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名师工作室促辅导员专业化的研究与实践
2022-08-30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少先队名师工作室课题组
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少先队名师工作室课题组
一、项目实施缘起
1.基于党和国家对少先队工作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十分关注重视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2017年3月,全国少工委命名了首批102所名师工作室,我们“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全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全国少工委对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提出了明确要求,少先队名师工作室要结合实际,不断提升少先队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少先队改革发展,培育、凝聚骨干力量。
2.基于辅导员专业化的需要
少先队辅导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缺乏规范标准,专业化程度不够,专业理念、知识、能力、情怀不足,专业发展通道不畅、获得感不强,辅导员专业成长跟不上新时代要求。
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是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创新模式,需要进一步研究“名师工作室”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提升少先队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具体做法。
3.基于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积淀与发展
湖南大学子弟小学隶属教育部直属的湖南大学,1929年创立于岳麓书院,学校少先队及德育工作一直在全省享有声誉。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托湖南大学源优势,与湖大教科院一起开展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成为湖南大学教科院研究生实习基地。2009年成为团中央“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单位”。2017年3月,在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名师工作室后,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在创新和更符合新时期的要求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创新机制,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
2.如何精准施策,提高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实效?
3.如何发挥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在辅导员专业成长中的领航引擎作用?
三、实践过程及成效
1.制订专业标准,辅导员专业化“有章可依”
2015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主任罗梅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指出,“要制定出台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标准。”
2016年,工作室在成立之初,敏锐地意识到,“专业标准”是对合格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是辅导员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所以,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个研究内容便是探讨辅导员的“专业标准”。在工作室顾问、少先队研究专家王延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包含六个维度(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专业态度、专业情意)、二十四个领域的《辅导员专业标准》(图1)。工作室辅导员专业标准的出台,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工作室成员及相关学校辅导员行为的准绳、专业化成长的目标,也为上级部门辅导员专业标准积累了一定的探索经验。
2.构建“3+4+5”培养模式,辅导员专业化“有路可循”
辅导员专业化培养有很多途径。2017年,作为全国首批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我们申报了全国少先队研究重点课题“ 少先队名师工作室促辅导员专业化的研究——以‘湖南大学子弟小学’为例”(2017ZH40),深度研究“借名师工作室促辅导员专业化研究”的培养模式。
2018年3月,我们开展了《名师工作室促辅导员专业化》网络问卷调查,来自湖南、广西、北京、湖北等地的380多名少先队辅导员参与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梳理出少先队辅导员在专业化成长方面的意识、需求、困难。针对现状,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开展了为期2年的《少先队名师工作室促辅导员专业化》的课题研究,并构建了“3+4+5”培养模式(图2)。
(1)“3”:三条路径
路径一:规范制度建设
通过报名考察,遴选出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少先队工作的辅导员加入名师工作室团队。为了展现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效果,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工作室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做到运作心中有数。
工作室例会制度:各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计划会,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会,外校成员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例会;工作室学习制度:工作室成员按时学习,按需学习,打造“银杏读书会”“银杏未来微课”学习品牌;工作室培养制度:学员实行双导师制和小队研修制,其培养方向由工作室主持人和学员共同确定,具体培养工作由签约导师负责。根据辅导员个人兴趣特点,制定针对性方案,实行个性化培养。
在制度建设的目标中,我们意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否则形同虚设。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制度,我们采取了以下方式:一是建立学分制,与所属区域的教师进修学校联系,把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学习纳入学分,一年30学分,如评为优秀则为36学分。二是根据名师工作室成员考核情况,优先安排外出学习机会。如考核在前的工作室成员就曾赴上海、西安学习。三是名师工作室纳入学校预算经费,确保经费渠道畅通。四是主持人、骨干教师带头执行制度,发挥示范作用。
路径二:搭建网络平台
除了“线下”学习,我们还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研修。工作室成员因为在不同城市不同学校,经常利用网络研修,分享活动案例,突破了地域交通等瓶颈的限制,节省了时间、经费,教研效率快速提升。目前,我们创建了以“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少先队”冠名的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名师工作室群、课题群;开发了“银杏未来”微课;借助“湖南省辅导员沙龙”、“我是接班人”等多个大型少先队辅导员群,将工作室研发的教育活动资源分享给成员学校及有需求的学校。
路径三:建立流动工作室
建立流动工作室,联动联研,推进区域整体提升。流动工作室主要是指两个“流动”:一是各成员学校轮流主持开展活动;二是主持人及名师、专家轮流到各区各校进行培训交流讲座,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2017年11月,流动工作室来到成员宁东亮学校青竹湖湘一学校开展首期活动,青竹湖湘一学校分享了中队辅导员培训及调动积极性的方法;2018年6月赴郴州四十六完小、湘南小学开展辅导员专业发展论坛活动,并帮助新校四十六完小队室修建及工作室成立出谋划策;2018年7月,流动工作室到长郡梅溪湖中学,团十八大全国代表“甜果哥”向立华向全校团员宣讲……合纵连横,多校联研,一路同行。流动工作室还与其他省内外名师工作室联研,如与宁乡市卢驿名师工作室进行活动辅导研讨;与长沙市天心区唐敏名师工作室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下少先队常规工作的研究”,各小组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经验与困惑,研讨少先队表现工作的创新实效;与河南皇甫鸿昌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开展“建党百年,弘扬英雄中队文化专题研讨活动”;2021年7月28日,少先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分享会在嘉兴举行,工作室主持人张菁老师和几位核心成员一同来到嘉兴,向全国的同行们分享活动案例《寻访“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
“人人都可以在名师工作室晒一把”,流动工作室让辅导员敢于参与,乐于接受。辅导员联研,不同的名师,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地点,都起到不同的效果,也发挥了每人的特长,优势互补、互助互学,开阔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工作室团队的专业素养。
(2)“4 ”:四个措施
措施一:榜样引领。通过榜样引领,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启迪心灵,塑造信念。我们工作室打造品牌栏目“对话名师”,请名师做客工作室。这些榜样中,既有王延风、李沧海、皇甫鸿昌等名专家,又有本工作室主持人张菁、成员全国团代会代表向立华等身边的名师榜样。榜样学习培育了职业热情和专业精神,消除了职业倦怠感,增强了光荣感和归属感,让成员们更热爱少先队事业。
措施二:书香浸润。少先队辅导员要确立终身学习信念,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组织老师们到麓山读书,建立阅读品牌“银杏读书会”,重在四方面学习:一是学习中央领导人讲话;二是学习少先队文件;三是研读辅导员专业化、教师专业化书籍;四是阅读优秀辅导员事迹书籍。通过理论学习,培育理性思维,成员们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实践,使少先队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化、体系化。
措施三:活动磨炼。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力。工作室根据成员的特长个性制定专业规划,督促成员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比赛,给每个人“压担子”“提任务”,与时俱进地组织少先队活动,在实践中成长。
成员学校在《少先队活动课程纲要》指导下,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建立常规活动体系。成员学校率先召开少代会,成立少工委,在区域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湖南大学子弟小学以中队创建为契机,要求每一位中队辅导员根据自己中队的实际情况申报特色,产生了“徐特立中队”“毛岸英中队”“雷锋中队”“小火箭中队”“小书虫中队”等几十个各具特色的中队。教室授挂“特色中队”标志牌,使中队文化有形化;中队有主题、有计划开展凸显特色的活动,使特色常态化。特色中队创建大大激发了辅导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全校先后有3个中队被评为“全国动感中队”。工作室成员也随之在各自学校深入开展特色中队创建活动,并在中国红领巾微信公众号中上传作品,每一位辅导员在这个创建活动过程中与队员、小骨干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工作室还鼓励、指导各校开展与特定时间、各自地域相关的特色活动。活动促进了辅导员的活动辅导能力、组织能力、总结反思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其专业水平。
措施四:研究提升。要从研究的角度,用研究的思维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工作室成员专业化成长的重点。课题研究的过程,既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研究品质提升的过程,更是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不断精进的过程。工作室通过课题,推动研究的常态化、制度化、可持续发展和辅导员专业化的成长。工作室开展了一个全国少先队重点课题“少先队名师工作室促辅导员专业化”和三个省级课题“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构建——以湖南大学子弟小学为例”(湖南省教科院十二五规划课题)、“少先队小干部立体培养模式研究”(团省委课题)、“湖南红色资源在少先队组织教育中运用与开发”(湖南省教科院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工作室部分成员从未进行过课题研究,参加工作室后,他们有了研究的自信心,养成总结反思习惯,将感悟提炼成论文,积极投稿,效果显著,成员累计发表和论文获奖101篇,形成了一批有价值、可推广的研究成果。2018年4月24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五届二次理事会在成都召开,工作室主持人张菁老师在会上作交流,分享了我校少先队以课题研究促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故事。2020年11月,还成功承办了由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团省委共同指导的湖南省首届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研讨会。
(3)“5 ”:五项考核
2020年12月,工作室(第二期)启航。我们在已有的“3+4”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辅导员专业化培养模式,增加了五项考核:做一次读书分享,发表一篇与德育、少先队相关的文章,组织一个红色基因主题的精品活动,完成一个20分钟的微讲座或少先队业务课程,参加一次流动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根据五项考核建立淘汰和晋升机制,推荐优秀学员晋升名师、参加各类比赛、申报课题、组建工作室等。五项考核激发内驱力,搭建成长平台,促进快速成长。
3.开展常态“网络研修”,辅导员专业化培养“与时俱进”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研修开始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信息化社会使教育理念、技术和手段更新迅速,辅导员专业化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
针对辅导员成长的不同需求,我们将网络研修方式分为任务驱动和自由论坛两种。任务驱动自上而下,多由主持人布置任务,要求工作室成员利用网络完成项目;自由论坛则由大家把自己平时遇到的困惑或疑难问题以及经验心得发布在群里,你的问题刚好我能解答,我的经验正好你需要。这样成员可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通过研讨达成共识。
工作室利用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实现“融合应用常态化”。例如“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少先队”公众号设置了“中队创建”“活动风采”“千年学府小红娃”“小苗苗风采”“工作室动态”五大板块,近两年发表了260篇相关文章,将少先队常规工作和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培训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利用平台资源研修、实践、展示成为新常态。
工作室还创设了网络研修品牌“银杏未来微课”,每期一主题一知名专家,这一平台将专家引领扩展到了全国,来自不同省份的辅导员入群听课,无障碍交换彼此的思维与观点,相互启迪,在网络研讨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我们利用公众号、网络微课等平台基本建成导向正确、科学专业、内容丰富的少先队工作精品资源体系,“中国辅导员”“中国红领巾”等少先队主流公众号经常刊登、转载我们的精品推文,仅《稻花香里忆起您——忆袁隆平爷爷》国旗下讲话倡议经“中国辅导员”公众号发出,点击率就达到20W+; 工作室主持人张菁老师及部分成员参与编写了《少先队活动教材》(获中国出版传媒商报TOP榜评选金奖),主编了《湖南省少先队活动精品课程案例集》、参编《四好少年活动手册》等,精品资源线上线下共享。
4.建立数据分析,辅导员专业化成长“有目共睹”
工作室已招募两期学员,我们对两期学员加入工作室前后变化测评,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名师工作室对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成长是有目共睹的。
第一期学员21人,来自湖南省省直学校和部分市州,经前测后测数据分析,辅导员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怀各方面都有显著提升。100%的辅导员参加了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各种专业培养活动,81%的辅导员认为名师工作室对其的专业化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并给自己带来很多益处,对其开展少先队活动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部分成员已经成长为少先队工作专家、名师,是少先队工作的中坚力量。
为进一步发挥工作室引领辐射作用,2020年7月,工作室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第二批学员招募,接纳成员46人,二期学员已参培养一年多,工作室同样对二期成员进行跟踪测评,进行数据分析。
工作室经过六年的发展积淀,成为了优秀辅导员的孵化基地,为辅导员专业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培养了一批批少先队事业的领航者。
5.打造成长共同体,实现成果效应扩大化
工作室搭台唱戏,引领辐射,实现资源共享、智慧集成,追求全员提升,打造成长共同体,实现成果效应扩大化,让辅导员专业成长“有滋有味”。
(1)以专家名师为引领,构建精神层面共同体
为加强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工作室聘请一批卓越专家、名师助力少先队事业的发展。他们是少先队工作的指导者和风向标,是学员的榜样,他们的奋进精神和专业素养影响着工作室成员。工作室成长起来的学员在各自岗位上,展现了责任与担当,还有的考上了博士硕士,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打造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有专业情怀的优秀辅导员队伍。
(2)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打造人才成长共同体
舞台再大,不上台永远都是观众。工作室主持人张菁老师带头参加全国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并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少先队学科竞赛,成员在竞赛中硕果累累。
工作室成员近年获国家奖52人次;省级60人次;市级28人次。
(3)以推广运用为基点,构建成果分享共同体
① 研究成果借“媒体”出版分享
工作室创设研究氛围,带动成员自觉研究,还携手三湘四水的辅导员共同参与,出版专著、发表论文。
由湖南省少工委主编、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参编、湖南省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少先队活动教材》,是全国第一套少先队活动教材,获中国出版传媒商报TOP榜评选金奖;由湖南省少工委主编的《湖南省少先队活动课精品课程案例集》,其中,执行主编、副主编、编委均为工作室成员;工作室成员参编的全省发行《湖南省少先队精品教程》《四好少年活动手册》《安全教育光盘》。近几年工作室成员在《辅导员》《少先队研究》《少先队活动》《湖南教育》《中国教师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01篇,形成了有价值、可推广的研究成果,为促进湖南省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少先队活动品牌起到了推动作用。
② 多途径多渠道分享工作室成果
工作室2017年创建“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少先队”公众号,分享工作室动态、优秀少先队活动、课题研究典型经验等,近两年推文260篇。
工作室积极向少工委、未来网、少年湖南、中国少年报等上级工作平台推荐活动,录制少先队活动视频课程《红领巾舞林大会》等课程;湖南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平台甄选出工作室成员5堂讲座、8节队课进行线上直播;有2节被《中国辅导员》公众号转载,受到赞誉;参与湖南教育厅打造的《我是接班人——长成参天大树》网络大课堂录制、选送3个节目上湖南卫视庆六一、春晚;我们寻访“袁隆平爷爷”和“长成参天大树”两次主题队日活动在全国少工委主题队日活动中展示。工作室与省内教育平台保持良好互动,通过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电视媒体,把工作室成果进行多渠道分享和辐射。
(4)以人才培养为目的,打造多领域合作共同体
湖南大学子弟小学隶属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教育科学院设有湖南省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子弟小学是其研究生实习基地。工作室多年来与湖南大学合作,湖南大学教授参与到工作室成员培养及课题指导中,工作室成员亦参与湖南大学本科生及教育硕士思政方向的论文开题、答辩工作,培养下乡支教的德育工作者。工作室张菁、李虹、吴红果等老师被聘为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国培班导师。工作室张菁、邓静和徐绍妮老师经过层层选拔、严格考核,被聘为全国首批“红领巾巡讲团”成员,率领团队成员向立华、罗成林、申如意在北京、上海、江西、河北、湖南等省内外各级辅导员培训班会议中做主题交流达200余场,通过送教送培,案例研讨,专题论坛,风采大赛,点评网课等多种形式,对省内外辅导员发挥专业辐射引领作用。