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的发展目标。
201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19年)调整》。规划主要对济南轨道交通R2线(以下简称“R2线”)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R2线作为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第一条东西向主干线,将串联多条南北向轨道交通线路,为济南市携河北跨、高质量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撑。按照山东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定,R2线为政府投资项目,需上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申请审批。山东省工程咨询院(以下简称咨询院)作为山东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受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的委托,对《济南市轨道交通R2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开展了全面的评估咨询。
二、咨询服务过程和主要内容
咨询院作为承担本项目的咨询单位,咨询服务过程和内容如下:
1.咨询院成立评估工作专班,制定评估工作方案。在全面收集并认真审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工作专班人员多次深入R2线一期工程沿线进行现场勘察,有效完成了对《可研报告》的初审,并协助编制单位对《可研报告》进行了初次修编。
2.咨询院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精心组织评估会议。评估工作专班结合项目专业需要,邀请了国内各顶尖轨道交通设计咨询机构的多位知名权威专家组成专家组,并召开评估预备会,就项目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随后举行项目评估大会,会议期间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单位的汇报,以及省、市相关政府部门代表的意见,详细踏勘了项目现场,认真审阅了相关材料,分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最终提出专家组评估意见。
3.咨询院梳理各方意见,做好重点问题的汇总分析。工作专班人员分门别类梳理各方意见,做好重点问题尤其是线路方案、站点设置、结构工程方案、投融资方案、泉水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相关问题的汇总分析。分组评审结束后,专家组汇总拟定关于整个项目的评估意见,并指导编制单位进行二次修改。根据《可研报告》修改情况,在全面审查与论证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济南市轨道交通R2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
三、咨询服务工作的重要创新点和亮点
济南市是中国唯一一座因泉而生、泉城共生,古城与商埠区并举,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者。R2线的建设,虽然可为泉城市民提供快捷方便的交通服务,并成为历史文化传播的载体,但对泉水与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必然会对轨道交通线路方案选择、车站选址、地铁站空间设计等提出诸多限制,因此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也为项目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1.泉水保护。本次评估工作的一大核心是名泉保护。为此,评估工作专班查阅大量资料,多次向国内的权威泉水专家咨询相关意见,会同泉水保护和水文地质勘察等单位开展实地踏勘,并积极借鉴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其他线形工程在名泉保护方面总结的经验教训。根据项目线路占用山体、河流水系、泉水重点渗漏带、直接补给区四条保泉生态控制线,以及占用控制开挖深度情况,综合考虑项目工程方案,针对项目建设对泉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评价,提出了泉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以及优化线路方案和主要工程方案的意见,向名泉保护与轨道交通有机结合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工作中全面梳理了项目线路方案与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关系,分析了项目建设可能对历史文化名城造成的冲突与影响,并相应提出了轨道交通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遗产保护与利用措施。
3.交通衔接规划。项目存在线路总体走行范围内地下条件复杂、地上交通基础设施稠密、各规划片区密集、功能区分布不合理,以及交通接驳站点设置不均等诸多问题。评估工作组根据汇总的资料及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沿线道路交通既有设施的改善原则和初步思路,并建议补充开展交通衔接规划的相关专题研究。
4.客流预测。已开通运营的R1线位于济南市西部近郊,偏离主要客流区域,整体客流量较小。本项目为东西走行,穿越核心市区,契合济南市主要客流流向,需充分结合济南市地面交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交通政策、客流分布、票价机制、换乘量等因素完善客流预测结果。
5.线路方案。R2线线路方案沿线控制因素较多,方案比选难度较大。项目多次穿越铁路、高速公路、市政桥梁(高架桥、立交桥、河道桥等)、地下管廊、河道等控制点,近三分之一长度线路位于《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重点保护区范围内,沿线地质环境复杂,经过岩溶塌陷区及采空塌陷等,线路方案是此次评估工作的重点之一。
6.地下结构工程。因R2线近三分之一长度线路位于《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且周边环境条件限制因素较多,地下结构工程方案需结合地下障碍物、地上交通疏解方案、地下水情况及项目建设对泉水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
7.投融资方案。由于R1线刚开通试运营,经营管理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票价机制尚待完善,且R1线线路客流量较小,沿线配套设施建设缓慢,可参考性不高。因此,如何优化本项目的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解决未来运营的可持续问题成为项目评估的重点之一。
四、项目效果
R2线作为济南市乃至整个山东省轨道交通项目发展的重要标杆,向轨道交通与泉城文化和谐相融迈出了重要一步。
1.轨道交通与泉水保护的有机结合
《评估报告》充分利用已有泉水环境保护研究成果,分析论证了轨道交通建设对济南市泉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建议本项目施工期与泉水位丰枯期相结合,健全泉水环境监测体系,完善地下水排导设计和施工,以减少对泉水的影响。相关结论及建议为本项目建设选线、优化设计、制定泉水环境保护相关措施和施工方案等提供了指导性依据,对济南市轨道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2.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措施提供指导性意见
《评估报告》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建议以轨道交通建设为载体,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尊重和考虑名城保护的基础上,提高济南市轨道交通文化内涵,突出泉城文化特色。
3.以本项目为契机积极进行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工作
目前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所依赖的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较为匮乏,本项目未来将承担市域大运量客流,满足济南市域东西向快速交通需求,建成运营后的客流数据将作为未来其他线路客流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评估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居民出行特征的对比分析、核实部分客流预测指标的合理性、加强敏感性分析工作等意见,并建议以本项目为契机,逐步建立客流预测工作的后评价制度,对客流预测效果进行评估,积极开展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多部门协同构建济南市大交通基础数据库,以此协调各交通方式发展。
4.进一步深化各专题研究,为济南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提供基础支撑
在泉水保护的基础上,《评估报告》针对项目系统制式选型、线路及主要工程方案、机电设备方案等提出了相应的意见,经修改完善后的各方案可经得住历史检验。同时,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泉水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用地控制规划、交通衔接规划、客流预测等专题研究的相关建议,可为济南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提供基础支撑。
5.完善投融资方案与体系,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
本项目经济效益良好,但财务评价计算期内存在221.94亿元的累计资金缺口,政府需制定相应政策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估报告》建议,未来本项目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在确保各区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尝试多元化融资方式,并适当给予税费支持;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完善票制票价及调整机制,尽量做到将轨道交通资源开发经营与线路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拓展附属资源开发,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以实现轨道交通的可持续性及资源开发经营效益最大化,同时形成一套完整、成熟并具有济南泉城特色的经营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